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提出特大断面隧道倒T型掏槽爆破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的爆破原理.以龙南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现场单楔形掏槽爆破方法与倒T型掏槽爆破方法的爆破效果,并将倒T型掏槽爆破方法运用到工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在掏槽爆破作用下,距炮孔底部1/4位置处爆破形成的破碎范围最大,当掏槽孔爆破时该位置受爆破作用影响最大;倒T型掏槽爆破成腔体积大于单楔形掏槽爆破成腔体积.除自由面附近的单元外,倒T型掏槽爆破作用下单元有效应力约为单楔形掏槽方式爆破作用下同一位置单元有效应力的4倍.在自由面附近,两种掏槽方式爆破产生的有效应力接近.现场试验炮孔利用率平均为90.2%,炸药单耗由试验前的0.78 kg/m~3降低到0.75 kg/m~3,光面爆破效果提高,加快了现场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2.
在光面爆破中,将楔形掏槽及锥形掏槽技术应用到掏槽眼、辅助眼所组成的“大掏槽体系”中,最终形成了由核心加强抛掷掏槽和外围近锥形辅助掏槽组成的组合斜眼掏槽设计,在铁路隧道中硬围岩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1 掏槽眼爆破效率的统计分析为了能获得爆破效率高而又稳定的掏槽方式,根据铜矿斜井所穿过的岩层(主要为流纹岩)及水文地质资料,并以工程类比法进行指导,做了螺旋掏槽、楔形掏槽、似菱形掏槽,双螺线掏槽的爆破试验,证明楔形掏槽与直眼似菱形掏槽的爆破效果较好。对上面两种掏槽以正交设计方法设计出试验方案。通过分析计算知到垂直楔形掏槽爆破效率均值小于似菱形形掏槽的爆破效率。  相似文献   

4.
刘国山  李彦 《科技咨询导报》2010,(17):129-130,132
本论文结合新建青岛滨海公路仰口隧道全断面开挖的施工过程,系统的阐述了楔形掏槽爆破技术的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及经济效益等  相似文献   

5.
针对岩巷钻爆法掘进掏槽技术选择困难和掏槽效果差的问题,采用数值技术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单楔形掏槽和楔直复合掏槽技术的优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单楔形掏槽峰值应力强度与楔直复合掏槽基本相同,但楔直复合掏槽具有2次峰值应力,更有利于掏槽区岩石的破坏,且楔直复合掏槽平均应力强度要高于单楔形掏槽,使其具有良好的破岩效果。实践结果表明,应用楔直复合掏槽后,炮眼利用率由87%提高到93%以上,平均单循环进尺由1.75m提高到2.15m,日进尺达到6.4m,实现了月进尺160m以上的快速掘进目标,月进尺较原施工方案提高33%。  相似文献   

