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满18周岁、身高1.57米至1.9米、矫正视力后达到1.0……"不久之前,23岁的冶金工程师杨先生看到荷兰非营利组织"火星一号"网站上招募"火星移民"后热血沸腾.身为"星际迷"的他,曾因为视力问题与"航天梦"失之交臂.他如今似乎又看到了希望,"这个门槛比我想象得低很多."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月,美国亚历桑那州大学月球和行星实验室(LPL)的一支独立科学家小组,预测到一颗海王星大小的神秘行星环绕太阳运行,其质量在地球和火星之间,潜伏在冥王星轨道外侧的柯伊伯带,约是冥王星与太阳轨道距离的25倍。该区域充满了冰冷小行星、彗星和矮行星。这颗假设行星被称为"第9行星",如果预测是正确的,那么这颗天体可能是太阳系第10行星。  相似文献   

3.
火星,这颗神秘的红色星球,能否成为人类下一个驿站?美国NBC新闻网2月3日报道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研究人员终于研制出了一把开启火星生命绿洲的"钥匙"--人工温室效应。该研究表明如果把人工特制温室气体运往火星或者干脆直接在火星上建立一个"加工站",大量生产该气体,火星上就可能变成生命的家园。  相似文献   

4.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人类学家约翰·莫尔在一次关于星际旅游研讨会上,提出了用激光作动力把人类运送到恒星上的大胆设想。他认为这批运送到恒星的地球人如果再掌握人类学家的专业技术,在不久的将来,畅游星际空间将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由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一幅由火星勘测轨道器拍摄到的照片,照片上出现的“蜂窝”状迷宫地形,是位于火星水手峡谷与萨希斯高地之间的“夜迷宫”地区。为此,一些外星人搜寻爱好者声称,这是火星上的外星人城市。不过,美国宇航局火星研究专家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沉积层地形,经侵蚀风化逐渐裸露出地面而形成的奇特造型。  相似文献   

6.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开展一项名为"百年星舰"的宇宙探索计划,希望在百年内能够让人类冲出太阳系,抵达其他遥远的星球。该计划的第一个目标是火星,或是火星的两个卫星。不过,由于目标遥远和资金所限,这项计划存在致命缺点——是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票,宇航员几乎不可能返回地球。建人类星际殖民地  相似文献   

7.
正在科幻电影《星际迷航》中出现了一种"牵引光束"的技术,该技术多次帮助企业号星舰的舰员们摆脱困难局面,而今,美国的研究人员们们正在与美国宇航局共同发展能够在太空中使用的牵引光束技术。这些物理学家们表示,他们正接近能够在大约1厘米的距离上使用光束实现对物体的捕获、推或拉的动作操作。如果能够完成这一目标,那么就能实现远距离操控粒子。尽管在  相似文献   

8.
根据两支独立的科学家小组的新研究,火星上一度存在液态炙热岩浆海洋。这一研究发现意味着火星温度冷却下来所需要的时间可能超过此前的预计。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对美国宇航局火星侦察轨道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火星上的斜长岩。在太阳系内的斜长岩通常只存在于两个地方,一是地球的上层大陆地壳,另一个是月球高原。  相似文献   

9.
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任务得出的证据显示,踏上地球一火星往返之旅的宇航员将面临宇宙射线的大剂量辐射和高能太阳粒子的侵袭。宇航局表示火星飞船受到的辐射剂量大约相当于地球上年平均暴露剂量的100倍。为了保护宇航员的健康,英国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星际迷航型防护罩。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研究辐射问题的健康专家埃迪·希蒙斯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表示,完全阻隔辐射的防护盾厚度将达到数米并且非常笨重,很难应用于宇宙飞船。相比之下,《星际迷航:暗黑无界》中出现的防护罩则没有这种缺陷。在这部科幻作品中,科克船长下令"升起防护罩"。"进取号"的船员们随着防护罩的升起,立即在环境恶劣的太空中受到保护。而英国卢瑟福-阿  相似文献   

10.
一位孩子,在高中时期学习成绩很好,按照一贯的表现,可以被学校保送上最好的大学。但是他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考,而不是被保送。他的父母为此担心不已。他劝慰母亲:“如果我考不上,那么说明还有一千个人比我优秀,这对于社会来说是多么的幸运。”上大学后,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执意在化学学术上有所发展。同学们对他进行善意的劝告,搞学术没名没利,可能搞了一辈子研究,也不会被社会所承认。但是他认定了化学,并留学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很快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然后到哈佛大学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力学的研究。在导师的研究室里,他以任劳任怨…  相似文献   

