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我与他者”已构成当代人类学理论、文学乃至文化研究的一个核心命题,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取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意味着一个根本观念的转变;在对待异族或异国文化时不再强调主次或主客之分,研究者和阐释者同对象的关系,不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我与你”式的对话、交谈和聆听。这种转变有助于人类学更新它的工作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成果,从而取得更大进步。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的研究长期排除了文化的影响,文化进入心理学首先是以“人格”作为契入点的。“人格”被假定为不变的实体,是作为客体在文化中存在的,不能全面阐释文化与人的关系。“自我”则是动态的和开放的存在,与文化交互作用,是作为主体在文化中存在的,在本质上揭示了文化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费尔巴哈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学说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德国产生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冲突的反应,是对康德、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反动。康德(1724——1804年)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史人。康德哲学反映了当时软弱的德国新兴资产阶段的两面性和妥协性。他的哲学基本特征是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两者妥协,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在康德哲学中,主体和客体之间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是尖锐对立的。他一方面承认主体——人之外,有一个自在的客体——自在之物,但同时却又断言:“它们本身究竟是怎样的,我们毫无所知,我们只知道它们的现象、即它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在我们心中产生的表现。”这就使它自己提出的,在认识某物之前,必须首先研究认识本性这个任务不能不落空,并为宗教信仰留下了地盘。  相似文献   

4.
一在现代认识论中,所谓主体,主要是指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所以主体包括两项基本规定:其一,主体是有头脑,能思维的。“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其二,主体必须进行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所谓客体则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客体的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上不仅表现于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一方为存在条件,而且表现于相互创造和制约。关于主客体问题,近年来逐  相似文献   

5.
论思维定势的形成及其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思维定势广泛地存在并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维认识活动。研究思维定势的形成及其运行机制对于防止思维定势对主体思维认识活动的消极作用,提高主体的思维认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思维定势是在主体“天赋”认识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而形成、建构起来的。是社会实践结构的“内化”,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及其模式化,是社会思维方式的个性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产物。主体运用业已形成的思维定势去同化或顺应客体,使思维定势不断地得到建构、巩固和重构,这就是思维定势的运行机制。思维定势的运行机制实质上也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彭志敏 《科技信息》2009,(14):150-151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中,思想思维方法对教学方法起着决定作用,而主体-客体”结构模式和“人—世界”结构模式这两种“在世结构”模式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思维方法的基础。从“主体-客体”结构模式出发,把世界万物看成是与人处于彼此外在的关系之中,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往往流于片面;从“人—世界”结构模式出发,把人与世界万物看成是息息相通、融为一体的内在关系,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则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现行哲学教材中关于“发展”的解释是不全面的,有些提法存在偏差。“发展”的主体应只限定在生物有机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的范围中,其最根本的主体是人。“发展”是一个既包括质变,也包括量变的过程。“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全面进步,其根本特征是前进上升性  相似文献   

8.
王船山教育哲学中的“双主体”思想,是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总结,最终对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所作出的深刻探究。王船山教育思想中的“双主体”思想,既涵盖了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的客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的客体的基本思想,又涵盖了在教学过程中“双主体”相对主客互动与辩证统一的思想。王船山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双主体”思想对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几个方面对景观艺术设计进行探讨,以时空的概念看待景观,把景观视为视觉所触及的一切实体与空间的总和,它有自然景观及人为景观之分,人在时间的流动与空间的转换中实现对景观的审美体验,景观是存在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艺术,客体(景物)只有被主体(人)赋予了审美情感,它才能称其为景观艺术,人既存在于景观之中,同时又是景观的设计和监护,因此,笔认为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仍可视为现代景观艺术设计的最优观念。  相似文献   

