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亭记》全名为《白蘋洲五亭记》,是白居易六十八岁“得风痹之疾”那年,在洛阳应友人湖州刺史杨汉公之请,根据杨汉公送去的五亭图而写的一篇记文。全文刊载在明《万历湖州府志》卷四第十三、十四页。  相似文献   

2.
50年代,荷兰驻华大使、汉学家高罗佩在北京古董店买走一本万历年间出版的五彩套色木刻画册——《花营锦阵》,这本对研究《金瓶梅》作者有珍贵价值的书从此难睹真容。直到不久前,台湾出版《秘戏图考》,将此书以黑白版印行,读者才有幸见到“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成书时限一直是不解之谜,本文以有力证据证明《金瓶梅》成书上限可定于万历元年。其主要证据为:一、第68回的“新河一带”“毁闸折坝”,“南河南徒,淤沙无水”、“疲弊之极”、“贼盗梗阻”等史实均发生于隆庆元年之后;二、第77、78回提到的济州管屯产生于嘉靖二十五年重修济宁卫之后,计亩征收银两,“秋税”、“夏税”均不征收实物,发生于万丙八年之后;三、书中所提到的三大丧和生辰八字按万年历推算均排在隆庆五、六年,梅节先生有证。总之,《金瓶梅》成书时间为万历元年至万历二十年。这是《金瓶梅》研究的一项新的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4.
套印精度是评价印刷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提高印品质量,分析了印刷过程中影响套印精度的因素,并探讨了套印精度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古代描写妓女的短篇小说中的一篇佳作。数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至今仍有认真研究和讨论的必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根据真实的故事创作的。故事发生在明代万历年间。最初记载这个故事的是明宋幼清《九龠集》(又见  相似文献   

6.
一、道家左旋《太极先天图》的产生左旋《太极图》是以“太极”命名的图象,而魏伯阳《参同契》的九种图式中,并没有以“太极”命名的图式。以“太极”命名的图象,直至唐代《太极先天图》、清初学者毛奇龄在《西河合集·太极图遗义》中介绍了唐代道教典笈《上方大洞真元妙经》第三附图《太极先天图》(减图1),①便是最早以“太极”命名图象的范例。在此图中,已将《水火匡廓图》和《三五至精图》命为一图,所不同的只是,按《参同契》中  相似文献   

7.
书讯     
《印美关系爱恨录》近日由时事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赵蔚文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这是作者继《印中关系风云录》之后又一部当代印度外交关系史著作。印度和美国在社会人文、自然地理等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而共同点仅仅在于都是大国、都说英语、都是“最大的民主国家”等寥寥几处,因此双方的战略利益有较大分歧,双边关系起伏不定。1985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曾说,美印一向有“爱与恨”的关系,有时“很好”,有时“不那么好”。此话恰当概括了美印关系状况,故本书借以名之。本书的特点:一是时间跨度大、史实资料丰富,详细记…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另一文提出全真教主丘处机师徒是《西游记》祖本《西游记(平话)》作者的前提下,本文又结合明代全真教秘史,通过对“华阳洞天主义”具体历史的分析。认为今本《西游记》的定稿人是明代万历年江苏茅山的全真教龙门派道士,其中闫希言师徒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9.
全真道士闫希言师徒是今本《西游记》定稿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作者另一文提出全真教主丘处机门徒是《西游记》祖本《西游记 (平话 )》作者的前提下 ,本文又结合明代全真教秘史 ,通过对“华阳洞天主人”具体历史的分析 ,认为今本《西游记》的定稿人是明代万历年间江苏茅山的全真教龙门派道士 ,其中闫希言师徒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10.
套印不准是彩色印刷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是彩色印刷中影响印品质量的首要因素.在彩色印刷中,要使色彩完成正确复制还原,各单色版必须准确无误地套合在一起,这样网点叠印效果好,色彩鲜艳,层次饱满清晰.如果套印不准,则各色网点无法准确套合,图像就会模糊,色彩还原失真.  相似文献   

11.
从“三言”、“二拍”、《幻影》看徽商李令媛中国封建社会是十分漫长的。然而它也在缓慢地向前发展着,到了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在古老的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产生新的资本主义的萌芽。这一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带来了市民阶层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市民阶层的反抗斗争也日益...  相似文献   

12.
王均岱  王伟莉 《科技信息》2009,(30):141-141
馆藏古籍善本《古籍渊鉴》,康熙四十九年刊刻,彩色套印,在当时是最精和宫内最大的一部历代文章总集。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在这套书上有康熙皇帝的两枚钤书章和这套书的六色(笔者认为)套印与其奇特的版本。  相似文献   

