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评价奥曲肽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治疗方案(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进行比较.方法:选用2002年2月至2006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33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奥曲肽25 μg/h剂量组118例,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115例.结果:奥曲肽治疗组24h止血率78.2%,48h止血率84.5%,平均止血时间(12.33±9.23)h.对照组24h止血率31.5%,48h止血率68.7%,平均止血时间(25.02±13.54)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1例出现恶心;对照组18例出现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输血量:奥曲肽组为(247±396)ml,垂体后叶素组为(423±565)ml,两组有差异.结论:奥曲肽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良好,再出血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随机分类方法,观察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两种方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EGV)破裂出血疗效及副作用.方法37例病例分成两组,奥曲肽组19例,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组(以下简称联合用药组)18例.结果两组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奥曲肽组85.5%,联合用药组85.0%.失败率奥曲肽组14.5%,联合用药组1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奥曲肽组10.5%,联合用药组2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方法治疗EGV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基本相似,但联合用药组副作用率明显高于奥曲肽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随机分类方法,观察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两种方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EGV)破裂出血疗效及副作用.方法:37例病例分成两组,奥曲肽组19例,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组(以下简称联合用药组)18例.结果:两组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奥曲肽组85.5%,联合用药组85.0%.失败率:奥曲肽组14.5%,联合用药组1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奥曲肽组10.5%,联合用药组2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方法治疗EGV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基本相似,但联合用药组副作用率明显高于奥曲肽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随机分类方法,观察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两种方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EGV)破裂出血疗效及副作用。方法:37例病例分成两组,奥曲肽组19例,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组(以下简称联合用药组)18例。结果:两组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奥曲肽组85.5%,联合用药组85.0%。失败率:奥曲肽组14.5%,联合用药组1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奥曲肽组10.5%,联合用药组2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方法治疗EGV破裂出血止血成功率基本相似,但联合用药组副作用率明显高于奥曲肽组。  相似文献   

5.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诊抢救要点。方法:对21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破均给以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奥曲肽,输血,输液,三腔二囊等压迫止血等治疗。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奥曲肽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病死率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以往内科治疗疗效较差 ,近来内科药物及内镜治疗广泛用于临床且简便有效 .综合近年文献 ,综述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药物和内镜治疗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7.
96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与门、脾静脉内径的关系和出血情况。方法分析9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胃镜检查所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腹部B超所测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比较出血组与非出血组门静脉主干、脾静脉内径及其与食管静脉、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出血组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内径均比非出血组增宽(P〈0.01)。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与门静脉主干内径正相关(rs=0.332,P=0.001),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与门静脉主干内径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rs=0.184,P=0.073)。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与脾静脉内径正相关(rs=0.281,P=0.006),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也与脾静脉内径正相关(rs=0.330,P=0.001)。结论通过腹部B超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增宽程度可判断门脉高压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并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影响。收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急诊病房收住非食道静脉曲张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97例为研究组,给予大剂量的埃索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收集本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住消化内科非食道静脉曲张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102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的埃索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研究并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效果91.75%,对照组临床效果70.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大剂量的埃索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伴有脾功能亢进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18例患者行DSA下经皮肝穿刺、插管进入门脉,用弹簧栓、无水乙醇和明胶海绵栓塞食管胃底静脉,再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脾动脉行部分脾动脉栓塞.结果 18例病人(致出血的)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及脾动脉插管、栓塞均获成功.16例患者术后得到随访,随访1~16个月.其中2例于1~2周时再呕血,经保守治疗好转,1例术后3周死亡,余13例病情稳定,未再出血.结论双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脾功能亢进疗效确切,在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应用奥曲肽治疗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奥曲肽治疗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128例.其中,65例患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直接应用奥曲肽,先静注奥曲肽0.1 mg,然后静点0.3 mg,严重时可加至0.6 mg;2例Dieulafoy(杜氏溃疡)患者采用镜下喷洒去甲肾上腺素方...  相似文献   

11.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性肝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肝硬变的严重并发症,进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对抢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非常重要的.对病人从术前、术中、术后全程观察及指导,实施护理计划及指导病人生活饮食等方法.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均获得满意疗效.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述是一种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内镜介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套扎术(EVL)、硬化剂(ES)治疗及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曲张静脉消失率、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死亡率.结果 药物组65例,3d止血成功率63.1%,死亡率37%,再出血率60%;硬化剂治疗组37例,止血成功率86.4%,死亡率10.8%,再出血率29.3%,EVL治疗组80例,止血成功率95.1%,曲张静脉消失率97.5%,再出血率17.5%.结论 垂体后叶素在控制急性出血方面有效,但短期再出血率高;硬化剂近期疗效好,止血成功率高,曲张静脉消失率较高;EVL治疗组食管静脉曲张根除率高,短期内再出血率低,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老人急症之一。3年来我院收治45例,年龄60~91岁,平均年龄703岁。37例经纤维胃镜检查:消化性溃疡24例;急性胃粘膜病变、糜烂性胃炎10例;胃癌2例;肝硬化并食道静脉破裂1例。大部分病人由于出血量多,入院时多处于休克状态,病情危重,需及时抢救。在综合疗效法基础上,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及胃腔降温,疗效满意,成功率达956%,24h内大部分患者止血。其作用机理: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抑制H+K+-ATP酶活性,对胃酸分泌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使血小板能很好地凝集形成凝血块,减少H+回渗致胃粘膜产生糜烂和溃疡,有利于止血。胃腔降温也可抑制胃酶分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及血块溶解;冰冻盐水加入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等局部应用,可起到协同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培菲康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口服培菲康。结果:治疗组缩短腹泻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培菲康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ISS)-血浆置换(PE)在慢性重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内科综合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PE疗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NH3)等指标来判断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好转率68.42%,对照组36.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显著,早、中期治疗效果更好,较为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胡会岗  匡薇  叶斌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10):103-103,111
目的探讨硫酸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如:抗感染、吸氧、吸痰、口服咳喘合剂、美喘清及静脉滴注激素等平喘治疗,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25%硫酸镁稀释静脉滴注治疗,两组进行疗效判定比较。结果使用硫酸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达9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硫酸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结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片治疗,1次10mg,1日1次,口服,10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西替利嗪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结果:治疗组中有效22例,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17例,有效率73%,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结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