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一个概念在刚产生的时候,为了交流方便,科学家会给其初步定名。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概念的内涵逐渐明确,有时会发现原来的定名不够准确,此时需要给概念重新正确命名。但是因为原来的定名已经使用很长时间了,受习惯的影响,有些人还会继续使用原来的名称,  相似文献   

2.
概念和定名     
概念是实现科学定名的核心要素。依据概念对科技名词进行定名,是我国科技名词定名工作的基本原则。文章以概念为基础,重点阐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什么是概念;2.定名工作的任务;3.为什么要依据概念定名;4.单义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相似文献   

3.
概念和定名     
概念是实现科学定名的核心要素。依据概念对科技名词进行定名,是我国科技名词定名工作的基本原则。文章以概念为基础,重点阐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什么是概念;2.定名工作的任务;3.为什么要依据概念定名;4.单义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相似文献   

4.
正术语定名应遵循的原则有:科学性、系统性、单义性、专业性、约定俗成性、国际性、理据性、稳定性、简明性、民族性、能产性等,符合定名原则的术语能够精练地表达概念,易于推广,促进科技交流与进步。这些原则从不同角度确定,既相辅相成,也存在制约和矛盾。比如,科学性与约定俗成性之间、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系统性与单义性之间,有时难以兼得。即便是依据同一个原则定名时,不同的学者考虑问题的侧重点也会有差异。给外文术语确定中文名应符合外文原意。术语定名并非易事,在具体的术语定名进程  相似文献   

5.
从术语学角度对“甲型H1N1流感”定名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几点启示。第一,应注意协调术语词汇意义与概念意义之间的辩证关系,否则将会产生危害极大的误导性术语;第二,术语定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语言、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科学定名应建立在概念体系之上;第三,在引进国外术语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术语学角度看“甲型H1N1流感”的定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术语学角度对"甲型H1N1流感"定名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几点启示。第一,应注意协调术语词汇意义与概念意义之间的辩证关系,否则将会产生危害极大的误导性术语;第二,术语定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语言、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科学定名应建立在概念体系之上;第三,在引进国外术语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事科学研究要有科学的、灵活的思维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名词审定工作要对科学概念正确定名,同时附以相应的英文名称.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代的严复有"一名之立,旬月踟躇"之说.可见,"定名"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那么在这样严谨的工作中,怎样运用科学、灵活的思维呢?在此,笔者通过名词审定工作中一些名词的审定实例来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术语的整理和规范是辞书编纂工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系统性是术语规范工作和定名工作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收词、定名、下定义等环节的工作均需从概念的研究出发。通过研究术语系统性原则,可以发现并解决辞书编纂中的术语问题,文章以航空科学技术、航天科学技术两个学科为研究对象,具体从概念的系统性、术语选择的系统性、定名的系统性和定义的系统性,探讨术语的系统性在海峡两岸辞书编纂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术语定名是术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科学的概念指称的创立,是术语推广、传播与术语标准化工作的前提条件。文章从术语知识发现这一新的视角论述了术语科学定名对于术语知识发现工程的重要作用,从应用角度进一步论证了术语科学定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一、初级定名与次级定名 医学领域中疾病的命名与其他许多领域专有名词术语的命名是一样的,即要符合名词术语定名的基本要求,是与认知学原则在名词术语定名的应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学科的名词术语多有交叉,如物理学、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学、电力、电工等学科。不同学科而名词术语相同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名词的定义、含义基本相同,而在汉语定名时却不相同,在各学科汉语定名时应加以协调。此外,在汉语定名时,其文字也存在着不符合国家语委所公布的规范用字,如物理学名词中的“黏度”,与化学工程名词中的“粘度”,是同属一个概念的名词而用字却不同。结果造成科技书刊用字产生差异和不规范。为此,建议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设立协调机构,负责协调不同学科而相同名词的汉语定名和及时纠正定名中不协调不规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2007年11月5—8日,细胞生物学名词复审会在广州召开。与会专家遵循了以下原则对专冢复审意见进行了逐条讨论,取得了良好效果:1.所收名词的定名保持与第一版的一致性或连续性。2.尊重对应主学科的定名,如细胞生物学中常用的生物化学名词,则采用生物化学名词的定名。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2007年11月5—8日,细胞生物学名词复审会在广州召开。与会专家遵循了以下原则对专冢复审意见进行了逐条讨论,取得了良好效果:1.所收名词的定名保持与第一版的一致性或连续性。2.尊重对应主学科的定名,如细胞生物学中常用的生物化学名词,则采用生物化学名词的定名。  相似文献   

14.
