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开发智力首先要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训练学生思维的方法。为此,我们要把语文课上成思维训练课。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并靠"疑"推动的。可是,农村小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学生不善于质疑问题,不思不疑,或有疑不问,因而教师应善于设疑、导疑、释疑,从而引导学生敢疑、多疑、思疑,通过"疑"为学生思维"点火"、"加油"、"导航"、"铺路",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教学中,从"设疑、引思","导疑、善思","释疑、学思"等三方面来具体实践"疑思阵阵,收获多多"之理论。  相似文献   

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从问题开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得法的设疑,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积极作用,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好的形式.本文从数学课堂教学设疑的方法,设疑的原则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设计初中化学"纳与水反应实验课"探究式教学,通过"设疑、质疑、辨疑、生疑"的探究式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结构的优化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詹宗山 《科技信息》2013,(9):282-28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始终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上。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本文将从设疑教学的原则、设疑教学的方式及设疑教学的有效途径和策略,等方面对中职数学的设疑教学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蔡德友 《中国西部科技》2010,9(32):80-80,73
"四疑"教学法即是以"设疑、诱思"为起点,以"释疑、应用"为落脚点的教学方法,确立以"问题"为中心的自学为主,点拨为辅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6.
设疑提问是教和学的全方位活动.分析了当前中学化学教学中设疑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从设疑提问的要求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化学教学中艺术性设疑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设疑提问是教和学的全方位活动.分析了当前中学化学教学中设疑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从设疑提问的要求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化学教学中艺术性设疑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数学归纳法教学中,如何采用设“障”立“疑”的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荀子校释》汇集荀学研究之大成,同时考订是非,解释疑滞,多有发明。但是该书内容繁密,难免偶有疏漏、误释。今摭拾五条,谨献其疑,以补其阙,分别为:"和齐"的"齐"不必改读,"率"字两处误释,"蠲疑"的"蠲"是"■"的借字,"埶在本朝"的"埶"当读为"设","隘慑"同《左传》之"垫隘"。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自然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重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通过设疑实践、参观访问、激发兴趣达到以"趣"促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凤利 《甘肃科技》2012,28(17):97-98
营造宽松良好的"民主课堂",让学生有"疑"敢"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想"疑"好"问";教给学生有效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疑"善"问";留给质疑时空,让学生见"疑"必"问",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设疑。设疑应把握好学生的适应性,注意多向性,注意形象化;明确导向性;把握层次性和提高趣味性。  相似文献   

13.
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在重点、难点处设疑,在关键处设疑,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并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去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职英语教学导入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锡 《科技信息》2011,(24):148-148
作为整个课堂教学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成功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可以采取温故导入法、设疑导入法、情景导入法、背景知识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设疑是指在教学的关隘之处,有意识地创设疑问,布置疑阵,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教学方式。下面分四点讨论如何设疑:1 逆思设疑学而无疑的原因之一是思维单向。可在正面学习了概念、定律以后,引导学生从反面来进行思考,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思维的批判性.如初中代数中介绍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高职数学教育主要是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来进行的,课堂上需要数学教师从导入、设疑,教法、语言艺术、板书、节奏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高职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结合计算机教学改革,总结了计算机学科"基础教学小三级"与"教学进度大三级"的"双三级"教学方法,并对课堂教学的设疑、提问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阶梯型提问"、"嵌套型提问"、"应用型提问"、"扩展型提问"的实施时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林 《科技资讯》2008,(4):142-142
如何在课堂上发挥教师授课的最大效能,如何激发学生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一直是我们探索新教育模式的动力,本人的"设疑、探究、评估"教学模式就是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有什么意义呢?它满足了学生要求独立思考和表现自我的心理需求,有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利于发展他们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设疑的教学策略呢?设疑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之间应是相互关联的辩证关系,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中运用设疑教学策略时,它处于下位,应服从于教学模式的总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0.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是学生发展智力的核心。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疑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钥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和立足点。设疑就是根据所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设计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及时归纳总结,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设疑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