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光照强度对车前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适宜于车前生长的光照条件,为车前人工种植技术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以车前幼苗为材料,分别设置全光照作为对照(CK)、40%"45%遮阴(L_1)、90%"95%遮阴(L_2),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车前形态、生物量特征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重度遮阴显著增加叶长、叶宽、叶柄长、单叶面积及总叶面积,显著降低车前叶片数、株高、根长及穗数;轻度遮阴显著增加叶片宽度、叶柄长及穗数。(2)重度遮阴显著降低车前根、叶及总生物量;轻度遮阴增加叶、穗生物量及总生物量。(3)轻度及重度遮阴均显著降低车前叶绿素含量;轻度遮阴增加车前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光化学猝灭系数(q_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_N)。全光和重度遮阴抑制车前光合作用能力,进而抑制其生物量积累,可见轻度遮阴对车前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2.
建立远志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考察光照强度对远志生长发育及酮类成分积累的影响。方法:待远志幼苗生长至8-10片真叶时,采用市售遮阴网分3组处理,包括自然光照组、单层遮阴网组(30%自然光照)和双层遮阴网组(10%自然光照),处理后第15 d,30 d和60 d分别采样测定酮类成分含量及相关生理指标,Graph Pad Prism 5和SPSS17.0软件作图分析。结果:短期遮阴能提高远志根部酮类成分和地上总黄酮含量,但长期遮阴后,远志根部酮类含量和产量均受到抑制;长期遮阴后叶面积和地上部分干重显著升高(P0.05),而根干重显著下降(P0.05)。强光照能提高远志药用部位酮类含量和产量,而遮阴能提高地上部分芒果苷含量。  相似文献   

3.
不同光照对观光木幼苗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适于观光木幼苗生长的遮阴条件,为观光木人工种植技术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以1 a生观光木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轻度遮阴(透光率73%NS)、中度遮阴(透光率45%NS)、重度遮阴(透光率23%NS),以全光照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观光木幼苗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轻度遮阴处理的观光木幼苗形态指标(苗高、地径、根干质量、叶干质量、根冠比和叶面积)均显著高于全光照及其他光照处理;叶绿素总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遮阴度的增加而提高,而净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相反趋势,即随遮阴度的提高而下降;气孔导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轻度遮阴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根据观光木幼苗各项生长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认为,透光率73%NS的遮阴处理更适于观光木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高温和强光都会降低银杏的净光合速率,从而影响银杏叶黄酮、萜内酯的合成,降低其含量。笔者对银杏幼苗进行适当遮阴处理,研究幼苗的重要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对遮阴环境做出的响应,以期为银杏的科学培育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种植不同株行距的玉米形成不同遮阴度对银杏幼苗进行遮阴,挑选有规格一致、1年生健壮实生银杏苗的12块样地,同时在银杏幼苗的一侧按照不同距离点播一排玉米种子,待玉米长成稳定高度后,将玉米植株在阳光下形成的投影面积作为实际遮阴面积。试验设置3种玉米株距,即株距30 cm(形成遮光率约30%,编号L1)、株距20 cm(形成遮光率约50%,编号L2)、株距10 cm(形成遮光率约70%,编号L3),以全光照样地作为对照(CK,遮光率0%); 每个区组间空1块地作为隔离带,每个处理3个重复。通过玉米遮阴降低银杏叶片温度和光照强度,测定不同处理下银杏叶片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筛选出有利于提高银杏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合适遮阴度。【结果】不同遮阴密度处理下,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及总黄酮含量均表现为L1>L2>CK>L3; 银杏内酯 GA、GB、GC以及总内酯含量均表现为L1>L2>L3>CK; 而白果内酯BB的含量则表现为L1>L2>CK>L3。总体来说,L1处理下银杏叶片中的黄酮、总萜内酯以及各个单体的含量方面均表现最高,其次是L2,而L3处理下不利于银杏次生代谢物含量的积累。