1.总则1.1 审定科技名词(术语)的任务是给科学概念确定规范的中文名称,以统一我国的科学技术名词。1.2 本文件是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通则。各学科审定分委员会应遵照执行。各学科的特殊问题,分委员会可自行适当地补充规定,并报全国名词委事务中心。1.3 本文件是名词审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对审定工作中的原则、方法、体例等作具体的规定和说明。1.4 少数民族语言科技名词(术语)的审定统一工作的方针、政策、方法以及组织安排,由各有关部门根据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具体情况自行决定。全国名词委可给予必要的业务指导。2.定名基本要求2.1 科技名词的用字应执行国家对语言、文字的有关规定。定名要符合我国语言文字的构词规律,避免结构歧义。2.2 贯彻“一词一义”的原则。2.2.1 一个概念应确定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规范的中文名词。2.2.2 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学科中如果已分别有惯用的名词,确实不宜统一为一个名词时,作为特殊情况允许分别定名,在注释中以“又称”列出另一个名,互相呼应。2.2.3 一个概念有多个名称时,首先确定一个规范名,其他常用的名称分别冠以“又称”、“简称”、“全称”、“俗称”、“曾称”。其含义分别为:正名——公布的规范名;简称、全称——与正名等效的名称;又称——目前允许使用的非规范名;俗称——非学术用语;曾称——已淘汰的旧名。2.3 定名要遵从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和约定俗成的原则。2.3.1 科学性:定名一般应反映名词的科学概念和本质属性。对不科学的,易引起概念混乱的称谓应予以纠正。2.3.2 系统性:2.3.2.1 同一系列概念的名词,其命名应体现系统性。2.3.2.2 基础性名词确定后,其派生词、组合词的命名应与之相对应。2.3.3 简明性:定名要易懂、易记、易读、简洁,使用方便,不使用怪僻字。2.3.4 约定俗成:对应用面较广,虽不很科学但使用已久,已为大家接受的词,力求稳定,不轻易改动。2.3.5 当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和约定俗成互相矛盾时,要综合考虑,合理定名。2.4 坚持协调一致的原则。2.4.1 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学科中名称不一致时,应按照“副科靠拢主科,主科尊重副科”的原则统一定名。特殊情况的,按2.2.2节处理。2.4.2 不易分清主、副学科关系的交叉词有分歧时,几个学科要互相协调,统一定名。2.4.3 与国内已发布的名词术语方面的标准,原则上应协调一致。出现不一致的,应充分协商、慎重定名。2.4.4 定名有严重分歧的个别名词,可先订出推荐名或试用名。3.关于选词3.1 各学科审定委员会负责审定本学科的基本词。3.1.1 基本词是指:(1)本学科较基础的词;(2)本学科特有的常用词;(3)本学科的重要词。3.1.2 本学科的基本词可系统收词,渗透到其他学科的词一般不收(或少收);某些词虽常用,但明显属于其他学科的基本词,则应少收。3.2 注意选收科学概念清楚的、相对稳定的新词,使审定工作能反映当代学科发展方向及水平。3.3 已淘汰的、无现实意义的名词一般不审定。3.4 各学科可按本学科名词的概念层次、难易程度、重要性、工作量等情况分批选词,审定、公布。4.定义4.1 定义是该词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表述。应用最简练的文字,准确、清楚地说明该词的概念与其他概念区别的本质属性,作为所公布的名词“所指”的依据,避免使用中产生误解或混乱。4.2 各学科第一批名词审定时可以只对概念易混淆的、有争议的、新出现的以及具有我国特点的名词写出简明的定义或说明。第二批审定时除少数外,一般应给出定义或注释。有条件的学科及某些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应该定名、定义一步完成。4.3 科学概念的内涵,往往不断发展变化,定义应反映当前的学术水平。如果对某一科技名词的概念本质有争议或认识不清的可以暂时不写定义,或写出说明性注释。4.4 定义的一般方法是:种差+属概念例如: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术语) (种差) (属)比较复杂的概念表述时,根据具体情况,达到4.1节的要求。5.编排体例5.1 词条按学科的相关概念体系排列。例1 概念体系的框架(以物理学为例)例2 词条排列(以天文学为例)日 月 年视日 恒星月 回归年恒星日 朔望月 恒星年太阳日 太阳年平太阳日5.2 中文词后附与该词概念对应的英文(或拉丁文)名。