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普通语水平测试大纲》、《现代汉语词语词典》以及部分《现代汉语》教材对轻声词处理为例,分析了轻声词注音混乱的现状、原因,提出轻声词的规范问题亟待解决的理由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普通话轻声字词规范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而北京话里的轻声词相当多且具有不稳定性,这给其他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带来很大困难,普通话轻声字词亟需规范。本文从普通话轻声字词规范的原则谈起,对《现代汉语词典》中单列轻声字和普通话轻声词的规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视轻声衰颓现象重新审订轻声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根芹 《镇江高专学报》2005,18(1):13-15,22
随着社会的发展,轻声词出现了衰颓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轻声词自身的不稳定性、北京语音接受其他地方语音的影响、汉语国际化.因此,迫切需要重新审订轻声词.重新审订轻声词需遵循辨义原则、约定俗成原则,还应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特有的语流音变现象 ,普通话轻声词是方言地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一个难点。对数以千计的普通话轻声词进行梳理归类 ,定性分析普通话轻声词的韵律类型、构造类型、语意类型 ,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以期帮助人们多角度认识和学习普通话轻声词  相似文献   

5.
从构形、功能和发音三个方面对儿化词和轻声儿尾词作出比较,探讨了词尾“儿”读作轻声的一般规律,具体分析了普通话中出现的儿化词和轻声儿尾词。  相似文献   

6.
轻声是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一种音变现象,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有轻声现象的方言区人可以根据语感去推测,而无轻声现象的方言区人要掌握轻声只有死记硬背。本文在仔细分析“有规律的轻声词”和“无规律的轻声词”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进行整理的建议,希望能够给无轻声现象的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轻声带来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7.
从分析轻声的语音特性入手,让学生认识轻声的发音机制,在语音对比听辨训练中让学生掌握轻声的发ⅱ音机制,并从实际语言环境中找寻记忆轻声词的规律,指导学生的训练活动.  相似文献   

8.
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到今天已历经半个多世纪,现基本消灭了方言的隔阂,能够较为顺畅的交流,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不能克服的或很难克服的问题。如:各方言中的难点音;语流音变中的诸如儿化、轻声、语气词“啊”的变化,还有语调、字调、轻重音的变化等等,都给普通话学习者带来很大不便。可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扩由于轻声问题比较复杂,本表一般不予审定”,这就使轻声词语处于自由发展状态,普通话学习者在学习轻声词语过程中就遭遇到了:数量不定、内容不定、难以判断、读音不好把握等问题,本文主要依据这四个方面来探讨轻声词语规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为学习者提供有定的标准,使学习者便于把握。  相似文献   

9.
石门方言里,每个词语都有与语法结构相对应的轻重格式。轻重格式里的轻读音为石门方言的轻声。石门方言的轻声不限于重轻式,轻声音变主要表现为原有声调的变形。这种轻声引起的声调的变化是石门方言里惟一的变调形式。轻声变调所产生的调值一般与本调有关,与前后音节的声调无关,可分为语法变调、区别新旧词的变调和别义变调等。语法变调中的结构变调是石门方言轻声变调的主流。这些不同类型的轻声变调目前已出现合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轻声是普通话语音中一种重要的音变现象,轻声的读音随着前一个音节声调的不同而实际音高有所不同,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都是以单个的字为单位来教学生认读的,就连轻声也是以单个的形式出现在生字表中,这很不利于轻声读音的教学.小学的识字可以词为单位来进行,这样就可根据轻声字的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来确定轻声字的准确读法;其次,轻声因其又轻又短的特点,在汉语语言的节奏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有表情的朗读等形式从语言的节奏层面来熏陶、感染学生.另外,加强口语教学可以让小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自如地把握普通话轻声的读音.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师院任学良副教授著《汉语造词法》,是一部有特色的著作。 特色之一,是对一些问题有创见。如汉语的词的概念,这是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看法的问题。现在通行的定义是:“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有一定语音标志的语言单位”。但事实上,这一定义并不严密,只能划清词和词组的界限,而和其他“非词”,如“子”、“儿”、“家”等词尾的界限,却划不清。因为从理论上说,这些词尾也可被看成“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而“家”这样的词尾,不读轻声,有声调,也可  相似文献   

