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针对双圆弧齿轮减速器应用中给定中心距和传动比的优化设计,阐述了迭代枚举,综合评判优化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大型抽油机双圆弧齿轮减速器优化设计证明该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鞍钢第一初轧厂24″连轧机5000kW主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本文提出以先进的双圆弧齿轮代替单圆弧齿轮,并通过电子计算机对该双圆弧齿轮传动进行了优化设计。为鞍钢重大机械装备提供了切实可用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序号作采用带刃倾角刀片时可转位车刀的设计计算摇摆锥齿轮箱加载蜗轮试验台的研讨双圆弧弧齿锥齿轮制造工艺和试验研究双圆弧弧齿锥齿轮啮合分析压力机机架的刚度计算及断面形状的优化设计棍合稀土金属对工业ZL102合金的变质作用双圆弧齿轮传动的啮合分析1.齿面方程与端面齿廓双圆弧齿轮传动的啮合分析1.正确啮合条件及齿形干涉浅析双圆弧齿轮传动的啮合分析1.齿数及螺旋角的影响蔺启恒范文推李进宝李进宝侯手羊知赵沛康段德荣者冯肇锡蒯越群等期页1 51 19 27 39 53831 2 3 3 3 34刘仙芝1 2 3 4 5 67段德荣4 91段德荣4 10110.有常见阳离子…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渐开线齿轮包络弧面蜗杆传动试验研究的总结。文中介绍了试验所采用的润滑油新型蜗轮油250—W—32,200—W—大2及100~#工业齿轮油.通过在不同转速下对试验蜗轮减速器温升、效率及极限载荷的测定,证明渐开线齿轮包络弧面蜗杆传动能传递较高的载荷。并且证明新型蜗轮油200—W—大2是一种较好的蜗轮传动用油。文中所列的数据和图表可供设计及使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讨论双圆弧齿圆柱蜗杆传动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两种新齿形及滚刀、车刀齿形等。文中列出了蜗杆传动设计公式,阐述了蜗轮付制造工艺和检验、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双圆弧齿轮减速器参数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及优化方法的选取,并提出一种产生优化初始点的新方法,优化效果显著,最后给出一实际算例。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约束随机优化方法完成了抽油机减速系统在9个设计变量,25个约束条件下的优化设计,获得了其最佳设计方案,进一步证明了在抽油机减速器中采用双圆弧齿轮传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分析了5~50tf桥吊起重小车运行机构减速器存在的问题及平面二次包络蜗轮付传动原理及传动特性。为改善小车运行机构的传动性能,建议在5~50tf系列桥吊小车中采用平面二次包络蜗轮付代替立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导出了圆弧齿廓偏置圆柱蜗杆传动接触线方程式,电算结果证明,接触线形状极有利于液体功压油膜的形成,没有 Q=0的危险区。通过理论分析设计出了四种新齿形,给出了几何尺寸计算公式。在摇摆锥齿箱加载蜗轮试验台上进行的试验表明,此种蜗杆传动与新型圆弧齿圆柱蜗杆传动相比较可提高承载能力1—2倍,提高传动效率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试验验证了充分跑合后的双圆弧齿轮瞬时接触区形状及载荷的关系,利用实测接触区在电磁共振式高频试验机上成功地对两种不同热处理齿轮进行了弯曲疲劳试验。得到了当接触区宽度2b≤18mm时,JB2940-81型双圆弧齿轮断齿危险点在腰部的重要结论。试验分析了某轧钢厂双圆弧齿轮断齿失效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非圆齿轮精加工难题,提出了一种凸节曲线非圆齿轮蜗杆砂轮磨削方法。将蜗杆砂轮简化为齿条刀,建立齿条刀展成加工凸节曲线非圆齿轮的运动数学模型。根据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结构及展成加工原理,进行机床电子齿轮箱规划,确定主动轴与跟随轴,并利用等弧长加工原理推导出机床同步轴间的同步系数,建立磨削加工联动模型。最后,给出了蜗杆砂轮与非圆齿轮的手动对刀方法,并对蜗杆砂轮安装角、轴向位置及沿齿轮轴向位置参数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2.
