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蒲松龄和华盛顿·欧文是两位可以进行对话的作家,他们的小说从思想到艺术都有不少因素可以进行比较研究。对《贾奉雉》与《瑞普·凡·温克尔》这两部小说进行比较研究,其中的相似情节:主人公逃离现实世界,而后回归现实世界,最终进入理想世界,揭示了两部小说共同关注的命题,即对严酷的现实社会的摒弃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独特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女性成长小说呈现出的多维度构建方式和鲜明的时代感,体现了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社会的不断认识和把握,同时也折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对于女性的社会定位和伦理价值影响。《小妇人》和《嘉莉妹妹》中的女主人公们因为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氛围,而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成长路径和成长追求。她们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伦理价值观因为社会发展而进步,同时也受到时代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束缚,有收获,也有失去。  相似文献   

3.
作为简·奥斯丁最成熟的作品之一,《爱玛》描写了女主人公爱玛如何走出一个个错误而步入道德完善和情感成熟的过程。从成长小说定义、特征的角度可以力证小说的女性成长主题。在小说中,爱玛的成长是主线,和另两位同龄少女哈丽埃特、简的成长一起构成了十八世纪不同女性角色的成长轨迹。  相似文献   

4.
董雷 《科技信息》2008,(7):199-199
《思想黑帮》是一部采用虚无主义观点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这一点集中通过小说的两位主人公艾迪和哈伯特体现出来。两人都对人生的意义或自我存在表示怀疑甚至否定。恰恰是他们对人生的思考才使他们成为作恶的黑帮。小说在一个系统而理智的顺序结构里保持一种滑稽的欺诈氛围,体现了包括存在、死亡、伦理以及实利主义在内的虚无主义内容。  相似文献   

5.
《最后的歌》是当代美国著名畅销作家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作品。它是一部成长小说,讲述了少女罗妮在18岁的夏天在父亲的家乡的各种经历,反映出她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成长小说主人公的成长路径通常是他们经历成长的困惑,遭遇考验,陷入困境,然后顿悟获得认知。这种结构模式极大程度地展现出青少年的成长特点。《最后的歌》对罗妮的成长叙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从考验到顿悟,在经历考验时,她遇到诱惑,感受了迷惘,顿悟后失去天真并认识了人生和自我。  相似文献   

6.
蒋萧 《科技咨询导报》2014,(15):231-231
小说《紫色》描述了女主人公西丽从麻木。觉醒。抗争到独立的心灵历程,揭示了处在父权制社会性别主义和种族主义双重压迫下黑人女性通过互相帮助从自我迷失到自我建构的主体意识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7.
《即将成人》是理查德·赖特的一部著名短篇小说,也是一部关于美国黑人青少年的成长小说。运用成长小说理论,通过分析主人公戴维·桑德斯的成长经历和成长过程,探讨成长主题在《即将成人》中的主要体现,试图从新的视角解读作家的创作意图和文学主张。  相似文献   

8.
从主人公身份来讲,祥子和五龙在进城之前都是传统的农民。《米》和《骆驼祥子》的叙事借用了“农民进城”的模式,展现了淳朴农民被城市异化的过程。打破文本的界限,以互文性的视角来观照这两部作品,发现在小说的人物设置上,两部作品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在叙事中所担负的功能都具有明显的趋同性,甚至人物所代表的深层含义都存在着对应的关系。同时,两部作品都通过展示欲望(米、车)对人性的束缚,性的压抑来表现主人公的生命之痛。在人物生存状态上,祥子与五龙同样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本与文学批评相结合的方法,从女性成长教育小说批评的视角对戴·赫·劳伦斯的代表作《虹》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虹》对其女主人公厄休拉·布朗温成长过程的描述中含有多种女性成长教育小说所具有的要素,如:社会与家庭成长背景、引路人、恋爱经历、顿悟,得出《虹》是一部典型的女性成长教育小说的结论。另对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进行了分析,因分析其成长经历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人物,且其成长经历对当时以及后来的青少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钟慧 《科技信息》2010,(21):I0228-I0229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印第安人营地》和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阿拉比》中的主人公都是比较敏感内向的小男孩,两位作家通过对两个青春少年生活片断的切入,深入到其内心深处去反映他们对生活和爱情的反思及内心的成长,揭示了反思和内心成长的主题。本文拟从写作细节上来对照赏析这两部作品。  相似文献   

