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国内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经济如何培育产业集群?这是公共管理部门最为关切的问题。产业集群不仅仅是一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而且包含着深刻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本文针对当前在培育产业集群中出现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三次”公平与效率转换变化。在落实西部大开发方针的同时,有必要根据公平与效率互动的原则,发挥东部、西部比较优势,搞好东西部的合作。处理好区域经济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各区域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区域经济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使各区域资源获得有效地配置。  相似文献   

3.
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因素中,经济因素包括资本存量和获得能力、各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组合质量、区域市场状况、劳动力供应和城多结构等因素;科技因素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状况、科技创新能力等。不同区域之间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不同区域间的差异,因而成为区域发展条件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30-31
三峡水库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淡水资源库,也是重要的生态环境敏感区。三峡水库的水质状况不仅关系到库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同时也将影响到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且处于不断加速阶段,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将进入凸显期。按目前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控制水平,2020年我国资源消耗和污染负荷将增加4~5倍。在面临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条件下,如何破解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从源头和全过程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题中要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东部地区发展得更快一些,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但东部和中西部的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如果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力的合理市局,而且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振兴。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关系问题,如何切实坚持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既是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关系着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全面参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城市创新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城市创新涉及到城市的发展阶段、区位功能、产业结构、文化积淀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决于城市在改革开放中,吸纳整合外部各种创新要素的能力和水平,这对于沈阳这样一个老工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要介绍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背景,从区域农业经济的实际出发,分析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区域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利弊因素,提出了几种发展区域生态农业经济的相应模式和注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科技进步、科技合作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与经济日益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国际科技合作已从单纯的技术合作进而深入到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国际科技合作也已成为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力量.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在云南昆明建立定期定址举办的“中国—东盟科技论坛”,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发展”主题,建立一个创新性科技合作平台,促进中国—东盟各国间的科技合作交流,发挥科技引领市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功能,对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科技合作,特别是促进云南省的对外开放和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获得更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 中国—东盟科技论坛的建立将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球竞争尤其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在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科技日益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区域竞争的焦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特征的世界新一轮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区域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东盟区域急需通过科技合作来提升区域创新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展望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致力于改革开放的中国正在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经济全球化对于我们来说,既面临发展的机遇,也要迎接新的挑战。因此,认清世界经济运行的趋势,把握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3,(8):89-90
1研究背景 河北滨海平原位于渤海沿岸,因中间嵌有天津市,习惯上唐山市的部分称为冀东滨海平原,沧州市的部分称为运东滨海平原。该区域土地面积占全省的5.5%,耕地面积占全省的5.8%,人口占全省的4.4%。在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崛起和河北省大力实施沿海战略的背景下,在曹妃甸港、黄骅港及其临港新城建设的形势下,研究港口、港城建设给该地区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按照“以港兴城、以城促农”发展思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不断增强该地区对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支撑能力和接受辐射能力,对于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本技术创新与渐进技术创新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是科技进步长入经济,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种基本技术经济活动方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生因素。本文通过对技术创新类型结构的分析,着重论述基本技术创新与渐进技术创新的特性、内在关系以及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阐明以这两种技术创新类型的选择为基本内容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越来越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又越来越依赖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经济逐步成为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快慢的决定因素之一。科学、技术、经济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矛盾运动,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存在着两种协调和统一,一种是自发的,一种是自觉的 (即由社会主体利用和控制的)。社会主体要想自觉地利用和控制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就必须以认识这一规律为前提。只有弄清科学、技术、经济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的脉络、特征和表现形式,才有可能形成自觉的引导机制,促成三方面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因此,研究科学、技术、经济,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世界,虽然高技术的发展已改变了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高度依赖的局面,但总体说来,自然资源的经济利用仍占很大的比重。我国是世界第三矿业大国,并富藏其它自然资源,资源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力求探讨实现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问题和对策,着重研究了技术进步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肯定,但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与化解,很可能会使区域经济发展势头下滑,并危及到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必须着重防范产业集群的风险,而防范产业集群风险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出台是推进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当今知识生产力时代,区域知识资本优势是形成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以合肥为中心的安徽省会经济圈,在培育以知识资本优势为主体的区域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应当与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战略相结合,构建“五纵一横”的区域知识创新网络,将合肥突出的科教优势转化为区域知识资本优势,以知识资本化为主导推进人力资本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17.
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随着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时了解该区域内的辐射环境现状、辐射本底水平随人为活动的变化,对辐射安全和防护、环境保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曾经做过大规模的天然辐射环境本底水平调查,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环境已经改变,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核能、核技术应用项目和电磁辐射项目不断增加,这些都是改变原有本底水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面对信息化速度加快、市场化程度加深、城市化趋势加强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部分区域发展提出了跨越式的发展战略。本文选取北京市门头沟区在跨越式发展模式下的特殊发展时期,从区域人口、投资、收入等反映区域经济社会特点的指标出发,选用2005~2011年近七年的数据,分析研究各项指标与区域商业的相关性及其影响程度,试图发现这些指标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和合理引导消费支出,关注消费分层情况等相关建议,为类似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背景,阐释了经济全球化的演进过程,通过对知识经济、虚拟经济、网络经济特点的分析,描画了未来发展的趋势,指出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挑战,并提出中国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头20年,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发展战略的重要转型时期。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实现了初步小康社会,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的经济结构问题、社会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反映了我们体制、机制改革的滞后和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