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奶牛肝脏内脂肪代谢受阻,使脂肪在肝脏中蓄积,并超过肝脏中正常含量的5%时,即称为脂肪肝。由于此病常发生于围产期的奶牛.所以又叫围产期奶牛脂肪肝。患病后由于奶牛的肝功能障碍,常导致胆汁分泌不足,影响消化功能:同时还容易伴发其他围产期疾病,如胎衣不下、生产瘫痪和子宫内膜炎等,从而使患牛的产奶量、繁殖力和免疫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用于合并脂肪肝的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治疗过程中对肝脏损害情况.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286例合并单纯性脂肪肝的高脂血症患者做为研完对象,随机分成他汀类药物治疗组(144例)及对照组(142例),治疗后分别观察患者1、3、6个月后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转肽酶及胆红素等情况来评估肝功能,并于6个月后复查肝脏CT以计算肝/脾CT比值来评估脂肪肝严重程度。结果144例他汀治疗组患者中出现转氨酶>3倍正常值(ULN)的有1例.继续减量应用他汀类药物后,该例罻氨酶则明显下降.转氨酶轻度增高<3倍ULN的有8例.继续相同剂量应用他汀类药物后,转氨酶均降至正常.肝脏CT示肝/脾CT比值用药6个月后明显增大(P<0.05).142例对照组患者中出现转氨酶>3倍正常值(ULN)的为0例.转氨酶轻度增高<3倍ULN的为3例,继续观察,转氨酶均降至正常.肝脏CT示6个月后肝/脾CT比值无明显变化.结论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合并脂肪肝的高脂血症时肝脏影响井不大,是比较安全的,并且,他对脂肪肝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利于肝细胞内脂肪的消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城市社区内中老年人群中脂肪肝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患病分布特点及脂肪肝患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州市参加集体体检的某社区1 795个居民的体检资料,比较脂肪肝与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在人群分布的特点,以及人群的体质量指数(BMI)、尿酸(UA)、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吸烟、饮酒、清淡饮食、脂肪肝家族史等指标与脂肪肝发病的关系.结果:年龄标化后脂肪肝检出率为24.75%,其中男性29.15%,女性为22.76%.糖尿病患病率为7.83%,高血压患病率为22.38%,冠心病患病率为6.81%;在确诊有高血压的患者中检出伴有脂肪肝的比例高达36.3%(OR=2.090)、糖尿病患者中检出伴有脂肪肝的比例为45.0%(OR=2.602),冠心病患者中伴有脂肪肝的比例为33.1%(OR=1.526);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BMI、FBG、TG、糖尿病、冠心病、运动和脂肪肝家族史与脂肪肝患病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有并存的倾向;BMI、FBG、TG、糖尿病、冠心病及脂肪肝家族史与脂肪肝患病有显著正相关性,运动是脂肪肝的保护性因素,社区慢病管理中需要更多关注脂肪肝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螺旋藻治疗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螺旋藻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运用螺旋藻治疗,对照组52例运用降血脂药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脏超声、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9%,对照组为65.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螺旋藻治疗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达到治疗脂肪肝的目的,作用优于对照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脂肪肝的药物,宜于临床推广应用.超声检查是一种有效和方便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小鼠高脂血症及脂肪肝模型,观察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程度和时间的动态关系.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30),高脂组(n2=30),对照组喂普通饲料,高脂组喂高脂饲料,分别检测2~4周小鼠血清TG、TC、HDL-C、LDL-C、和肝组织TG、TC含量变化;并观察肝指数,根据肝脏病理切片HE染色和冰冻切片苏丹Ⅲ染色分析肝脏脂变情况.结果:在喂高脂饲料2周后,小鼠血清TC、HDL-C、LDL-C、TC/HDL-c出现明显升高,肝脏TG、TC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随后的3~4周血脂及肝脂水平保持稳定上升;肝指数持续增大,有肝细胞脂肪变性,肝脏组织细胞脂变程度随喂高脂饲料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结论:高脂饲料喂养的小鼠4周内可形成不同脂变程度的脂肪肝,为抗脂肪肝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环已六醇,俗名肌醇,英文名称INOSITOL,分子式C6H12O6,分子量为180。纯的环已六醇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臭,有甜味,其甜度约为蔗糖的一半。在空气中性质比较稳定,但易潮解,易溶于水,水溶液的PH值为7,微溶于酒精,冰醋酸及甘油等,不溶于乙醚、氯仿等。1、环已六醇的用途概述肌醇的主要用途是可作为生物组织代谢的一种促进剂,医学界普遍认为肌醇应属维生素B类,每人每日正常的需求量为l-2克。在医学方面,肌醇普遍用于防治和治疗肝脏组织脂肪的积累,对于肝硬化、肝炎、脂肪肝、血管硬化、肥胖症、中风都有很好的疗效。在养…  相似文献   

7.