我国特有的术语若无习惯的英文名,或暂时无法确定英文名,可不写。5.3 词条按下列方法编序码。序码分为两节:第一节代表专业序号,第二节为该词在本专业中序号。例:02 天体测量学 02.001 天体测量学 02.002 球面天文学 02.003 实用天文学5.4 符号用法5.4.1 中文名中[]内的字为可省略的字。例:偏[振]光镜 polariscope5.4.2 一条中文词若对应相同概念的两条以上的英文词(包括缩写词),则将最常用的英文词列出,并用“,”分开。例:平均位置 mean place,mean position图象数字仪 photo-digitizing system,PDS5.4.3 一条词在本学科中有几个不同的涵义,用(1)、(2)分别写出英文和定义。例:大距 (1)greatest elongation 内行星或卫星距角达到极大时的位置。(2)elongation 天极与天顶之间上中天的恒星在周日运动过程中,其地平圈与子午圈交角达到极大时的位置。6.索引6.1 正文后附名词的英汉索引和汉英索引。6.2 英汉索引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并注明该词在正文中的序码。希腊文、阿拉伯数字及罗马数字不排序。例:①alpha ray 按“A”排。②a-ray 按“r”排。6.3 汉英索引按该词第一个汉字的汉语拼音排序,并注明该词在正文中的序码。例:①Am星 按“xing(星)”排。②a射线 按“she(射)”排。繁体字版本的汉英索引按汉字的笔画数排列,笔画数相同时按笔顺(横、竖、撇、点、折)排。7.审定程序各学科审定委员会一般按下列程序工作(不包括繁体字版本)  相似文献   

15.
一、在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工作中,遇到了与hierarchy一词(以及hierarchial)对应的科学概念及其汉语定名问题〔1〕。在翻译ISO/DIS 704《术语学原则与方法》〔2〕,制定术语的原则与方法〔3〕,翻译与术语学有关的文章〔4,5,6〕等,亦均遇到与hierar-chy一词有关的汉语术语定名问题,如hierarchical system,hierarchical relation等。所以这个词在术语学中是一个重要术语,其汉语定名应当力求定得妥切,以便统一运用,有助于我国科技术语的审定和术语学的发展。二、hierarchy一词在不同领域中有不同的涵义,并有不同的定名。在宗教僧侣范畴,意为分成等级的僧侣统治集团〔7〕。在人事、行政领域,指的是等级制度〕。在计算机科学方面订为层次或分级〔8,9〕。在机器翻译领域,订其为层次〔10〕。在语言学领域,订其为层级〔11〕。亦有文献将其订为隶属,hierarchical relation订为隶属关系〔2,3〕.在科技情报学中,有的将其订为等级结构〔12〕。加拿大TERMIUM术语库检索hierarchy一词,得到如下对应三个学科的三种定义〔13〕:1.学科领域:行政机构、社团结构定义:是从最高权威到最低层的一种长官系列。2.学科领域:社会组织定义:是一种常以金字塔形排列的正规组织系统、其中每级或层的功能和活动从属于其上一级或层的系统。3.学科领域:系统分析(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定义:是一种其组分按一特定规律排列成从属的分层分级结构。我们根据上面三种定义,可分别给出中文定名为:等级系列(简称等级),隶属系统(简称隶属)和层级结构(简称层级)。术语学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中有些术语的汉语定名尚属草创和需妥善确定阶段,hierarchy以及与它有关词的汉语定名,就属一例,这些词应当通过研究、讨论,订好其汉语术语。三、在术语学中hierarchy一词的汉语术语订为什么才合适呢?这首先要从其表征的概念来看。术语学中的概念系统,分为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的不同层次,每个层次中可有多个同位概念。属种关系、整体部分关系,就是这样结构。以半导体科学为例,则有:类似这样的分层、分级的概念系统(框架),就是hierarchy,其汉语定名为什么才合适呢?1.不宜订为等级系统。这是因为它虽有级之分,但无等之别。2.不宜订为隶属系统(隶属关系)。虽然它有分类学中下位概念从属于上位概念的含意,但不同于行政、人事上的隶属关系;而且隶属只表达出纵向的关系,不能表达横向的关系,概念所在的层次不能说是哪个隶属。3.称之为分级,虽有一定道理,但系统中“第几层”代之以“第几级”,似不太妥。4.称之为层次,虽是一个较好的定名,但层次一词,社会上用得较广,有时已超出术语学中的涵义。而且stratification常定名为“层次”,所以hierarchy亦不宜订为层次。5.我们认为hierarchy在术语学中应订为“层级”,hierarchica1应订为“层级的”,hierarchical system应订为“层级系统”,hierarchical relation应订为“层级关系”这是我们经过对各种定名的研讨,向有关专家学者请教,以及考虑术语的特性,得出的结果〔14-16〕。