11.
从价值认知和期望认知两个方面探讨了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在对子女教育的价值认知方面,农民工普遍重视子女的教育;在对子女教育的期望认知方面,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的期望一般较高,而影响农民工对子女教育期望的主要因素有农民工的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子女的成绩。虽然农民工重视子女的教育且对子女教育的期望也较高,然而,经济的贫乏决定了他们为子女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困窘;知识的有限决定了他们对于如何正确地引导子女,如何理性地设计子女教育计划的盲目。  相似文献   

12.
沉浸式英语教学作为一种全英文教学的模式近年来在中国受到很多关注。许多城市不断地出现"沉浸式英语幼儿园",表明在世界全球化的过程中,英语在中国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主要探讨了沉浸式英语教学模式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认知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自编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评价调查问卷",调查游客对杭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分析旅游消费行为,探讨认知形象形成的心理学机制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杭州的实例,着重从认知心理方面分析评价杭州的旅游地形象,并据此提出杭州旅游地认知形象构建与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作为儿童社会认知最重要组成部分的情绪认知,已经引起了心理学研究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阐释儿童情绪认知的定义,探讨儿童情绪认知研究的方法,探索儿童情绪认知的机制,梳理儿童情绪认知研究的进展,揭示儿童情绪认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对未来研究提出有益展望。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国外基于用户认知方式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认知方式用户在数字图书馆使用过程中的个性偏好和满意度,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维果茨基认知理论中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类高级思维功能建构于社会、文化、历史和教育的大环境中,此环境又是一个由社会成员相互交流形成的实体,是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辩证统一体,语言输入与输出的相互作用能带来第二语言的发展。对于语言输入与输出在语言认知中的作用,Krashen的输入假说与Swain的输出假说则持有各自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运用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去解决输入假说与输出假说存在的分歧。在强调两者独立的情况下,阐释了两者同时对于语言认知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侗族的传统社会里,侗族女性人人会刺绣、做侗衣,刺绣是衡量女性贤淑、勤劳的重要指标,也是男性择偶的标准之一。而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变迁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同年龄群的女性对刺绣有不同的情感和认知,男性群体不再看重侗族刺绣这一手工艺,对传统习俗有了新的理解。年轻的侗族女性不会刺绣,但是所有的侗族女性仍坚持祖先的传统习惯,在特殊的场合和重大节日穿侗衣进行社交,并认为这是民族身份认同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所制《〈现代汉语〉课堂教学环境评估量表》,从学生社会心理感知的新角度调查研究高校《现代汉语》课堂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环境的社会心理感知上,学生的感知值明显低于教师;男女生的感知差异不是很明显;基础好的学生其感知值高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学生感知值的高低与其学业成绩不无关系。在此基础上,为《现代汉语》课堂教学提出了五点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们一般认为,黑格尔美学体系中的艺术认识是纯粹的认识活动,它把实践活动看成了理性认识自我的中介环节。其实,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艺术认识本身就是实践理性思维,它是艺术主体作为绝对理性主体的自我意志立法活动。  相似文献   

20.
陈涛  张泓波 《科技与经济》2012,25(1):106-110
极端天气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科学研究认为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中美两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减排国策对本国及国际社会都具有重要影响。而公众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参与者,一方面他们的认知会受到政府出台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程度也会直接影响着政策的执行效果。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异同,分析两国民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状况,可以为制定气候变化政策提供更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