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脐橙资源丰富.随着脐橙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脐橙加工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脐橙生产加工过程中,脱囊衣是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本文综述了传统酸碱脱囊衣和酶法脱囊衣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比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茶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与橄榄油媲美,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高级植物食用油。纤维素水酶法使用机械粉碎烘烤后的油茶籽,而后加入酶液,通过纤维素酶降解茶籽细胞壁,使茶籽细胞内油脂释放,最后通过离心收集茶籽油。通过酶解时间、酶量、料液比、温度和pH值这5个因素研究纤维素酶水酶法提取茶籽油的最优条件,得到纤维素酶提取茶籽油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时长75 min、酶量60 U/茶籽粉g、料液比1∶4、酶解温度为45℃、体系pH值为4. 5,此时茶籽油提取率最高约为18%。同时还研究纤维素酶水酶法提取的茶籽油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过氧化值和酸值,并对茶籽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水酶法提取茶籽油中油酸含量为70. 49%,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为76. 74%,酸价和过氧化值均低于茶籽油原油国家标准。研究结果可为纤维素酶水酶法提取茶籽油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人工配制的脱囊液在实验室条件下处理拉氏等孢球虫的孢子和卵囊,孢子在脱囊液胰酶 胆汁、胰酶 牛磺胆酸钠中均能脱囊。单独以胰酶、胆汁和牛磺胆酸钠培育的孢子则不能脱囊。胆汁类型(鸡、鸭、猪)对脱囊的速度和过程无影响。用上述脱囊液处理的卵囊不能脱囊。本文对子孢子的脱囊过程及其运动方式也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
采用纤维素酶对废书刊纸进行了脱墨探索,实验结果表明,酶法脱墨较佳的工艺条件为pH 5~6、浆料浓度5.5%、酶用量0.1%~0.15%、处理时间40min~50min、处理温度50℃~60℃。同时,酶法脱墨还能改善浆料的物理强度,提高其可漂白性。  相似文献   

5.
1 什么是酶浸渍 很多食品加工工艺如发酵、制麦芽、水果自然干燥都是依靠内源酶的作用去达到预期的变化。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则是将外源酶添加到浸渍组织中去,例如,在果汁的生产中经常使用果胶酶以提高固形物的产出,或者通过无选择地降解固形物来提高澄清度。许多酶也可作用完整无损的组织,如在桔子的酶法脱皮中的应用。 用外源酶处理可得到一系列产物,即其最初内部组织结构从几乎不被破坏,到几乎都被破坏。我们将酶法浸渍定义为使用外源酶人为有选择地影响组  相似文献   

6.
蔗渣是蔗糖加工废弃物,微生物利用蔗渣水解物作为碳源进行发酵可生产乙醇、乳酸等能源物质和化工原料,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采用微波加热结合酸碱处理工艺破坏蔗渣致密结构并去除木质素,比较4种商品纤维素酶对经预处理的蔗渣的酶解效果.最后针对蔗渣的复杂结构采用了复合酶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将蔗渣按1∶50固液比,在微波功率为280 w下加热,先于1%NaOH处理10 min,然后再于1%H2SO4处理5 min可有效破坏蔗渣的致密结构,去除部分木质素.采用的4种商品纤维素酶中,Yacult R-10纤维素酶酶解效果最好,最佳酶解条件为添加4 000 U/g预处理蔗渣,pH5.5,温度50℃,酶解时间12 h.采用复合酶组合(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和半纤维素酶12∶2∶3∶5)酶解蔗渣得到酶解液总葡萄糖质量浓度为5.99 g/L.  相似文献   

7.
采用发酵产酶法脱脐橙囊衣过程中,为提高酶活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金属离子,接种尖孢镰刀菌经摇瓶发酵后,测定发酵液中果胶酶系三个组分酶(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酸裂解酶PL、果胶酯酶PE)酶活性,探讨不同金属离子种类、添加量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0.06%Mg~(2+)、0.04%Fe~(2+)提高PG酶活力达205.62 U/m L、297.33 U/m L,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7倍、1.45倍;Fe~(2+)浓度为0.08%时,PL酶活力达到283.31 U/m L,是对照组的2.83倍,Fe~(2+)对PL酶活力起促进作用;Fe~(2+)、Zn~(2+)对PE酶活力的影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浓度为0.06%时达到最大值255.67 U/m L、200.68 U/m L,是对照组的2.40倍和1.66倍.本实验结果对优化橙汁胞生产工艺,实现安全高效低成本去除柑橘囊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酶法提取积雪草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法提取积雪草中的积雪草苷,对酶的种类、用量、积雪草与溶剂水的料液质量比、酶解液初始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合正交实验设计筛选出酶解最优工艺参数,并将酶法提取结果与其他方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与底物积雪草质量比m(E)∶m(S)=1∶50,料液质量比为(积雪草与溶剂水的质量比)1∶25,pH 6.0,酶解温度40 ℃,酶解时间1.5 h.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酶法提取速率快,工艺条件温和,得率高,是一种良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酶法提取牡丹花总黄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酶法提取牡丹花总黄酮的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酶解温度、酶解液初始pH值、酶解时间和酶用量对总黄酮产量的影响;确定了酶解的最优条件为:酶解温度为50℃,酶解液初始pH=4.5,酶解时间为120min,酶的浓度为0.2mg/mL的纤维素酶和0.1mg/mL的果胶酶的复合酶液;对酶法提取牡丹花总黄酮与传统乙醇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酶法提取工艺比传统乙醇提取法牡丹花总黄酮产量提高了19.8%。薄层层析结果显示,酶对提取物性质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优化纤维素酶法提取防风多糖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解时间、酶用量、料液比作为考察因素,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法优化防风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显示酶法提取防风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127min、纤维素酶用量0.24%、料液比为1∶42(g/mL)。在此条件下,防风多糖的提取率为4.24%,与理论值相差较小。优化的酶法提取防风多糖的工艺简便易行,为深入研究防风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吐温60强化酶法-微波提取墨旱莲总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吐温60强化酶法-微波提取墨旱莲总黄酮,选取纤维素酶质量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料液比、吐温60质量浓度、微波提取时间进行六因子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确定提取的最优条件,将优化后的提取结果与其他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质量浓度1.00 g/L、酶解温度54℃、酶解时间90 min、料液比21 mL/g、吐温60质量浓度2.4 g/L、微波提取时间142 s;在最优条件下测得墨旱莲黄酮得率为1.38%。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吐温60强化酶法-微波节能高效。  相似文献   

