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滑动地址序列的IPv6网络拓扑发现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IPv6网络的拓扑发现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地址序列的IPv6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算法根据并发进行的分布式探针数量,将待探测的目标地址集等分为若干子集,在每个周期内每个探针只按序针对其中的一个子集进行探测,同时探针之间互相通告各自探测的结果;此后每个探针按序对下一个子集进行探测,如果发现过程抵达前面的探测周期中其他探针已经发现的共同路径时,则停止继续向前探测。基于本算法实现的系统对一个真实的纯IPv6主干网环境进行了全面发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引擎减少了约35%的IPv6探测报文,达到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IPv6网络的拓扑发现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地址序列的IPv6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算法根据并发进行的分布式探针数量,将待探测的目标地址集等分为若干子集,在每个周期内每个探针只按序针对其中的一个子集进行探测,同时探针之间互相通告各自探测的结果;此后每个探针按序对下一个子集进行探测,如果发现过程抵达前面的探测周期中其他探针已经发现的共同路径时,则停止继续向前探测。基于本算法实现的系统对一个真实的纯IPv6主干网环境进行了全面发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引擎减少了约35%的IPv6探测报文,达到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在IPv6地址中嵌入自定义信息时存在的DHCP客户端权限与开发复杂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eb portal的无客户端迁移方案,以支持各种嵌入自定义信息的IPv6地址生成方法.该方案使用通用的网页认证方式代替需定制的DHCP客户端提交登录信息,并提出短租约地址的二次分配方法解决目前DHCPv6服务器欠缺主动更新客户机地址能力的问题,可以避免不同地址生成方案下特定客户端的开发,解决应用级DHCP客户端带来的权限问题.实验结果显示,在客户机使用操作系统内核原生DHCP服务的情况下,所提迁移方案能够正常完成嵌入自定义信息的IPv6地址的分配,无需为各客户机操作系统开发定制DHCP客户端,避免了开发的复杂性并解决了定制DHCP客户端的权限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IPv6地址生成方案并推动IPv6的部署,通过对现有的典型的IPv6地址生成方案的需求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通用且需求驱动的IPv6地址生成方案的管理系统.其中,需求生成器确定管理域所选需求,地址生成器完成对应方案IPv6地址的生成,特征管理器维护所选方案的相关特征信息,特征利用器使用特征信息满足方案需求.实现了原型系统,各方案的运行时间与其在本系统中的运行时间基本相同,证明了系统的有效性.本系统易于部署,便于管理,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为现有地址生成方案的灵活部署、动态切换以及新的地址生成方案的统一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当前基于覆盖对等网络的Voice over IP(VoIP)系统普遍采用基于分布式散列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DHT)为网络模型.但DHT在设计时未考虑逻辑网络和物理网络的匹配,带来寻路时延过长的问题.在IPv6网络环境下,利用IPv6体系中地址层次性具有物理网络路由聚集的特点,并根据DHT网络本身定位具有相同IPv6前缀列表实现高效寻路这一策略,提出Chordv6模型,并用于SIP-P2P通讯.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有基于IPv4技术的互联网地址只剩下不足8亿个可供分配,相关国际组织预计到2010年,全球IPv4地址将完全耗尽。向基于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成为得到普遍认可的解决IPv4地址耗尽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IPv6网络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关键在于设计出能够进行快速查表的路由器.介绍了IPv6协议现有的地址路由的一些机制和标准,总结了先进IPv6路由的热点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基于IPv6地址分布的路由查表算法.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IPv6与IPv4互通技术出现的背景及现状入手,介绍了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并针对NAT-PT网关地址池必须采用IPv4外网地址、地址资源短缺的问题,提出了利用E类地址映射IPv6地址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址池地址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基于覆盖对等网络的Voice over IP(VoIP)系统普遍采用基于分布式散列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 DHT)为网络模型.但DHT在设计时未考虑逻辑网络和物理网络的匹配,带来寻路时延过长的问题.在IPv6网络环境下,利用IPv6体系中地址层次性具有物理网络路由聚集的特点,并根据DHT网络本身定位具有相同IPv6前缀列表实现高效寻路这一策略,提出Chordv6模型,并用于SIP-P2P通讯.  相似文献   

10.
