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访花传粉是显花植物和动物(主要是昆虫、鸟类和蝙蝠)协同进化的结果,已知显花植物85%是由昆虫传媒授粉的。双翅目寄蝇科是一类重要的访花传粉昆虫,突颜寄蝇亚科和寄蝇族等成虫最常见于各类显花植物上。报告了我国常见的访花传粉寄蝇科4亚科18族54属119种物种名录,它们在农林牧业生产、植物保护、害虫生物控制及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稳定中意义重大,但还没有被认识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对传粉昆虫蜜(粉)源植物的准确鉴定方法。【方法】通过文献调查,综述了传粉昆虫蜜(粉)源植物的鉴定方法。【结果】传粉昆虫蜜(粉)源植物鉴定的方法主要有野外观测、蜂蜜孢粉学技术、DNA条形码及宏条形码技术等3种方法。【结论】DNA条形码及宏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传粉昆虫蜜(粉)源植物鉴定中的应用中具有省时省力、研究成本低、近源物种鉴定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等优点,同时还可以实现混合花粉中每种植物花粉的相对丰富度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贵州10种常见植物进行传粉者观察,并对比植物和传粉者组成比例的差异。观察发现访花昆虫可划分为蜜蜂、蝇类、食蚜蝇、蛾类、蝶类、蚂蚁、熊蜂、大黄蜂8大功能群,其中,蜜蜂为油菜、杜鹃、山茶、菊花、李的主要访花昆虫,具有最高的访问频次;菊花、杜鹃、油菜、李为受到访问最多的花,常见访花昆虫访问的植物物种与受访频率较高的植物物种间,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深圳围岭公园昆虫的区系组成和多样性的特点.对丰富的昆虫资源的利用进行了植物传粉、药用、食品、工业原料、观赏、科普教育、旅游纪念品等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榕树和传粉榕小蜂是昆虫与植物之间专性互利共生关系的标志性代表。当然,除传粉榕小蜂外,还有多种非传粉榕小蜂等其他昆虫与榕果相伴共生。互利共生是两个物种在长期而稳定的进化历程中形成的互相依赖、共同获利的共生关系。互利共生的生物构成了一种非常巧妙而有趣的共生系统,也为科学家研究物种间协同进化和物种形成等课题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对象。其中,传粉昆虫和植物之间的  相似文献   

6.
对桂花访花昆虫种类、访花频率、访花时间、访花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桂花的主要访花昆虫有13科18种,隶属于膜翅目、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其中鳞翅目共有7种,膜翅目6种,双翅目3种,鞘翅目、半翅目各1种。蜂类和食蚜蝇类访花频率高,数量大,为桂花主要的传粉昆虫。访花高峰期为桂花开花的盛花期,停留时间与传粉频率呈负相关关系。日活动规律为双峰型和单峰型,活动高峰期有一定交错。  相似文献   

7.
对入侵中国华南地区的薇甘菊的传粉昆虫及其访花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薇甘菊的访花昆虫有30种,隶属于6目19科,以膜翅目、双翅目和半翅目为主.稳定的和访花频率较高的传粉者主要为蜜蜂、丽蝇和食蚜蝇,其中以丽蝇的访花频率为最高.蜜蜂的每日访花频率的高峰出现在9:00-10:00和15:00-16:00,而丽蝇和食蚜蝇则为11:...  相似文献   

8.
定位观测了紫藤的访花昆虫种类及觅食行为,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花粉形态。结果表明:紫藤的主要访花昆虫为膜翅目的黄胸木蜂和意大利蜂,两者都有传粉行为,属传粉者。意大利蜂除有传粉行为外还有偷蜜行为。花粉在形态上表现出多型性:长球形(赤道观长椭圆形,极面观近三裂圆形),三孔沟;三菱锥形(赤道观近三角形,极面观近三角形),六孔沟;赤道观近三角形,极面观近菱形,四孔沟。外壁纹饰均为橘皮状。  相似文献   

9.
尚磊 《青年科学》2009,(1):33-33
在植物王国中,有些聪明的植物为了保护自己,练就了一身高超的伪装技术:把自己伪装得普通些。可以躲过动物的眼睛;使自己长得恐怖些,可以吓唬要伤害自己的动物;把自己扮得像昆虫,吸引昆虫来传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新疆石河子市红柳公园的密花柽柳为研究对象,2013-2014年通过采用追踪观测的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密花柽柳自然种群的传粉特征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并对密花柽柳的访花者种类、访花行为、传粉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有5种访花者,以膜翅目、鞘翅目昆虫中的蜂类和花金龟类为主,蜂类为最频繁的访问者,同一天内的不同时间,访花者的访花频率有较大差异,一般规律是8:00-10:00之间花序上访花者的访花频率最高,11:00点以后数量急剧减少。去雄蕊和摘除花瓣实验表明,雄蕊在诱使昆虫访花上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2005,(10):33-33
熊蜂是蜜蜂大家庭的成员之一,世界已知300余种,我国约有100余种,自然分布范围广,是一种优良的野生传粉昆虫。其个体较大、颜色鲜艳、全身长有绒毛,飞起来嗡嗡作响,形似“熊”而得名。它有较长的吻,具有较强的采集力,能抵抗恶劣的环境,对低温、低光适应能力强。而且,熊蜂的趋光性差,耐温性强,信息交流不发达,对于温室的环境比较适应。因此,熊蜂成为温室传粉昆虫的最佳选择,并且也已被国内外实践证明是设施作物的最理想的传粉媒介。  相似文献   

