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温贮藏蒜薹,保质期只有10~15天;单独利用0℃的低温,可以贮藏两个月;如果低温加气调(氧气2%~4%,二氧化碳6%~8%),则5~6月收获的蒜薹,可贮藏到元旦甚至春节.  相似文献   

2.
1.作为增效剂防病害.将糖、尿素、水,以1∶0.5∶100的比例混匀,在清晨或下午4点后叶面喷洒,6天喷1次,连喷4~5次,对黄瓜霜霉病防治可达90%以上.或将1%糖水加入400倍病毒A与赤霉素及硼砂的6000倍混合液,每6天喷1次,连喷2~4次,对黄瓜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赵红旗 《河南科技》2001,(8):22-22,26
一、发菌、瘤状物、转色期管理1.待菌丝接种穴向外延长半径5cm以上时,把种木取出提高透气性。取出种木2小时后,菌袋温度迅速升高,时间持续7天以上。此时应加强通风,降低袋温(控制在28℃以下)。一般30天菌丝长满全袋。当菌丝吃料7-10厘米时,第一次刺孔,数量4-6个,2天后温度升高,注意通风防烧菌。并遮光,防止表面菌丝成熟过早。15天后,接种菌丝相连,可进行第二次刺孔,数量6-7个,注意通风,防烧袋。40-50天菌袋发满,第三次刺孔,仍需通风,防烧菌。严禁刺孔深至无菌料而引起感染。2.瘤状物发生期管理:菌丝长满袋后,袋内表面…  相似文献   

4.
一、生长习性 白术喜凉爽、温和气候:其种子在气温15℃开始萌芽;30℃以下时,生长速度随气温升高而加快;30℃以上时,生长受到抑制;超过35℃时,开始霉烂。地下部分的生长以26℃~28℃为最适宜。白术耐寒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优,盐碱地不宜种植。  相似文献   

5.
消毒 1.种子消毒.晒种:播前晒种2~3天,可杀死部分病菌;温汤浸种:用清水洗净种子,然后用3倍种子量的55℃热水浸种(即三开对一凉),迅速搅拌至水温降至30℃时停止,再浸12小时,催芽播种;药剂浸种:将种子放在15℃~20℃清水中浸15~20分钟,除去秕籽,再浸4小时捞出,晾干表面水分,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15分钟,捞出后反复冲洗5~6次,催芽播种.  相似文献   

6.
一、确定最佳喷药期 1.铃期.一般在棉铃成熟度达到70%以上,铃期40~50天以上时用药安全有效.用药过早,产量将受到影响. 2.发挥最佳药效的温度.由于乙烯利只有在2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才能释放出乙烯,发挥其催熟效果.因此,喷药后要有3~5天气温在20℃以上的晴好天气.  相似文献   

7.
1.依年龄定使用种公猪的次数。一般情况下,身体尚处在继续生长发育时期,1~2岁的青年种公猪,以每周配种3~4次为宜。体躯发育基本完成,2~5岁以上的成年种公猪,在饲料营养较好的情况下,每日可使用1~2次,冬季上下午各1次,夏季早晚各1次,但连续配种后,每周应休息2天。6岁以上的老种公猪,依其体况和性欲情况,可隔1-2天使用1次。  相似文献   

8.
<正>全省各地2月份月平均气温为:4.6~8.4℃,大部分市县较常年同期偏高4~6℃。月内全省各地降水量在0~42mm之间,豫南大部分地市较常年同期偏多4成~2倍以上;其它地区均无有效降水,旱情仍继续发展。目前,全省大部市县冬小麦处于返青~拔节期。发育期较常年同期提旱10~~20天,小麦早返青对晚播麦和弱苗有利,可促进转化升级。但由于冬季偏暖,小麦带绿越冬.部分小麦过早萌动返青,发育期提早,由于春季气温多变,如遇强降温易遭受冻害。另外70多天未出现明显降水,又加之今年入冬以来,气温又持续偏高明显,小麦基本未停长且萌发较早,小麦生长消耗的水份比常年偏多。  相似文献   

9.
一、注意保温 适宜的温度是山鸡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最初几天,育雏室温度要高一些,一般维持在32℃~33℃;随着其生长发育,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下降2℃~3℃,到4周龄后,维持23℃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10.
花生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脂肪和粗蛋白质的含量较高,但长期以来仅限于简单的炒食和榨油,综合利用价值不高.现介绍几种花生的加工增值新途径. 1.花生返鲜加工. 新鲜花生以其鲜嫩味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但由于其受采收季节限制,供应时间短.因此,将普通干花生返鲜,加工成新鲜花生,一年四季供应市场,会有极好的经济效益.方法如下:将干花生果放人浸泡池中,在15℃~30℃的温度下用浓度1%~5%的食盐溶液流动浸泡3~8天后,用水冲洗,再用4%~7%的黏土稀泥浆浸泡0.8~2小时,然后沥去多余的泥浆并晾干表面水分,最后用泥沙堆藏3天以上,筛去泥沙即得鲜嫩如初的新鲜花生.利用本工艺生产的花生形状、着色、质地、风味和口感等与新鲜花生完全一样,保鲜时间长达4~6周.  相似文献   