11.
海洋的诱惑     
近年来,各国科学家竞相进行太空探索。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人类在热衷研究其他星球的同时,对地球本身仍缺乏足够的认识。比如,对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上的海洋,正如一位美国海洋生物学家所说,“我们关于海底的知识还不如对火星的多”。星际探索短期内可能不会给人类带来实质性的好处,而深海中蕴藏的丰富资源却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12.
胡杨 《科学大观园》2009,(18):72-72
人类首次登陆月球40周年庆典已经结束,但是美国宇航局能否把人类送上火星仍是一个谜。 当前的科技水平可能刚刚达到,也有可能还远远不及前往火星的载人任务所需的技术水平。因此前往这颗红色行星的载人任务仍是一个巨大挑战。但是美国宇航局仍坚持远征火星,而且有关火星探索的新想法层出不穷。休斯敦美国宇航局约翰逊太空中心月球和火星综合研究部研究人员布雷特·德雷克说:“火星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向往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正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手持便携式3D皮肤打印机,可以打印出多层皮肤组织,以覆盖和治愈深度伤口。这是第一个能在两分钟或更短时间内,就地形成、堆积和凝固皮肤组织的设备,也是生物打印技术取得的新突破。深度伤口的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都可能受到严重损伤。目前优选的治疗方法为分层厚度皮肤移植术,是将健康的供体皮肤移植到表  相似文献   

14.
<正>移民火星是个非常热的话题,无论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是SpaceX,都己经推出了火星移民计划,到时,地球上的幸运儿将搭乘宇宙飞船前往火星。但我们知道火星上的重力小,而且辐射强和缺乏微生物,跟地球环境有天壤之别,这就意味着移民者不仅要考虑如何适应火星环境,同时,孤立隔绝的火星环境也会加速移民者后代的进化。那么,这些未来火星居民又会长成什么样呢?  相似文献   

15.
生命之源     
1 娲母的星际母舰在时空隧道中以几十倍飞速疾驰,然而对一个忧心如焚的人来讲这个速度还是太慢了.严格来说娲母的生理特征和地球人早已大相径庭--做为地球第一代文明衍生的物种娲母早在一百万年前就随着星际移民的大军垦殖到宇宙各处.极端恶劣的星际环境和时刻危机四伏的漂泊生活逐渐冷却了人们初离地球时的狂热,而真正能像娲母这样在旅行中不断进化到完全适应星际迁移和探险生活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娲母此刻正航行在回归地球的路上,打乱她星际探险计划而中途归航的原因始于一万五千年前地球的灾变……  相似文献   

16.
科学沙龙     
以前,科学家们认为火星曾经是一颗温暖的星,表面曾覆盖过海洋,而且还曾有过早期的生命形式。如今,这一理论正面临着碰壁的危险。最新的研究资料显示,火星向来都只是一颗冰冷而僵化的星。  相似文献   

17.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4,(22):69-70
时空穿梭和远程传送是很多科幻影片的主题,例如《星际迷航》。但是一些物理学家表示认同,这些想法在本世纪末都有可能会变成现实。虽然时空穿梭可能是最具挑战性的工程学壮举,但是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和格拉斯哥大学的科学家们称,到2080年左右,瞬移就可能成为司空见惯的现实,但孩子们穿越世纪的梦最早得到2100年得以实现,而太空旅游和隐形斗篷也有可能会在未来15年内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认为,如果火星生物体曾在几十亿年前出现过,任何类植物微生物都将留下一段由纤维细胞构成的丝状绒毛,纤维素可能是最理想的火星生命证据. 研究人员解释说,他们已在地球上发现类似的被称之为"纤维素"的古老绒毛.这些绒毛存在于2.5亿多年前沉积的盐块中,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生物物质.在发现纤维素大约一周前,一名行星科学家宣布了在火星上发现脱水盐层的消息.纤维素的发现可进一步帮助科学家寻找外星生物或者它们过去的生物迹象.  相似文献   

19.
人类对火星的探索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两个超级大国开始了火星竞赛,而且竞争的残酷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火星热。1965年首批火星近距离所摄的照片是由美国国家宇航局“水手4号”宇宙飞船在从火星身边飞过时拍摄的。由这个行星探测飞船所拍摄的22组照片显示火星表面是一片坑坑洼洼的贫瘠荒地。同年,苏联虽错过了向火星发射宇宙飞船的最佳时机,但最终还是将飞船送上了天。苏联的宇宙飞船好不容易飞越了月球,并进行了近距离拍照。1969年美国发射了人类首次同时派两艘飞船去探测火星的“水手6号”和“水手7号”探测器。这两艘探测器…  相似文献   

20.
对科学研究中高、尖、大的问题: 人造卫星,星际航行,控制地震,长生不老,呼风唤雨都是很尖很高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世界就会变个样子,这都是可能解决的,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但是在我们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在科学中看来好象不是那么高,但是,要解决了,的确很大,很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