12.
以蒲公英根烘焙粉为原材料,研究了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在单酶和双酶协同酶解条件下对多糖得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单酶法提取1g蒲公英根多糖的适宜条件为:料水比(g∶mL)1∶30,纤维素酶酶解温度50℃,酶添加量1.0mL;木瓜蛋白酶酶解温度60℃、酶添加量2.0mL。双酶法多糖提取率高于单酶法,影响多糖得率的工艺因素主次顺序为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适宜的多糖提取条件为:料水比(g∶mL)1∶30,木瓜蛋白酶悬液(200U/mL)添加量1.98mL,纤维素酶悬液(200U/mL)添加量0.99mL,55℃提取1.9h,此时多糖得率为32.97%±0.13%,DPPH 自由基清除率为92.31%±0.25%。烘焙和酶解工艺可提高蒲公英根多糖得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虾类资源利用率以及加工副产物的风味,采用酶法水解技术对影响虾类加工副产物酶解程度的各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酶制剂及其用量、固液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pH。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和对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的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最适酶制剂为由中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复合而成的复合酶;酶用量分别为中性蛋白酶1 000 U/g,风味蛋白酶1 000 U/g;固液比为1:5,其中固体为20 g;最适合的酶解温度:第一段酶解为55℃,第二段酶解为50℃;酶解时间:第一段酶解为1 h,第二段酶解为3 h;最适pH为7.0。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声波-双酶法提取假酸浆中总黄酮,考察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共同作用时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以及酶用量对假酸浆中总黄酮提取的影响,考察假酸浆黄酮对几种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双酶法提取假酸浆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值4.6、酶解温度55℃、加酶比(果胶酶:纤维素酶)3∶1、酶解时间70min,此条件下假酸浆中总黄酮的提取率是5.63%。假酸浆中总黄酮对大肠杆菌、青霉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5、2.5、2.5、5mg/mL。  相似文献   

15.
废新闻纸酶法脱及纤维改性用纤维素酶制剂的生产 一、目的意义 现代制桨造纸工业的发展及其面临的环境、能源和原料问题,使人们对生物尤其是微生物技术的应用寄以了厚望,生物技术的研究或应用范围几乎设及了制桨造纸各个方面。人们不但期望提高产品质量和纤维性能改善,而且还期望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上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废新闻纸酶法脱及纤维改性用纤维素酶制剂的生产一、目的意义:现代制桨造纸工业的发展及其面临的环境、能源和原料问题,使人们对于生物尤其是微生物技术的应用寄予了厚望。生物技术的研究或应用范围几乎设及了制桨造纸各个方面。人们不但期望提高产品质量和纤维性能改善,而且还期望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上发挥重大的作用。目前废纸作为一种潜在纤维原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二次纤维的利用已作为一种重要的纤维资源。作为废纸回用的技术脱墨,目前大部分仍采用碱法脱墨,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该项目改变以往的技术工艺,实现适应性更强且又能改善纤维性能的酶法脱墨。  相似文献   

17.
原始纤维素酶通常存在催化活性低下、末端产物抑制、热稳定性不高、持续催化能力弱等问题,因此,改善它的酶学性质是很有意义的工作。目前,采用体外进化技术是改进纤维素酶酶学性质的一种有效途径。从纤维酶的催化域、结合域和连接区等不同区域出发,综述了纤维素酶蛋白质工程的新进展。提出了系统组装3个已改造功能结构域的思想,这有助于提高纤维素酶催化活性、持续催化能力、耐高浓度产物、热稳定性等特性,将促进纤维素酶在能源、工业、农业、食品等领域的高效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子分析和正交试验,以孝顺竹叶提取物中含量为指标,对酶法提取中影响多糖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并研究了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酶法提取优化工艺条件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2g,酶解时间为55min,酶解温度为45℃。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多糖提取物含量为11.7%。其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效果。酶法提取条件温和、污染小、效率高,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工业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黑曲霉HYA4为菌种,采用固态发酵的方法生产亚麻脱胶用粗酶液。将酶液重复利用进行脱胶实验.每次脱胶终点,均用新酶液置换10%的脱胶液以补充损失的酶活力。在酶液重复利用过程中,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活力呈先下降而后上升至脱胶起始时酶活力的规律性变化.脱胶周期随酶液利用次数稍有延长.脱胶液中有机物含量增加较缓慢,酶液重复利用最佳次数为4次。  相似文献   

20.
生物项目     
废新闻纸酶法脱及纤维改性用纤维素酶制剂的生产一、目的意义:现代制桨造纸工业的发展及其面临的环境、能源和原料问题,使人们对于生物尤其是微生物技术的应用寄予了厚望。生物技术的研究或应用范围几乎设及了制桨造纸各个方面。人们不但期望提高产品质量和纤维性能改善,而且还期望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上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