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矮丛风毛菊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提取黄酮的优化条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的含量.结果:矮丛风毛菊中黄酮的含量为6.8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蒙药广枣、麻黄、锦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乙醇为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广枣、麻黄、锦草中总黄酮,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并测定其回收率.结果表明:广枣黄酮含量为11.6mg/g,RSD:0.89%;麻黄黄酮含量为37.3mg/g,RSD:0.97%;锦草黄酮含量为15.4mg/g,RSD:1.23%.三种样品的回收率在94.1%~96.35%之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超声法提取孜然中的黄酮并测定其含量。方法:以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孜然中的黄酮化不分含量。结果。不同地区的孜然中黄酮的含量不同。结论:该测定方法操作技术简便、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贯叶连翘中的金丝桃素、黄酮(槲皮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sC18(4.6mm×150mm,5μm),检测波长分别为590nm和360nm,流动相分别为甲醇:0006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87:13)和甲醇:水:磷酸(55:44.8:0.2)。结果:线性范围分别在0.027-0.135μg和0.052~0.26μg内良好,回收率分别为:98.39%(n=5)和98.85%(n=5)。RSD分别为0.78%和1.02%。结论:方法能用于贯叶连翘中的金丝桃素、黄酮(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关键词:贯叶连翘;槲皮素;金丝桃素;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酶解法对山楂总黄酮提取及含量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果胶酶,将山楂中的果胶完全分解后,再进行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含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山楂果肉粉末总黄酮含量达7.0%-7.5%,这与当前常用的方法获得的结果差异显著,而且显色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在60min以内稳定性相对偏差〈5%,平均回收率104.6%》  相似文献   

6.
HPLC定量测定银杏黄酮浸膏中槲皮素和黄酮总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岚  屈凌波 《河南科学》1998,16(2):178-180
使用HPLC方法测定了银杏黄酮浸膏中槲皮素和黄酮总量的含量,通过对测定条件的研究,建立了定量分析条件,并对样品进行了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06%±2.94%,相对标准偏差4%,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9。  相似文献   

7.
培养条件对银杏悬浮培养细胞黄酮合成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12个不同品种的银杏树幼叶及其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了银杏黄酮含量测定,发现其存在较大差异.梅核品种幼叶黄酮含量最高,为3.32%,大白果品种幼叶黄酮含量最低,为0.84%;梅核品种幼叶愈伤组织黄酮含量最高,达1.26%,岭南品种幼叶愈伤组织黄酮含量最低,为0.22%.选取生长旺盛、银杏黄酮含量高的愈伤组织在B5液体培养基中进行了银杏细胞悬浮培养,研究了多种条件对银杏细胞生长和银杏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mL培养瓶中装有50mL培养液,接种量为鲜质量30—40g/L,对培养细胞给予3000—40001x的光照、以蔗糖为碳源最有利于黄酮的合成,以葡萄糖为碳源则最有利于细胞生长.HPLC检测结果显示,银杏悬浮培养细胞中银杏黄酮含量可达细胞干质量的2.82%.  相似文献   