【结论】L1处理(玉米遮光率约30%)对银杏叶黄酮、萜内酯合成效果最佳,对提高槲皮素、山奈酚素和异鼠李素等3个黄酮单体含量的效果均最好,且L1处理下,3个单体以及总黄酮的含量均高于CK; 随遮阴密度增加,银杏内酯(GA、GB、GC)以及白果内酯BB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强度遮阴条件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以及不同器官碳(C)、氮(N)、磷(P)积累、分配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探讨杉木幼苗在不同遮阴条件下的C、N、P元素积累及分配的响应策略,揭示遮阴处理对杉木幼苗C、N、P元素变化规律的影响,为杉木苗木繁育、林分光照环境调控管理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当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遮阴方式设置5个遮阴梯度,即0%(对照,不遮阴)、遮阴强度40%(透光率60%)、60%(透光率40%)、85%(透光率15%)和95%(透光率5%),持续观测1 a。试验结束后测定幼苗株高与地径增量、各器官生物量、根冠比、各器官C、N、P含量、积累量,并分析C、N、P化学计量特征(以C/N、C/P,N/P表示元素质量比)等指标。【结果】①随遮阴强度的增大,杉木幼苗株高增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地径增量则显著降低(P<0.05)。根、茎、叶及总生物量、根生物量占比和根冠比降低,茎、叶生物量比增大;②根、茎、叶中及总的C、N、P积累量随遮阴强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大,杉木地上部分(茎和叶)C和N分配比例增加,而地下部分(根)C和N分配比例则降低。③杉木幼苗C/N和C/P变化趋势相同,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杉木幼苗各器官N/P低于14,表明杉木幼苗在不同遮阴下的生长受到N限制。【结论】杉木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对不同遮阴强度响应有差异,主要表现在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株高生长加快,地径粗生长减缓,生物量分配倾向于地上部分,幼苗由“矮粗”逐渐转变为“细高”。但是过度遮阴不利于杉木幼苗的生长,导致幼苗生物量积累减少,C、N、P积累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濒危植物朝鲜崖柏(Thuja koraiensis)光合特性,探讨光合作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开展朝鲜崖柏的有效保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器,测定朝鲜崖柏7年生扦插苗在不同光环境(L0、L1、L2、L3,即遮阴度分别为0%、25%、50%和75%)下光响应曲线、光合日变化和色素含量,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随遮阴度增加,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显著减小,表明朝鲜崖柏具有一定的耐阴性。随遮阴度增加光合日变化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随之降低,非气孔限制因素是朝鲜崖柏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朝鲜崖柏通过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适应遮阴环境。在不同光环境下,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光合日变化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根据决定系数排序,在L0和L1处理中空气相对湿度影响最大,在L2和L3处理中光合有效辐射(PAR)影响最大。【结论】朝鲜崖柏在全光照和遮阴25%时有较好的光合性能,具有一定的耐阴性,但遮阴度过高时会因光照不足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7.
酸雨、遮阴胁迫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全光照(对照组)、33%遮阴(透光率约为(66±10)%)及66%遮阴(透光率约为(33±5)%)3种遮阴处理;酸雨pH值梯度为3.5、4.5、5.5及对照组(自来水,pH约为6.5)的胁迫处理,研究这两种逆境胁迫对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等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pH值的酸雨处理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其叶片净光合速率间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模拟酸雨溶液酸度的逐渐增加,其光合速率持续降低;(2)随着模拟酸雨溶液酸度的增加,其叶片蒸腾速率持续降低;(3)加拿大一枝黄花在pH4.5时的水分利用率显著增大,表现出对酸雨较强的耐受能力;(4)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蒸腾速率在全光照的情况下要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技术,在遮阴条件上进行吲哚丁酸(IBA)处理,对半夏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遮阴对照、遮阴IBA处理下半夏的叶面积、株高、产生块茎数、块茎鲜重、蛋白质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遮阴100 mg/L IBA处理半夏叶面积、株高、蛋白质含量、黄酮含量均高于遮阴50 mg/L IBA处理、遮阴对照和空白对照,产生块茎数与遮阴50mg/L IBA处理、遮阴对照和空白对照间差异不显著,可溶性糖含量与遮阴50 mg/L IBA处理和空白对照间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高于遮阴对照。  相似文献   

9.
