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北洋1号”植物助长剂及其对冬小麦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洋1号”植物助长剂是一种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对冬小麦施用效果的研究,从农业与化学角度探讨了该制剂的控制机理.天津地区在冬小麦抽穗初期,每亩用3500倍稀释液30~40kg叶面喷施,一般增产10%~15%,每亩增产小麦30~40kg.  相似文献   

2.
宁夏南部山区旱地冬小麦氮磷肥效及最佳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宁夏南部山区旱地冬小麦氮磷肥的合理施用量.结果表明,宁夏南部山区旱地施肥量严重不足,化肥增产潜力巨大.在春旱严重的情况下,磷肥的增产作用大于氮肥,氮磷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更加显著,比不施肥时增产1410kg/hm^2,比习惯质种植增产810kg/hm^2,增产率为46.4%.最佳产量为2490kg/hm^2时,施氮量为93.6kg/hm^2,施磷量(P2O5)为108.9kg/hm^2,产投比为3.4:1,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枣粮间作进行了3年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枣粮间作复合系统的生态因子发生了变化,实现了较高层次上的互补效应,因此农作物产量发生了动态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增产区和减产区;冬小麦和夏大豆增产区和减产区分界线在距树主干2m处,增产面积超过了减产面积,较对照增产9.3%~5.9%。而夏玉米和夏谷增产区和减产区分界线在距树主干4m处,减产面积超过了增产面积,较对照减产4.8%~5.2%。但枣粮间作复合系统综合效益明显,较对照每公顷增加效益19861.6~20501.2元。  相似文献   

4.
陈建国  高建宁  李扬  马志芳 《科技信息》2010,(23):J0232-J0232
通过对冬小麦使用复合型小麦种衣剂分析得出:冬小麦经种衣剂包衣后,其生育期相对提前,群体性状表现良好,并在个体性状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叶面喷肥以“奇丽施”有机腐殖酸络合微肥增产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氨基酸多元微肥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以上叶面肥均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旱地冬小麦周年地膜覆盖栽培试验进行总结,试验数据表明,周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显著增产,为大面积推广该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成果简介 “河农85-9”冬小麦新品种是河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室育成的高产、节水型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高产田种植,较当地推广品种显增产。其主要特点是耐旱节水、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8.
云大-120(芸苔素同脂)是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经1996年在冬小麦上的试验,认为云大-120能促进植物体内的细胞分裂和伸长,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提高叶绿素含量和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座果率和结实率。据考种表明,增产可达14.54%--15.96%,亩获经济效益100。22--112。11元,投入产出比为1:9.11-----1:11.72。云大--120是很有推广价值的高科技新产品。  相似文献   

9.
不同耕作方式对豫西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保护性耕作深松覆盖(ST)、少耕(RT)、免耕覆盖(NT)、传统耕作(CT)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及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在冬小麦产量比传统耕作高,其中ST〉NT〉ST〉CT,ST、NT与CT差异性明显,RT与CT差异性不明显,显现了保护性耕作方式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用PG制剂拌种,增产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多元微肥和氨基酸多元微肥,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以上拌种微肥均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滴灌冬小麦在我团大面积推广应用已有2年,为更好掌握冬小麦滴水出苗在不同土壤含水率及田间毛管压力与灌水历时的关系,达到节水降低亩成本,缩短灌水周期的目的,充分发挥滴灌条件下冬小麦节水、增产、增效作用,为干旱地区农业高产节水、精量灌溉提供了发展依据。  相似文献   

12.
倒春寒后不同措施对不同类型冬小麦冻害减灾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冬小麦遭受晚霜冻害,选择遭受严重霜冻的大穗型冬小麦淄麦12号进行刈割对比试验,同时在冬小麦遭受倒春寒冻害地块以临麦2号为材料进行追施肥、水、化控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刈割后基部腋芽再次萌发虽可形成一定产量,但与对照相比,单株性状变差,产量明显降低。因此,霜冻后不应刈割,应积极采取科学的补救措施,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而受冻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并浇水和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天达2116减灾效果较好,比未采取任何减灾措施穗数增加63×104hm2,穗粒数增加3.4粒,千料重增加2.5g,增产1536.0 kg/hm2,增产幅度达38.7%。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冬小麦不同播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在我区适宜的播量为17.5-21kg/亩。该播量范围,个体发育良好,群体结构合理,收获穗数适宜,产量因子协调,从而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染色体制片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雒舒  任根深 《甘肃科技》1996,12(4):46-46
冬小麦染色体制片技术初探雒舒,任根深(平凉地区农科所744000)在冬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中,如何获得其理想的中期染色体分裂相,对于准确、快速鉴别异源基因极为重要。通过工作实践,笔者已初步掌握了冬小麦染色体制片的关键技术,现简介如下:1材料及方法1.1...  相似文献   

15.
对库车县建国以来历年种植的冬小麦品种的来源、引进目的、种植年限、产量表现、推广面积、抗病虫能力、增产潜力、生态特点和淘汰原因等进行了调查,从而为找出该地区最适于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漳县1994年冬小麦红矮病再度流行范爱平,马占川(漳县农技站748300)1994年漳县冬小麦红矮病再度流行危害。发生范围广,流行强度大,发病严重,造成减产幅度之大是近年来少有的。据调查统计,全县成灾面积达3.691万亩,占冬小麦播种面积的32.6%...  相似文献   

17.
利用“北京一号”卫星(高性能对地观测小卫星,DMC+4)可同步提供中分辨率多波段信息和高分辨率全色波段信息的优势,选择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太阳—冬小麦冠层—传感器三者的几何关系和作物群聚效应的基础上,建立易于反演的植被冠层辐射模型,实现了对冬小麦长势空间分布的监测,并通过数值模拟和野外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所采用的模型和反演方法是有效的,为进一步研究LAI尺度效应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降水对徐州地区冬小麦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水过多或过少引起的湿害、干旱是影响徐州地区冬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对徐州地区1990~1999年的降水量与小麦单产间的关系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地区冬小麦的气象产量与当年3~5月的降水总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ZT-1丰抗素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喷洒ZT-1丰抗素,增产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高产宝、891植物健长素也有一定的增产增收作用,以上叶面肥均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多年的冬小麦试验资料,结果表明:冬小麦的产量与耗水量呈二次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边际分析得出:水源充足地区,净效益最大时的条件为灌溉用水与作物的价格之比等于水分边际产量(dY/dx).由此确定了经济灌溉定额.就平常年份来说,实施经济灌溉定额后,每hm^2比最大产量灌溉定额节水44m^3,而产量仅下降不到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