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60只健康的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模型组和药物组,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油溶液造模,药物组造模同时给予辛伐他汀灌胃(5mg·kg-1·d-1)至实验结束;对照组给予等量的橄榄油皮下注射。8周后处死所有动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肝组织中I、III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大鼠肝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较轻,I、III型胶原及TGF-β1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血清ALT、AST水平降低(P<0.05)。由此得出,辛伐他汀可以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和I、III型胶原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mRNA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在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状况及汉丹肝乐对其的影响作用。方法:用猪血清腹腔内注射复制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给予汉丹肝乐口服作为肝纤维化防治组;免疫攻击12周后处死动物。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内CTGFmRNA、TGEβ1mRNA表达。结果:12周后模型组大鼠形成典型的肝纤维化,肝内CTGFmRNA与TGFβ1mRNA表达均显著增强,同时二者阳性分布部位相近,表达程度呈正相关性;以汉丹肝乐防治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CTGFmRNA和TGFβ1mRNA表达的阳性指数下降,且CTGFmRNA表达与组织病理上肝纤维化变化呈正相关性。结论:CTGF与TGFβ1基因的增高表达与肝纤维化形成有密切关系;汉丹肝乐能有效抑制CTGF与TGFβ1基因的表达。通过在转录环节上阻断肝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是该药物作用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mRNA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 inggrowthfactorβ1,TGFβ1)mRNA在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状况及汉丹肝乐对其的影响作用。方法 用猪血清腹腔内注射复制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给予汉丹肝乐口服作为肝纤维化防治组;免疫攻击12周后处死动物。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内CTGFmRNA、TGFβ1mRNA表达。结果 12周后模型组大鼠形成典型的肝纤维化,肝内CTGFmRNA与TGFβ1mRNA表达均显著增强,同时二者阳性分布部位相近,表达程度呈正相关性;以汉丹肝乐防治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CTGFmRNA和TGFβ1mRNA表达的阳性指数下降,且CTGFmRNA表达与组织病理上肝纤维化变化呈正相关性。结论 CTGF与TGFβ1基因的增高表达与肝纤维化形成有密切关系;汉丹肝乐能有效抑制CTGF与TGFβ1基因的表达。通过在转录环节上阻断肝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是该药物作用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factor,CTGF)mRNA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在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状况及汉丹肝乐对其的影响作用.方法用猪血清腹腔内注射复制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给予汉丹肝乐口服作为肝纤维化防治组;免疫攻击12周后处死动物.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内CTGFmRNA、TGFβ1mRNA表达.结果 12周后模型组大鼠形成典型的肝纤维化,肝内CTGFmRNA与TGFβ1mRNA表达均显著增强,同时二者阳性分布部位相近,表达程度呈正相关性;以汉丹肝乐防治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CTGFmRNA和TGFβ1mRNA表达的阳性指数下降,且CTGFmRNA表达与组织病理上肝纤维化变化呈正相关性.结论 CTGF与TGFβ1基因的增高表达与肝纤维化形成有密切关系;汉丹肝乐能有效抑制CTGF与TGFβ1基因的表达.通过在转录环节上阻断肝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是该药物作用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茵陈蒿汤对肝纤维化(LF)大鼠Caspase-12通路以及TIMP-1、Smad2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使用腹腔注射CCl 4 建立LF模型,茵陈蒿汤组在建模时使用茵陈蒿汤灌胃,持续8周。比较8周后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分别使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和纤维化情况。分别使用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蛋白和mRNA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肝损伤和纤维化,茵陈蒿汤组大鼠肝损伤情况和纤维化情况显著减轻。血生化结果显示,模型组ALT和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菌陈蒿汤干预后ALT和AST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建模后8周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GRP78、eIF2α和Caspase-12显著升高(P <0. 01),茵陈蒿汤组的GRP78、eIF2α和Caspase-12显著低于模型组(P <0. 01)。模型组的Collagen Ⅰ、Collagen Ⅲ、TIMP-1、Smad2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茵陈蒿汤组Collagen Ⅰ、Collagen Ⅲ、TIMP-1、Smad2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 <0. 01)。结论茵陈蒿汤可显著缓解大鼠肝组织的纤维化,这可能由于茵陈蒿汤具有抑制Caspase-12通路以及Smad2基因的表达发挥抗纤维化和抗凋亡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观察维吾尔药小茴香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选取健康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维吾尔药小茴香组、秋水仙碱组,共4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腹腔注射40%的四氯化碳油造模剂2mL/kg,药物干预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维吾尔药小茴香100mg/kg和秋水仙碱0.2mg/kg,持续6周。各组大鼠留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和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小茴香可显著降低给药组大鼠TGF-β1表达水平(P<0.01),小茴香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改善,表明维吾尔药小茴香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并可降低实验性大鼠TGF-β1水平。  相似文献   

7.
