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粮食购销市场化打破了国有粮食企业对市场的垄断局面,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按市场需求组织粮食生产,由市场来调节粮食余缺。但我国国有粮食企业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自身还存在着经营机制、产权体制不健全等障碍。国有粮食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参与主体之一,需要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发展,用竞争战略指导企业的经营。  相似文献   

2.
在夏、秋粮大量收购入库期间,粮食购销企业的收购工作,大都按照以往的经验,组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另组人员并选定人员从事验质、过称、看仓等,以保证粮食收购秩序,加快收购进度,节省农户售粮时间。因此,有时检质人员并非是本品种粮食的保管员,受业务素质和责任心等诸多因素影响,验质人员难免“错位”、“缺位”,在粮食入库后的保管过程中,往往出现粮食质量、数量问题,不仅导致库存粮食不能正常溢余,而且易发生粮食质量事故等。这既造成损失浪费,又增加工处理事故费用开支等,且难以准确追究其保管员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成熟,特别是它们在仓储、物流等领域的应用,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实际仓储物流场景的不同,将对基于大数据的云计算构架提出不同的要求.由于粮食行业目前还没有建立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存在涉粮企业信息系统技术路线、数据结构、模块功能各不相同等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切实可行的数据采集技术手段.“智慧粮食”建设以大数据平台为核心,是粮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这一云平台系统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粮食行业对大数据支持的需求,并为云计算在粮食行业的实际应用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什么经济成份组建的企业,无论是何种行业的企业,都要高度重视企业财务管理,把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中心位置上,并对其进行再认识。如何加强国有粮食企业的财务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促进粮食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危机的实质是国土危机、水危机和人口危机。有专家提出,中国粮食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帮助农民转化为市民,而不是补贴农民种粮食。在中国粮食问题上,科技能有多大作为?李振声院士及其小麦育种工作带给中国农业科技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陈晓伟 《科技信息》2006,(12):47-49
早期粮食平房仓的建设因技术条件限制用电设备非常少,随着储粮技术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电气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化粮库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2001年国家对平房仓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并编制配套了新的技术规程,为指导、规范以后的设计提供了标准,粮食平房仓归属于库房类型,但其性质又区别于一般库房,同是国家标准的其他设计规范对库房分类不可能涉及到每个行业,造成在依据标准进行粮食平房仓设计时存在理解上的差异,应针对粮食仓储行业的特殊性,分析和理解相关规范条文制订的目的,做到合理与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在论述粮食企业如何有效精准的进行存货盘点。存货的确认和计量会影响企业期末资产的价值和期间利润的高低,同时它还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存货信息,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由于存货存在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在会计核算上与存货所对应的会计科目很多,所以,存货审计的技术及专业要求很高,它要求审计人员具有敏锐的专业判断和对异常情况的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8.
粮食问题一直是制约滇东南地区农业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粮食发展目标的选择是粮食问题研究的重要,本文根据1952-1990年的39年的统计资料,建立灰色系统和多元回归模型,应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侧重探索对粮食总量有直接影响的,关联度大的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水平,复种指数等多种变量因子,并把这些因子放入一个对立统一的系统中,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与制约性,进行综合协调研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粮食目标选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望江县通过大力实施粮食生产科技工程,粮食生产科技水平提升,产量提高,粮食产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粮食生产正面临着四大问题,WTO的加入在对粮食生产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在的机遇。降低粮食自给率,进行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将使我国粮食生产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粮食方面的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严把入库前的验质关,努力提高粮食入库质量是做好粮食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粮食征购入库依次经过验质、复检、过磅、划码、签章、入库、收票、结算、汇总、核对帐物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如不严格把关都会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损失。笔者根据粮食征购工作实践,针对粮食征购验质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预防措施略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新型粮食水分快速测定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研究粮食的阻抗-频率特性和阻抗-水分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适用于粮食收购的新型水分快速测定仪器,它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已在我国粮食行业普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和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体制的变化,我国粮食行业的职业教育发生了规模和构架上的大幅度变化。本文从专业体系、课程设置、岗位培训三个方面分析了粮食行业职业教育的现状,并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四个角度提出了改革思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食供求的5次波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粮食是最重要的农产品。粮食供求波动不仅是市场上其他农产品供求矛盾和价格波动的诱因,而且也是新中国近50年历史上影响农村政策,甚至影响国家经济方针的主要的因素之一。回顾过去我们知道,建国以来已经发生了5次粮食供求波动,改革前30年有2次,改革20年来有3次;而且有2次集中发生在90年代。可以说,没有哪一次完全是由于粮食生产下降造成的。5次粮食供求波动中,尽管1959~1961年那次被称作“3年自然灾害”的供给短缺,表面看是生产下降,但其背后的根本原因,仍然是工业化所要求的高度集体化的政策打击了农民…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三大粮食功能区2011—2020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农业科技创新量化指标体系,测算农业科技创新及粮食生产碳排放量水平,并以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了农业科技创新对粮食生产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及影响路径。研究表明:2011—2020年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粮食生产碳排放量有所下降,组间异质性明显;农业科技创新对粮食生产碳排放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在粮食主销区更加显著;技术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在农业科技创新减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继续以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粮食生产中的碳减排,重视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及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并根据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异质性制定减碳相应政策,实现粮食产业绿色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16.
当前粮食主产区的困局及出路ProblemsinMainGrainProducingAreasandTheirSolutions¥//王赋,于培伟,张树淼(国家计委价格管理局北京100837)近期,我们组织了专门调查组,赴吉林、安徽等粮食主产省,就减轻...  相似文献   

17.
多种粮食声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防止储粮虫害,对多种粮食在自然堆积状态下的声吸收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驻波管法测量了多种粮食的吸声系数。结果报道了粮食颗粒形状、大小及粮食堆积厚度与其声吸收存在的规律,涉及不同粮食间声吸收的比较、颗粒形状相似粮食的声吸收对比、堆积厚度对声吸收的影响、粮食声吸收机理等,结果显示:粮食是高吸收声波的媒质,储粮害虫发出的声信号由粮食内传至表面时的声衰减较大。结论粮食颗粒形状、大小的不同,使其声吸收各异;粮食厚度也是影响其声吸收的一个重要因素,厚度增加,吸声系数随之增大;粮食声吸收受粮食品种影响甚微,这为储粮害虫声检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及资料积累。  相似文献   

18.
根据建国以后黄土高原粮食生产进程经历了振荡期、徘徊期、增长期三个阶段,分析了粮食发展的趋势,预测了2000-2023年七个不同年份全区和分区粮食的总产,并在对黄土高原粮食生产进行综合考察与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各地粮食生产及地貌类型、土壤侵蚀程度、生产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和国家粮食政策,提出了粮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对策和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9.
准格尔旗气候波动与粮食生产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准格尔旗气候生产潜力及其水热因子,粮食单产的时间序列分析,揭示了气候波动对粮食生产变化的制约关系,在目前旱农为主的农业生态系统中,降水多寡的年际变化是导致粮食生产不稳定的根本原因,降水的分配状况可加强或削弱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粮食是关系民生最重要的产品,本文通过对当前国际国内粮食生产形势,发展方向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并结合本市生产实际,提出了进一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