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学峰 《科技资讯》2011,(25):85-85
结合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和国外的一些建筑实例,分析了现代建筑屋顶在建筑各种自然通风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屋顶应采取的相关构造措施,以节约建筑能耗,保护人类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结合自然通风的基本原理和国外的一些建筑实例,分析了现代建筑屋顶在建筑各种自然通风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屋顶应采取的相关构造措施,以节约建筑能耗,保护人类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胡英盛 《科技信息》2010,(17):I0373-I0373,I0400
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界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节能。本文阐述了自然通风产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与自然通风有关的建筑形态与建筑构件,以及与自然通风有关的几个问题,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于建筑自然通风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如何降低热带滨海地区的酒店建筑能耗一直是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重点课题.因自然通风在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改善室内舒适度的显著作用,使它作为一种典型的被动式技术被广泛应用.但是热带滨海地区常年高温高湿,对自然通风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以三亚康年酒店项目为例,结合数值模拟方法,从总体布局、立体绿化中庭和建筑表皮等方面论证了自然通风设计技术在热带滨海酒店的使用方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从而为亚热带滨海地区度假酒店的自然通风设计提供借鉴案例.  相似文献   

5.
建筑空间自然通风设计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涛  李理  王丁丁 《河南科学》2010,28(11):1453-1457
阐述了"烟囱效应"基本原理,及其在运用这一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季节因素和环境因素,并结合建筑实例,概括出天井中庭、太阳能烟囱、呼吸式双层幕墙和环境风塔等自然通风的设计模式.建筑空间自然通风模式的研究对建筑设计在节约资源和降低环境负荷方面起到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福军  许杭 《科技信息》2011,(36):20-20
建筑自然通风是建筑节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针对智能建筑,介绍智能建筑自然通风的几种技术手段以及影响建筑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因素,为研究新型智能建筑自然通风节能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建筑中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技术,有利于节约能源,改善室内生态环境。从控制建筑规划布局、优化建筑单体建筑及选择导风构件等方面介绍了现代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浅谈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荆海薇 《甘肃科技》2006,22(6):146-148
本文介绍了生态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作用原理,热压和风压对自然通风的影响。分析了建筑结构对自然通风的影响,指出了在实际应用自然通风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技术,是建筑可持续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应当引起建筑师的高度重视,阐述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通过建筑上的措施来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以期能够引起建筑师对自然通风技术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通风建筑中,垂直方向上温度分布影响着热压通风。现对南京某单体大空间自然通风建筑垂直方向上温度进行实测,得出在九月份垂直温度呈线性变化,梯度在0.1~0.24℃/m范围内。将温度分层结合已有的热压模型,通过CFD模拟验证模型准确性,用Matlab计算分析建筑上下开口比Rab、室内热源q和垂直温度系数α对室内温度和自然通风量的影响,发现室内温度随着建筑上下开口比Rab和室内热源q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垂直温度系数α的增大而减小;建筑的自然通风量受室外温度影响较小,随着上下开口比Rab、室内热源q和垂直温度系数α的减小而减小。计算某高大空间在南京、重庆和广州各月的热压通风量和室内温度,结合热舒适模型确定满足基准通风量和热舒适要求的可利用上下开口比Rab范围和各月热舒适时数。结果表明:广州利用自然通风达到热舒适的时数最多,可利用的上下开口比Rab为1~9,室内热舒适时数占各月总时数的比例为35%~70%。  相似文献   

11.
自然通风是建筑节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降低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自然通风的技术优势,建筑中自然通风的原理,以及自然通风在中小学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建筑自然通风在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然通风在改善建筑微气候环境方面具有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中必须合理组织自然通风系统,强化有利通风的作用,避免不利风环境的产生。本文通过分析风在建筑中的形成机制、建筑通风的作用和效果,阐述风与建筑的密切关系;并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论述自然通风对形成舒适安全的建筑室内环境、以及建筑节能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Airpak软件模拟建筑开口对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和能耗模拟软件DesignBuilder模拟建筑开口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情况。以长沙典型年气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朝向和开口位置对建筑自然通风效果和能耗的影响。最后,综合自然通风效果与建筑能耗大小,提出了新的建筑设计综合评价指标,利用这个指标对不同方案下的建筑进行了计算,得出建筑朝向与开口位置最优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4.
自然通风是当今建筑普遍采取的一项改革建筑热环境、节约空调能耗的技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取代(或部分取代)空调制冷系统。本文探讨了通过合理的建筑方案设计等措施来实现通过自然通风达到建筑物降温的目的,从而实现目前大力提倡的建筑节能环保的大目标。  相似文献   

15.
 自然通风节能技术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实现建筑空间通风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建筑开口。目前对建筑开口研究都是从单一方面考虑,并不全面。Hassan通过CFD方法以及风洞实验对单一房间分析不同开口位置对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通风效果与两开口距离有关,开口距离远的通风效果优于开口距离近的通风效果。Favarolo通过CFD方法以及实验方法对单一房间分析不同建筑开口构造对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认为单侧开口通风效果取决于开口的垂直位置以及开口宽度。Dascalaki通过示踪气体方法研究单侧开口风压作用下通过开口处的有效通风量,发现通过开口处的有效通风量与开口处垂直方向风速以及风向有关。殷维通过耦合风压与热压的单侧大开口通风经验公式提出“自然通风等价节约用电度数”,利用中国4个典型气候区,对单侧大开口自然通风利用率与节能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在单侧通风条件下,中国南方城市节能效果比较大。张雯通过DOE-2对杭州地区居住建筑外窗在不同建筑朝向下,对建筑全年能耗值进行模拟计算,发现南北朝向建筑比东西朝向建筑全年能耗小。  相似文献   

16.
陈旭东 《天津科技》2010,37(3):65-66
利用CFD技术,采用k-ε双方程模型,以压力入口为边界条件,对天津地区一幢绿色建筑在自然通风作用下的过渡季节通风换气次数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建筑体型、外开口、内庭院、拔风井和回廊的巧妙设计,在建筑内、外区都可以达到满意的自然通风换气次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改进和发展 Mathews 的自然通风建筑室内温度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自然通风建筑室内热状况预测模型.它更全面地考虑了各种影响室内热舒适性的因素,且输出结果更丰富,因而成为考察气候,建筑与室内热环境三方相互关系的工具,可为设计人员所用.  相似文献   

18.
自然通风简而言之就是不借助任何电力机械装置,将室外的空气引入室内,以达到降低室内污染、清新空气、消除室内余热、保持家内舒适、减低空调负荷的目的。自然通风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通风方式.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赖以调节室内环境的原始手段。对于建筑设计来说,自然通风显得相当重要,其不仅可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流动,同时还可以节省电力。该文通过针对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情况,分析如何合理地进行建筑空间形式以及相关构件的设置等,从而合理地达到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量效果,为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简要介绍自然通风作用及机理的基础上,从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了住宅建筑有关自然通风设计的问题,包括朝向、间距、体形的选择、住宅区的总体规划布局和单体建筑处理手法等,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住宅通风环境。  相似文献   

20.
住宅建筑自然通风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自然通风对住宅室内热环境的影响,选取室内热环境状况较为恶劣、风资源贫乏的重庆市住宅为例,通过i d图分析了自然通风在改善住宅建筑热环境,提高人体热舒适的可行性;并通过对典型居民住宅的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室内平均预测投票预测不满意百分比热舒适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风资源贫乏的城市,住宅建筑良好的自然通风既能大量地节约建筑能耗,也能够极大地改善室内热环境,尤其是过渡季节及夏季阴雨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