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阁寺》中的金阁作为贯穿小说始终的重要物象,不仅为人物沟口提供了美好想象、理想幻灭、自我毁灭的契机,也在他处理同“重要他者”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阁的多面形象映射了沟口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构成了沟口精神嬗变的伦理标志物;沟口的多面形象与金阁的多重物象隐喻遥相呼应,成了金阁“物语”表达的参与完成者。小说在写人状物的“双线并进”中探讨了欲望与诱惑的“无常”。  相似文献   

2.
3.
紫姬无疑是《源氏物语》中最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她出身高贵、气质高雅,品貌端庄、性情温柔,但是她不得不交出了作为人的全部自主权,以别无选择代替了一切选择。紫式部通过其婚姻真实地再现了这位外表平静如水、内心隐忍顺从的贵夫人所怀有的“难以忍受的痛苦”以及这痛苦所包含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4.
文学翻译作品究竟能对原作忠实到什么程度,是不是真的有可能达到形神毕肖,天衣无缝的程度呢?这不但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重读拜伦《哀希腊》的几种译文,又想到了人们对翻译的种种论述和责难。翻译是困难的。这不仅关涉到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字,而且关涉到完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心理、习惯和思维方法,此外还得考虑完全不同的接受对象。而诗的翻译尤为困难,因为,  相似文献   

5.
紫姬是《源氏物语》众多妇性中最为光彩照人的一位完美女性,作者紫式部通过紫姬形象的塑造表现了紫式部心目中理想女性构想,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同时,紫姬这一形象的塑造,也最为深刻地体现了紫式部对女性命运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6.
日本人的美意识中“物哀”是极其重要且经常被提及的。本文通过分析“物哀”美意识产生与发展直到被明确提出的过程,阐述了“物哀”的具体含义与在日本文学、文化、生活各方面的表现,论述了“物哀”对日本人的精神世界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指出封建时代中日两国妇女的命运遭遇既有相同也有相异之外,以及造成这种异同的种种原因,从而探讨了文学创作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8.
いうまでもなく、日本でノーベル文学賞を受賞して、有名な小説家である川端康成は、すでに在る自国の文学のほか、異国の文学といえば漢文学しか享受できなかった古代の歌詠みや日記物語の作者とちがって、古今東西の文学の広い享受者でもある.だがゃつぽり自分の物哀に腾たぃのである.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小说《洛丽塔》。小说在讲述一个饱受争议的故事的同时,通过诸多隐喻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理解,认为纳博科夫将这些细节称之为小说的神经、脉络和坐标。读者通过对这些细节的细读,能获得一个合适的文学视角来解读《洛丽塔》和纳博科夫,从而走进纳博科夫潜心营造的艺术世界,感受到纳博科夫努力追求的"美学幸福"。  相似文献   

10.
“物哀”是日本文学、美学的传统理念,川端康成是日本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川端的文学创作具有浓烈而独特的“物哀”品格,具体体现为:强调自然风物;侧重抒写恋情,哀的底蕴、美的追求;“知物哀”的圆融化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学代表性的文学倾向是气势磅礴、雄浑强劲的"风骨"文学.与此相对,日本文学代表性的文学倾向则是略显阴柔的"物哀"文学."风骨"与"物哀"分别构成了中日两国文学的文学特征.这种文学特征上的差异,可以从两国风土的不同中找到原因.  相似文献   

12.
13.
杜甫《哀王孙》是一首反映安史之乱中唐皇室悲惨遭遇的诗篇。诗中流露出很明显地“忠君”思想,导致古今论者对此诗评价悬殊。如果我们能够超越诗中“忠君”思想的表层,就会发现杜甫在此诗中流露出的思想其实仍是他一贯的爱国爱民思想的流露。本诗“指陈时事,反思致用”的特质于我们认识那个特定时代有着不可忽视的“诗史”价值。今天的我们有必要对此诗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述的“以物观物”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有其独特的审美内涵。同时这一审美方式是在道家老庄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其次,以农业社会为背景的宇宙观,以及个人与时代的共同作用也和其产生有密切关系。另外,这也是文学理论自身发展的结果,体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态度世界。  相似文献   

15.
《列女传》中的女性观初看起来颇有些矛盾,存在诸多相互冲突之处。但经过分析可知,这些矛盾的造成,并不是由作者刘向女性观的混乱所引起,而是写作对象以及作者秉持更高写作理念带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仁"的思想,《论语》中的文学观表现为尚文和尚用两个方面,两者分别表现为对文学艺术特征及其社会作用的关注和重视,"中庸"的思想将二者有机调节融合一体,达到"中和"之美,在文学观上表现为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哀猿何处呜     
杨献平 《世界博览》2010,(11):86-86
《山海经·南山经》曰:“堂庭之山,多白猿。”《兽经》云:“猿三鸣而人泪下。”性喜安静的白猿,在人和猛兽频繁追逐猎杀、残酷而又血腥的生存疆场之外,如同远古隐者,于幽谧处独享纷繁时光。斯时的大地,无边的林木覆盖山川,林间空地上长着金黄色的茅草。动物们聚集一起,在和煦或者暴虐的日光下啃噬和追逐。  相似文献   

19.
在《庄子》和《反杜林论》中,自由问题备受关注。两有诸多相似之处,然而两在自由的基础、实现途径和最终指归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差异,只有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进行深入的剖析,肯定其中的合理成分,同时结合中国化的特点,才能对其中的自由思想,做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阐发。  相似文献   

20.
日本动画片中洋溢的浓郁民族性一直是日本动画的显著特点,其中,物哀思想和对死亡的赞美充斥其中。日本动画片中体现物哀思想的唯美、颓废,死亡场面充满绝艳,美到让人窒息。这些带有病态特点的审美却成为吸引众多青少年的"亮点",引人深思。如何批判的看待这一现象与如何借鉴日本动画片中民族性的表达对于我们当下的动画创作同样具有启迪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