在基于IPv4的互联网地址资源行将枯竭之际,使用IPv6来重新定义地址空间被视为是一项很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电子邮件一直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但现有基于SMTP协议和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电子邮件系统采用类似路由器的转发机制,由于服务器无法验证最初发送者的身份或源地址的真实性,导致垃圾邮件泛滥,而现有基于内容分析的过滤机制误判率高,经常导致邮件丢失.本文研究基于真实IPv6地址访问的P2P电子邮件体系结构,提出了基于真实IPv6地址的发信人身份认证技术,设计实现了基于真实IPv6地址访问的P2P电子邮件系统,实现了对发信人源地址的认证与追踪,使得假冒源地址的垃圾邮件根本无法发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和多媒体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最尖锐的问题,就是不断增长的网络资源的巨大需求与IPv4地址空间不足之间的矛盾,当务之急就是解决IPV4地址匮乏问题。文章介绍了IPv4与IPv6的地址特色、IPV4存在的缺点及IPV4向IPV6过渡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3.
电子邮件一直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应用之一,但现有基于SMTP协议和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电子邮件系统采用类似路由器的转发机制,由于服务器无法验证最初发送者的身份或源地址的真实性,导致垃圾邮件泛滥,而现有基于内容分析的过滤机制误判率高,经常导致邮件丢失.本文研究基于真实IPv6地址访问的P2P电子邮件体系结构,提出了基于真实IPv6地址的发信人身份认证技术,设计实现了基于真实IPv6地址访问的P2P电子邮件系统,实现了对发信人源地址的认证与追踪,使得假冒源地址的垃圾邮件根本无法发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设备越来越流行,目前IPv4地址越来越显得紧缺,IPv6地址作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IPv4地址问题,因此发展IPv6成为业内共识,如何平稳地过渡到IPv6互联网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对主流的三种IPv6过渡技术进行对比,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最后通过模拟器仿真隧道协议在现实网络环境中的实施,进行连通性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IEEE 802.15.4的嵌入式IPv6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越来越多的IEEE 802.15.4设备的使用需要一种开放的网络层标准以实现互连互通.通过分析IEEE 802.15.4特性和IPv6协议,本文选择IPv6作为IEEE 802.15.4的开放性网络层标准,提出了基于IEEE 802.15.4的IPv6地址配置机制、IPv6组播地址和MAC映射机制、被动式重复地址检测机制和中间层分片组片机制,简化并改进了地址解析功能.这些机制降低了系统功耗和协议复杂度,改善了系统性能,使IPv6在IEEE 802.15.4上的实现变成可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基于IPv4协议的传统互联网已经暴露出诸如IP地址用尽等问题,作为下一代网络核心协议的IPv6能够解决传统互联网的弊端.高校校园网建设一直是网络建设的前沿,需要对新一代网络核心协议及时部署和研究.IPv6协议的校园网建设必将伴随着两种协议共存、互连等的过渡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IPv6校园网部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浅析IPv6     
IPv6是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探讨了从IPv4到IPv6的发展,分析了IPv6的地址格式和结构,IP地址的配置,IPv6的安全性,并简析了移动IPv6.  相似文献   

18.
IPv4协议最终将被IPv6协议所取代,但是目前基于IPv6协议的应用程序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通过研究FTP协议对IPv6协议的支持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协议的FTP服务器实现方案,并实现之.通过对设计出来的FTP服务器进行了测试,同时利用Sniffer软件进行了抓包分析.结果显示该FTP服务器完全支持IPv6协议,并能实现用户登陆、密码验证、文件列表传送、文件下载、文件上传、文件删除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IPv4向IPv6过渡时期内孤立的IPv6网络之间的通信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6to4隧道技术的IPv6组网方法.分析了6to4隧道技术,论述了建立、删除6to4隧道的方法,在Linux下构建了一个基于6to4隧道技术的IPv6网络,测试结果证明了该网络组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尽管IPv4已成功应用了20年,但面对日益严重的地址空间匮乏、性能和安全性等问题,IPv4必须升级。下一代Internet网络协议IPv6解决了IPv4面临的问题,使得地址空间和IP的性能和安全问题得到保证,并提供了对服务质量和移动网络的良好支持。中国在IPv6的建设和应用领域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还需冷静面对现状,政府应该发挥更积极和科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