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美國大總统签定了新中立法案兩個星期以後,在五月十四日英帝國會議開幕禮中,澳洲總理萊昂斯提出召集太平洋會議,締結太平洋互不侵犯公約的建議。曾經舉行過太平洋會議的華盛頓城,正被‘中立主義’‘小美國人主義’的空氣籠罩着,萊昂斯這個重要建議,很不容易透過死沈沈的華盛頓空氣,而引起美國政客们的共鳴。所以當天華盛頓方面的冷淡態度是:“现在的問題不是沒有公約協定等物,如果凱洛格白里安公約與華盛頓九國公約,都能受各國之尊重與實行,太平洋和平,自然可以維持得住。”這種唯  相似文献   

2.
世界点滴     
華盛頓動向十月二十一日美國的‘新聞週刊’在‘華盛頓動向’中有着三段消息,對於中國局勢的發展,透露出一個非常慘黯的前景: 一、‘國務院官吏已在私下承認調解中國內爭的失敗。馬歇爾將軍不久即將返美。’二、‘然而,馬歇爾的返美並不表示美國從中國  相似文献   

3.
美國國務卿杜勒斯五月二十五日在華盛頓的記者招待會上厚顔無恥地表示:美國打算根據所謂「加拉加斯宣言」,糾集其他拉丁美洲國家對危地馬拉進行公開干涉.這裏提到的「加拉加斯宣言」,  相似文献   

4.
美國的動向     
在國際裁軍的呼籲聲中,在調查各國海外駐軍人數聲中,美國將领們卻接連的發表相反的意見,主張不裁軍。例如三十一日陸軍都參謀長艾森豪威爾對記者稱:‘美國陸軍日漸縮減,各處兵力薄弱,足以發生後患  相似文献   

5.
中美会談是怎样开始和达成第一項議程的协議的? 甲在日內瓦举行的中美会談已經進行六个月了,会談也已經举行三十多次,由於双方很少發表会談經过,一般人簡直不大了解真实情况。但是最近情况不同了,我國外交部發言人連續發表了数次声明,美國方面也在極力狡辯,同时又在台灣地区加紧备战活动,並發表狂妄的叫囂,好像形势又嚴重起來了。讓我們乘这机会聊  相似文献   

6.
编辑后记     
近些時候,由於國內外逆流的激盪,很有人擔心着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否就要爆發,本社爲此,特邀請研究國際問题幾位先生舉行了一次座談會,來對目前的國際危機作了一番全面的檢討。座談的記錄已在本刊發表,讀者也許可由此得到一些參攷。  相似文献   

7.
參觀德國蘇聯管制區的第二批美國記者,在德勒西登(Dresden)作了一星期的逗留,剛回到柏林。第一批美國記者去蘇聯管制區參觀,約在兩個月之前。在這中間一段時期,蘇聯的管制政策——不時為國際上意外的發展所影響的——已大大地發生成效。我們今日在此所見到的,將是明日德國東部的面貌。  相似文献   

8.
英日在華航业鬥爭在英日談判對華政策合作的時候,英日两国在華利益的衝突,始終是可注意的一件事。上月二十八日字林西報載日清郵船會社總裁掘氏所發表关於英日在華航業鬥爭的材料很可供參考。堀氏是這次日本訪華經濟考察團的一員他在考察團分散回國之後獨自往长江一帶旅行一次,然後乘輪東去。他於四月十四日抵神户,在船上對記者談話,说:  相似文献   

9.
中印兩國間第一個贸易協定經過友好和諧的商談後,於十月十四日在新德裏簽字.協定中规定雙方採取一切適宜措施以擴展兩國間的貿易並具體規定了雙方給予爲數達二百多種的商品以進出口的便利(對其他商品則並無限制之意),還规定了對雙方都便利的付款辦法.協定有效期爲兩年,期满前可由雙方談判予以延長或修訂.這一協定是指導兩國關係的五項原则在經濟贸易關係上的具體化.締結這一协定的目的,正如兩國贸易談判公報所指出的:「在於加强中印兩國政府和人民間现存的友誼,並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發展兩國間的贸易.」發展這種貿易關係是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它對兩國經濟的繁榮和兩國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意義.中印兩國的貿易關係具有兩千多年的歴史.紀元前二世紀時,中國人就曾到南印度,带去黄金和絲綢,带回明珠和玉石.中國唐宋兩代數百年的史籍中,關於中印間商業往還的记載頗多,當時的貿易主要是絲綢與香料的交换.  相似文献   

10.
一所謂兩個國策公司為了實現其「以戰養戰」的毒計,日人在華北設立「華北開發會社」,在华中設立「華中振興會社」,作為盜取資源及垄斷企業的機構。依據日人這兩個所謂「國策公司」的公司法,它們對於下列各業,從事投資並加統制。這些事業包括:(一)交通運輸及港灣事業;(二)通信事業;(三)發電送電事業;(四)礦產事業;(五)关於鹽之製造販賣及利用事業(在华中则规定為水產事業);(六)其他。從這種規  相似文献   