“层级”这个术语,表达了概念系统中三维立体的分级分层特征,而且可以称某个概念是在该概念系统中的第几层级,表达了概念的内涵,故符合科学性;它在概念系统中与其他有关术语能配合很好,且能派生出适当的术语,故符合系统性;“层级”的意义是单一的,不会与其他术语混淆,故具有“单义性”;而且简明和符合汉语“顾名思义”特性;与之对应的外文是hierarchy,概念完全一致,故符合“国际性”;而且我国语言学界已用了这个术语,术语学与语言学是密切相关的,对应一个概念术语一致,是完全应该的,故从“现实性”考虑订为“层级”,也是可行的。四、通过对hierarchy及与其有关术语定名的研讨,使我们对汉语科技术语的特性,又有了新的认识。即制定新的汉语科技术语,除了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单义性、简明性、中文特性和国际性,审定存在的科技术语还要考虑其现实性之外,还要注意到“科技语体特性”。所谓术语的科技语体特性,是指在订自然科学术语时,遣词用字要尽量使术语是中性的、纯概念的〔17〕,而且平实、严谨、雅致〔18〕。  相似文献   

16.
正科技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术语也以日新月异的面貌悄然发生着变化。在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中,科技新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科技新词命名工作,能够厘清概念,及时推出规范名,避免科技概念缺少中文名、随意翻译、一物多名和公众无所适从的问题。全国科技名词委对科技名词的定名有着十分严谨的规范和程序,以充分保证其规范性和权威性。科技新词的内涵有可能不够明确,概念还不够稳定,学界对其认识也有个过程,这些因素使得科技新词定名工作难度更大,需要根据科技新词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较为灵活的审定与公布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一、开展科技新词定名的迫切性当得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着手抓科技新词的定名工作时,我们觉得这件事抓得非常及时。因为当前一些新词的混乱现象,已对教学、科研及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交流造成了严重影响,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产生严重的问题。从电子信息领域来看,由于当代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派生了信息技术,这些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大量表达新概念、新事物的术语。这些术语中的大部分是由国外提出来的,因此其汉语名词的定名与译名是分不开的。当这些新词刚一出现就会在国内进行交流。过去,在全国名词委的领导下,组织了许多专家进行大量审定工作,并于1993年和1994年分别公布出版了《电子学名词》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等书。但由于从搜集名词到最后审定公布出版,往往历时很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要翻一翻近年来出版的计算机和通信的专业英汉词典,与已公布的《电子学名词》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相比较,会发现不少词是不一致的。还有一些新词出现在“参考消息”等传媒和新的科技期刊中,没有得到统一的定名。下表中列出一些译名和定名的对照。可以看出,若能在新词刚出现之际,先经过一定的定名程序公布试用,经一段试用时间后再予以最后确定,则将有利于克服上述问题。若干信息科技名词译名统计(根据6本词书统计)+号代表又称。1.《英汉电信词典》.北京:邮电出版社,19912.《英汉计算机综合词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英汉计算机数据处理,远程通信办公系统译解辞典》.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4.《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辞典》.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5.《电子学名词》.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6.