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舍先生在语言形象性方面所运用的手法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善于描摹。老舍先生运用语言描摹了人生、景观、心态 ,调动了一切语言手段 ,竭力达到绘声绘色 ,穷形尽态 ,惟妙惟肖。 2 )善选动词。通过动词的合理选用 ,使被描写的对象富有活力 ,神采飞扬 ,形象逼真 ,使动词在句中起到了传神和画龙点睛的作用。 3)善用比喻。他运用比喻手法有自己的特点 ,即传神 ,感情色彩鲜明 ,富有哲理意味。老舍先生对比喻的运用真正做到了“言近而旨远” ,“望表而知里 ,扪毛而辨骨”。他作品中的比喻之多、之精、之妙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相似文献   

2.
色彩在藏传佛教中有重要的意义,色彩与藏传佛教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色彩语言体系。色彩语言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对藏传佛教的传播有重要的影响。它增加了人们对藏传佛教的视觉识别与记忆,扩大了宗教教义与宗教情感的传播。我们认为从某种意义讲,藏传佛教在全世界的传播更多的是从视觉语言层面进行的,尤其是色彩语言在藏传佛教的对外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对语言符号不足的补充,非语言符号传递的交际信息是语言所不能替代的。符号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依据各式各样的符号得以实现。因此,选用图形——背景理论对妈祖文化中的非语言符号进行认知研究,能够更好地发挥非语言符号在妈祖文化的传播和对外交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整个语言学史可以分为经验主义语言传统和理性主义语言传统。经验主义传统重视语言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理性主义传统注意语言结构本身,而不在乎语言之外的东西。通过梳理西方经验主义语言学家对语言和社会文化的探讨,深刻地理解语言对于主体人和文化世界的意义。语言地位的变化经历了从作为思想和经验的表现工具到语言具有认识世界的功能,最后到语言作为本体的确立。每个社会和文化中的语言的文字和结构都表现了那个社会和文化自身的观念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图形-背景理论起源于心理学,后来主要用于对语言结构的研究,是语言认知原则。图形-背景的特性反映了语言在时间及空间上所遵循的规律。从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出发,探讨图形-背景分离原则如何通过句子来体现语言的空间结构和时间事件结构。  相似文献   

6.
语言习得中的文化习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露 《科技信息》2007,(18):165
长期以来,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外语教师过分强调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语言习得,文化习得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入手,分析了文化习得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在外语教学中学生文化习得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技术推动变革,信息助力传播。信息化使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通过对科技传播演变、方式的研究,使信息化条件下科技传播目的更加具体、控制更加严密、时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语言和社会文化中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认为语言性别歧视现象不仅在社会交际中广泛存在,而且也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中,并且进一步简要地分析了语言性别歧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梁怡 《甘肃科技》2011,27(15):72-73
从平面广告角度谈广告跨文化传播问题,指出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一方面应跨民族,跨地域传播"共通性"的视觉符号和文化符号;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掘和运用广告目标受众所熟悉的民族性、区域性的视觉符号和文化符号,从而达到广告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论文化交流中的非语言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语言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只有通过观察与分析语言交流者内在行为方式的自然环境和各种非语言行为所表现出来的语言信息,才能有效地提高跨文化语言交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网络传播为民族文化发展开创了全球视域,利用网络促进民族文化发展需要整合传播民族文化的先进理念,坚持网络媒介发展的正确导向.文化的经营应坚守文化理想,着力打造本民族的文化品牌,依法防治信息污染与文化异质化.  相似文献   

12.
以传播学基础理论为视角,分别从传播动因、传播路径两个维度,综合探讨统战文化传播在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地位以及所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拓展统战文化向基层传播的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张矣 《咸宁学院学报》2009,29(5):102-103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活动最重要的工具。但当人们进行交际活动时,除了运用有声语言进行交流之外,往往还同时伴随着手势、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等无声语言,陈原先生的《社会语言学》中称其为“非语言交际”。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非语言交际”也是语言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而本文称之为“无声语言”,并讨论它在社会交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在语言文化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文化市场出现了一系列的混乱现象,尤其是语言应用的滥用,已经严重扰乱我国语言文化市场的正常秩序。本文基于社会文化语境的视角对于语言滥用现象进行了呈现,同时做出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水文化作为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当下讨论的热点话题。长江三峡水文化是中国水文化和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结合有关三峡的纪录片影像,分析三峡水文化的传播内容,探讨水在三峡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从而了解三峡人对水的态度和信念。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传播的迅速发展,为鲁迅成为大众文化传播对象提供了一个宽广的交流平台.网络的虚拟性、实时性、互动性、隐蔽性和开放性,给大众对鲁迅的再认知、再定位、再塑造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为进入网络时代的鲁迅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在网络文化传播中,鲁迅往往被当作一种精神性的符号而广为流传.这样,随着网络文化传播的发展,大众将能够更加广泛和深入地了解这位民族的文化伟人,领悟他的思想风采,从而促使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现象,成为鲁迅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传播主流文化是大学最基本的任务,在文化传播中,引领作用是大学最重要的职能。大学发挥引领作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崇高的自觉精神、永恒的先进追求和坚强的主导能力。大学实现文化传播引领作用必须选择的有效途径是催生培养"大师级"的领军人物团队,提升大学的文化协调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的社会文化服务水平。社会主义的大学在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中发挥引领作用,是由大学的本质所决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要求的,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及学习背景的因素分析得出,民族学生英语学习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其中语言差异、性别差异、民族宗教、文化和环境因素是最为主要的因素,并提出教师在对民族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应掌握这种差异,因势利导,促进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9.
男性与女性的性别差异是生物性的,遗传性的。而在人类语言及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性别差异则是心理性的、社会性的和文化性的。文章从语音、词汇、语法结构以及言语行为等方面描述了某些自然语言及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性别差异现象,分析了导致这些差异的两种主要因素,一是社会因素,即不同性别在社会中不同的社会分工和社会角色;二是传统文化因素。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自然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既有助于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又对语言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语言文化的角度来讨论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性别等级观。包括从“婚”“娶”的文化内涵、从汉字的形体构建、从称谓的不对等性、从民俗语汇的视野几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