研究保肝Ⅰ号(BGYH)对四氯化碳(CCl4)和高脂饮食联合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40% CCl4-大豆油灌胃联合高脂饲料建立肝纤维化模型. 建模结束后模型组重新分组后用BGYH高、中、低剂量灌胃连续治疗17 d,进行肝脏病理和血清学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BGYH能够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脂肪变性和组织增生,降低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增加血清白蛋白(ALB),降低血清中透明质酸(HA),肝脏中羟脯氨酸(Hyp)和Ⅰ型胶原蛋白(Col Ⅰ)的. BGYH能够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的转氨酶水平,保护肝功能,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和纤维组织增生,具有显著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建立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低、中、高剂量预防组于造模的同时分别给以山莨菪碱0.5、1、2mg(kg·d)腹腔注射,直至造模结束(4周)。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以2、4、8mg(kg·d)的剂量腹腔注射,持续8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不同剂量预防组和治疗组LN和H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且各预防组LN和HA水平均显著低于相应的治疗组(P〈0.05,P〈0.01)。肝组织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和治疗组肝组织汇管区面积明显减小,炎症程度减轻,纤维组织减少,肝细胞排列相对整齐。结论:山莨菪碱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有抑制作用,可用于肝纤维化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探讨忍冬木层孔菌总酚(Phellinus lonicerinus total phenolics, PLTP)调控肥大细胞(Mast Cell, MC)改善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 mg/kg)、PLTP低剂量组(250 mg/kg)、PLTP高剂量组(500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注射橄榄油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2 mL/kg 50% CCl4橄榄油溶液,2次/w,共8 w.首次注射后各给药组每天灌胃对应剂量的药物,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共8 w.末次给药后禁食24 h,取大鼠血和肝脏,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及透明质酸(haluronic acid, HA)、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 PCⅢ)、Ⅳ型胶原(typeⅣ collagen, Ⅳ-C)的含量;免疫组化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的表达量,同时切片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及肥大细胞的数量及脱颗粒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PLTP能降低大鼠血清AST、ALT及ALP的活性,降低血清中HA、PCⅢ、Ⅳ-C的含量;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PLTP能明显减轻CCl4引起的大鼠肝损伤及纤维化;甲苯胺蓝染色(TB)可见CCl4模型组大鼠肝脏血管周围及纤维间隔内大量正在脱颗粒和已经脱颗粒的充满蓝紫色颗粒的MC,MC数目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LTP组MC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LTP下调肝组织中α-SMA的表达.综上,PLTP对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MC的数量及其脱颗粒、下调肝组织中α-SM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TGF-β/Smad信号通路与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岩  李芳丽 《科技信息》2009,(29):54-54
肝纤维化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慢性肝损伤引起,是继发于肝脏炎症或损伤后组织修复的代偿反应,最终导致肝硬化;其主要特征是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excra cellular matfix,ECM)在肝内过度沉积。在致纤维化的细胞因子网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就该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基于该机制的肝纤维化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丹参酚酸B盐对人肝星状细胞内肌细胞增强因子2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炜  毛子旭  徐列明 《自然科学进展》2008,18(5):2008573-2008578
以分离和培养的人肝星状细胞(H—HSC)为研究对象,观察H—HSC是否表达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且与转化生长因子B1(TGF—β1)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丹参酚酸B盐(SA—B)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分离H—HSC后,用TGF—β1刺激培养的H—HSC,通过免疫印迹分析及分别转染含有MEF2启动子和Ⅰ型胶原启动子的luciferase报道基因质粒入H—HSC,检测荧光素酶活性,观察经SA—B干预后MEF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H—HSC能够表达MEF2,且随H—HSC的活化而增加;经TGF—β1刺激的H—HSC内α—SMA的表达、Ⅰ型胶原启动子的活性和Ⅰ型胶原蛋白的生成均明显增强,同时MEF2启动子的活性和MEF2A和MEF2C的蛋白表达也明显增强;SA—B对以上这些物质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说明MEF2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SA—B抑制H—HSC活化的作用与其抑制TGF-B1在H—HSC内的信号传导与抑制转录因子MEF2A和MEF2C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红景天苷对大鼠CCl4肝纤维化模型干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血清学指标、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和肝组织学的影响,探讨红景天苷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实验大鼠分为5组,制备CCl4肝纤维化模型,12周后,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GPT)、天冬氨酸转氨酶(GOT)、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IV-C)和肝组织Hyp,并用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比较,血清GPT、GOT、HA、LN、PCIII和IV-C升高,血清TP、ALB和肝组织Hyp降低,呈现肝纤维化组织形态学变化;红景天苷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GPT、GOT、HA、LN、PCIII和IV-C水平(P〈0.05或P〈0.01),升高血清TP、ALB和肝组织Hyp(P〈0.05或P〈0.01),实验性肝纤维化组织形态学得到改善。结论:红景天苷具有抗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咖啡酸苯乙酯衍生物对CCl4诱导的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5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咖啡酸苯乙酯衍生物高、中、低剂量实验组.饲养15d后,正常组腹腔注射橄榄油溶液,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15%CCl4橄榄油溶液(0.01mL/g).24h后采血,检测血清AST,ALT水平.处死小鼠,制备肝组织匀浆测定SOD、MDA的质量分数.