《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二、新词汉语命名确实不易在这方面,王竹溪教授曾做了很多先驱性的工作,他博学多才、治学严谨,在物理学名词定名与审定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科学新词的定名工作。因此要做好新词的定名工作,必须动员一些有经验的专家积极致力于此项工作。记得40年代,萨本栋先生将servomechanism定为“伺服机械”大家都十分赞同,就这样沿用下来了。另外,例如laser(受激辐射光放大)在50年代译为莱泽、maser(受激辐射微波放大器)译为脉泽,大家一直不满意,直到后来把laser定为“激光”后,才得到大家的认可,其间差不多经历了二十年。此外,如information sink一词直到定名为“信息宿”后,才得到广泛采用。这说明了相当多的术语需要有段试用时间,以便大家择优录用。由此可知,发动大家来关心新词的审定,是另一条重要途径,若能合理地加以组织,必能做到事半功倍。三、近年来参加电子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几点体会当前国内有很多部门从事名词研究及关心新词定名工作。各专业学会大都设有名词审定委员会,它们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及专业学会的双重领导下进行定名工作。此外,负责工业、运营业的政府部门均设有负责标准化工作的研究所,他们在制订标准的同时,负责所用专门术语的定名工作,但彼此之间沟通、协调不够。高等院校、研究所、出版单位也都十分重视新词的定名工作。根据国务院规定,全国名词委是定名方面的权威机构,但在宣传方面,工作还有待加强。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有一些体会:1.同一术语在不同领域中有不同的涵义和叫法。这一点是客观存在,不宜强求统一。如telecommunication在自动化领域中为“远程通信”,在通信中为“电信”。又如channel,在有线通信中为“通路”,在数据通信中为“信道”。又如robustness在自动化领域中称“鲁棒性”,在计算机领域中称“稳健性”,在通信领域中称“坚韧性”。2.同一术语在发展中不断赋予新意,如sensor一词,过去定为传感器、敏感器、敏感元件等。近年来扩大到感知外部环境的雷达、侦察卫星,因此必须针对新的情况给以新的定名,但定名为感知器,又与perceptron的定名冲突,因此需要协调。3.在科技术语中,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规定,very,ultra,super和extreme四个词用于频率高低描述,分别冠以甚、特、超、极四字,但在一些习惯用法,如ultra high vacuum称为超高真空,VLSI又称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SAT称为甚小孔径地球站,前二者是约定俗成的定名,若能对这些前缀词加以规范定名,则可为今后可能出现的SLSI,ELSI等词定名留有余地。四、中国电子学会在新词定名工作方面的尝试前几年,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会鉴于近年来电子信息方面新词出现的特别多,决定成立“电子信息新名词标准工作组”,该组由从事通信、计算机、广播电视音响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来自学校、研究所、出版社、传媒机构及领导机关等不同单位。并曾召开研讨会,就当时大家最关心的一些新词进行了研讨,最后将研讨结果在一些杂志上刊登试用,征求意见。大家反映认为这一工作很有意义。从实践中感觉到,此项工作的确很重要,但最好要由更高层次、更具有权威性的机构来推行。由全国名词委开展科技新词的定名工作,在全国名词委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各专业学会的新词研究工作组可作为新词工作网络中下一层次的结点,继续发挥基层的作用。我们认为这一工作模式非常科学有效。我们觉得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所提出的关于开展科技新词工作的意见很好,对任务与方法等都经过周密考虑。其中规定了新词工作的范围,提出新词定名要快,把好第一关,在使用中不断完善。提出新词规范工作分“发布试用”和“审定公布”两步走,这样既快而又非常审慎。汉语命名是一件创造性的工作,要坚持一词一义的原则。但在发布时,要同时注明用于哪一领域,最好能附有简要释义。关于这方面IEEE和ANSI合编的标准术语词典,对每个术语均标明在不同学科中的不同含义。五、近年来参与新词定名工作的初步体会两年来,我们在全国名词委的领导下参与了信息科学技术新词定名工作,有下列几点体会:1.由全国名词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新词的定名工作,由于有国务院所赋予的权威地位,因而非常有利于新词的试用推广。2.