8.
圆盖阴石蕨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样品经75%乙醇抽提,以芦丁为标准用A1(NO3)3显色法于510nm下测定了圆盖阴石蕨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A1(NO3)3显色法测定该物质黄酮含量的显色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且附生于10种不同树上的圆盖阴石蕨(地上和地下部分)中黄酮含量有差异,地下部分的变幅为0.23%-1.34%,地上部分为0.595%-3.508%,显示出含量与不同附主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以黄酮含量为考察目的,利用藏药鬼箭锦鸡儿中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进行提取;并利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对藏药鬼箭锦鸡儿种子中的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药材种子中黄酮的平均含量为0.658%.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样品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究提取分离天山花楸中黄酮的最佳工艺,采用超声提取工艺,运用正交设计L9(3^3)对天山花楸果实中的有效成分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方法: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品中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天山花楸果实最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超声提取时间30min,料液体积比为1:10。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寻找一种能够同时有效分离纯化益母草总黄酮和总生物碱有效部位的方法.即,采用SP825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益母草总黄酮,收集水洗脱液,分离纯化得到总生物碱;60%乙醇洗脱得到总黄酮,分别采用比色法于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总黄酮和总生物碱含量.结果发现:总黄酮含量为21.35%,收率为64.17%;总生物碱含量为25.65%,收率为65.98%.从而证实:SP825大孔吸附树脂能够有效富集益母草总黄酮,同时,从水洗脱液分离纯化得到的总生物碱有效部位含量和收率均较高.该方法经济节省,操作简便,并且提高了药材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2.
金华市郊益母草及土壤中4种重金属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金华市郊不同生态环境下益母草(Leonurus jαponicus)9个群体及其土壤中Zn、Cu、Cd、Pb 4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和统计表明:(1)益母草体内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成正相关;(2)益母草不同部分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为根部多于地上部分,富集系数均为根部大于地上部分;(3)益母草能够耐受较强的重金属污染,但对4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均不高.研究结果和药典中规定的益母草以地上部分入药相符合.由于益母草体内重金属含量与环境背景值是相关的,在采收或人工栽培时要注意土壤及周边环境的重金属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益母草中提取总生物碱,用雷氏盐剩余比色法测定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测得所提总生物碱盐中盐酸水苏碱的质量分数为53.2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7%,RSD为0.59%(n=5).  相似文献   

14.
研究精制金莲花注射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水提醇沉法和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联合应用对金莲花粗提物进行精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物中总黄酮的含量,考察最佳精制工艺条件.该方法精制金莲花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金莲花提取物上样质量浓度40 mg/mL(按总黄酮计),总黄酮最大吸附量为32.5 mg/mL,洗脱流速为1.5 BV/h,洗脱剂为30%乙醇,所得的总黄酮纯度达到81.7%.该方法适合对金莲花注射剂的精制.  相似文献   

15.
维药祖卡木水提液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aNO2-Al(NO3)3-NaOH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维药祖卡木水提液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维药祖卡木水提液总黄酮平均含量2.12%(n=6),RSD=2.0%;平均回收率达96.26%(n=9),RSD=2.5%。该法简便、快捷、准确,并且不需要专门对总黄酮进行提取、纯化处理,适合于维药祖卡木总黄酮水提液中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利用超声波辅助法,选择4个考察因素对荠菜总黄酮进行提取,采用500 nm检测波长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确定荠菜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溶剂为70%的乙醇,料液比为1∶5,温度为50℃,时间为3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超声辅助法提取荠菜总黄酮提取率达1.35%。超声辅助提取具有省时、节能、高效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淫羊藿总黄酮提取工艺对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淫羊藿总黄酮的含量,HPLC法测淫羊藿苷的含量,通过对提取分离过程中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的含量的检测,来确定提取工艺.结果:淫羊藿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20倍量(V/W),70%乙醇提取3次,每次0.5 h.聚酰胺对淫羊藿总黄酮的富集能力明显优于大孔树脂DHP-100,DHP-600和D101.结论:聚酰胺分离纯化工艺具有转移率高,成本低的优点,适宜用于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索式抽提法、超声波法等4种方法分别提取鱼腥草不同部位(根、茎、叶及全草)的黄酮,结果表明:索式提取法为鱼腥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鱼腥草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全草、茎、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蕨菜黄酮对注射四氧嘧啶大鼠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血清中SOD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一定浓度四氧嘧啶分两次腹腔注射大鼠,然后将大鼠分成三组:四氧嘧啶组;低剂量组,每天灌胃100mg.kg蕨菜黄酮;高剂量组,每天灌胃300mg.kg的蕨菜黄酮。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相对含量以及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大鼠肝组织和血清中SOD活性。结果:蕨菜黄酮能显著降低注射四氧嘧啶后大鼠肝脏中MDA含量(P<0.05),但对肝组织中SOD活性影响不显著;高剂量组血清中SOD活性相对四氧嘧啶组显著降低(P<0.05),达到空白对照组水平。结论:饲喂蕨菜黄酮对改善机体代谢的合成,促进肝组织细胞的正常生长,具有显著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增强机体抗氧化功能,提示有延缓衰老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