10.
崇高是主体在面对与自己严峻对抗的客体世界巨大力量时所获得的理性超脱和精神胜利的愉悦。它在哲学意义上是人的一种自我确证,在现实意义上是对人感性生命的形而上崇敬和肯定。由于缺少崇高观念,中国传统审美心理追求的是优美而不是崇高,体现出多种俗化倾向。从根本上看,这是儒道哲学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在萨特自由观中,"他人"的存在是主体自我存在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主体自我的"存在遭遇"主要表现为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注视,这种注视把我和他人的自我性相互客体化,导致我和他人关系中的两种态度(比如爱与冷漠),最终也归于失败,即使我和他人的共在关系也不具备绝对的真实性。因此,他人是不可理解的,我与他人是无法通约的,我与他人只可能是交互的客体,不存在交互的主体,我与他人永远处于矛盾和冲突之中,我只是"一种无力护卫自由的存在"。他的理论明显带有非理性和唯我论色彩,不能建立自我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了,经济“危机”了,深刻地反思这一危机,源自哪里,止于何方?我们需要借助一些哲学的思考方法,简单地讲,就是搞清危机的主体是谁,客体是谁,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一关系在动态的环境中,将如何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13.
逻辑优先性是西方哲学的思堆原则。在古希腊哲学中,它起源于对万物本源的追寻,并随着本体论的形成而确立;在近代哲学中,划以主题性原则的确立为基础,体现在主体-客体关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主体对客体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逻辑优先性原则对当代科学和社会发展都曾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就生命本体论而言,艺术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不再表现为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物质实体的主客两分、二元对立,而是一种生命本体意义上的主体自我与客体对象的平等对话、相互交流。具体来说,人与世界在艺术审美态度中表现为主体的超越功利及客体的自由无限,在艺术创作中表现为物我相融相契。  相似文献   

15.
文学接受分之为社会接受与个人接受两个层次,个人接受受社会接受的影响和制约。文学批评者起着社会接受代言人的作用,他们的立场观点、思维方法、表达技巧无不深深地作用于个人接受者,具有着欣赏导向的功力。而文学批评本身,就其批评主体对批评客体所持的思维方位或思维角度来说,即可分为无我思维与有我思维;宏观思维、中观思维、微观思维等不同形式。无我思维是思维主体力求避免自己的意识介入思维客体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完全置身于批评客体之中,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反馅”,尽量详细地把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印象阐释出来,以图对其社会的、历史的、美学的价值作  相似文献   

16.
从主体客体关系问题的角度研究哲学史,划分哲学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并以此对中西哲学发展道路之异同进行比较,阐明当今中国哲学发展的价值取向,无疑是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个新视角,是一种值得唱和的方法。张世英先生的大作《“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载《哲学研究》1991年第1期)就作了这样的尝试。文中张先生通过对西方哲学史的精湛分析,指出西方哲学围绕主体客体的关系问题经历了柏拉图以前早期自然哲学的“天人合一”,近代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世界的关系和语词的意义是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从语言与自然世界、语言与社会、语言与人类的情感世界3个方面讨论了语言与存在的关系,以及语言理念主义的合理性。作为系统化的符号,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是人类沟通主体的人与客体的外部世界的桥梁,是联系人类符号化的思维与存在的纽带。近代西方哲学研究转向语言分析,此语言学转向仍是为了研究存在,旨在揭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语言和存在是密不可分的,语言实践创造了某些真理或存在。  相似文献   

18.
谢志强的《其实我也这么想》小小说集体现了“迷失—归来—迷失”主题,有着浓厚的存在主义哲学寓意: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处于“常人”的支配,受“常人”的思维控制,无法摆脱沉沦异化的命运。小小说集主要从习惯、物件、符号三个角度阐发“常人”对人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从构成观念模式三要素的哲学观、价值观、方法论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僵化观念对思维的影响,认为,僵化观念支持的思维造成对客体属性及价值的错误判断,造成主体在认知客体过程中体现在方法论上的简单化、存在欠缺或完全错误,致使主体在客体面前的无所作为.在此基础上 ,提出发挥主体能动性,不断更新观念才能使思维更加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主体的思维方式的变化表现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解放思想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实践主体对实践客体所进行的能动的反映论思想,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包含了实践主体对实践客体辩证理解的辩证法,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坚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唯物史观,三者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