12.
虞国跃 《大自然》2011,(4):14-15
世界上约80%的开花植物需要昆虫等动物帮助授粉才能结实。绝大多数这类植物的花内具有蜜腺,能分泌花蜜,并吸引昆虫、蝙蝠等传粉动物前来吸食,同时为植物授粉。  相似文献   

13.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需要昆虫授粉,发现和利用不同地理分布的油菜访花昆虫,对提高油菜的传粉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江西上饶是油菜的重要种植区域,油菜花的花期在2~3月。选择广信区和信州区为观测点,调查了油菜访花昆虫种类,并对优势访花昆虫中华蜜蜂的行为及其与温度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调查共发现油菜有45种访花昆虫,属于膜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等。其中中华蜜蜂是优势访花昆虫,访花频率在13.70~21.24朵/分钟之间。中华蜜蜂的访花频率与环境的温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r=0.871,P<0.01),温度升高访花频率也升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食蚜蝇科(Syrphidae)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中国食蚜蝇科昆虫的研究现状.食蚜蝇科昆虫是一类重要的资源昆虫,在控制重要害虫蚜虫的种群密度、在自然界传粉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此外部分种类的食蚜蝇还是林业、作物、蔬菜、花卉重要害虫.中国食蚜蝇科的研究不论是系统分类、生物学特性、还是生物防治利用等方面,都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5.
传粉榕小蜂和榕树形成了传粉昆虫与植物间互利共生的典范.除了传粉榕小蜂外,榕果内还存在多类非传粉榕小蜂以及蝇类、蛾类、甲虫类等昆虫,这些昆虫在形态和生活史等方面形成了对榕树的适应;一些种类对榕树具有种层次上的寄主专一性,存在对寄主植物的适应辐射.而那些生活在榕树其它部位的昆虫对榕树的寄主专一性则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世界》2009,(8):14-33
兰花的生命周期从细如尘土的种子开始;被兰科植物“挟持”的真菌;兰花如何享受真菌提供的美餐?兰花对真菌忠诚吗?兰花与传粉昆虫的精巧配合  相似文献   

17.
杜鹃花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杜鹃花孢粉学、繁育系统及传粉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提出杜鹃花属植物繁殖生物学未来的研究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探讨杜鹃花属孢粉学线形结构的花粉呈现的进化意义;(2)在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研究不同地点的相同物种和不同物种繁育系统,分析杜鹃花繁育系统多样性的相关因子,了解传粉系统及传粉昆虫的多样性,揭示杜鹃花属的传粉者特点;(3)选取合适的基因片段,重建杜鹃花属的系统,通过系统树找出可能是杂交起源的种类,纠正经典分类学在杜鹃花属系统位置构建方面的偏差;(4)对比不同杂交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找出传粉昆虫对不同亲本和杂交个体施加选择压力的差别,明确在物种的杂交形成过程中传粉昆虫对生殖隔离的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罗峰 《科技潮》2005,(12):48-49
每当人们提及“濒危动物”这一名词时,便会不由自主地与一些熟悉的名字联在一起,如:老虎、熊猫、秃鹫等。最近,《美国国家地理》却发表文章指出,依据最新研究显示,全球绝大多数濒于灭绝的物种却是“微不足道”的昆虫。而作为植物的“红娘”——传粉昆虫,恰恰属于这些被忽略的“多数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用致畸胎试验来检测3种昆虫病毒对脊椎动物胚胎的致畸作用。研究结果表明,3种昆虫病毒对小白鼠胚胎无致畸效应和致畸活性。因此可以认为3种昆虫病毒对脊椎动物无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重庆市郊瓜类蔬菜昆虫群落研究结果的第一部分,主要报道瓜类昆虫落(包括蛛形纲和软体动物门中的一些有害生物及天敌,下同)的组成和结构,初步查明对瓜类蔬菜有直接或间接危害的动物有53种,分属于3纲,14目中的32个科;天敌38种,涉及2纲,9目中的21个科,另外还有传粉昆虫和杂食性昆虫各1种,分属于2个科,在初步弄清群落内物种间营养关系的基础上,用营养物种的概念探讨了不同营养物种数,不同类型链节数,链节总数与物种数之间的关系,表明瓜类昆虫群落属于发育不成熟,结构较为简单的群落,本文还同时应用基于食物网映射矩阵的匹配系数和基于物种及其多度的群落系数对5种瓜类昆虫群落相似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