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 ,当然也是文言文教学的主体。怎样使学生成为文言文教学的主体呢 ?一言以蔽之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文言文。语文实践 ,指的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 ,学生直接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运用学习语文的方法 ,反复进行操作、历练 ,由此而形成语文技能和语文水平的语文学习活动。就文言文而言 ,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有三个要点 :理解文章内容 ;掌握文言知识 ;诵读文言课文。与此相应 ,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文言文 ,就要求教师教学生做好“梳理”、“积累”、“朗读”、“背诵”这四件事情。教师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2.
在强调语文教学整体性原则的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构建的过程,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陛,使语文教学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那么究竟如何在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使学生主动探究呢?笔者以苏教版第六册《小露珠》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就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进行探讨。学生是语文学习中的审美主体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对他们渗透美学知识和培养审美能力 ;教师是另一个审美主体 ,因为教师要先对教材进行审美 ,并经过再创造 ,然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 ,审美客体除了教材、教学形式、教师之外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本质的论断 ,由于学生“理智地”、“能动地、现实地复现”了教师的本质力量 ,所以反过来也是教师的审美对象。上述几个方面的审美主、客体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其地位是相对的 ,师生互为审美主、客体 ,并通过教材和教学形式的中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4.
熊艳丽 《科技资讯》2009,(10):206-206
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观念落后的现象,主要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读者意识”是小学生写作训练中教师应该把握的基础、语文教师要多一点说写训练意识;语文老师要有情有意;语文教师要做“语言医生”等。通过这些研究,对小学作文教学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郑杰 《科技知识动漫》2009,(22):103-1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为了积极应对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多方式、多角度地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教并重即“主导一主体”的教学结构吸收了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种教学结构的优点,其核心在于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继娜 《科技信息》2009,(11):195-195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一方面,要求学生有主体意识,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满足学习者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文本蕴涵的价值取向,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怎么处理这方面的矛盾呢?认清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本位,也是语文教学的方向。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竹君 《科技信息》2010,(3):I0269-I0269,I0272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众多教师始终围绕学生为本的思想大胆尝试,或加以创新,或加以颠覆,一时百家争鸣。在尝试改革的过程中,语文反思性的教学策略也为很多教师所认同。进行创新的教学,不仅教师的“教”的过程要反思,其实学生的“学”的过程也要反思,笔者在实践中尝试自我反思感的学习模式,并就此过程中的问题浅谈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8.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提要求、引导学习之外还有—个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课堂观察”。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感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作为语文教师,课堂观察不仅重要,而且因为它的学科特点有了它特别的内容。其在强调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的大至内容有:一发现“疑点”;二关注“众点”;三重视“亮点”。  相似文献   

9.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表现两方面:一是注重技术操作,教师成了工匠。二是追求艺术效果,教师成了演员,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更新教学观念:一、语文资源方面,扩大语文资源的范围,立足课内,放眼课外。二、语文学习者方面,教学要以体验感悟熏陶为主,教育要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适应学生需要。三、语文教学方面,要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我思故我在”只有不断审思,教学才可能升华。  相似文献   

10.
谭碧 《科技信息》2010,(32):265-265
高职学校体育教学中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思想,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锻炼的能力,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真正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尝试创新,就必须由原来的那种细嚼慢咽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放型,多渠道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教师的“要学会”中走出来,步人自己的“要会学”的殿堂,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能力。我个人认为,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2.
苏春香 《科技资讯》2007,(15):136-136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以“导”为主,全面服务于学生的“学”。我国的中职语文教学当前正面临着种种问题,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应该积极更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一、“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命题能够成立吗? 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个命题的意图,既要吸收传统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派”教学理论的积极成果,又要克服它们的片面性。可是肯定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也就等于否定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于是这个命题本身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教师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能够主导教学过程吗? “主体”一词有几种不同意义,下面在几种不同的意义上对上述命题分别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素质教学落到实处,将取决于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培养。语文能力的全面性包括了对语文的“听”、“说”、““读”写等内容。听、说、读、写这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四项主要技能。后三者的重要性和被重视程度我们从专家学者以及教师的研究和现今的对种种教学模式的构建中明显可见。但“听”则成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所谓“自主”,就是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合作,就是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则要求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新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了体现新课改所遵循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大胆尝试了“自主式”的教学实践。一、“自主式”教学的前…  相似文献   

16.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是我们教师过去常说的一句话。现在,在《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下,恐怕教师的“一桶水”已不能满足学生知识渴求,已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了。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只有学生掌握了“寻找水源”和“挖井汲水”的技能,才能使知识与智慧之源永不枯竭,与人生同步。我们在实施新课标的课堂阅读教学中,都应该深刻认识到:我们教师不仅要有充足的“水”,还要有鲜活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表现两方面:一是注重技术操作,教师成了工匠。二是追求艺术效果,教师成了演员,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更新教学观念:一、语文资源方面,扩大语文资源的范围,立足课内,放眼课外。二、语文学习者方面,教学要以体验感悟熏陶为主,教育要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适应学生需要。三、语文教学方面,要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我思故我在”只有不断审思,教学才可能升华。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小学语文教育的教育教学思路也在逐步发生着转变。所谓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又被称为语文发现法教学和语文探究性教学,往往是指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并牢固掌握通过探索获得的原理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根据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标准》的内容指示,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将学生放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是值得广泛提倡的,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加强的。  相似文献   

19.
黄燕舞  黄露珊 《科技资讯》2007,(13):100-100
本文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本,以读书为主,探讨让学生“自己读”、“自主读”、“自觉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确立的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真正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这一核心思想,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真正推行教学民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践教学民主思想,我在体会是要从树立以下“三观”入手,来实践教学民主思想,进而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一、以学生为本,树立“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观我们的语文教学,曾经历了“知识本位”“智力本位”的过程。语文教学的重点也相应表现在以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以“开发学生智力、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各科技能、技巧为中心”。以此相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