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料表明,鸡棒状杆菌病在国内外报道很少。笔者于1998年3月初在龙岩市某鸡场发现了一起肉鸡棒状杆菌病,该病发生后,经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每次都能很好地控制本病,但一停药,马上复发,在治疗上成本较大。笔者认为该病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 鼠棒状杆菌又叫科屈氏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kutscheri),可引起鼠棒状杆菌病(伪结核),它是严重危害小鼠、大鼠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该病多呈隐性感染,自然病例病变多在肺、肝、肾中形成脓肿。当小鼠由于营养不良、经辐射或用可的松处理,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时,以及感染鼠痘、沙门氏菌和大量氨气刺激等,可导致本病爆发,造成大批死亡。同时给研究工作带来严重干扰和影响。世界许多国家均有发病报道。近年来对本病的监测研究较多。我国于1985年从小鼠肝  相似文献   

3.
<正> 鼠棒状杆菌病是鼠的一种化脓性疾病,德、英、美、日和澳大利亚等国均有报道。在正常情况下,小鼠多呈隐性传染,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由于X—射线照射、类固醇类药物处理、泛酸缺乏、鼠脱脚病及沙门氏菌感染时,常急性爆发,死亡率增高,干扰了实验结果,所以美国、英国、日本以及法国都十分重视对本病的诊断和净化。早在60年代,外国许多学者就开始对该病的免疫学诊断研究,Weisbroth,S.H.(1968)  相似文献   

4.
<正> 小鼠伪结核棒状杆菌病是由鼠伪结核杆菌或称鼠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Kut-cheri)引起。据报道在普通鼠群中普遍有隐性感染。自然发病一般是在各种原因引起的动物免疫力下降后发生。小鼠发病表现为全身败血症,许多器官出现细菌性栓子,主要在肝肾,少见于肺、皮肤和关节。病程经过迅速,发病、死亡率高,亦可转为慢性过程,死亡率降低。国内尚未见到关于本病完整的诊断报道。为了开展鼠病监测,为科研和教学提供健康实验鼠群,我们利用人工感染小鼠鼠棒杆菌的实验,做了系统的病理形态学观察,以了解本病的病变规律,为本病的确诊提供病理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摘要: 本文简述了牛棒状杆菌感染的主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传播方式及诊断,同时结合国内外关于牛棒状 杆菌感染的最新研究情况,对可行的预防措施、日常观察及病情判断,以及感染后的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 牛棒状杆菌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野生型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带有SD序列及谷氨酸棒状杆菌信号肽ΔS0949的BTG基因.将其与大肠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XMJ19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XMJ19-Sbtg转化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3032.经IPTG诱导后该重组菌发酵液具有交联酪蛋白的能力,表明该重组菌能够实现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   

7.
PheAB基因在棒状杆菌染色体上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造大肠杆菌质粒pLCX31,切除其中的xylE基因得到大肠杆菌质粒pJL01.将源于大肠杆菌分枝酸变位酶-预苯酸脱水酶基因2.3kb BamHI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质粒pJL01中启动子P32的下降,构建成质粒pJL02。再在pJL02的HindⅢ位点接入棒状杆菌染色体的HindⅢ消化的随机片段,构建成带不同棒状杆菌染色体片段而不带棒状杆菌自主复制顺序的棒状杆菌整合质粒pJL03。  相似文献   

8.
<正> 鼠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murium)也叫科屈氏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kutscheri),于1894年由Kutscher首先分离到,专性寄生鼠类,引起大白鼠和小白鼠的伪结核病。德国、英国美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都曾报道过本病,国内尚未见报告。鼠棒状杆菌的感染多呈隐性,隐性感染的鼠除影响生长外,常在各种因素,如:X—射线照射、泛酸缺乏、可的  相似文献   

9.
自福建各地采来的土壤共24样,进行了谷氨酸产生菌棒状杆菌类的分离筛选,发现在富含有机质的陈积土壤中,特别是垃圾土和污泥,易于分离到产谷氨酸的棒状菌。为了证实这些土壤是该菌属棲息的环境,我们进行了各种土壤中的棒状杆菌的噬菌体的分离,印证了只有在上述的类似环境才有棒状菌杆的噬菌体,而其他土壤皆未分离到。因此我们根据了棒状杆菌的生长环境的特点和该菌菌体在灼烧时具有特殊的响声,可以迅速地分离到产谷氨酸细菌,大大地提高了筛选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牛蛙脑膜脓毒性黄杆菌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对牛蛙脑膜脓毒性黄杆菌病的病原进行了分离、培养、人工感染、生理生化、药物敏感等试验研究,结果确认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脑膜脓毒性黄杆菌(Flavobacterium menigosepticum)。该病的治疗宜采用诺氟沙星、红霉素、磺胺啶钠等荮物。  相似文献   