12.
分析《华音启蒙》、《华音启蒙谚解》、《你呢贵姓》、《学清》四种朝鲜汉语文献的语音系统,就其韵母而论,考证其反映出来的清代汉语东北方言的语音特征。表现为:入声韵消失;闭口尾韵消失;存在儿化韵和轻声等。  相似文献   

13.
《宋史·艺文志》载有《黄庭坚词》二卷,今佚。行世者有南宋闽刻本《山谷琴趟外篇》三卷,为现行归安朱祖谋先生《疆村丛书》本所从出,又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山谷词》一卷。虞山毛氏汲古阁六十家词刻本疑从之出,故仍沿旧名。明嘉靖刻甯州祠堂本《豫章黄先生词》一卷,词同毛刻而编次前后则异。《全宋词》录《山谷琴趣外篇》,删去黄叔达〔南乡子〕词一首,得九十首;又录《豫章黄先生词》八十九首,《山谷词》一首;另从《回文类聚》、《全芳备祖》《诗人玉屑》、《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杨金本草堂诗余》、《金山县志》、《京本通俗小说》诸书中各得一首,计一  相似文献   

14.
孔传铎编选的《名家词钞》是一部丛编型清词选本,在保留清初词学文献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该集与《百名家词钞》既无意于避复,亦无意于拾补,可证二书之间并无递补关系。此前学者分析《名家词钞》与同是孔传铎参编的《草堂嗣响》和《同调词》构成同一选系,实际相关诗、词、文透露了孔传铎曾得到蒋景祁编选的《瑶华集》并爱不释手,经过考察选人三分之二与《瑶华集》重复、有存词仅见于二书者、词作文本有差异处,二书版本文字高度契合。据此可知,构成《名家词钞》最重要之选源的不是《草堂嗣响》,而是《瑶华集》。同时进一步推定《名家词钞》编纂时间为康熙末雍正初,且具有未完成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通过使用《蜕岩词》的《强村丛书》《知不足斋丛书》《四库全书》三个版本,对唐圭璋编的《全金元词.蜕岩词》进行校勘,从格律和词作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罗列出《全金元词.蜕岩词》中存在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大字词》与《辞源》、《辞海》和《汉语大字词》并称我国四大辞书,《汉语大字词》的出版结束了我国“大国家小字典”的历史,文章探讨了《汉语大字词》第一卷的部分释放问题,旨在八卷本的修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花间集》是最早的词作专集,然其作者尽为晚唐、五代词人。而代表词文学最高成就的宋词,至今可考的最早选集是什么呢? 据唐珪璋先生《全宋词》“编订说明”中所记,宋人词作选集汇编不少,有《百家词》、《琴趣外编》、《典雅词》、《六十家词》、《梅苑》、《乐府雅词》、《草堂诗余》、《中兴以来绝妙词选》、《阳春白雪》、《绝妙好词》、《乐府补题》等。  相似文献   

18.
“蕙风”是况周颐习用的号,且多次作为词集名。从1895至1925年,况周颐以“蕙风”为名的词集有三种:词别集《蕙风词》、词总集《蕙风琴趣》、《蕙风词》,分别收词20首、101首、123首。其中刊印于1925年的词总集《蕙风词》,由况周颐生前删定,影响最大、最广为人知。拟从文献方面探究况周颐的三种“蕙风”词的版本情况、编撰特点、所选词目,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探讨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反向导译法,从译文入手,学生分辩后与原文对应,在这基础上,让学生四步对译。词类教学比较法,介绍古今词的比较,同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意义的比较以及以今义证古义之方法。教学中的朗诵分三步:默读、轻声诵读和有表情朗诵。  相似文献   

20.
《存悔词》是况周颐刊印的第一本词集。从1879年至1925年,况周颐不断对其删、增、改、定,故传世的《存悔词》有足本、删定本之分。由于其滞后的文献整理,目前学术界仅参引其删定本。《存悔词》计有足本2种、删定本1种,收录词集自序2篇、词作69首。这些不同版本的《存悔词》,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况周颐的词创作、词学理论的演变。《存悔词》所录词作抒发性灵,轻倩流慧,具有一定文学价值;同时,它为研究况周颐及其词学、近代文学提供宝贵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此外,词集自序及删改过程,蕴含丰富的词学理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