11.
一 1月28日結束的華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約締約国政治协商委員会会議仍然是世界輿論注意的中心。各國爱好和平的人民都認为布拉格会議的召开以及它所作出的决議,对於緩和國际緊張局势、加强欧洲安全和世界和平的事業有重大的貢献。自从欧洲各爱好和平國家於去年5月締結了華沙条約以來,國际局势已發生了顯著的变化。華沙条約的締結大大加强了和平民主陣营的力量,从而挫折了“实力政策”拥护者的气熖,奠定了巩固欧洲和世界和平的坚实基礎。同时苏联和其他爱好和平國家繼續坚持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主动地採取了一系列促進世界和平和加强國际信任的步驟。它們不止一次地提出和拥护旨在加强和平的倡議,它們花了不少的力量去改善它們同許多  相似文献   

12.
在日内瓦竭力阻撓達成印度支那停戰協議的美國代表團,並不是代表美國人民發言的.美國與論壓倒一切地和無可置辯地反對艾森豪威爾政府公開宣佈使美國參 加印度支那戰爭的路線.尼克松副總統四月十六日在美國報紙編輯協會的演說,對美國公衆說明了艾森豪威爾政府的意圖是:使印度支那戰爭成爲使用美國軍隊的全面的美國戰爭.從那時以來,反對美國捲入亞洲戰爭的浪潮,由美國各地湧到華盛頓.  相似文献   

13.
世界点滴     
戰爭恐懼的消逝七月八日美国‘新闻週報’的‘華盛顿動態’欄中,有着這樣一段報道: ‘對於在較近的將來和蘇聯作戰的恐懼,漸漸消逝去了。‘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會議中,美蘇之間的尖銳爭辯,會繼續存在。但是,依照美國官員們的意見,這已經不曾惡化到發生武裝衝突的程度了。’  相似文献   

14.
日本駐美大使是華盛頓消息最灵通的人物之一。這就可以解釋,为什么美國人要注意着他送因东京的報告。很奇怪地,這位大使敦勸他的政府跑慢一點。他是在恐懼着。恐懼什么呢?恐懼日本現在如果再進行更進一步的侵略政策,在華盛頓將會引起反響。他特別相信,日本如果能够暫時少安無躁,它将可以繼续從美國国務部骗得它所需要的煤油  相似文献   

15.
五月二十二日我國代表團發言人舉行記者招待會,就蔣匪截扣波蘭商船事發表聲明.同日艾登返英,過巴黎,和拉尼埃舉行會談;並參加有拉尼埃、皮杜爾、普利文等在内的重要會議,討論印度支那問题和日内瓦會議的前途.  相似文献   

16.
「某些華盛頓的官方人士感到,沒有辦法可以阻止目前在欧洲的走向共處的潮流」;「對於如何回撀已經把西歐捲進去的這個共處運動,我們不知道怎麽做才好」.這是美國「華盛頓明星報」十月二十二日刊載的專欄作家康斯坦丁·布朗的一篇文章中的話.從這些話中,我們不難看出美國好戰集團害怕和平的目前的一種苦惱情緒.的確,最近時期以來的形勢發展是足够使和平的敵人苦惱的.儘管他們用盡從明目張胆的公開恫嚇到轉灣抹角的暗示煽動種種手段,来宣傳戰争,來製造戰爭歇斯底里,但是,要求和平的聲音(不  相似文献   

17.
日本要征服中國,不但須與中國作戰,而且要與第三國的在華權益作戰;這是日本軍部理論家們的一種共同認識。 無論東京的發言人怎樣宣傳尊重第三國的在華利益,實際上日本的軍事行動,已使第三國在中國的傳統利益,遭受到重大的損害。第三國的産業,毁滅在日本的炮火之下:日本破壞了中國市場的穩定,使各國的商業活動,陷於停頓。然而最使各國感覺不安的,還不是這些因戰爭而來的目前的損失;日本的野心,是在征服中國、獨佔中國、驅逐第三國的勢力退出中國。各國都很焦慮,在日本的獨佔政策之下,它們在中國的傳統地位,將不能繼續維持。日本獨佔中國的野心,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近來東京方面所宣傳的「建設東亞新秩序」,「樹立中日滿政治經濟文化集團」,就是數十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統治集团人物的心目中,法国总統戴高乐一直是一个“桀傲不馴”的老头儿。美英报刊更把戴高乐作为漫画中的“模特儿”,給人們的印象是:刚愎自用,蛮不讲理,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特别是在今年1月间,当戴高乐公然宣布拒絕接受美国的“多边核力量”計划,公然破裂布魯塞尔会談,把英国关閉在西欧“共同市場”之外的时候,大西洋彼岸的华盛頓,当然还有大西洋这一  相似文献   

19.
最近,杜勒斯在周游亞洲“九”个國家之后,在归途上,到日本作对第“十”个國家的訪問(实际上是第九个,因为台灣并不是一个國家)。3月18日,这位貴宾在东京受到群众示威的欢迎。日本人民抗議性的請願書紛紛殺到美國大使館。杜勒斯下了飛机發表談話說:“美國完全意識到日本能够对西太平洋和南亞的键全的政治、經济和战略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性……”意思是表示美國很看重日本。但其中“战略”兩字激怒了日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后记     
中日關係的正常化,是中日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保障遠東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今年十月十二日中蘇聯合宣言的發表,已爲恢復中日兩國正常關係指明了途逕;中國紅十字會代表團的訪問日本,進一步提供了中日兩國人民友好合作的可能性.爲此,本刊記者特就「怎樣促進中日關係正常化?」的問題訪問了郭洙若先生,承他就關於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阻礙、發展兩國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