新词工作组由来自学会、院校、研究所、政府部门、标准化机构,传媒机构等单位的专家组成,有广泛的代表性,可以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其中有些长期从事定名工作的专家,由于在长期的实践中,掌握了定名的规律,对于保证定名质量能起到很好的作用。3.与全国有代表性的学校或单位建立长期的联系,及时征求定名意见,并在一些有条件的单位成立新词小组,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4.新词定名的程序分为(1)征集新词;(2)汉语初订名;(3)推荐试用名;(4)正式公布四个步骤。新词的基本信息包括:(1)外文名;(2)涵义;(3)资料来源或背景材料;(4)所属学科等四个方面。这些都将保证定名的科学化,保证了这方面的民主集中原则。以上是我们的一点体会与看法,要搞好此项工作,一方面要有坚强的领导,另一方面要有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我们除了本身积极参与外,还要发动周围更多的同志来积极参与并关心此项工作。* 陈太一院士是全国名词委信息科技新词审定组组长。  相似文献   

18.
处于我国新时代的科技术语的定名工作 ,由于下列因素而深感任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这一时代名词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包括 :1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很多新的概念 ,相应地出现了新的名词、术语 ,亟待定名。2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一些原有的名词所对应的内涵亦在不断变化、发展 ,这就需要对这些名词进行正确的释义 ,以取得共识。3.科学技术所形成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进入市场后 ,许多新的名词术语亦从学术界的原有局部范围进入千家万户。即除学术界外 ,各种传媒、企业 ,以至千家万户都在运用这些名词术语。因此 ,我…  相似文献   

19.
浅议structural robustness在结构工程中的定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ructural robustness的意义在结构工程领域已受到广泛认可,但在国内还没有公认合适的译名,这不利于国内技术人员对此概念的理解和交流。通过简要回顾structural robustness的产生思路,探讨了结构鲁棒性等几种定名。  相似文献   

20.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十年了,物理学名词审定工作也走过了十个年头。从1985年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起我们就决定工作分两步进行。考虑到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同时它也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在全国名词委工作全面开展之际,其基础名词的审定统一应走在前面,以便其它各学科有较共用的基础,利于科学技术名词在更大范围内的规范与统一。因此我们工作的第一步先审定基础物理学名词,于1988年公布出版。第二步搞分支学科的专用名词,现已初步定稿上报,有待于明年公布出版。尽管我国物理学名词工作有着较好的基础,基础名词的审定也用了三年时间,各分支学科名词用了七年多时间才完成审定工作。今天,我们回顾这十年,审定工作是艰苦的,路是漫长的,取得的成果也是丰硕的。在这十年中,不论冬寒夏暑,开了无数次的讨论会,会外征求近400人的意见,各学科间交叉协调等许多工作,我们研究斟酌再三,也作了一些定名的改动。在这些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全国名词委制定的“自然科学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是很重要的,亦是可行的。但原则毕竟是原则,在实践中能很好的贯彻执行,也是要在工作中不断的认识提高,就如有同志戏称我们十年工作中,审定的“零点”在缓缓漂移。也的确如此,通过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向正确、真知靠拢。以下谈谈我们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一、一词一义与又称一词一义是科技术语定名的重要原则,即对一个概念确定一个与这相应的规范名,以其达到科技术语的统一。我们在审定中,绝大多数的词都是按此原则确定的。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最花费时间讨论的就是一义多名。