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真菌漆酶的酶活测定及其在织物染料生物脱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漆酶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并阐述了漆酶在织物染料脱色中的应用。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按其主要来源分为漆树漆酶和真菌漆酶两大类。研究表明,漆酶可作用的底物范围广,它可应用于生漆的干燥的干燥成膜和毛发染色,纸浆生产中木质素的降解,废水处理,生物传感器,酶法免疫分析,有机合成,土壤的修复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白腐真菌对染料废水脱色及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介绍了白腐真菌对染料脱色和降解作用的研究进展、脱色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以后真菌对染料废水的脱色及降解提供参考和依据.参考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3.
白腐真菌及其漆酶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晴 《安徽科技》2010,(3):47-48
白腐真菌及其漆酶在工业和生活方面的应用研究受到广泛重视,因其强大的木质素降解酶系显现出广阔的应用潜力,可用于结杆降解、生物漂白以及污染物的治理等方面,漆酶是白腐真菌普遍产生的一种含铜多酚氧化酶,本文重点介绍了白腐真菌及其漆酶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染料脱色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某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染料脱色真菌,经鉴定为温特曲霉HD1。该菌具有较宽的温度和pH值生长范围,最适生长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和4.0.HD1具有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进行生长以及较强脱色5种不同的结构染料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利用白腐菌Pleurotus ostreatus324粗漆酶和纯漆酶进行蒽醌染料SN4R的脱色研究.粗漆酶可使蒽醌染料SN4R脱色,最适脱色pH、温度和漆酶酶活分别为4.0、40℃和30IU/mL,12h染料脱色率为55%,纯漆酶不能使SN4R脱色,但小分子介体物质可介导纯漆酶对染料SN4R的氧化脱色.在最适条件下4h染料脱色率可达80.6%.粗漆酶添加适当浓度的介体物质,可使染料完全脱色。因此,小分子还原介体物质的存在有助于染料废水的降解和脱色。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三种酶的染料脱色机理。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由毕赤酵母表达的重组血红密孔菌漆酶对染料的脱色能力,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重组漆酶对活性亮蓝、活性黑以及靛红这3种典型合成染料的脱色情况,并且利用优化后的反应条件对由3种染料组成的混合染料进行了脱色处理。结果表明:在无介体时重组漆酶对染料的脱色效果较差,3种染料中丁香醛是促进重组漆酶脱色的最适介体,重组漆酶介体系统对单染料的脱色最适pH为5.0,温度为50 ℃; 在最优反应条件下,重组漆酶对混合染料的脱色率达93%,表明该重组漆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染料脱色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脱色优势菌ND1 提取脱色酶,对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作用条件为pH 7,37℃,无氧环境,反应需NADH 的参与;纯化结果表明经DEAE柱层析及Sephadex G-100 凝胶层析后脱色速率分别提高10 倍和50倍,Sephadex G-100 凝胶层析中2~4 管蛋白具有偶氮和蒽醌染料脱色酶活性,6~12 管具有蒽醌染料脱色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电生成羟基自由基在染料废水降解脱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电化学I-V循环伏安法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研究了茜素红在电解槽中处理前后的电化学行为的变化,探讨了Fenton试剂的作用机制:电解生成的过氧化氢与阳极溶解的Fe^2 反应,生成羧基自由基(F enton试剂),进而对有机染料进行氧化反应,使其不饱和的-N=N-链断裂,分解成萘胺与氨基苯酚磺酸两个部分,从而达到使有机染料降解,脱色的结果,对工业染料废水处理的测试结果表明,在电解处理的头15min,脱色率和COD的去除率变化较大,电解处理1h后,COD的去除率约为70%,脱色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固定化真菌漆酶对铬蓝黑R的脱色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树脂D380固定化的真菌漆酶对染料铬蓝黑R进行脱色条件的探讨,考察常温下酶用量、反应时间和pH值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酶用量0.5 g,反应时间40 min,pH值为5的条件下,固定化漆酶对铬蓝黑R的脱色率可达96.85%.重复利用固定化漆酶处理铬蓝黑R,第8次使用后脱色率仍在94%以上.  相似文献   

11.