13.
为世人称道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 ,不仅成为我们人类传播与保存知识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而且对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产生了较大作用及深远的影响。提到印刷术 ,我们不能不把佛教典籍与之联系起来 ,因为佛典与雕版印刷的因缘很深。据唐冯贽《云仙散录》引《僧园逸录》 :“玄以回锋纸印普贤像 ,施于四方 ,每岁五驮无馀。”故而得知 ,最初在唐贞观三年出现的早期印刷品为佛教宣传品。不仅如此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是八世纪初(约 70 4年— 75 1年 )唐印本 ,《无垢净光大罗尼经》 ;最早的印刷书签是《契丹藏》(《辽…  相似文献   

14.
我院图书馆珍藏的明刻本《东坡全集》,共一百一十五卷,目录七卷,附宋史本传一卷、东坡先生年谱一卷、东坡先生墓志铭一卷,共48册。板框尺寸为20.8×14.1cm。十行十九字,白口,单黑鱼尾,四周单边。书内钤有“天空壬鸟飞”、“臣王鏊印”、“苏仲(?)氏珍藏”、“贺黄公藏书印”、“曲水亭”、“宜亭读书”诸印。第二十二卷版心下镌“后四”,书内有批点。这个版本,到目前为止,只见两种分目有著录:一是王重民的《中国善本书提要》著录有,但该书现藏美国国会图书馆;二是《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有,却附录三种已不存。而我院图书馆的藏本除《凡例》和《序》不存外,其它均存,与这两种书目所著录的版本特征比较,除册数稍有出入外,其它都吻合。一种书装订成不同册数,是不足为奇的,我院馆藏的《大学衍义》就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明人笔记相关记载与《金瓶梅词话》文本为据,从对诸多矛盾现象的分析入手,考察出眼下见到的《新刻金瓶梅词话》是三刻本。初刻书名《金瓶梅》,无序文,刊刻时间为万历四十三年;二刻书名《金瓶梅传》,三篇序文俱全,刊刻时间是万历四十七年。《新刻金瓶梅词话》为《金瓶梅传》的翻印本即三刻,除书名的变化外,内容上无变更,翻印时间是万历四十八年之后。  相似文献   

16.
万历年间,戏曲家陈与郊创作的杂剧《袁氏义犬》,其题材虽来源于历史故事,却带有浓重的自传色彩。该杂剧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是将王衡的杂剧《没奈何》插入第一出,采用了“戏中戏”的艺术手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戏剧效果;另一个是陈与郊有心将该剧写成一部“寓言剧”,并通过一个寓言故事的演述来寄寓和抒写自己的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17.
关于《金瓶梅》成书年代问题 ,学术界一致认为应是产生于明代的文学作品 ,至于究竟成书于嘉靖还是万历 ,抑或隆庆年间 ,研究者看法不一。本文通过对书中出现的许多干支纪年、纪月及纪日进行推算和考证 ,认为《金瓶梅》应成书于万历中期以后。  相似文献   

18.
一、德、智含义的演变古代的德与智最初都具有多种含义。德,由卜辞“值”演变而来,最初的基本含义有三种。(一)通“得”,适度占有的意思。如:“德,得也,得事宜也。”(《释名释言语》)在殷代,人们普遍认为心直者方能有所得,故把德写成“惪”。“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说文》)魏晋时期玄学代表人物王弼说得最明白:“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老子注》)(二)指“物性”,即物的“德性”,与“天道”相对应。古人有种看法,认为宇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拙著《四库提要补正》之一节,含二十三条:乾道临安志、剡录、嘉定赤城志、澉水志、景定严州续志、咸淳临安志、至元嘉禾志、大德昌国州图志、吴兴备志、(雍正)浙江通志、成化杭州府志、赤城新志、吴兴掌故集、湖州府志、海盐县图经、万历严州府志、万历温州府志、海昌外志、杭志三诘三误辨、雁山志、仙岩志、瓯江逸志、会稽三赋。其中,剡录、大德昌国州图志两条,已在《文献》第十三辑刊出,兹不赘。  相似文献   

20.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1933)农历闰五月书。纸本。首页题下钤“归研楼”白文印,末页款后钤“余绍宋印”(回文,朱)、“越园”(白)二印。凡7页,32.8cm×17.2cm×7。衡庐藏。余绍宋(1883—1949),字越园,晚号寒柯,浙江龙游县人。曾赴日攻读法律,民国官至司法次长。后致力于书画创作和书画理论、方志学等研究。早年长寓北京,晚年定居杭州。曾主编杭州《东南日报》特种副刊《金石书画》。1943年出任浙江通志馆馆长。主纂有《龙游县志》《重修浙江通志初稿》,著有《书画书录解题》《余绍宋日记》等。越园书法,诸体兼擅,尤以行草为佳。其行草书于唐人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