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的宗教旅游资源及深度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四大宗教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进一步开发宗教旅游资源的意义,提出了变资源导向为市场导向,变小宗教旅游为大宗教旅游,建立专业化的宗教旅行社会企业集团,开发一批新的有宗教特色的旅游项目,建立切实可行的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政策。  相似文献   

2.
从生物旅游资源、水景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等方面介绍了九顶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并对羌绣服饰、饮食文化、碉楼和住房、歌舞、宗教等进行分析,评价了九顶山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通过对九顶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九顶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及将九顶山风景区纳入“九环线”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部12省、区、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特色主要表现为壮丽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珍贵的历史文物,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是我国旅游资源战略后备基地西部各省、区、市应抓紧我国21世纪旅游业新的发展机遇,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中,把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放到重要位置,在开发中,开发与保护应同时并举,注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体育旅游资源的功能、特征及开发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鉴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有关研究成果,本文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慕本概念、功能、特征、分类、内容和效应等篡础理论进行了探讨.以尽快促使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沅陵县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已成为新世纪湖南旅游的一个亮点。分析了沅陵县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旅游开发的基本构想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广西各族的歌舞、竞技、节庆、饮食、服饰、手工艺习俗是富有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 具有科学考察、历史探讨、娱乐、休闲、美学欣赏价值, 可开发形成 “一条主线、三个中心、四条线路、五个旅游集散地、六个关键项目、七大旅游产品”的旅游格局, 有助于三条后续民俗旅游线路的开发, 也有助于扩大就业, 活跃经济, 开展国内外文化交流, 推动地方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常德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常德市旅游资源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开发常德旅游资源的构想与建议。并依据常德市旅游资源的位置分布与开发现状,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旅游区域与旅游专线。  相似文献   

8.
南京汤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汤山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开发优势,指出了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指出了合理开发旅游的原则和途径,作者认为,应发挥汤山旅游资源的群体优势,通过科学的开发,把汤山建成以度假疗养与文化旅游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旅游区。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宗教旅游资源及深度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四大宗教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进一步开发宗教旅游资源的意义,提出了变资源导向为市场导向、变小宗教旅游为大宗教旅游、建立专业化的宗教旅行社企业集团、开发一批新的有宗教特色的旅游项目,建立切实可行的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政策  相似文献   

10.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蓟县有许多优势,具备了开发的有利条件,在对该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该进行深层次开发,加强区际联系,加强旅游购物品的开发,加强对旅游产品的宣传和推销以及对旅游交通及容量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以2003年陕西省旅游资源普查数据为依据,以<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与准则,对雁塔区旅游资源进行了客观、系统的综合评价,提出旅游开发应采用板块开发模式,实行非均衡性发展战略,突出重点,分步骤、分层次发展,提升雁塔区旅游业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滇贵渝桂川5省市旅游产业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时序差异,旨在为西南旅游经济提出战略发展方向。方法选取旅游总收入、外汇收入和旅游增加值,应用Excel2003、CorelDRAW12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做图。结果四川与滇贵渝桂5省市旅游总收入差距在逐年增大,这可能与其旅游资源禀赋有关。西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旅游资源对国内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拓宽海外市场是该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贵州省旅游增加值占该省GDP总量的比重在2012年已达到13.52%,为5省市的最高比率。旅游产业已经是贵州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该省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时应该走低碳、节能、高效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依据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首次对海南自然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分类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南自然旅游资源有4个主类,16个亚类和61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的100%,94.1%和85.9%.海南的自然旅游资源单体有335个,特品级旅游资源单体47个,占总数的14.0%,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225个,占67.2%,普通级旅游资源单体48个,占14.3%,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单体62个,占18.5%.  相似文献   

14.
古格土林地处西藏自治区西部,在我国国土的最西端,深居内陆,四面环山,地理环境较为封闭。古格土林旅游区是阿里地区五大旅游区之一,其地理空间包括阿里地区札达县全部和噶尔县门士乡的一部分,这里拥有我国最大的土林国家地质公园,同时又是象雄部落和古格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是阿里三围之一的"由板岩山环绕"之地。境内的自然景观独特,而且文化遗址琳琅满目,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加上独特的民风和诸多不解之谜,是阿里独具魅力的旅游区之一。文章在阐述古格土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类型和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开发该旅游区应创造条件,积极实现双遗产申报战略,充分认识文化在旅游产品中的地位,深度开发和保护文化旅游资源,从而推动该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其培育成独具特色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5.
以旅游体验为理论指导,在新疆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ASEB栅格分析法为研究工具,从新疆地区的民族体育旅游产品现状出发,对新疆民族体育带给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化、情感化的体验满意度进行深度研究,提出全程民族体育文化渗透的体验式旅游开发的思路与对策,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极具特色的新疆民族体育旅游设计的产品谱系.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资产特性,资产化管理的目标和含义、原则、必要性;指出了加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资产化管理需要解决的3个关键问题:产权界定与产权管理、资产评估、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17.
陈菁 《韶关学院学报》2001,22(11):94-97
现代人文旅游在中国正逐渐兴起,现代人文旅游资源已成为旅游开发的主要对象之一.论述现代人文旅游的基本内涵、分类和特点,指出在我国发展现代人文旅游的意义,并提出现代人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季札,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第四子,因封邑名号“延陵季子”。季札礼让、诚信、睿智,世称“至德第三人”,名垂青史,千古传颂。海内外吴姓多称“延陵吴”传人,尊季札为吴姓始祖。奉祀的延陵九里季子庙,历代屡有废兴,文化积淀丰厚,春秋孔碑、沸井腾泉、长河横汉、巍峨古寺遐迩闻名。延陵季子庙景区已初具规模,现正以国家4A级景区为目标,按规划转资源优势为旅游品牌优势,营建“中国最大的古吴文化博物苑”。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旅游及旅游业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体育健身游”作为2001年我国旅游业的宣传主题,将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我国拥有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和市场条件,有望使这一新兴旅游项目成为我国旅游业的又一拳头产品,不过,前提条件是各有关部门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20.
从服装色彩蕴含的艺术审美情趣、民族风格以及视觉审美属性出发,探讨人类艺术审美意识的根源.同时,论述了和谐服装色彩的定位、色调的作用以及多元化民族色彩形式对服装色彩和谐的表现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