同一概念,已习用的名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这两个名都符合科学性,或是已约定俗成、惯用,两者使用的频率都很高,舍弃任一都有其不便。因此在公布的名词中我们处理为推荐名和又称,这就产生了一义两名的情况。有的又称是长期以来与正名共存,一时取消有其不便之处。因此在定名上给予宽松,在一个时期内都可使用。但正名使用长久了广泛了,“又称”可能逐渐消亡,这对术语统一给出了一个过渡、适应的过程。但另有一种情况,正名与又称可能长期存在下去。这两个名称是对同一概念不同角度的描述,如力学中,完整约束,又称位置约束;非完整约束,又称速度约束。前者指约束方程中不含确定系统位置坐标的微商,后者指约束方程中含有确定系统位置坐标的微商。因此,对力学系统来说,有完整约束系和非完整约束系。从约束方程看,不含确定系统位置坐标微商的,即可称位置约束;含确定系统位置坐标微商的,即可称速度约束。显然,从不同角度讨论问题,这两词都有其概念明确、使用方便之处,我们认为这类情况,其正名与又称可并存下去。这类情况更多出现在不同的学科(或不同的子学科)之中。首先,我们希望各学科之间交叉共用的词能规范统一,各学科应多讨论多协调,以求一致。但各学科有自身概念体系,有各自描述概念的系列术语,在另一学科中出现的术语,如在本学科中确实也使用,则可列为“又称”;如在本学科中未曾使用过或已不再使用,则不必列为“又称”,可在注释栏中注明××学科定名为×××。如“矢量”一词,在物理学中已统一,而在数学中习用“向量”,则物理学中不必列为“又称”,只须注明数学中定名为“向量”。二、公布与修订有一些词,长期以来在定名上就存在不同,其分歧是存在于对概念描述的差异或是学术观点的不同。在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其分歧也不能消除,而事实也不能回避,这些词又是专业常用词。我们认为这类词应作为推荐名及又称公布,而不能搁置。如物理学中“不确定[性]原理”又称“测不准原理”;“不确定[度]关系”又称“测不准关系”。在今后的使用中,引导大家使用推荐名,有待于逐渐统一。这类较大分歧的词更多地出现在新概念新事物的定名上。概念在更新,事物在发展,各人的看法差异很大,在讨论中把分歧的意见基本上摆全了,在几年之内也都不会有更多新的意见。这时要求分委员会作出决定,给出推荐名,予以公布(或公布试用)。在公布后,大家在使用过程中,有一个可靠拢的倾向,可能在几年后这定名就站住了,也可能在使用中被淘汰,成与不成都可经时间考验,决定取舍,到时收集各种反馈意见加以修订。我们认为这样的做法,有助术语的规范统一。如搁置待条件成熟再公布,这只会使其放任自流,时间越长,规范统一的难度越大。三、定名与译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科技术语流入中国。对来自国外的术语,定名“原则及方法”上规定我们审定的任务是给科学概念确定规范的中文名,在定名上要符合我国汉语的构词规律。这些原则是大家都赞同的,关键就是中国的术语要由中国人来定。现在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科技术语也有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如何与国际接轨?在具体的问题上有许多是可商确的。在此我们简单谈以下的两点:1.中文术语中可出现英文(外文)字母或缩写字母。长期以来已经使用,如г函数,α粒子,X光。多年的使用,在专业范围内,使用者感到明确、方便。今后将有更长的缩写出现,如MOS场效管,其全称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等。2.有人认为与国际接轨,国际标准组织公布的术语就应逐字照译,否则译过来就返不回去,就不能“接轨”。我们认为这样的做法太片面、太机械。在术语上,尤其是描述科学技术概念的术语,与国际标准等同应等同在概念上,而不是等同在文字表面上。在翻译工作中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天文学的Milk Way中文定名“银河系”,如果今天逐字照译把它等同为“牛奶路”,岂不是笑话吗?中文与外文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外来术语概念等同与文字等同可同时存在,有的却不行。有的英文词是多义的,描述不同概念,英文可用同一词。中文没有对应的多义词,遇到这类情况,就应对不同概念有不同中文定名。如物理学的adiabatic中文定名就有绝热的和浸渐的两个,前者表示没有热交换的,后者表示极缓慢的。十年的名词工作,目的是规范统一科学术语。要达到统一,还要走漫长的路。经审定公布的规范词,还须要花费更大的努力去推广使用。定名好坏在实践中检验,在相对稳定使用一个时期后,进行修订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相信坚持不懈的努力,将建成一套具有中国语言文字特色的现代科学技术术语,它将会在世界的科技发展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