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迪是一位生物学家,也是一位深海探险家,喜欢研究海洋最深处的生物。最让伊迪感兴趣的,是深海里的发光生物。伊迪曾多次潜入海底,近距离观察和研究深海生物的发光现象。  相似文献   

2.
一种适用于自行车及非机动车辆使用的全自动自控发光尾灯,日前在杭州问世并已投入批量生产。这种尾灯采用太阳能电池作能源,天黑自行车行驶时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亮,给骑  相似文献   

3.
黑暗的深海里生活着许多会发光的动物,这些动物为什么会发光?又是用什么方式发光的呢?发光的方式和发光的器官:发光的深海动物因种类繁多而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种类不同,其发光的方式和发光的器官不尽相同。某些生物能持续不断地发光,另一些则间歇发光。发光鱼用一个类似眼睑的鳃盖将长在眼睛附近的发光器官覆盖住,它通过打开和关闭这个鳃盖间歇地发出蓝绿色闪光。有些鱼通过自身的银白色气囊将光再反射回去,照亮它的躯干。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中有能发光的细菌、昆虫和鱼类,但能发光的植物却不多见.现美国生物学家正致力将发光细菌的发光基因导入树木细胞中.  相似文献   

5.
<正>人们早就发现,在海洋中最深的约2 5%的部分(8400~11000米)里并没有鱼类生存。对此,长期以来人们都有一种推测。认为是因为那里的压力太大。但是,那里的深海生物本来就非常少,因此一直也没有发现直接证据。鱼类的体细胞内有一种叫做"氧化三甲氨"(TMAO)的化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2017,(3)
正地球上有很多会发光的生物,比如夏夜郊野间纷飞的萤火虫,在溶洞中打造出星空效果的发光蕈蚊,在林下点起小夜灯的荧光伞菌,以及深海中那些千奇百怪的发光鱼类和无脊椎动物,莫非光藓也是其中的一员?试想一下,当我们走进幽暗的洞穴中,忽然看见岩面上一片犹如黄金且混合了祖母绿宝石般闪耀的光斑时,我们会有怎样一番浮想联翩的心路历程。其实,我们是遇到了一种被称为"精  相似文献   

7.
新技术为过度捕捞提供了方便,这正在威胁着长寿命深海鱼类的种群数量。许多生活在深海的鱼类发育30~40年才能成熟和繁殖,如果捕捞太多,这些鱼类无法在短期内补充种群数量。俄勒冈州立大学鱼类生物学家  相似文献   

8.
正深海生物发光,照亮了海底;萤火虫发光,点缀了夜空。但是,从未听说哪种植物能自己发光。三十年前,科学家们曾尝试把萤火虫的"发光基因"插入植物体内,结果真的得到了会发光的植物,只可惜效果不太稳定,发光时间非常短暂。一项于2020年4月27日发表在Nature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为我们介绍了最新款的人造发光植物,发光效果可持续终生。  相似文献   

9.
莫舟 《少儿科技》2010,(2):11-12
<正>教官告诉我:"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一直都期盼着发光的那一天,因为只有在那一天,我的威力才会威震天下。可事实又对我说,如今是和平年代,我只能像原子弹那样呆在小房子里度过余  相似文献   

10.
沈金鳌 《大自然》2012,(5):60-65
奇形怪状的深海鱼类人类的祖先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对鱼类有所了解,然而海洋牛物学家确认深海中有鱼类存侄的事实还足近100多年之事。深海何类的生存环境是世界上最特殊、也是最严峻的。同样,栖息在东海大陆坡和冲绳海槽西侧(水深150~1000余米)的大陆深海鱼类,也常年处于黑暗(水深200米处已一片漆黑)、低温(温度低于4~7℃)、高压(水深每增加10米就会增加1个大气压)、贫食(除中深海区有少量浮游动物外,  相似文献   