肝脏中Kupffer细胞所介导的炎症反应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肝脏切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发现清除肝脏中的Kupffer细胞能有效地改善由高脂饮食所诱导的脂肪肝症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Kupffer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CCL4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脂肪肝密切相关,在脂肪肝模型小鼠肝脏中CCL4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进一步利用CCL4重组蛋白体外处理,发现CCL4能诱导肝内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而CCL4受体的抑制剂Maraviroc能拮抗CCL4对肝细胞中脂质合成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综上结果可知,Kupffer细胞分泌的CCL4可通过CCR5信号通路诱导肝细胞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利用CT对脂肪肝进行诊断是通过肝脏和脾脏的CT比值来判定脂肪肝严重程度,临床上需要手动取肝脏和脾脏的CT值,工作量较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CT图像处理的全自动脂肪肝识别系统以完全自动地识别脂肪肝以及判断严重程度,减少人工干预,为进一步确诊提供辅证.该系统采用直方图统计和最大连通区提取对肝脏进行分割,运用相对位置统计方法对脾脏进行初始定位,然后采用基于距离规则化的水平集演化(DRLSE)方法对脾脏进行自动分割,分别取得肝脏和脾脏的CT值,最后进行CT值对比得到判定结果.通过临床中正常与不同程度脂肪肝的90例样本的测试与验证,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探讨茶多酚复方制剂对脂肪肝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脂肪肝造模组和治疗组3组,正常组基础饲料饲喂,脂肪肝模型组高脂饲料饲喂,治疗组高脂饲料饲喂茶多酚复方制剂灌喂。饲喂4周摘除眼球取血,测定血液AST、ALT、ALP活性,肝脏TC、TG、FFA、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与脂肪肝造模组大鼠相比,茶多酚复方制剂灌胃治疗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液AST、ALT、ALP活性(P〈0.05),可显著降低肝脏TC、TG、FFA、MDA含量(P〈0.05),可显著提高肝脏SOD活性(P〈0.05)。结论:茶多酚复方制剂对脂肪肝大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析高血脂及其脂肪肝与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职工4385人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类讨论。单纯脂肪肝检出率为9.85%,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检出率为9.97%,高脂血症检出率为13.09%。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职工中脂肪肝和高脂血症的检出率较高,与年龄、性别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统计高校中青年教职人员血脂水平及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在江汉大学健康体检中,测定1564名中青年教职人员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糖水平,采用二维超声仪常规检查肝脏.结果:①高校中青年教职人员中高脂血症的总患病率为38.1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3.96%,女性患病率为31.39%;50岁之前男性血脂水平、高脂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以后性别之间差异消失.②脂肪肝的总患病率为16.6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3.10%,女性患病率为9.0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高脂血症组的脂肪肝、空腹血糖异常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P<0.01).结论:高校中青年教职人员中高脂血症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高,且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血脂异常可能是脂肪肝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荷叶生物碱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甘油三酯(TG)及胆固醇(代)的影响。方法以复方高脂饮食结合5%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造模第14d,将36只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易善复150mg/kg),荷叶生物碱治疗组(100mg/kg)。另随机选取12只同周龄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荷叶生物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脂肪变性及肝脏TC、TG含量的影响。结果荷叶生物碱治疗42d后,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改善(P〈0.05),肝脏TC、TG含量降低(P〈0.05)。结论荷叶生物碱具有治疗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肝脏TC、TC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分形和神经网络的B超图像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给脂肪肝的辅助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利用分形方法对脂肪肝和正常肝脏的B超图像进行了分析对比,获得两类肝脏图像具有多重分形的特性,并利用RBP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对提高脂肪肝诊断的正确率收到较好效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不同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分析脂肪肝与体质指数、性别、职业之间的关系。方法:对随机抽样的247名干部和365名农牧民测量的身高、体重、腹部B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墨竹工卡县脂肪肝的患病率为15.4%;脂肪肝组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为74.5%,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的27.8%;男、女性脂肪肝患病率无差异;不同各职业间患病率有显著差异。结论:脂肪肝的发病与超重和肥胖密切相关,控制体重是降低人群脂肪肝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具有预防及缓解鱼类脂肪肝作用的益生菌,以从半滑舌鳎肠道中分离出的13株水产动物肠道菌为实验菌株,通过体外产胆盐水解酶能力检测,获得产胆盐水解酶能力较强的菌株.