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天祥、汪元量、真山民、谢翱、林景熙、郑思肖、萧立之等宋末爱国诗人的山水诗,渗透了伤时忧国之情,总体格调沉郁苍凉,却又具有不同的艺术个性,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两方面,都给宋代山水注入新因素,改变了南宋后期山水诗过分追求纤弱的风气。  相似文献   

2.
林景熙(1242-1310),字德阳,号霁山,宋瑞安府平阳县林坳(今属浙江苍南县)人。为宋元之际卓有成就的著名爱国诗人。1993年春,我应浙江古籍出版社约,从事林景熙诗文集《霁山集》的整理校注工作(定名为《林景熙集校注》,列入该社重点书目“两浙作家文丛”之一  相似文献   

3.
宋末遗民诗人林景熙的诗歌创作反映了宋元之交遗民的爱国情怀和亡国悲愤,思想性极强;同 时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水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诗歌意象与语词特性。(2)比兴与寄托、用典 与寄托。  相似文献   

4.
宋末遗民诗人林景熙的诗歌创作反映了宋元之交遗民的爱国情怀和亡国悲愤,思想性极强;同时艺术上也达到丁很高水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诗歌意象与语词特性。(2)比兴与寄托、用典与寄托。  相似文献   

5.
《入蜀记》是南宋诗人陆游在入蜀途中的日记,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其中,陆游对于入蜀途中所看到的世情民俗等记载,对于我们研究南宋的民俗现象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对《入蜀记》的解读,本文将从物质生活民俗、物质生产及社会生活民俗、精神民俗三个方面入手,来探讨《入蜀记》中的南宋民俗现象。  相似文献   

6.
由于悲剧意识的渗透,抒写悲愤之情成为南宋爱国词的主要内容。南宋爱国词人悲剧意识的产生,源于南宋朝廷一贯坚持的求和外交政策所导致的国家、个人的悲剧命运;同时,悲剧意识也是中国封建时代士人阶层的长期心理积淀所形成。  相似文献   

7.
南宋是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掀起的爱国诗潮极具特色,树立了中华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本文首先分析了唐宋时期不同的文人气质,并对社会转型理论的南宋爱国诗潮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较为深入的剖析了社会转型理论的爱国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陆游的《入蜀记》叙其入蜀途中的地理风光、人文历史 ,在奇山丽水的游览之中 ,抒发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并借古讽今 ,抨击时政 ,充分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和主战精神 ,从而树立了南宋一代昂扬刚健的美学典范  相似文献   

9.
林景熙佚文《春声君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末受国诗人林景熙,其托物言志的讽谕小品也很特色,新发现的佚文《春声君传》就是一篇难得的佳构,从中可见作者的高风高节。  相似文献   

10.
陆游的《入蜀记》叙其入蜀途中的地理风光、人文历史,在奇山丽水的游览之中,抒发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并借古讽今,抨击时政,充分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和主战精神,从而树立了南宋一代昂扬刚健的美学典范。  相似文献   

11.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嗜茶,且好作茶诗,其数量为宋代诗人之首。品读陆游的茶诗,可以窥见宋代缤纷多彩的茶文化现象。以陆游《晨雨》诗中的“斗茗”为切入点,通过对其多层释义来发掘其与斗水、斗技乃至贡茶之间的相关联系,可窥见其所涉及的宋代茶诗与茶事的精彩风貌。  相似文献   

12.
《韵语阳秋》是南宋初期诗话代表作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南宋诗话创作的转向。本文试图通过剖析《韵语阳秋》在道德、文化层面的阐述,结合此期诗话创作的政治文化背景,揭示出南宋初期政治文化生态的变化对诗话创作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水浒》这部反映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长篇白话小说,其成书无疑是在元末明初;在建都临安后的南宋时代便是“水浒”故事的产生、丰富和传播、演变的重要时期。水浒的民间故事与杭州“水浒”故事的的形成,最早阶段自然是民间故事。据南宋遗民周密在《癸辛杂识》续集上引龚开《三十六人画赞序》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不足采者。”龚开与周密都是南宋时人;而《癸辛杂识》便是周密在南宋亡国之后,隐居在杭州的癸辛街时所著。周密还是一个熟谙杭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哲学史上,有朱熹、陆九渊鹅湖之会,还有陈亮、辛弃疾鹅湖之会,但是,人们更重视研究前者而忽视后者,本文试图对这后者略作探讨。一、陈亮、辛弃疾的结识和友谊陈亮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还在年轻时,就充分显示出才气,作为一位思想敏锐、激进、志道旷远的爱国学者,他在历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宋史·陈亮传》载:“陈亮,  相似文献   

15.
《外台秘要》是我国唐代一部重要方书。本书收集和整理的资料概括了唐代以前各家方书。因而,它除了具有临床价值,并有保存失传古医书的历史意义。如书中的《小品》、《深师》、《崔氏》、《许仁则》、《张文仲》等方书,据记载在南宋时代已佚散。然而,  相似文献   

16.
一、从对一首词的理解谈起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因坚决主张抗金,遭到投降派排斥,罢职后闲居带湖时写了一首《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网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噪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最后两名,朱东润主编的《历代文学作品选》注释中认为是写实,说“通过‘桃李’与‘荠菜’两相对照,透露作者厌弃城市繁华热爱乡野生活的情趣。”胡云翼在《宋词选》中的看法与此基本相同。如果将这两句作为写实来看,会觉得不符合自然景物的实际,城中桃李愁风雨,城外桃李就不愁风雨了吗?春在溪头  相似文献   

17.
选择南宋朱熹传世书迹中的《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诗卷》、《所居深僻帖》、《周易系辞本义手稿残卷》等三种墨迹作为研究对象 ,从朱熹生平经历出发 ,结合其书法的阶段性发展特征等 ,着重考察它们的书写背景 ,并从中推断它们的书写年代 ,旨在纠正目前学术界 ,特别是书法研究中存在的种种讹误之说 ,以期对朱熹研究和南宋书法史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8.
陆游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他兼长填词,又是与辛弃疾并称的一位词人。他生活在南宋初期。当时,宋、金矛盾尖锐激烈,南宋王朝在抗战与议和两者之间摇摆不定,因此,战与和的问题就成为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陆游始终主张抗金御侮、收复中原、统一祖国,就受到南宋王朝的冷遇,屡次遭到权奸的排挤和打击。他官微职卑,一生不得志,  相似文献   

19.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年轻时在婚姻问题上曾有过一段不幸的遭遇。他和妻子唐琬情投意合,伉俪相得,但由于父母不喜欢儿媳,被迫夫妻离异,天各一方,致使诗人抱恨终身,直到晚年还写下了感人至深的《沈园二首》。罪恶的封建礼教酿成了一幕爱情悲剧。越剧《钗头凤》和电影《风流千古》就是以此为题材而创作的。然而,唐琬究竟是否陆游表妹一事,却尚有疑问。 最早说唐琬是陆游表妹的是宋末元初人周密,他在《齐东野语》一书中说:“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竟绝之,亦人伦之变  相似文献   

20.
南宋朝廷对天文现象的观察,是在唐代的基础,又有了新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对日蚀、月蚀、慧星等观察与记录尤为详尽。今日杭州人对此了解甚少,南宋天文台设在今杭州吴山上。本文以《宋史》、《咸淳临安志》、《宋史全文》等书的记录,对朝廷的司天监天文院的机构及对日蚀、月蚀的记述作初步探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