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文化和指导思想上的重要任务与使命。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土壤和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现代化的变革,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转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性,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其思想根源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根源,可以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4.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4):1-4
中国梦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与新征程,如何创建与中国梦相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以彰显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应有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精神,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课题。鉴于当代社会发展对于传统儒文化的客观需要,以及中国梦的儒文化意蕴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更高要求,提出了以方法与德性的统一来会通马克思主义与儒文化的新理路,期于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维度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要义。其结合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两者在理论品格、文化共性和文化精神上的相似相通是实现结合何以可能的文化根基。其结合产生了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又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李好朋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4):47-49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角,分析了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必要性,考察了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历史。认为: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中国政治文化以崭新的形式和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政治文化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断推进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为实现政治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学者们从二者的关系、结合必要性、存在异同、结合原则及途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儒家传统文化现代化以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韩振峰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32(4):35-38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最早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刘招明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29(2):44-4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理解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会带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二者之间关系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77-81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共同奋斗所创造的民族文化、大众文化。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础,蕴藏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要求;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产物,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1.
“奴性”思想是长期封建社会对中国人民实行愚民统治的结果,虽经多次“革命”洪流的洗礼,仍然在现代中国人身上若隐若现。进入新世纪,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本文从“奴性”思想的由来着笔,分析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提出破除四个“万能论”,树立“独立思考,以真理为衡”的观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与时俱进中实现新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2.
王汝坤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58-6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根本上属于两种文化之间的传播。只有从文明这一宏大视野出发,才能从根本上看清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空间区域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文化现象的真正意义。从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些文化传播现象中总结规律,可以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重要参考,从而解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遇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举贤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4):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未来走向和新世纪中国哲学的现代走向的交汇处,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创新的根本途径。回顾历史,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郑新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80-84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我们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简要回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程,通过阐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联系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实际,探讨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姚洪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佛教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时代背景、国内背景、国际背景和发展历程上存在明显的异同,马克思主义要充分借鉴佛教中国化的经验,立足时代、放眼全球,进一步推动自身的中国化进程。同时,马克思主义要和其他中国文化要素结合,形成中国新文化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地位与充分发挥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积极社会作用的双赢,共同推动中国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一般认为是三个阶段:一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二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该文试图按照党的发展历史来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18.
任新民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6(11):49-5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在适应中国社会需要过程中不断推进与发展、不断丰富与提升的过程.从发展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解决好"三个错位",破除苏联模式、教条主义束缚,回应"两个挑战",思想解放不断深入发展的历程.从结果上看,思想解放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的突破,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国情的认识,端正了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发展规律性和理论创新性. 相似文献
19.
陈景聚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9,12(4):82-85
时代是催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前提条件和客观历史因素;文化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是二者结合的文化规律因素;内容和理论品质的契合之处是二者结合的理论基础和内在因素,中国马克恩主义者高度的理论自觉是二者结合的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20.
吴汉全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8,(4)
大革命时期,瞿秋白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国民革命问题,就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领导者、统一战线、武装斗争、革命前途等问题,作出深入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丰富了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