将13株菌株进行斑马鱼的饲喂与浸浴实验,测定斑马鱼的体质量和肝脏中甘油三酯含量并进行肝脏油红O染色切片观察,对于可高效降解斑马鱼肝脏脂肪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显示,菌株ND-1和U3的产胆盐水解酶能力最强,其次是菌株SC-03和YA6.菌株ND-1和YA6的胆固醇去除率分别为89.76%和89.69%;菌株M4和U3的胆固醇去除率分别为80.26%和76.39%.菌株YZ-02、U2、SC-04和ND-1可以减轻斑马鱼的体质量,菌株SC-01、YZ-02、U3和SH-1可以降低斑马鱼肝脏中的甘油三酯含量,菌株YZ-01、ND-1和U3可有效缓解斑马鱼肝脏中脂滴的沉积.综合来看,菌株U3和ND-1对斑马鱼肝脏脂肪肝的降脂效果最好,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表明,ND-1可与马胃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quorum strain Y15, JX134628)聚为一支,置信度为100%,菌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脂肪肝在不同年龄、性别中的分布及脂肪肝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方法:2008年在拉萨市曲水县随机抽取359例机关干部进行体检;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检测血清ALT活性单位;脂肪肝的检查采用彩色电脑超声诊断仪(Acuson-94043型,日本)进行诊断。结果:脂肪肝总患病率为10.6%(其中男性为14.1%,女性为4.5%,P〈0.01),男女脂肪肝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脂肪肝的患病率在40~49岁年龄组中最高;脂肪肝患者ALT水平显著高于非脂肪肝患者(P〈0.01)。结论:多数患者在健康体检时被确认患有脂肪肝,因此每年健康体检中的肝功能、血脂及腹部B超等检查,对脂肪肝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木犀草素是一种大量存在于蔬菜、水果以及天然药草中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肥胖常伴随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生,因此研究木犀草素改善NAFLD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用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喂养C57BL/6小鼠20周来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同时设立低脂饮食(low fat diet,LFD)作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添加0.01%木犀草素(HFD+Lut)作为实验组。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油红染色检测肝脏中脂质积累,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脂质合成基因及其转录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木犀草素能够减少小鼠肝脏中脂质积累,并且能抑制小鼠肝脏内脂质合成的基因以及转录因子的表达,探明了木犀草素能改善HFD导致的NAFLD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高强度有氧运动对酒精性脂肪肝脂的影响,探讨酒精性脂肪肝脂十分必要。随机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划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造模运动组,采用SPSS11.5数据软件包实现统计学分析。通过对模型对照组与造模运动组的大鼠进行体积分数45%的乙醇灌胃,对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肝组织指标含量、血清指标及IL-10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高强度有氧运动可在某种程度上防止酒精性脂肪肝;高强度有氧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酒精性脂肪肝脂功能的恢复;高强度有氧运动具有很好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高强度有氧运动可有效降低肝细胞微损伤,保持肝脏细胞膜结构功能的完整性,避免酒精灌胃造成的肝细胞损伤;高强度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抑制酒精灌胃造成的炎症反应,使大鼠免疫机能稳定,能够降低酒精性脂肪肝脂炎症性损伤。  相似文献   

19.
高糖饮食及高脂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琳  刘玉兰 《实验动物科学》2009,26(3):14-17,23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及高糖饮食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上的异同。方法分别给予雄性SD大鼠正常饮食、高糖饮食、高脂饮食,于48、、12周处死,光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检测肝重指数、ALT、AST、CHO、TG、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标。结果高糖饮食及高脂饮食大鼠的肝脏均出现脂肪浸润,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程度逐渐加重,以高脂组为明显。高脂组在12周时肝脏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并且转氨酶升高,说明进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阶段。高脂组血脂以CHO升高为主,高糖组血脂以TG升高为主。高脂组在4、8周HOMA-IR均高于高糖组,与病理变化相平行,12周时低于高糖组,提示尚有其他因素参与单纯性脂肪肝向肝炎的转变。结论高糖饮食及高脂饮食均能成功诱导大鼠出现非酒精性脂肪肝,在肝脏病理、各生化指标及HOMA-IR指数上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高强度有氧运动对酒精性脂肪肝脂的影响,探讨酒精性脂肪肝脂十分必要。随机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划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造模运动组,采用SPSS11.5数据软件包实现统计学分析。通过对模型对照组与造模运动组的大鼠进行体积分数45%的乙醇灌胃,对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肝组织指标含量、血清指标及IL-10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高强度有氧运动可在某种程度上防止酒精性脂肪肝;高强度有氧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酒精性脂肪肝脂功能的恢复;高强度有氧运动具有很好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高强度有氧运动可有效降低肝细胞微损伤,保持肝脏细胞膜结构功能的完整性,避免酒精灌胃造成的肝细胞损伤;高强度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抑制酒精灌胃造成的炎症反应,使大鼠免疫机能稳定,能够降低酒精性脂肪肝脂炎症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