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三甲基氯硅烷(TMCS)为表面修饰剂,采用酸碱两步催化溶胶-凝胶法和常压干燥法,通过在凝胶中填充适量正己烷(N-hexane)控制溶胶-凝胶过程,使凝胶孔洞趋于均匀,提高凝胶溶剂置换和表面改性效率,制备高性能Si O2气凝胶,制备工艺周期为30 h。采用BET,SEM和FT-IR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正己烷填充量为0.2(TEOS与N-hexane物质的量比为1:0.2),制备周期最短,制备出的样品具有最大比表面积(972.5 m2/g)、最大孔容(2.9 cm3/g)和最小密度(0.08 g/cm3),疏水性最佳。  相似文献   

2.
选用正硅酸乙酯(TEOS)有机物作为硅源,以醋酸-醋酸铵缓冲液和氨水为催化剂,采用两步催化法制备SiO_2粉体。研究了制备SiO_2的几个影响因素:水醇盐的摩尔比,催化剂的浓度及用量,反应温度和陈化温度。确定了制备SiO_2的最佳工艺条件,缩短了工艺周期,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照片、傅立叶变温红外(FT-IR)图谱、综合热分析对SiO_2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 SiO_2 超细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玻璃为原料,乙酸乙酯为潜伏酸试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多孔SiO2超细粉体.对乙酸乙酯作为潜伏酸试剂的特点及反应温度和乙酸乙酯用量对硅酸盐聚合形成溶胶和凝胶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用TG-DTA,XRD,TEM,IR和氮气吸附对粉体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乙酸乙酯用量对成溶胶和凝胶的时间有较大影响,在反应温度30℃、乙酸乙酯与SiO2摩尔比为0.65时,可制得粒径为10~20nm的多孔SiO2超细粉体,粉体的BET比表面积为414m2/g,孔形状为管状毛细孔,孔径主要在10~100nm范围.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橡胶增强方法是在硫化前将增强剂通过机械混合的方式加入到橡胶基质中。炭黑是用这种方法最有效而且应用最广泛的填料,它对硅橡胶以外的所有橡胶都有良好的增强效果;其缺点是分菜困难,污染大,制品色调单一(为黑色)。白炭黑是一种浅色或透明制品中,白炭黑应用比较广泛;其缺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TEOS-EtOH-H2O-HCl体系原料,应用低温合成技术,成功地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完整透明的SiO2薄膜。对合成材料进行了差热—失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透射光谱分析及理化检验。结果表明,无序SiO4四面体网络已经形成,薄膜的固体物理状态可控制为晶态、非晶态,并赋予基底优良的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SiO_2微球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具有无毒无害、尺寸可控、易功能化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溶胶-凝胶法操作简便、副反应少、产物颗粒均一、过程易控,是制备SiO_2微球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反应机理是以TEOS作为硅源,在氨水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缩合反应最终生成SiO_2微球.合成效果受TEOS和氨水的浓度、溶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与合成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传统的溶胶-凝胶法具有容易团聚、单分散性差、所需时间较长等缺点,许多研究者对其做出了大量的改进和完善,衍生出了连续滴定法和分步滴定法等新方法.功能化SiO_2微球的制备目前还缺乏统一的制备标准,尚未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制备过程需要不断优化,且成本较高,难以大范围推广,因此,建立起成熟的理论模型,研发出一种固定配方、可大规模可控性生产的溶胶-凝胶法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Stober溶胶-凝胶法,在碱性体系中水解正硅酸乙酯(TEOS),制备单分散球形SiO2,研究反应时间、温度、加水量、TEOS浓度、氨水浓度对所制备SiO2粒径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对SiO2粒径的影响较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颗粒粒径有增大趋势;随着反应温度升高以及加水量、氨水浓度和TEOS浓度增大,SiO2的粒径也增大,但持续增加水的用量,SiO2的粒径会出现变小的趋势.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3h,温度为45℃,加水量为17.73 mol/L,TEOS浓度为0.195 mol/L,氨水浓度为0.821 mol/L.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溶胶的胶凝过程,以钛酸丁酯为前驱物,无水乙醇为溶剂,分析了反应物滴加速率、溶胶液pH值、反应底物配比、反应温度、无机酸以及螯合剂的种类对凝胶形成时间的影响,得出了适宜的凝胶制备条件,并对制备稳定均一TiO2凝胶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改进.  相似文献   

9.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无水乙醇为溶剂、冰醋酸为螯合剂、浓盐酸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光催化剂。以苯酚为模型物,系统研究了制备丁艺对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前驱体胶凝时间和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了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TiO2的最佳工艺:V钛酸盐=35mL,V水=32.4mL,V总乙醇=105mL(VA乙醇=35mL,VB乙醇=70mL),V冰醋酸=23ml。(钛酸四丁酯、总乙醇、水与冰醋酸的物质分量比为1:18:18:4),溶胶体系pH4,水解温度为26℃,得到的干凝胶粉末以22℃/min先升温至200℃,恒温1h除去挥发物,然后升温至450℃,煅烧2h。  相似文献   