柱面包络环面蜗杆齿面数控加工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立柱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三维计算图形技术,编制绘出环面蜗杆齿面正等轴测图的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实现了蜗杆齿面的计算机仿真,并对柱面包络环面蜗杆齿面及修形后的蜗杆齿面进行计算机仿真,为数控机床加工蜗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摆线等距曲线蜗轩是一种新型的蜗杆传动。在主平面内,蜗杆的齿形为摆线的等距曲线,而与蜗杆相啮合的蜗轮则为内摆线等距曲线。本蜗杆传动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①双接线,②凹凸形,③包油腔。本蜗杆传动可利用现成的摆线齿轮滚刀切削蜗轮,具有效率高,承载能力大和成本低等优点。本文阐明了提出这种蜗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目前还未见高效、通用建模方法的考虑.基于空间啮合理论,建立双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参数化数学模型,简化出基于蜗杆副6个基本参数的数字化建模的方法,通过solidworks开发平台实现了虚拟加工建模插件的编程.实例结果表明,此建模方法能够快速的建立环面蜗杆实体模型,使得建模更加简便、精确、快速.  相似文献   

15.
平面内齿轮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啮合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型蜗杆传动形式——平面内齿轮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以微分几何和空间啮合理论为基础建立该传动的啮合函数、齿面方程的数学模型。分析该传动的各种传动形式,研究其母平面倾角对啮合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母平面倾角决定传动副的接触线分布;平面内齿轮一次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平面内齿轮二次包络凸环面蜗杆传动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为研制承载能力高、润滑性能好、体积小的新型动力蜗杆传动形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变齿厚平面蜗轮传动的弯曲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齿厚平面蜗轮传动的全称为"侧隙可调式变齿厚平面蜗轮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它是介于传统"运动传动"和"动力传动"之间的一种新型精密动力传动.利用啮合原理的知识,笔者推导出变齿厚平面蜗轮传动副的齿面方程.在此基础上,又用I-DEAS8.0软件建立了具有精确齿廓形状的变齿厚平面蜗轮传动副的实体模型,并对变齿厚平面蜗轮传动副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求解出了该传动副的主应力分布、齿间载荷分配等情况,为这种蜗杆传动的强度和性能分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电动助力转向器减速机构普遍采用蜗轮蜗杆机构,以蜗轮齿圈体积最小为设计目标对蜗杆传动进行参数优化设计,优化后节省蜗轮齿圈贵重材料15.05%,利用简易计算工具对蜗轮齿圈能承受的破坏力矩进行估算,并通过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设计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双作用环面蜗杆副的结构形式,其特点是蜗轮齿面上的一次二次作用面是分开的,从而使蜗轮副分度面的形成原理及外形都产生了很大的变革.本文分析了这种新型蜗轮副的设计原理及接触润滑特性,结果表明,它不仅能克服传统的双作用环面蜗杆副在润滑及油膜承载能力方面的缺点,而且具有一系列优点,如可以压缩蜗杆副的中心距;能使作用在蜗杆上的大部分径向力相互抵消;显著地提高了刚度等.这些优点使这种新结构特别适用于高速重载传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装配误差对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齿面接触的影响规律,基于齿轮啮合原理和微分几何原理,在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的理论啮合几何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中心距误差、蜗杆轴向误差、蜗轮轴向误差和轴交角误差等4项装配误差的传动副干涉分析模型,提出了传动副在2种干涉情况下的定量评价指标及其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滚子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副的理论接触线为中间平面附近的一条空间圆柱螺旋曲线;在装配误差的各分量中,蜗杆轴向误差对接触干涉情况影响最大,蜗轮轴向误差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0.
针对渐开线圆柱蜗杆与斜齿轮传动副齿面接触问题,基于空间啮合理论和微分几何,建立传动副共轭齿面接触轨迹及瞬时接触椭圆的数学模型。以某汽车座椅水平调节器中的渐开线圆柱蜗杆与斜齿轮传动副为例,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传动副进行齿面接触模拟分析,并进行了传动副齿面接触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调整传动副传动比、法向压力角、法向模数和螺旋角可有效控制接触区域位置和接触面积大小。研究结果对渐开线圆柱蜗杆斜齿轮传动副的设计制造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