为了丰富园林景观,采用播种、鳞茎2种不同的繁殖方式,分别在林下荫蔽处、建筑周边半遮阴处和光照充足处3种光照不同的园林绿化环境中进行了老鸦瓣种植试验。结果显示:老鸦瓣应用在园林绿化中不适宜采用种子播种的方式,其发芽率远低于鳞茎出苗率;3种光照条件下,半遮阴处鳞茎种植老鸦瓣的开花植株比例、繁殖系数最高,出苗率、结实率较高,差异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半遮阴处鳞茎种植是老鸦瓣园林绿化的最佳种植方式和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光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子,可通过光敏色素等途径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毛果木莲(Manglietia ventii)为中国特有种,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笔者采取人工遮阴方式,对毛果木莲幼苗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进行测定,探讨毛果木莲幼苗对光环境变化的生理响应和适应性,为开展其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濒危植物的保护及繁衍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利用黑色遮阴网进行人工遮阴处理,使用照度计反复测量以准确建立相对光照率(RI)分别为8%、30%和100%(全光照)的生境。待毛果木莲幼苗在3种光照生境中生长6个月后,应用Li-6400 XT型便携式光合-荧光测定仪(Licor-6400, Lincoln, USA),随机选取不同遮阴条件下日照充足的连体叶(每个生境梯度5株,每株2叶片,共30个重复,取其平均值)。于8:30—11:30进行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测定。日变化前,暗适应30 min后进行3种生境下幼苗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 Fm)测定。天气晴朗时连续3 d,从7:00—19:00每隔2 h进行日变化的测定,测定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等光合参数;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PS 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 Fv'/Fm')、电子传递速率(ETR)等荧光参数。【结果】在限定条件下毛果木莲幼苗Pn对PAR的响应过程在不同遮阴程度下大致相同,且毛果木莲幼苗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光饱和点(PLSP)和光补偿点(PLCP)随遮阴程度的增大而降低,表明毛果木莲幼苗具有一定的耐阴性,能够通过降低Pn, maxPLSPPLCP来增强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单峰型曲线,PnTrGs均随遮阴程度增大而降低,且均无“光合午休”现象,说明毛果木莲幼苗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能适应多光环境。qNFv'/Fm'和ETR日变化皆呈现单峰型曲线,均随遮阴程度增大而降低;但qP的日变化随遮阴程度的增大而增加,说明遮阴促进光合作用与增强光能利用率和刺激叶肉细胞的光化学活性有关,主要通过增加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比例和降热耗散比例等途径适应弱光生境。而Fv/Fm随遮阴程度增加而增大,且RI为100%生境下其值低于正常值,具有强光抑制现象。说明长时间强光处理导致毛果木莲幼苗的光合机构受损,光化学活性降低。【结论】RI为100%时Fv/Fm显著低于其他两个遮阴处理(RI为30%、8%)(P<0.05,F=18.979, df=2),具有强光抑制现象,适当遮阴更利于毛果木莲幼苗生长,以RI为30%生境光强最佳。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有限群的Lagrange定理的逆不成立,因此,n较大时要确定n次交代群An的所有子群或对An阶数的每一个正因数,确定是否存在这个阶数的子群是较困难的问题.文章通过对5-循环置换各次方幂的计算及其研究,构造出了A5的5个12阶子集,并证明了每一个子集都是A5的12阶子群,最后对A5的部分阶的子群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20.
报告鸡法氏囊病的流行状况,主要症状,剖检情况及诊断,提出了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