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科学管理研究》2016,(5):65-68
为探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利益协同机制问题,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对辽宁省三家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组织架构、利益分配、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比较,剖析其利益协同机制。结果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利益协同机制的关键要素为知识产权界定、主体权益分配与研发风险补偿,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协同创新是驱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外部协同创新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织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是跨组织协同创新。依据各组织是否处于同一产业内,跨组织协同创新又分为横向协同创新和纵向协同创新。以跨组织横向协同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创新模型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绩效、创新风险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文献综述,提出横向协同创新研究的不足与展望,为跨组织协同创新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河北省为例,模拟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演化动态过程,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系统,为客观评价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中纳入协同创新因素;二是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制定出协同创新机制。在协同创新视角下,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增强省外政治需求协同、资源配置协同、国际竞争协同和持续发展协同;增强省内政治需求协同、社会需求系统、共性需求协同和个性需求协同;加强沟通交流互帮、政策空间互惠、举措立体互动和绩效多元互检。  相似文献   

4.
以河北省为例,模拟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协同创新演化动态过程,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系统,为客观评价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中纳入协同创新因素;二是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系统,制定出协同创新机制。在协同创新视角下,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增强省外政治需求协同、资源配置协同、国际竞争协同和持续发展协同;增强省内政治需求协同、社会需求系统、共性需求协同和个性需求协同;加强沟通交流互帮、政策空间互惠、举措立体互动和绩效多元互检。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福厦泉科学城科技竞争优势,打造全省技术创新高地,提升福厦泉自创区创新体系能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本文分析福厦泉科学城协同发展的意义和基础,借鉴西部科学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主要做法,探讨福厦泉科学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对策,建议福厦泉三地建立福厦泉科学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机制,从创新平台共建、科技资源共享、技术联合攻关和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深化创新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同时利用“海丝”等区位优势高水平推进开放创新,打造一流科学城。  相似文献   

6.
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科技资源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配置,对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中原城市群在国家区域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地区创新资源分散,创新能力异质性强.在对中原城市群已有的专业性科技服务平台调研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及其治理体系,以推动区域高效协同创新.综合科技平台治理体系包括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从治理主体、治理介质、治理关系方面分析了综合平台治理体系结构要素.综合服务平台的资源集成机制、服务机制和运营机制是治理体系的基础机制,创新共同体协同创新机制是治理体系的核心机制,为打造高质量中原城市群创新共同体提供有效支撑.最后建议从强化平台考核与平台开放合作方面提升中原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区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科技资源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配置,对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中原城市群在国家区域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地区创新资源分散,创新能力异质性强.在对中原城市群已有的专业性科技服务平台调研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及其治理体系,以推动区域高效协同创新.综合科技平台治理体系包括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从治理主体、治理介质、治理关系方面分析了综合平台治理体系结构要素.综合服务平台的资源集成机制、服务机制和运营机制是治理体系的基础机制,创新共同体协同创新机制是治理体系的核心机制,为打造高质量中原城市群创新共同体提供有效支撑.最后建议从强化平台考核与平台开放合作方面提升中原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科学管理研究》2013,(5):58-62
基于网络治理和利益相关者分析,研究了盐碱地改良产业化协同创新的参与主体、网络结构和运作机制,以华清农业盐碱地改良产业化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化协同创新必须有效整合相关资源,以企业为创新核心主体,以市场机制为运作基础。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广州市在促进科技创新的法制环境、科技创新平台、创新集群、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等方面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的基础;分析了在投入水平、领军人才、企业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层次、创新资源、创新服务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投入、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平台和科技资源共享、知识产权运用、人才引进及培养等促进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省实验室是国家实验室的“预备队”和本省各类科技创新基地的“先锋队”。我国各省设立建设的省实验室已接近100家,取得了一系列建设运行经验与体制机制创新成果。结合协同创新理论与创新链理论,对浙江之江、广东鹏城、上海张江三家省实验室的运行机制进行探索分析,得出促进我国省实验室运行完善和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启示。省实验室应当聚焦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本省重大产业需求,打造协同共建的新型科研组织架构,积极融入全球协同创新网络,形成高层次人才汇聚、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科研设施共建共享、利益成果合理分配、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绩效评价激励导向的全链条和开放式创新高地,高水平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刘立程 《科技信息》2014,(4):106-107
在协同创新机制下,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的归属及相关利益分配的问题是协同创新团队中各主体需面对的难题之一。本文首先阐明了协同创新与知识产权(法)的密切关系,然后对协同创新团体的各主体在知识产权(专利权)归属和相关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依据《专利法》等法律法规给出了解决相应知识产权(专利权)问题的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安徽已进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关键时期,为了发挥企业在全省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市场主体作用,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企业协同创新能力。一、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快科技体制创新,积极构建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在科技金融、股权激励、科技成果转化、科研机构改革、科技评价和科技奖励改革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突出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  相似文献   