11.
质粒pGA46-4带有从谷氨酸棒杆菌染色体上分离到的有启动功能的片段,用PCR技术从pGA46-4中扩增了该片段的关键区域;启动子PGL,将该启动子经EcoRⅠ-BamH Ⅰ双酶切后,与大肠杆菌质粒pJL01的EcoRⅠ-BamHⅠ大片段连接,再接入Xyl E gene和棒状杆菌质粒pXZ10142,构建成棒状杆菌-大肠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JL23。用邻苯二酚双加氧酶基因检测表明,该表达载体可在棒状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对钝齿棒状杆菌AS1.542及其产赖氨酸诱变株253(AEC),365-25P-3(AEC,Hosor~-)赖氨酸分枝途径的第一个酶DDP Sase进行初步纯化,研究天门冬系氨基酸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对钝齿棒状杆菌AS1.542的赖氨酸生物合成调节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发现钝齿棒状杆菌AS1.542赖氨酸分枝途径的第一个酶DDP Sase受末端产物赖氨酸的反馈抑制,在诱变株253(AEC),365-25P-3(AEC,Hoser~-)菌中,赖氨酸对DDP Sase的反馈抑制被部分解除,因而有利于产生大量赖氨酸。  相似文献   

13.
鼠棒状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离并鉴定了一株鼠棒状杆菌,为实验动物微生物监测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查等方法,对长期毒性试验中发病大鼠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应用生物学性状检测、血清凝集试验、动物试验等技术对分离菌株作进一步鉴定。结果从发病大鼠中分离出一株细菌,通过生化特性鉴定,并结合血清学诊断方法和动物试验,确证该大鼠分离菌株为鼠棒状杆菌。结论因长期毒性试验的应激致使动物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可使隐性感染的鼠棒状杆菌引发疾病,导致大鼠死亡,严重影响科研工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猪上呼吸道常在菌,能够引起Glsser’s病,其典型的特征是纤维性多发浆膜炎,脑膜炎和胸膜炎.从血清型,基因,基因组与毒力之间的关联对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性方面的报道做综述,为预防该病的爆发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spp.)感染引起的过度角化症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控净化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合啮齿类实验动物饲养管理特点,推荐有效的动物设施灭菌净化方法以及科学的预防控制措施.当动物设施被诊断出牛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bovis)感染,建议对饲...  相似文献   

16.
从北京棒状杆菌AS1.299中分离得到的新型噬菌体Zp的DNA,对北京棒状杆菌AS1.299原生质体,在不同温度和二价Ca~艹的条件下进行转染实验,结果表明ZpDNA的转染效率较高,每微克DNA最高可形成12斑,最低可形成4个噬菌斑。当温度为32℃时,形成噬菌斑数最多,为24个,当Ca~浓度为80mM时形成噬菌斑数最多,为22个。  相似文献   

17.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猪嗜血杆菌是存在于猪上呼吸道的正常菌,在特定条件下会引发猪种的副猪嗜血杆菌病,该病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传统的血清分型法只能将副猪嗜血杆菌分为15个血清型.但还有20%以上的分离株不能进行分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应用,副猪嗜血杆菌的鉴定、分型、毒力相关因子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综述近20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状况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葡萄皮尔斯病自1892年发现以来一直是全世界尤其是美国葡萄种植的一大危害,由于葡萄在经济上的重要性,该病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七十年代初发现该病系类立克次氏体侵染所致.1978年Davis等报道在弗罗里达的罹皮尔斯病的葡萄上成功地分离和培养了一具有类立克次氏体特征的格兰氏阴性的棒状细菌.此病在我国尚未见有报道.1979年作者发现吐鲁番县火焰山公社的葡萄缩叶病,该病症状与1892年皮尔斯所报道的极为相似,其特点是:病株的病叶明显变小,呈畸形,叶面沿叶脉皱缩,叶边缘向上或向下翻卷,并且紧缩,很象用松紧带拉缩的袖口,边缘变褐焦枯(图2)终至全叶枯死.重  相似文献   

19.
棒状杆菌psl能产生广谱抗真菌活性物质,对其活性物质的抗菌谱、产生条件和部分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棒状杆菌psl产生的活性物质pschl对白色念珠菌、丝核菌、镰刀菌等多种真菌均有强烈抑制作用,并具有良好选择性。活性物质pschl耐热性好,pH改变对其活性影响较明显,酸性环境有利于其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失活。  相似文献   

20.
作者就本实验室分离到的一株对钝齿棒状杆菌B_9具有转导作用的噬菌体T_1,研究了噬菌体DNA的转染条件、钝齿棒状杆菌球状体的制备条件与转染频率的关系.证明以1%甘酸氨和0.8μ/ml青霉素培养,再经1mg/ml溶菌酶破壁处理10-16h效果较好;比较了各种二价阳离子和PEG对转染频率的效应,30mM CaCl,和16%PEG结合处理可提高转染频率,单独加Ba~( )或PEG,对转染无作用,二者结合处理有作用;加小牛血清白蛋白及37℃加温处理5min可提高转染频率,最适条件下,高达9.5×10~(-3)p.f.u./cell(2.8×10~6p.f.u./μg DNA)。噬菌体T-1对钝齿棒状杆菌是专一的,但以它的DNA对其它一些棒状杆菌也能转染,表明噬菌体T-1的受点与细胞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