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了促进海南省"科技、生态与社会"协同发展,推动全国科技与社会(STS)研究的学术交流,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东北大学主办,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东北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科技与社会(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承办,海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协办的"中国(海南)"科技、生态与社会"协同发展的STS问题研究: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15)"定于2015年12月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福州大学、东北大学联合主办,由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发展转型中的STS研究: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11)拟定于2011  相似文献   

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10):70-71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STS教育与研究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STS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清华大学STS研究所、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动态》编辑部、北京化工大学STS研究所、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联合于2000年7月3日在北京举行了“中、日、韩三国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STS研究(筹)主任李宝恒教授、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汝信研究员等到会并讲了话.来自中、日、韩三国的3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并纷纷发言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福州大学、东北大学联合主办,由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发展转型中的STS研究: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11)拟定于2011年9月23日至25日在福州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7年,主任由哈尔滨师范大学孙慕天教授和东北大学陈凡教授担任,会员来自全国各地几十所高等院校。自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该专业委员会本着为国服务,为学术、学者、学生服务的理念,广泛开展了STS的教学与科学研究活动,为推进STS研究的国际化和中国化进行了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正>清华大学在推进我国STS研究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不仅包括在此领域中涌现了如于光远、龚育之等老一辈著名学者,而且于1985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STS机构。2000年组建了清华大学校级STS中心,1983-86年先后获得科技哲学和科技史硕士点,2000年获得科技哲学博  相似文献   

7.
2007年8月29日至31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教育部“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STS)研究中心联合在东北大学召开主办了主题为“全球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的2007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围绕科技与社会(STS)基本理论问题、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进步与政府的公共政策、科技发展与和谐社会、STS教育及其国际比较等问题,多视角地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大会开幕式由东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  相似文献   

8.
作为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与社会(STS)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并成为自然辩证法领域内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STS的学术繁荣与学科发展,首先梳理了我国STS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概括了我国STS学科的理论体系,分析了我国STS学科的现存问题,指出了我国STS学科的建构原则,以期为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科技与社会(STS)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曾国屏教授和德国复杂性系统和非线性动力学学会主席、慕尼黑工业大学克劳斯.迈因策尔(Klaus Mainzer)教授共同发起,‘为了卓越明天的科学和技术:东西方之间的对话’中德联合STS研讨会于2011年10月10日至11日在清华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曾国屏教授和德国复杂性系统和非线性动力学学会主席、慕尼黑工业大学克劳斯.迈因策尔(Klaus Mainzer)教授共同发起,"‘为了卓越明天的科学和技术:东西方之间的对话’中德联合STS研讨会"于2011年10月10日至11日在清华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5):25-25,46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教育部“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STS)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拟定于2007年8月29日至31日在东北大学召开。同时,在本会议之前的8月24日至8月28日将举办为期5天的“国外STS与技术哲学”暑期学院,届时邀请国外著名专家学者讲学,欢迎国内学界同仁参加。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研究中心与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联合举办了"STS与技术评估"学术研讨会。来自首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十余位专家学者,重点从哲学、社会、价值观等方面对技术评估进行了深入热烈的研讨。  相似文献   

13.
情报学家尤金·加菲尔德对STS问题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美国著名情报学家尤金.加菲尔德对科技与社会(STS)研究所做的贡献。运用WordSmithTools词频分析软件对加菲尔德所著1447篇(部)论著的标题进行分析,并结合部分论文摘要和全文,我们对这位情报学家在STS研究领域的活动以及主要成就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加菲尔德的贡献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间接的方法论的贡献,这主要指他创建的SCI等大型引文索引数据库为STS研究提供了数据形式的经验素材,他参与创建的引文分析方法为STS研究提供了一种工具。二是他直接从事了STS问题的研究,例如,运用引文分析方法对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研究,以及在科技政策、科技伦理、科学交流等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经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会批准,拟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筹),成立大会初步定于2005年10月底或11月初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届时将举行第二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的主要议题是:(1)当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及其走向;(2)科技文化建设与我国和谐社会建构。会后将编辑出版《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第二辑)。有意与会者,请与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STS研究中心联系。联系人:顾老师;联系电话: 027-86551207;邮政编码: 430063; E mail: gsj@mail.whut.edu.cn关于召开科技文化专业委…  相似文献   

15.
2010年4s学会第35届年会反映了当前世界各国STS研究群体的概况以及STS研究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目前美国加州大学、挪威科技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构成了国际STS研究的重镇。STS研究越来越关注诸如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公众参与科学事务、科学传播和社会风险评估之类的现实问题,多学科交叉研究已成为STS研究的主旋律,科技创新研究和亚洲科技与社会问题研究已演变成学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技术、社会与生物圈(STSB)"的主题下,第23届国际科学技术与社会(IASTS)会议探讨了科学技术与能源、生态、公共政策、教育、法律、工程等领域的关联性等问题.本文集中于STS与能源论争及能源政策、STS与绿色技术论争及绿色技术发展、STS与生态教育论争及生态教育未来等三个层面,分析了目前国际STS学界对生态系统关注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7.
北京2011·科学技术与低碳社会高峰论坛于2011年3月2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研究中心主办,北京理工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五、第六届副理事长,第七届常务理事,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原主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原所长曾国屏先生因突发急症,抢救无效,于2015年7月8日15时10分不幸去世,享年62岁。曾国屏教授一生献身于学术研究与教育事业,勤奋治学,倾力育人,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学科建设和  相似文献   

19.
1我国当代STS研究的追溯当代中国STS研究自形成始,就在自然辩证法的母体内孕育发展。一方面作为一门学科领域来说,要考察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等专业问题,使其表现出理论基础性;另一方面作为一项中国特殊化的社会事业,自然辩证法要为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科技规划的形成肩负历史重任,从而使得研究表现出应用现实性。正是由于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必要性,使得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呈现出百花  相似文献   

20.
2012年3月26-27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学会、东北大学、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由教育部"985工程"科技与社会(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14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