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有关文天祥手卷内容、题跋及书风诸方面之分析 ,判定此手卷为赝品 ,并由此纠正了张远芬《文天祥手卷真伪辨》中若干文史方面之谬误。  相似文献   

2.
《宋史·文天祥传》对五牧之战、祈请使之行、空坑和五坡岭兵败等事件的叙述均有错误之处,而关于文天祥“自奉甚厚”和所谓“黄冠故乡”数语的记载,更涉及到对文天祥的基本评价问题,本文逐一考辨、论析,以还历史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3.
文天祥的《集杜诗》200首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公认为文山代表作;而文天祥的另一组集杜诗《胡笳曲》十八拍也堪称诗苑奇葩,却较少有人谈及。本文拟对《胡笳曲》作具体探讨,以抛砖引玉,共同填补文天祥诗歌研究中的这一缺憾。  相似文献   

4.
元朝以降,在儒家思想的指引下,通过皇朝官方的倡导,士绅精英的弘扬和社会民众的敬仰,祭祀文天祥的祠遍布其家乡、任职地、所经之处和遇害之地.为此,文天祥作为"忠君爱国"的典范,名垂青史,俎豆千秋!  相似文献   

5.
集杜句,“学琰语”,用以自遣,是文天祥《胡笳曲(十八拍)》的主要特点。作者在代蔡文姬立言的同时,融进自己的经历和感情,艺术地概括了南宋末年的社会现实,抒发了社稷倾覆、民族劫难的深愤巨痛。文天祥《胡笳曲》凝重沉郁的风格,与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可谓同曲异调;又在诗歌体裁和表现手法上提供了与《集杜诗》200首不同的集句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6.
文天祥砚考     
“文房四宝”之一的现,历来为读书人所宝爱。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文天祥,在自己一生的文字生涯中使用过许多名砚,表现了他的兴趣和爱好;特别是砚上所刻的铭文,生动地反映了他坚持清白操守的做人准则,高扬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贞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1979-2006年文天祥研究论文为统计对象,分别从年代分布、论文选题、期刊分布、论文作者情况四个方面进行了数据上的统计与分析,试为今后的文天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象棋是中国的国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造就的知识分子,文天祥对象棋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在归隐文山期间,他经常约邀朋友在山中聚会,或登山赏景,或弈棋吟诗,使文山成为当时庐陵、乃至整个江西的象弈中心。他不但棋艺高超,而且有理论建树--撰写了棋谱,首创出蒙目象棋的走法,从而成为中国13世纪的象棋大师,在中国象棋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知道了下述事实,也许有人会失望。用鲜血书写英勇和忠贞的文天祥的两个弟弟,一个降了元,另一个则逃避现实、退隐不仕。哥哥那么忠烈,弟弟却做出了"有损"其英名的"丑事"。文天祥有三个弟弟:文壁、文霆、文璋。  相似文献   

10.
文天祥从小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立志守道。他以淡泊名利、故国情深、坚贞不屈的精神,实践其所追求的“道”。其道是中华传统文化忠孝节义的传承,其精华是“不患”,是民族的浩然正气,其终极目的是安宁、幸福、富强、和谐。他以丹心、鲜血完成了心愿,实现了他的追求。其“道”永垂青史。  相似文献   

11.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民族英雄 ,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是他战斗生活的记录和爱国精神的自然流露 ,尤其是那千古传诵的五言长诗《正气歌》 ,更是气壮山河 ,感人至深。试从“道义为之根”、“时穷节乃见”和“典型在夙昔”等三个方面来论述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的形成、表现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尊重前贤译注著作质量的前提下。试提出个人管窥拙见:作者有时引注无力;或释难成训;或译文欠附原文。  相似文献   

13.
在尊重前贤译注著作质量的前提下,试提出个人管窥拙见:作者有时引注无力;或释难成训;或译文欠附原文。  相似文献   

14.
<礼记质疑>是清代学者郭嵩焘所著的一部<礼记>研究著作,主要内容是针对<礼记>郑玄<注>、孔颖达<疏>进行的辩驳.阅读<礼记质疑>的一些札记,通过将相关内容与历代学者的研究著作进行对照比较,可以发现郑注孔疏确有疏漏,郭氏之说有可取之处,也仍存在可商确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对现行高数课本中某些函数概念的表述方式提出质疑,并举例加以论述,且给出函数概念的正确描述。同时对教师处理这一概念时提出一些注解。  相似文献   

16.
在南宋末年,爱国诗人文天祥以独特的方式接受学习杜诗.一是学习杜诗的沉郁顿挫风格;二是仿杜诗的"记史"精神;三是集杜诗;最后,他还模仿杜句.在国难当头,生死存亡的关头.杜甫的忠义爱国精神进入文天祥的精神视野,成为他的学习榜样.南宋的灭亡,成就了文天祥在诗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收篇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联 ,是为千古不朽的壮歌绝唱 ,历来被人们争相传诵。但其是否有何出处 ,人们却迄今似乎仍毫无所知。笔者近来在检阅《全宋诗》时 ,发现胡梦昱《步王卢溪韵》诗二首 ,其中第一首第三句“存取丹心照碧汉”一句 ,就正是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全句的出处。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基本肯定钱伯城主编的《古文观止新编》的前提下,对该书中出现的译注的失误,欠贴切以及忽视了凝固结构与习惯句式的对译、漏译重点疑难词语等问题再次提出了质疑和商榷.  相似文献   

19.
同世界许多民族一样,历史上壮族姓氏家族观念根深蒂固,壮族社会中长期流行“兄终弟继”或称为“夫兄弟婚”的传统婚俗。侬全福与侬夏卿是侬氏家族中的远房兄弟,侬全福被交趾王杀害后,其妻阿侬投奔于侬夏卿处,并与侬夏卿结为夫妻,其后,共同支持侬智高反抗交趾和北宋王朝。这应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20.
作者在基本肯定钱伯城主编的《古文观止新编》的前提下,对该书中出现的译注的失误,欠贴切以及忽视了凝固结构与习惯句式的对译、漏译重点疑难词语等问题再次提出了质疑和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