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德布罗意的非线性波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除了爱因斯坦被人誉为“哲学家和科学家”外,还有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被人誉为“思想家和物理学家”,其中一位是尼耳斯·玻尔,另一位就是路易·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亲王。玻尔是“正统”量子力学纯几率诠释哥本哈根学派的领袖,德布罗意则是“非正统”波动力学因果诠释“法兰西学派”的创始人。德布罗意性格内向儒雅,很少走出国门。他作为思想家到底在思考些什么呢?他在追求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他与玻尔的分歧到底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2.
“深奥真理”探索中的思想分野──关于爱因斯坦-玻尔论战的管见之二沈 两种“实在”观念什么是物理实在?爱因斯坦和哥派(哥本哈根学派)见解不同、回答不一,以致在第六届索尔未物理学讨论会(Igso年)和后来一段时间里针锋相对地争论过。人们便以彼此相违的“实...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探索物质结构过程中,发生过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这是不足为怪的。然而,爱因斯坦与尼耳斯·玻尔有关量子力学问题的争论,却是物理学史上罕见的事件。作为物理学巨匠,他们都是好朋友,披此之间保持着终生不喻的友情。然而,他们之间的争论从1924年起,旷日持久到爱因斯坦去世的1955年。究其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人们去研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爱因斯坦与玻尔的论战,有人分为三个阶段。其第一阶段为1924-1927年间。此时完整的量子力学逐步建立,量子力学的特征逐渐明显;但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的基本统计性质不能容忍。1924…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原子物理学家玻尔诞生95周年纪念,我们请曾多次去过玻尔研究所的杨福家同志撰文以志纪念,文章中有两点我们印象深刻:一是“哥本哈根精神”,即平等、自由的讨论,相互紧密的合作和浓厚的学术气氛;二是玻尔与爱因斯坦间既是相互尊敬的好友,又是在学术上持续了好几十年争论的对手这种关系.这两点对我国科学技术领域中进行民主化、现代化建设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5.
四、关于“波包的缩编”的话题在20世纪20年代,当量子理论的作用开始充分显露之时,一股强烈的震惊与迷惑在物理学家中间回响。然而,如前所述,在量子理论发展的早期曾起过重要作用的爱因斯坦,却成为抨击破尔所坚持的量子理论的急先锋。爱因斯坦到1955年谢世,还依旧坚信量子理论的表述形式中缺少一种实质性成分。爱因斯坦生前反复试图证明量子理论的不完全性,提出许多很有见地的论据,但每次都被尼·玻尔雅致而有说服力地反驳掉,看来爱因斯坦驱除原子中幽灵的探索近乎徒劳。然而,量子论战远未消失,阿莱因·阿斯派克特的实验将这种论…  相似文献   

6.
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略论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的评价和贡献沈爱因斯坦认为,玻尔提出原子定态概念,用以说明原子光谱定律和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乃是一个“最伟大的发现”;即使到其晚年,依然把这个发现称作“奇迹”,并誉之为“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之...  相似文献   

7.
时空的本质     
在一场持续了几个月的辩论中,两位相对论学者,提出他们关于宇宙及其演变及对量子理论影响的不同观点。前英国皇家学会会长M·阿蒂雅认为,这是继爱因斯坦和玻尔辩论之后本世纪最重要的论争。《科学美国人》编者按语:1994年,斯蒂芬·霍金(StePhenWHawking)和罗杰·彭罗斯(RogerPenrose)在剑桥大学牛顿数学科学研究所发表了一系列公开演讲。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用《时空的本质》的书名结集出版。为了对两位科学家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对照,《科学美国人》选辑他们几次演讲的精义在这里发表。他们分享着物理学的共同传统(彭罗斯在剑桥…  相似文献   

8.
很少有一门科学经历过三十年左右这样动荡而又有成效的时期,它动摇了本世纪头三十年中的物理学。一些在这一时期开始还无可争议的基本概念,现已成为过去“经典”年代的踪迹。诚然,居里、卢瑟福、普朗克、爱因斯坦、闵可夫斯基、薛定谔、玻尔和玻恩等主要先行者,以及其他一些同代物理学家,都揭示过“革命性”的革新成果。但还是有人认为,尽管他们曾不遗余力,业绩卓著,可在实际上仍很接近经典  相似文献   

9.
纳粹德国抢先造原子弹 一天深夜,丹麦警察潜入玻尔教授寓所,并悄悄地告诉他:“盖世太保正在到处搜寻你……”于是,满头银发的玻尔携带着装有“核原料”的小瓶逃到了瑞典,又从瑞典逃往英国,后搭乘“德罗特宁尔摩”号邮船前往美国,于1939年1月16日抵达纽约港。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说:“伟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作曲家两者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伟大的诗人。” 为了理解爱因斯坦的判断,我们首先应该知道“诗人是什么样的人”。谈及“诗人”的定义,歌德在1825年6月11日对爱克曼说,有什么必要下那么多的定义?一个人,对情境有生动的情感,再加上具有把它表达出来的本领,那么他就是诗人。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和玻尔式的科学工作在年轻时为圆诺贝尔奖之梦而创造性地忘我工作着。由于1968年之前尚无诺贝尔经济学奖,因此,与我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们可能不会有此工作动因。  相似文献   

