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诒让是清末朴学大师、教育家,温州师范学堂(温州师范学院前身)的创始人。《温州师范学院学报》从1963年创刊以来,一直对孙诒让的学术研究十分重视。累计发表论文30余篇,对孙诒让的生平、教育事业、科技贡献、朴学研究、图书思想等进行了研究,成绩很大,应该给以总结,以利于学术发展和进一步推动孙诒让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温州人文荟萃,素有“东南文物旧邦”之称。清末以来,面对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不少有识之士或投身维新运动,鼓吹变法,或昌明学术,援古讽今。1882年陈黻宸等人组织“求志社”;1885的陈虬等人创办得济医学堂,出版以医学为主,包括时事、洋务、艺事、见闻等内容的《利济学堂报》;孙诒让继1887年组织“瑞安务农会”后,于1895年发起成立了“兴儒会”。同人结社,兴办实业或出版刊物,渐成风气,民国之后,水嘉(今温州市区)相继成立  相似文献   

3.
孙诒让与章太炎是两位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他们在20世纪初曾有过密切的交往。这种交往对两个人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成就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他们的交往及相互影响作一探索不是无意义的。定交于何时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庼,浙江瑞安人,晚清的朴学大师,近代倡导教育救国的先驱。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家,国学大师。孙诒让与章太炎的生卒年代相距甚远。孙诒让比章太炎早出生21年,早卒28年。当孙诒让已饮誉晚清经学学坛时,章太炎还是一个受教于经学大师俞樾的恂恂学子,正在接受古文  相似文献   

4.
由于《鹤阳谢氏家集》为永嘉楠溪的宗族家集,历来不被外界注重。其首见于乾隆《温州府志·经籍》,著录为:“《鹤阳家集》永嘉谢梦览瑞园编。”而乾隆《永嘉县志·经籍》却把其归在谢包京名下。孙诒让《温州经籍志》著录为:“谢氏梦览《鹤阳家集》□卷,存”。可见孙氏当时编《温州经籍志》时也未曾见过原书。人们对此书版本或语焉不详,或论之失误,故特作考略如下:  相似文献   

5.
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庼,浙江瑞安人。他一生“淡于仕进”,但对教育事业却十分热心。1905年他被温处学界公推为温处学务分处总理。1906年,他又被学部聘为二等学务咨议官。同年,浙江省巡抚张曾敭、提学使支恒荣聘他为省学务议绅。1907年省教育学会成立,他又被全浙学界推选为省教育会副会长,继而为会长。孙诒让经常以学务官的名义和自已在教育界的声望,向学部、省提学使提出自己独到的教育主张。《学务平议》一书就是他作为学务咨议官为学部制定的教育计划书,也是他长期办学活动的经验总结。其中关于女子教育,先筹官绅普及教育,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等思想都受到学部的重视。在浙江省内,孙诒让的影响无疑更为重大。例如,他曾以省学务议绅的身份,于1907年底提议把省城贡院改建  相似文献   

6.
孙诒让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大师,曾师从张之洞,与章太炎为忘年交,学术上为后者赞为"有醇无疵",是清代著名的朴学殿军.在金石文字学方面,孙诒让也是成就卓著,主要表现在丰富的学术成果和独特的治学方法上.  相似文献   

7.
孙正容传略     
孙正容先生(1908-1985年),瑞安仙(mu)孙桥人。原名庆加。幼年秉资聪颖。在孙桥初小读书时,便能赋诗怍对,有“诗童”之誉。瑞安在清朝末年,人才辈出,曾有“东南邹鲁”之称,孙衣言(字琴西,号逊斋)、孙诒让(字仲容,号籀(止页))均为全国知名学者。孙氏父子在县城金带桥畔,建有名闻海内的藏书楼——玉海楼。  相似文献   

8.
一、永嘉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人唤小杭州。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是处有花迎我笑,何时无月逐人游。西湖宴赏争标日,多少珠帘不下钩”①。这是北宋诗人杨蟠于绍圣二年(1095)任温州知州时歌咏温州首邑永嘉县的诗。杨蟠是王安石、苏轼的诗友,《宋史·文苑四》有传。诗中的“西湖”指温州会昌湖的西湖。在这里杨蟠是以诗人的想象来夸大永嘉城市的繁华呢?抑或真有其事。北宋中期以来,两浙路除杭州是最繁华的城市外,温州的永嘉县(大致包括今日温州市  相似文献   

9.
正公元前305年,有两个人平躺在亚历山大港外沙滩上。一个是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年),另一个是他的朋友,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公元前275~前195)。突然,阿基米德一骨碌翻身爬起,手里捏着一把沙子道:“埃拉托色尼,你说这一把沙子有多少粒?”“大概有几千、一万粒吧。”“这一片海滩的沙子有多少粒?”“这可说不清!”阿基米德跳起来,双手捧起一捧沙子向天空扬去:“假如我把沙子撒开去,让它塞满宇宙,把地球、月  相似文献   

10.
“省厅再编”是革故鼎新还是“换汤不换药”?日本找到治愈国家的药方了吗? 日本政治,一向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频繁的政府更替,复杂的政党斗争,加上繁复重叠的政府机构,总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日本正在进行的“省厅再编”改革,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争论了五年多,从今年1月6日终于开始实行。担负着在新世纪里使“日本新生”使命的政府机构改革(“省厅再编”),其由来、内容、目的是怎样的,其前景又将如何呢?  相似文献   