11.
以前读书的时候有一个利比亚朋友,和我关系很好,经常串门。他来我家.从不带老婆来。我去他家,也从来没见过他老婆的脸。每次他老婆都是躲在其他房间里。偶尔进门的一瞬间,看见他老婆黑衣一闪,消失于走廊末端,空留余影。在客厅里聊得正欢,有时候听见敲门声响,朋友打开门,就见地上放着托盘,里面摆着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2004,(1)
2003年11月24日《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了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海岸1600米深海处,研究人员发现有一处海洋生物繁衍的“海底托儿所”。在该深海海域,各种鱼类与章鱼密集于海底山脊,在漆黑的“海底托儿所”产卵、生儿育女。报道称,这是海洋生物学家首次直接观察到如此深海海域鱼类产卵孵化的场景,也是第一次发现两种不同海洋生物大量“群居”在同一地点繁衍后代。“海地托儿所”位于加州海岸吉尔达断岩带,距离加州海岸大约160公里,距海面大约1600米。在这个“海底托儿所”,章鱼与鱼类都群居于此处,共同“生儿育女”。…  相似文献   

13.
《广西科学》2006,13(1):74-74
加拿大科学家对生活在北大西洋深海的圆鼻鳕、长尾鳕、蓝鳕、刺鳅和灰鳐等5种鱼类的数量进行分析发现,1978~1994年,这5种深海鱼的数量减少了89%~98%。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指导意见,这些鱼类都属于严重濒危物种。  相似文献   

14.
鱼类超微弱发光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与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以生物超微弱发光理论为依据,分析影响鱼类在繁殖阶段超微弱生物发光的主要因素,建立鱼类超微弱发光的预测方程,并阐述方程中各回归系数对应的物理意义,确定了影响鱼类超微弱生物发光的主次因素.通过对鲤鱼超微弱发光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分析,发现影响鲤鱼超微弱发光的最显著的指标是温度和性腺成熟系数,体重和性腺重次之,光照和盐度对发光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深海光线分布不均匀导致鱼类识别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符合视觉认知的多维度深海鱼类识别算法.该方法从时间维度优化传统的高斯混合模型(GMM)初步确定变化区域,从空间维度构建目标特征,完整提取运动目标,从时空关联维度建立深度学习的鱼类识别框架,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在多种复杂条件下准确提取运动目标,面积交迭度(AOM)...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世界》2011,(8):8-8
环境学研究人员在采集了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的鱼类样本发现,有超过9%的鱼类胃内存在塑料垃圾。根据这些证据,研究人员估计,深海鱼类每年约摄入塑料12000~24000吨。  相似文献   

17.
闪光树林,怪异的景观河对岸的一片树林,夜间竟然会一闪一闪地发光,闪光非常有规律,每2秒闪3次,明亮时,像是灯火通明的景象,暗淡时,漆黑一片,闪烁几次后,会有一段10秒左右的停顿,之后又闪烁起来……难道整片树林装上了闪光灯?待到白天,我们乘船过去一窥究竟:怪了,树林是一片红树林,看  相似文献   

18.
夜晚,我们看见有一闪一闪的红绿灯出现在空中时,便知道有飞机飞过。为什么飞机上装有红绿灯呢?A:那一闪一闪的红绿灯是飞机的航行灯,它们的作用和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避免交通事故。天空虽然广阔无垠,但是由于飞机的速度很  相似文献   

19.
孔秀 《科学世界》2023,(6):70-77
<正>18世纪,渔民通过拖网捕获深海鱼时偶尔会顺带上来一些深水珊瑚,这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深海里也有珊瑚!可是,深水珊瑚的研究非常依赖深海取样技术,直到深潜技术得到突破,载人或遥控潜水器能下潜到岩石基底的深海底面进行作业,深水珊瑚的神秘面纱才被一一揭开。  相似文献   

20.
纽约美国电力动力J公司你之为灯泡钻头的一种元件,将它插入300瓦灯泡插座里,能够防止灯泡的早期烧毁。据说这种元件所以能延长灯泡的寿命具有三个因素:能均衡发光而不会降低发光效率;能起到离心力作用;能起到硅像胶绝缘性的热敏电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