6.
针对坚硬岩层巷道掘进中存在爆破效率较低的问题,在会理县兴隆矿业矿山坚硬岩层巷道开挖中进行爆破试验,对混合掏槽、单螺旋形掏槽和正矩形掏槽三种掏槽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得到各种不同掏槽形式的爆破试验效果,选取最为合理的掏槽方法和爆破参数.试验表明,采用单螺旋形掏槽的布孔方式,平均循环进尺达到1.7 m,炮孔利用率大于85%,提高了巷道的掘进速度和成巷质量.试验成果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隧道做为一种专门的地下通道,在交通工程中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尤其是大跨径、4~5km以上的长隧以及跨海通道正在一些地区展开施工。本文结合青岛滨海公路仰口隧道全断面开挖的施工过程阐述了楔形掏槽爆破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矿普遍存在的中硬岩爆破效果差的问题,分析了煤矿中硬岩巷道掘进爆破效果的因素.经过新月矿中硬岩石巷道典型工作面中深孔爆破试验研究发现,在条件允许的工作面采用直眼楔形复式掏槽,连续不耦合装药,掏槽眼反向起爆进行掘进爆破的方法具有较优的掏槽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取得较好爆破效率和光爆效果.试验成果可供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平宝公司岩巷掘进的巨大需求,满足矿井采掘布局的进一步优化需要。针对岩巷掘进施工时打眼多、装药多、光面爆破效果差、工效低的现状,分析了原有爆破方式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常规岩巷光面爆破的基础上,利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等手段,研究开发了聚能水压双掏槽光面爆破技术。并在平宝公司首山一矿进行了应用。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大幅度降低炮眼掘进量,雷管、炸药等消耗量,降低爆破材料费。有效提升了岩巷光面爆破效果、增加了循环炮进率,岩巷光爆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相同的条件下进尺效率得到了提高,在满足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更加的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0.
硬岩巷道掘进的中深孔爆破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硬岩巷道掘进的具体特点,介绍了目前常用的中深孔爆破的掏槽方式,以及选择掏槽形式时应综合考虑的原则,利用爆炸作用理论对掏槽爆破的炮眼问距和装药量进行计算,在现场进行了4种形式的直眼四角菱形掏槽试验,并对该种掏槽方式的爆破效果、施工管理及有关技术问题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光面爆破施工方法,设计了甘肃北山坑探设施项目光面爆破的爆破参数,得到了适宜于本项目的爆破实施方案。进而,着重研究了周边炮孔间距对光面爆破效果的影响,分别从爆破原理、断裂力学原理、经验方法的角度,计算了适宜于本项目爆破的周边炮眼间距,其间距值约为50cm。进一步的实施了在不同周边孔间距情况下光面爆破的施工效果,验证了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得到的周边孔间距是合理的。同时,需指出的是,钻爆施工涵盖多种不同的爆破参数,影响因素众多,本文爆破试验获取的爆破数据仅仅是对不同周边孔间距的初步探索,本研究可对后续工程开挖提供相应的试验数据与理论支撑,其对于深部地下工程的爆破开挖及高放废物的深地质处置,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一次成井中天井断面小、深度低的问题,提出9孔桶形掏槽一次成井技术。通过对掏槽爆破机理研究,选取了4空孔掏槽方式,装药孔与空孔直径分别为0.11、0.25m,掏槽孔与空孔间距0.46m等爆破成井主要参数。采用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对9孔桶形掏槽一次成井的关键—掏槽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实现了9孔桶形掏槽槽腔成形过程的可视化。模拟结果表明,成井参数选取合理,主掏槽孔能与空孔有效贯透形成“莲花形”槽腔,副掏槽孔能以“莲花形”槽腔为自由面进一步扩大槽腔。最后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基础上,以某露天矿为工程实例,对所取参数进行现场实验,一次爆破形成了23.4m天井,天井断面4m×4m,证明数值模拟结果准确,该技术在深孔一次成井中可行。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不同的切削参数,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制孔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深入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使用不同类型刀具下选取不同的切削参数的制孔缺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单因子试验,选取制孔刀具传统麻花钻、螺旋铣刀、台阶钻、烛心钻,分别在不同切削参数下对CFRP进行了切削制孔试验,并且利用超景深电子显微镜观测加工缺陷,使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量孔壁粗糙度,并引入分层因子的概念对出口缺陷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CFRP制孔中孔壁表面粗糙度受主轴转速的影响比较大,远远超过了进给量,通过选择适当的切削参数,能够获得较小孔出口处的分层缺陷,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孔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4.
桐柏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岩锚梁岩台开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了国内多家同类工程的经验并结合桐柏地下厂房实际地质情况,确定了厂房上部合理的开挖分层方案和边墙预裂方法。进行了垂直孔或水平孔光爆以及垂直孔预裂等开挖方案试验,通过不同开挖方案爆破效果的分析和比较,最终确定了岩台的最佳开挖施工方案、最佳炮孔布置、最佳装药结构和其他相关的爆破参数。  相似文献   

15.
结合岩石爆破破碎理论、模型试验和工程实践 ,对岩巷掘进中深孔光爆几个较为关键的技术问题 ,特别是掏槽爆破和光面爆破进行了较为细致地分析和研究 ,推荐了较为合理的掏槽形式和掏槽参数、光爆装药和光爆参数 ,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起爆延迟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为探求镐型截齿不同角度楔入岩石时,与岩石相互作用和截割力定量的关系,以达到截齿高效率、低能耗截割岩石的目的,在镐齿截割岩石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截齿不同楔入角截割岩石的实际工作状态,对镐型截齿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确定截齿不同楔角截割岩石时的应力分布,建立镐型截齿的截割力数学模型。给出了楔入角、截齿半锥角的变化对截齿截割力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楔入角、半锥角之和小于90°的范围内,截割力呈非线性的变化特征。该研究建立的截割力学模型可靠,数学描述简便,可以为截割理论研究与采煤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内蒙古某金矿急倾斜薄矿脉中深孔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经验类比、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等手段开展研究.分析了不同爆破参数下薄矿脉中深孔爆破围岩裂纹演化规律,得到了爆破孔网参数与爆破超欠挖百分比、爆破裂纹密度及围岩质点振动速度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孔间距为1.2~ 1.4m时,爆破超欠挖面积趋于零;当抵抗线为0.8~1.0m时,爆破块度较均匀;最优中深孔爆破参数为抵抗线1.0m,孔间距1.2m.现场中深孔爆破试验验证了本文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借助于灰色理论构建了优选岩巷掏槽爆破方案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现场的坚硬岩石巷道爆破掏槽方式的选择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地应力和岩石抗拉强度对爆破效果的影响,本文利用颗粒流程序(PFC2D)开展数值模拟实验,用单孔爆破实验效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考虑炮孔间的相互影响,从裂纹形态、应力场及能量场三个角度来分析双孔爆破实验结果。结果表明:(1)双孔爆破在地应力为40~60 MPa时裂纹才会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地应力小于40 MPa时,随着地应力的提高,平行于炮孔方向的裂纹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小,而垂直于炮孔连线方向的裂纹受到抑制作用较大。(2)地应力在0~5 MPa时,摩擦能和动能衰减最严重;地应力在20~40 MPa时,岩体内部应变能峰值最高。(3)抗拉强度每增长10 MPa,裂纹数量会减少约80%,同时,岩石抗拉强度对能量场的影响也较严重。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软岩巷道掘进效率和光爆效果,利用爆轰动力学和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软岩巷道掏槽及光爆参数,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得出了软岩巷道光面爆破参数的取值范围,对软岩巷道爆破参数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