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国际交流与日俱增。这种趋势对语言翻译工作的效率、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传统的翻译模式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翻译需求。计算机辅助翻译作为当前时代技术发展的产物,对于翻译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计算机辅助翻译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语料数据库不足、翻译质量有待提升等缺点。文章提出一种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译中效率提升方法,基于4种在线翻译软件,借助神经网络模型TextCNN自动推荐较优译文再进行译后编辑。这种方法在减少人工翻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
陈东 《科技信息》2008,(34):226-226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迫切需要大批合格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本文作者分析了目前翻译教学现状后,从五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近年来的翻译研究和观察,结合国际有关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尝试提出中国民族文化典籍翻译的学科基础和发展目标。认为应吸收和借鉴古典学、文献学、语言学、人类学、翻译学等学科的概念、方法和研究,致力于中国多民族文化、文学的创作、翻译和评论研究的综合努力,朝向人类学诗学的目标汇聚,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际跨文化交流的宏大愿景。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翻译界目前存在的翻译质量差和翻译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的实际状况,对中国高校翻译课程教材存在的教材内容陈旧落后,课堂教学模式落后,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和没有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不同的层次编写不同的教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就《计算机在线翻译快速入门》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特点作一论述,提出了对翻译教材编写改革创新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郭沫若的翻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沫若是一位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翻译家。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特别是诗歌翻译与戏剧翻译的成就,不但影响着创造社,也影响着一个时代的译坛和文坛。对郭沫若翻译思想的研究,将有助于对“五四“新文学及“五四“翻译文学的研究,也有助于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及现代翻译文学史的梳理。  相似文献   

6.
翻译流程分析表明,译前文件格式解析和译后质量追溯应与翻译记忆并列,共同构成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三个基本功能,其中,格式解析是必要前提,翻译记忆是核心,质量追溯是保证。三个功能并提,理论上能够解决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适用范围问题,实践中有助于缩小国产和国外辅助翻译软件的差距,扩大辅助翻译工具的教学研究范围,提高翻译效率和译文质量,加快翻译行业现代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赵现标 《科技信息》2009,(20):122-122
翻译活动已经在中国进行了数千年,但是却从没有一个时代能在规模、范围上超越这个时代。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当然也给翻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今社会,翻译行业已经成了一种产业,翻译也成了一些人的谋生手段,因此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正是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面对挑战,提出了译员应对挑战的策略: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谢婕妤  夏宇 《科技信息》2011,(8):I0408-I0409
为增强对外交流能力,宣传政府和本地区的形象,中国各级政府部门相继推出了其政府网的英文版。但据笔者发现,政府网上的许多英文信息都是从相应的中文信息上翻译过来的,且翻译的质量良莠不齐,这无疑将影响政府网站英文版的建设及其外宣效果。本文将对一些地方政府网站的翻译质量问题进行探讨,笔者希望发现的翻译问题能够引起相关的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注意,提出的翻译建议可以帮助其改善其网站的翻译文章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创办于1919年的《中华英文周报》(Chung Hwa Weekly English)是中国近代极少数由国人自办、彼时国内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之一。该报以“英文教育”为发行宗旨,同时也包含大量的翻译活动与翻译事实。本文通过梳理一手史料,考察了《中华英文周报》的译者群体、翻译选材及时代译境,研究发现:报内的无名译者群体出于英语学习及教育的目的进行了翻译活动;报内的翻译选材主题丰富多彩,以文学及典籍翻译最为突出,但缺乏相关系统性;报内所处的时代翻译语境包含近代社会、文化、政治的三个客观维度。对《中华英文周报》的翻译活动开展系统梳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民国初期中国近代英文类报刊的翻译活动史及其相关背景的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涉外公证文书对翻译质量的要求及其重要性,分别从涉外公证文书的证词和当事人证书证明两个方面分述了翻译及其质量的现状,初步梳理了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人类学研究离不开国学,国学研究的深入同样也离不开人类学的视角,作为人类学工作者应考虑如何将这两门学问结合起来,以最大地发挥其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的作用。人类学不能局限在只关注边缘和弱势群体上,也应该关注主流社会,加强其在主流社会中的应用性,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以现代科学工业技术为基础的“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文字的霸主地位遭受严峻挑战;不过,迄今为止,对于人类学的学科建设、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来说,声像手段还只是起到补充文章的作用。视觉人类学对反省人类学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它在学科里的地位仍将注定处于边缘。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林语堂作为中国译学史和翻译史上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他们翻译活动的同与异可以梳理为三个层面:拿来与送去,异化与归化,直译与美译。他们的差异表明:译者的主体性是文学翻译的主要决定因素,不同译者的文化态度在他们的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introducing cultural sense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English to Chinese in particular, by examining the problem of non-equivalence at word level in associated meanings and to unveil the cultural aspects projected within. It is also argued that greater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s in translation and flexible strategies should be adopted in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s of non-equivalence in the associated meanings of words of different cultures.  相似文献   

15.
现实中汉语新词的英译存在着一些问题。结合实例就其中语言差异导致中国式英语、文化信息的缺失、表达悖于习惯、政治性词语措辞不够谨慎等四个问题进行探讨,指出汉语特色新词英译应采取异化策略,并提出了音译加解释和直译加解释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隽 《龙岩学院学报》2011,29(1):152-155,160
企业宣传资料英译的目的是为了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然而由于中英文在行文方式上的差异,以"忠实"、"对等"为原则的传统翻译理论已无法解决企业宣传资料英译中存在的瓶颈。功能翻译理论从新的角度界定翻译,打破了传统等值观的束缚,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首位,同时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对企业宣传资料的英译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通过比较中英企业宣传资料的功能和特点,在目的论的视角下提出逻辑形式重组和内容重构的具体翻译方法,从而为企业外宣资料的英译提供借鉴,达到最大的宣传效益。  相似文献   

17.
陈辉 《科技信息》2013,(20):198-198,200
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that all the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are connected with language.Therefore,if we want to explore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we should explo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first and the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8.
针对材料英语的一些基本特征以及英汉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材料工作者要了解材料英语的文体和语言特点,翻译时要采取已经普遍接受的译法,不能完全直译,更不能任意创造。同时介绍了翻译过程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技巧,并通过例句对其进行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19.
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虽有各自的学科理论传统和特有方法,但它们之间的交叉和交融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和突出。在新的时期,要推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三者都面临着理论自觉的重任。实现理论自觉,要求这三门学科都要对当今世界性的“人类困境”和本土性的“六大挑战”进行理论探索,同时也需要各学科“开风气、育人才”,以促进学科的主体性地位,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理论及各自的学派。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之间有着相互分工和密切合作的优良传统,继续加深学科之间的交融和贯通,对促进三门学科进一步发展及理论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孟翔珍 《菏泽学院学报》2001,23(3):94-96,91
英汉翻译除了一些基本原则之外,尚有许多技巧性问题直接影响到译文的正确与否及质量的高低。一般来说,英文长句的汉译应优先考虑短分译出,然后再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重新组合;其次考虑在做适当处理后,汉语译文仍为长句。在译文风格选择方面,为了译文准确这一基本目标,宁“原汁原味”,勿“天马行空”。在语态方面,汉语译文则应做更多地转换,采用符合汉语习惯的主动语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