11.
孙诒让以学术名世,但身处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受时代变革影响,维新思想也表现得很强烈。此文归纳有关史料的记述,试图对孙诒让的维新思想作大略的探讨,并旁及孙氏所献身的地方维新事业。  相似文献   

12.
温州是我国沿海十四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它以经济的腾飞而引人瞩目,如今研究温州格局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课题。不过人们较注重于内部经济结构的分析,较少注意地理环境、资源、交通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至于从纵的历史长河中探索其发展过程的论著,更是凤毛麟角。这就需要有历史学家与经济学家密切配合进行综合的研究。温州,如果从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东瓯王立国建都算起,至今已有2180年的历史。温州之名则始于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因其地“虽隆冬,恒燠”,故名。至近代,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温州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英国在此设立领事馆,帝国主义侵略的触角从此伸入这个港口城市。历史上,温州是名扬东南的雄镇,是海外交通与对外贸易的良港,是浙南闽北的交通枢  相似文献   

13.
浙南地区之有师范学校,是从1906年5月开始,称“温州师范学堂”,创办人是瑞安孙治让,当时他任学校总理;1913年7月改称“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到1923年9月,师范与中学两校合并,单用“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名称;1925年6月,原在道司前的师范部改为高中部,仓桥的中学部改为初中部,从此温州地区就没有一所专门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学校了。直到1933年秋天,黄溯初献赠平阳私立郑楼农村小学全部校产及教学设备,由浙江省教育厅接收,改为省立温州师范学校,并划定温、台、处三届(旧“区海道”)为该校的师范学区,担负着改进浙南的小…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热钱”流入记者什么是“热钱”?目前流入中国的“热钱”有多少?我们如何得知有“热钱”流入中国? 黄金老“热钱”(hot money)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国际游资。目前,流入中国的“热钱”大约有200亿美元。根据1995年-2001年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平均为负150亿美元左右,而2002年则为正77亿美元,由此估  相似文献   

15.
《墨子》是历史上最早对汉语虚词进行大量研究的少数作之一,其成就历来为世人所瞩目,但能窥其全豹的学,还在有清一代,其中尤以清末小学大师孙诒让《墨子间诂》对墨子虚词研究用功最多。本总结了历来学对墨子虚调研究所做的工作,肯定了《墨子间诂》在其中的重要价值。同时,考察了《墨子间诂》中孙诒让对墨子虚词释语的认识和解释,逐字分析了孙诒让在发掘墨子对虚词研究方面的贡缺,从而试图确立孙诒让在虚词研究史上的地位。中对孙氏的虚词研究方法作了初步总结,认为孙氏能述前人之所未言,匡正前人之过失,其所作所为堪为后世师。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温州的经济活起来了。特别是农村的商品经济,更以迅猛之势飞快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家庭工业和联户工业为支柱,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购销员为骨干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新路子。人们称之为“温州经济模式”,或简称“温州摸式”。温州模式的出现,弓l起了全国的强烈反响。应当如何认识它,对待它?它的前途如何?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几年来,理论界的同志已从各方面作了许多有意义的探讨,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则从哲学角度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一) 孙诒让(1848—1908),浙江瑞安人,他生当中国由封建社会一步步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时。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一个封建大国政于后起的资本主义小国日本。这种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激起了广大中国人民和各阶层进步人士的强烈爱国情绪,掀起了一个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孙诒让当时受到极大的刺激,对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到忧虑,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表示极大的愤慨,发愤学习西方的政教科技,探求国家富强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早期南戏的“温州腔”,由于材料的缺乏,研究者往往避而不谈,从而在客观上造成研究南戏声腔源流问题上的一些迷误和困难。所以,南戏“温州腔”是否存在?特点如何?以及与后来的“四大声腔”的关系等等,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位于浙江南部的温州(水嘉),从南宋时起就是戏剧盛行的地方,曾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之称。明祝允明的《猥谈》中说:“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戏剧。予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明叶子奇《草木子》卷四中记有“俳优戏文,始于《王魁》。永嘉人作之。”认为南戏创始于永嘉。又,明徐渭《南词叙录》也提出了以下说法,认为南戏于宋的光宗朝(一一九○-一一九四)为永嘉人所作,并列举《赵贞女》《王魁》二种名目。此外,还认为3监觞于宣和间(一一一九-一一二五),南渡后被称为永嘉杂剧。  相似文献   

20.
鲎帆     
温州作为南戏发源地,民间戏剧甚盛。旧戏文中常有“陪有丫环,吃有鲎帆”的词句,以形容贵夫人、娇小姐的豪华生活。而今不少人不知“鲎帆”为何物,常去翻字典,但如去沿海渔村去转一趟,便不觉陌生了。鲎帆即是鲎(Tachypleustridntatuh),又称中国鲎、东方鲎,本邑俗名“两公婆”,是一种节肢动物,隶属肢口纲、剑尾目。鲎字读音“厚”,据明·弘治《温州府志》载:“鲎,形如覆釜,青褐色,口足皆在覆釜之下。足有十二,长五、六寸,尾劲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