结果:咖啡酸苯乙酯衍生物组均可显著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ST和ALT活性及肝组织MDA质量分数(p<0.05),提高肝组织SOD质量分数(p<0.05).结论:咖啡酸苯乙酯衍生物-咖啡酸对硝基苯乙酯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40%CCl4-花生油溶液皮下注射法制备CCl4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第3、5、7、9、11、13周分批处死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各5只,剖取动物肝脏,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纤维化和TGF-β1在大鼠肝组织的表达.结果在大鼠CC14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TGF-β1的表达在肝损伤早期即明显增加,并随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步升高.结论TGF-β1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建立贵州小型猪复合因素所致的肝纤维化模型,为肝纤维化机制和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贵州小型猪16头,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每周两次给予溶剂橄榄油和生理盐水,实验组每周两次分别腹腔注射给予40%的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和兔血清各0.5 mL/kg,共9周,建立复合因素所致的肝纤维化模型。实验结束时,取血清查肝功ALT、AST、TP、ALB、A/G,取肝组织邻片做常规HE染色、Masson染色和Van Gieson染色,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染毒9周后,实验组血清ALT、AST比对照组明显增高(t值分别为0.0001、0.0004,P<0.01),ALB、A/G比对照组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0.001、0.003,P<0.01);实验组肝组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病理切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变。结论复合因素CCl4、兔血清腹腔注射可导致贵州小型猪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锁阳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采用将1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锁阳提取物低、中、高给药组的方法。用CCl4和橄榄油的混合溶液进行造模,除了正常组,其它5组均腹腔注射10 m L/kg 6%CCl_4,每周2次,连续8周,第5周对阳性对照组(水飞蓟宾胶囊0.2 g/kg)和锁阳给药组(0.15、0.3、0.6 g/kg)每天进行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测定小鼠血清AST、ALT、LDH、和LN的含量,以及肝组织的SOD、GSH、MDA和Hyp的含量,称重并计算肝脏及脾脏指数。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锁阳给药组可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血清的AST、ALT、LDH和LN的含量,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的Hyp和MDA的含量,升高SOD和GSH的含量,并降低小鼠的脏器指数。由此可知,锁阳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四氯化碳(CCl。)皮下注射方法,建立兔肝硬化动物模型。方法5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15)。实验组臀部皮下注射50%CCl。橄榄油0.23mL/kg,每周2次,对照组注射等量橄榄油。分别于4W、8W和12W末检测各组兔肝脏功能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随时间延长,实验组兔肝脏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1一谷氨酰转肽酶(GGT)明显升高,12W末出现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可观察到典型肝硬化病理表现,兔肝组织出现典型的假小叶结构,动物死亡率20%,造模成功率83%。对照组肝脏功能正常,肝脏组织学结构正常。结论此方法可成功地建立兔肝硬化动物模型,该方法成功率高,可用于相关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运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胸主动脉胶原含量及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ERS)的调节作用,探讨运动对ERS与血管重构关系的作用.方法:8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连续16周的运动.每隔4周监测血压.分别于实验第0、4、8、12、16周时随机分批处死SHR(每次每组6只),取胸主动脉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并计算主动脉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法测定SHR胸主动脉管壁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主动脉平滑肌细胞GRP78和caspase-12的蛋白表达.结果:(1)实验第12、16周,对照组SHR主动脉CVF均较运动组高(P〈0.05).(2)实验第4、8、12周时运动组SHR主动脉TGFβ1的表达均较对照组低(P〈0.05).(3)SHR运动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GRP78和caspase-12蛋白表达较SHR对照组明显减弱.结论:运动可能抑制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的激活,也可使SHR胸主动脉胶原含量的增龄性变化减缓,而局部TGFβ1含量降低可能是导致其胶原含量减少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蒙药额力根-7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实验中,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额力根-7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CCl4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复方额力根-7 270mg·kg~(-1)·d~(-1)、540mg·kg~(-1)·d~(-1)、910mg·kg~(-1)·d~(-1)灌胃治疗.8周后,利用全自动生化仪分析各组血清肝功能指标、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纤维化指标、HE染色观察各组病理改变、黄嘌呤氧化酶法和TBA法测定肝组织SOD、MDA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_1.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肝功能指标、纤维化指标均明显升高,肝脏病理检测呈纤维化改变.与模型组相比,额力根-7各治疗组中ALT、AST、ALP升高受到抑制(P0.05);HA、PⅢP、LN、Ⅳ-C水平降低(P0.05);大鼠肝脏纤维化病理改变得到改善;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同时血清TGF-β_1水平下降(P0.05).结果表明,蒙药额力根-7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治疗作用,同时该药物还具有抗氧化以及抑制TGF-β_1表达作用.该研究结果为额力根-7抗肝纤维化作用提供了动物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40%CCI4-花生油溶液皮下注射法制备CCI4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第3、5、7、9、11、13周分批处死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各5只,剖取动物肝脏,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纤维化和TGF-β1在大鼠肝组织的表达.结果在大鼠CCI4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TGF-β1的表达在肝损伤早期即明显增加,并随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步升高.结论TGF-β1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