漆酶催化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漆酶催化活性中心结构及特性;漆酶可用于多酚、多氨基等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中,同时在化学合成、纸浆漂白、食品工业及环保方面有重要作用;指出了选育优良菌株,探索适宜的、适合实际生产的培养条件是今后漆酶生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病毒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物实体,在调控宿主群落组成、推动宿主进化及影响土壤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概括了环境病毒的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揭示了病毒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土壤病毒生态学常用研究方法(包括表型、基因多样性、宏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等),阐述了土壤病毒的多样性、病毒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展望了环境噬菌体的应用(噬菌体疗法)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激光雷达具有高方向性、相干性、单色性以及体积小等特点,在大气探测、气象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激光雷达在大气探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认为激光雷达技术在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该技术未来将向着高精度、高性能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及其生命特征严重影响着材料的服役性能与寿命.目前大量的研究集中在细菌腐蚀领域,对于大气环境中真菌造成的腐蚀行为与机理研究较少.事实上,在大气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霉菌,其生命活动对金属及涂、镀层的腐蚀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霉菌的生化特性与腐蚀的关系,讨论了在大气环境中霉菌对金属及涂、镀层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并归纳了霉菌腐蚀的相关机理;同时根据腐蚀特征的对比分析可知,霉菌腐蚀与细菌腐蚀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主要原因在于两类菌的代谢产物不同.目前,对金属及涂、镀层材料的霉菌腐蚀研究大多停留在对材料表面霉菌腐蚀现象的描述和产物的分析等方面,缺乏对霉菌生命活动与腐蚀速度的定量表征,缺乏对霉菌引起的腐蚀过程动力学规律的研究,这将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是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经自由基聚合而成的一类高分子精细化学品,而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优异的溶解性、化学稳定性、成膜性、生理惰性和粘接能力.因此,它不但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酿造、涂料、粘接及印染等行业,而且在光固树脂、光导纤维和减阻材料等高科技领域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6.
平台与媒体标准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与教育环境相关的平台与媒体标准引用规范的特性,构成,以及标准引用文档和标准引用文档集,讨论了标准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应用,本规范针对教学系统定制和教学开发过程中所参照引用的技术标准而提供规范化描述文档,可供使用者形成自己的标准引用文档,保持了教育系统间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英语名词短语的句法功能,提出了一种新的英语名词短语——功能名词短语,同时与基本名词短语和最长名词短语相比较.利用Google在线翻译系统,对存在结构歧义的句子进行了翻译,发现英汉机器翻译的错误主要是由结构歧义引起的,并应用功能名词短语的定义对结构歧义问题予以解决.实验结果表明,功能名词短语的识别能够有效消解两种结构歧义:一是与动词构成固定搭配的名词引起的歧义;二是"介词+名词"结构是作状语还是作后置定语的歧义.功能名词短语的研究对消除句法结构歧义、提高英汉机器翻译译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展的历程,论述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发光原理和器件结构,讨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展望了OLED在新世纪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基因疫苗的优势和应用研究成果 ,探讨了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基因工程疫苗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0.
Quantum dots (QDs) with unique quantum confinement effect and electro-optical properties are attractive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Toxic effects of traditional semiconductor QDs made of heavy metal ions have serious safety concerns for their undesired environmental or healthy impact. Recent reports on core-shell structure modification of QDs by using biocompatible ligands or polymers is one way to be effectively minimizing toxicity effects of traditional QDs. Furthermore, designs of heave metal-free and metal-free QDs formulations are more promising alternatives, due to the non-toxic and eco-friendly nature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s. In article, we will review the recent designs of non-toxic or less toxic QDs, including carbon-based, biomolecules-based, silicon-based, and ternary I-III-VI QDs, and thei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bio-imaging, drug delivery, gene therapy and immunoass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