12.
一、近代物理的象征在尼耳斯·玻尔诞生100周年的今天,我们已目睹了量子物理学的辉煌成就和它所带来的巨大实际后果,和相对论不同,量子力学即使只算到它的基本建立,也要写上一长串光辉的名字: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德布罗意、薛定谔、玻恩、狄拉克、泡利、费米和费曼等等,但是玻尔有他特殊的作用,这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对玻尔,是科学上最著名的较量之一。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他们为物理学的未来而展开论战。爱因斯坦不能接受量子力学荒谬绝伦的无序性和不可知性,因此他设正了一连串精巧的思维实验来攻击这个理论。但是每当他似乎揭开了量子论核心问题上的不一致性时,玻尔(NichsBohr)却证明爱因斯坦是错误的。尽管量子力学有那些不尽如人意的成分,它还是获胜了。玻尔是用海森伯(WernerHeisedberg)的测不准原理来不断挫败爱因斯坦的进攻的。按照海森伯的原理,测量一电子或任何别的量子粒子的位置,就会扰乱它的动量Z而测量它…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国际物理年,又称“爱因斯坦奇迹年”,其根源正在于100年前,也即1905年,爱因斯坦在布朗运动、量子论和狭义相对论这三个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因此,在我们纪念国际物理年的时候,自然不会忘记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关于爱因斯坦的传记,仅就以中文出版的来说,也已经为数不少了,在我们的荐书栏目中也有过一些介绍。不过,这部最新出版的《镜头下的爱因斯坦》,仍然因其独特的形式和风格值得我们在这里向读者推荐。近些年来,在各类图书的出版中,图文类的图书一直保持着在品种数量上急速发展的势头。确实,在这样一个所谓“读图”的…  相似文献   

15.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苏联物理学家朗道(L. D. Landau)认为,物理学家必须“头脑敏锐、基础深广”。而在本世纪的物理学家中真正够得上这个标准的,只有爱因斯坦和玻尔两人。的确,他们对于现代物理学的贡献,称得上是开创性的、奠基性的和指导性的,他们的影响所及,超越了与他们同时代的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16.
2011年9月,根据位于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粒子物理学家的研究报告,他们检测到中微子的运动速度超过了光速,这违反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但是,这却让时间旅行变成了可能。而2012年2月,该项目负责人对外发表声明称,他们找到了两个可能“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问题。科学家称爱因斯坦相对论依然正确。  相似文献   

17.
《世界科学》2005,(11):F0003-F0003
2005年10月19日下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复旦大学作了两场专题报告,第一场报告会为科普讲座,题为“在上海纪念爱因斯坦及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第二场报告会为传业讲座,题为“解薛定谔方程的一种新方法”。数百名复旦师生和科技工作者出席聆听了李政道博士的报告。这两场报告会由上海市科协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市科学和艺术学会,上海市物理学会和上海市科协事业发展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18.
(续2005.1期)四“阿尔索斯”一成立,就把绑架和俘获德国著名物理科学家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当战争打到德国本土以后,搜捕工作就成为头等重要的任务。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些科学家中的任何人落入苏联手中,就是“阿尔索斯”工作的最高准则。1943年12月,“阿尔索斯”将卡耳佛特少校派到伦敦,名义上是美国大使馆的武官,实际上专门从事科学间谍的工作。他首先仔细查阅了德国现期和过期的全部物理杂志,并且询问了逃到美国的所有欧洲的物理学家,像爱因斯坦、费米和玻尔等人,然后开列出一张共有50名德国科学家的名单,他们都是可能与德国原子能计划有关…  相似文献   

19.
关于爱因斯坦的传记和相关类型的书籍,国外国内已经出版了许多许多种,普及类的读物,更是数目惊人。就是在本栏目,也曾不止一次地推荐过有关爱因斯坦的传记和文集。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什么新的方式可以编写出有关爱因斯坦的著作吗?还有什么新的形式可以将更多的读者吸引过来,让他们更有兴趣,更为自觉地去了解、学习爱因斯坦这位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吗?这样的方式和途径当然还有许多种。我们这次在这里推荐的《一个真实的爱因斯坦》这本书,就是以全新的图文书的形式,在向读者介绍“真实的”爱因斯坦。关于“真实的”这一形容,如果从历史学的角…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尼耳斯·玻尔诞生100周年的日子里,本刊这期继续刊载有关的纪念文章。1922年,玻尔应邀赴德国格廷根讲学,由于这次讲学所起的历史作用,人们就把这次访问称为“玻尔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