10.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OINC)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不同于通常的聚合物/填料复合材料,因为它是由有机相和无机相在纳米至亚微米范围内结合形成的一类材料。其中有机相可以是塑料、尼龙、有机玻璃、橡胶等;无机相可以是金属及其氧化物、陶瓷、半导体等,复合后可以获得集有机相、无机相、纳米粒子的诸多特性于一身的具有许多独特  相似文献   

11.
CaO-SiO_2系统溶胶凝胶过程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硅酸乙酯、醋酸钙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CaO-SiO_2系统湿凝胶。研究了其溶胶凝胶化过程中溶胶粘度变化及溶胶粒子的生长过程,以及湿凝胶在干燥过程中的析晶现象,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乙醇为溶剂,盐酸为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为成膜助剂,在多孔陶瓷管载体上制得了SiO2膜,并探讨了其制备及乙醇─水,乙酸─水分离工艺。  相似文献   

13.
采用Stber溶胶-凝胶法,在碱性体系中水解正硅酸乙酯(TEOS),制备单分散球形SiO2,研究反应时间、温度、加水量、TEOS浓度、氨水浓度对所制备SiO2粒径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对SiO2粒径的影响较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颗粒粒径有增大趋势;随着反应温度升高以及加水量、氨水浓度和TEOS浓度增大,SiO2的粒径也增大,但持续增加水的用量,SiO2的粒径会出现变小的趋势。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3h,温度为45℃,加水量为17.73mol/L,TEOS浓度为0.195mol/L,氨水浓度为0.821mol/L。  相似文献   

14.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活性炭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C前驱体,经1 400~1 600℃高温碳热还原反应合成了纯度较高的-βSiC粉体,这种粉体是由颗粒和晶须组成的混合物.通过前驱体的热重(TG)-差热(DSC)曲线分析了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通过X射线衍射(XRD)曲线分析了不同合成温度下的产物组织结构,并研究了无水乙醇(EtOH)与正硅酸乙酯的体积比和氨水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初步探讨了SiC颗粒和晶须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5.
溶胶-凝胶法制备PVC/SiO_2杂化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同正硅酸乙酯共水解,在SiO2 表面引入能与PVC相容的极性基团,制备了PVC/SiO2 杂化材料的透明薄膜.讨论了溶剂对材料、结构的影响,通过红外分析,透射电镜研究了杂化材料的形态和通过动态力学分析,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无机组份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探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PZT薄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溶胶-凝胶法制备PZT铁电薄膜的工艺过程,探讨影响稳定溶胶配制的原材料,溶剂及溶液的pH值选取,分析催化剂和添加剂在提高薄膜质量方面的作用机理,理论上阐述了基片和PbTiO3过渡层对促进PZT薄膜晶化的影响,提出优化溶胶-凝胶技术的关键措施。利用优化工艺对采用无机盐硝酸锆,通过甩胶沉积在α-Al2O3基片上的PZT薄膜的微观表面形貌和相结构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热处理对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TiO2 薄膜材料的晶体结构、致密化以及光学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TiO2 溶胶颗粒的最低结晶化温度为 40 0℃ ,晶体尺寸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TiO2 薄膜的厚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从 12 0nm减小到 47nm ,相应的折射率则从 1.85增加到 2 .3;同时 ,TiO2 薄膜的孔洞率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从 0 .2 3降低到 0 .12 2 ,密度则从 2 .83g·cm-3 增加到 3.73g·cm-3 .  相似文献   

18.
以工业级拟薄水铝石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及喷雾造粒技术制备球形氧化铝粉料,将粉料置于马弗炉中,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煅烧,采用SEM观察获得粉体的微观形貌,XRD分析了不同煅烧温度粉体的相组成,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粉体的粒度组成,集成表面粗糙度仪测定被抛光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经喷雾造粒和煅烧后制得的粉料外形为球体;煅烧温度逐步提高时,其物相的变化规律由γ-Al2O3转变为θ-Al2O3,再转变为α-Al2O3相;煅烧温度过高时,将造成粉料颗粒间相互粘结,适当延长保温时间会促使粒子沿着致密区长大.并且,结晶度较好、粒度分布均匀的粉料抛光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以柠檬酸-硝酸盐-乙二醇体系为研究对象,以共沸蒸馏与减压蒸馏联合工艺为技术手段,以提高溶胶凝胶脱水率、进而提高粉体的烧结活性为目的,开展了溶胶凝胶干燥工艺对粉体烧结活性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溶胶凝胶在高温条件下加热脱水会导致合成粉体形成硬团聚,影响粉体的烧结活性;使用共沸减压蒸馏可有效提高溶胶凝胶的脱水率,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脱水的效率就越大;溶胶凝胶的脱水率直接影响合成粉体的烧结活性,脱水率越大,粉体的烧结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20.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nO2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运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前驱物Sn(OH)4胶体,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得到一系列纳米SnO2试样,并用X-射线衍射(XRD)图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不同温度下热处理得到试样的结构和形貌,研究了分解温度与产物粒径大小之间的关系以及微晶生长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