13.
多元参与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重要原则之一。本文以治理理论为切入点,在分析多元参与科技、扶贫、节能减排、环境与濒危物种保护等国内外相关实践的基础上,剖析了发达国家与我国在多元参与社会事务中存在的差异及其深层原因。提出了政府、市场与社会主体在公共事务边界划分中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指明了3类主体的未来完善方向;最后,从理念协同达成共识、利益协同形成共赢、信息协同实现共享以及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等4方面构建了“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补充”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多元参与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重要原则之一。本文以治理理论为切入点,在分析多元参与科技、扶贫、节能减排、环境与濒危物种保护等国内外相关实践的基础上,剖析了发达国家与我国在多元参与社会事务中存在的差异及其深层原因。提出了政府、市场与社会主体在公共事务边界划分中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指明了3类主体的未来完善方向;最后,从理念协同达成共识、利益协同形成共赢、信息协同实现共享以及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等4方面构建了"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补充"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以“海西绿色生物制造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为例,在充分总结建设前期存在的协同度低、利益分配不均、人才管理机制不灵活、考核体系不合理等问题的基础上,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引领,通过大力推进组织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人才培养、考评体系、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改革,打破封闭、分散、低效的格局,充分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建立起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模式,为高校协同创新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6.
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资源分散成为抑制国家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由此引发科技创新实体间的相互封闭,协同创新成为解决科技创新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手段。高校已具有参与协同创新的重要基础,协同创新成为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参与协同创新需要在学科间协同创新、校企间协同创新、协同创新联盟以及教育与科研活动协同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7.
正余姚科技创新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统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大众创新创业的趋势,以中意(宁波)生态园、"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等平台为载体,在创新主体培育、产业技术平台搭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不断努力,发挥科技优势,精准服务,有效地发挥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学管理研究》2016,(5):89-93
基于生态系统视角,构建了科技金融创新生态系统的规划框架,以创新主体的边际贡献、创新收益等因素解释了系统的协同创新机制。从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市场与制度环境等方面提出促进科技金融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当前,中国面临严峻的"创新困境",主要表现为创新质量不高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首先指出从模仿过渡到创新是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随后从科技研发投入增长困境、创新成果产业化机制缺乏有效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困境、创新环境优化尚需时日、路径依赖难以突破等方面指出突破"创新困境"的主要障碍表现,进而从以强化区域创新活力为目标,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要素;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具有创新优势的产业集群;不断的提高创新效率,建设高水平的创新科技园区等方面分析了实现创新驱动的跨区域协同,最后从创新资金投入机制、集聚人才的培育机制、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成果产业化机制等方面探究了优化创新驱动的四大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严伯刚  易均  刘峰 《江西科学》2014,(3):416-420
在介绍了科技协同创新的内涵的基础上,列举了科技协同创新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协同创新推进成果转化的案例,阐述了在科技协同创新过程中加强政府职能的应用、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信任机制、促进各协同体的全面合作以提升科技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