11.
猪产后热是母猪产后1~3天出现的以高热、不食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表现症状为母猪体温升高到41℃左右,食欲减少甚至废绝,泌乳量下降,严重的甚至造成母猪和仔猪的死亡。近两年来,猪产后热病病例增加,夏天发病率比冬天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豆腐不但夹有烟糊味、还难存贮.用葡萄糖酸内酯代替卤水、石膏做出的豆腐,质地细腻,味道纯正,耐贮,防腐.一般500克大豆可做2.5~3千克豆腐,在温度25℃下可存放2天,在12℃下可存放5天.其制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金坪 《河南科技》2005,(3):20-20
大棚及温室种植的甜椒容易形成空秧。原因:1.缓苗期过长。棚室缓苗期一般为6~7天.这期间棚室密不透风,棚温维持在30℃~37℃,夜间还需加盖草苫保温防冻.以加速缓苗进程;但若缓苗期超过6~7天.棚室高温高温时间过长.则容易引起植株徒长。2.通风不及时。缓苗期过后要及时通风,使棚温降至28℃~30℃。当棚温高于30℃时则应放风,  相似文献   

14.
地瓜树     
《河南科技》2004,(14):9
地瓜树为多年生灌木,源于南美,由美国航天育种中心培养而成.其营养丰富,品味良好,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耐旱\耐脊\怕渍水,不耐低温,全生育期180~220天左右,需总积温3600℃~4600℃,块茎膨大温度为16.5 ℃~28℃,当年每株产45~50千克,凡无霜期180天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其淀粉含量31.2%,晒干率接近50%.  相似文献   

15.
高举 《河南科技》2005,(4):24-24
适宜的温度是山鸡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最初几天,育雏室温度要高一些,一般维持在32℃-33℃;随着其生长发育,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下降2℃~3℃,到4周龄后,维持23℃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16.
1.孵化把好选蛋、温度关. 孵化野鸡所用的种蛋应随产随孵.蛋少时可利用家鸡代孵;蛋多可人工孵化.野鸡的孵化期为24天.在其孵化期的前1~20天内,温度应控制在37.5℃,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5%~70%;21~24天(出雏期)温度控制在37℃.  相似文献   

17.
1.发酵原料的预处理. 新建沼气池进入养护期时就需要收集发酵原料,进行堆沤处理.最好选用牛粪、马粪、猪粪和羊粪做发酵启动原料.堆沤时,应在收集到的启动原料堆上泼水,保持湿润(以料堆下部不出水为宜),然后用塑料薄膜密封,以利于聚集热量和富集菌种.堆沤时间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整,气温在15℃左右时堆沤5~6天;气温在20℃以上时,堆沤3~4天.对养殖场的原料必须进行预处理,因为养殖场的原料一般会含有消毒液.  相似文献   

18.
用电热温床育苗,床土升温快,温度均匀稳定,在有效的温度范围内,一般每小时能提高床温1℃,比一般阳畦能提高10~15 ℃;昼夜温差仅3~4 ℃;幼苗出土快且均匀,比一般阳畦可早出苗、早齐苗2~5 天;幼苗生长健壮,叶数、茎粗、株高、苗重等均优于阳畦苗;幼苗病害轻.  相似文献   

19.
<正> 1. 发菌期的管理。将接种后的菌袋搬至培养室,室温控制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75%以下。在发菌期间,由于菌丝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会使袋里温度比袋外高2~4℃,发菌期间要注意防止温度过高,特别是中后期室温不宜超过25℃。15~20天当菌丝长至菌圈直径8~10厘米时,可将胶布由下向上揭开一角,使开口处朝下,以加快菌丝生长,同时进行翻堆与检查。接种后30~35天进行第二次翻堆。当菌丝长至两穴相接时揭去胶布,挖去菌种快。 2.脱装至转色期间的管理。 ①适时脱装。脱袋过早,菌筒不易转色;脱装过迟,则菌被过厚,都会影响出姑。适时脱袋要掌握好两点:一是掌握香菇的菌龄,早熟种一般在60~65天,中  相似文献   

20.
播种育苗选择抗病、抗逆性强,易坐果的矮化品种,全年均可播种育苗.如矮生红铃、矮生黄铃、盆栽红、多彩等.播种前用55℃的温水烫种30分钟,然后自然降至常温,继续浸泡4~6小时后,在25℃~28℃条件下催芽2~3天.催芽期间要注意每天用温水冲洗一次种子,把附在种子上的黏液冲掉,防止种子发霉腐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