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α-萘酯醋酸(α-NA)和β-萘酯醋酸(β-NA)为废物,以坚牢兰B盐和坚牢兰RR盐为偶联剂,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荔枝离体培养物的电泳显色。结果为:少数酶带只能用α-NA显色;绝大多数酶带可用α-NA或β-NA显色;用混合底物同时显色,较一些单独用α-NA或β-NA能显色的酶带的相对染色强度降低;用坚牢兰B盐与坚牢兰RR盐为偶联剂相比,某些酶带的相对染色强度增加。表明,各电泳酶带染色强度的相对强弱不一定反应各酶本身活性的相对高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有关根瘤菌酯酶、超氧物歧化酶(SOD)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等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特异性显色判断方法报道。将电泳后凝胶板先浸入含1%醋酸-α-萘酯和2%醋酶-β-萘酯的丙酮溶液中进行酶促反应,然后用0.1%固蓝B盐进行染色,会显示清晰的酯酶醋带。G6PD染色利用NADP-氯化硝基甲氮唑蓝(NBT)方法,NBT被NADPH+H^+还原形成蓝色酶带。根据SOD抑制NBT光化  相似文献   

3.
对飞蝗天津北大港种群及河北沧州种群进行了生物测定与生化水平的比较分析,生物测定结果显示,天津北大港种群对马拉硫磷的LD50值为河北沧州种群的13.2倍,显示天津北大港种群已对马拉硫磷产生了耐药性.两种群羧酸酯酶比活力分析表明,以α-醋酸萘酯(α-NA)为底物时,两种群羧酸酯酶比活力无显著差异;以α-丁酸萘酯(α-NB)和β-醋酸萘酯(β-NA)为底物时,飞蝗天津北大港种群较河北沧州种群羧酸酯酶比活力为低,且具有显著差异.以1氯-2,4-二硝基苯(CDNB)为底物对两种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河北沧州种群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高于天津北大港种群.以上结果显示,天津北大港种群对马拉硫磷的耐药性,可能与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而与靶标敏感性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4.
多种形式酯酶总活力的混合底物分光光度测定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醋酸-α-萘酯测定酯酶总活力方法的基础上,增加醋酸-β-萘酯,两种底物以2:1混合,以聚乙烯吡咯啉酮为底物乳液的稳定剂,研究了稳定剂用量及底物,产物的稀释稳定性条件,建立了一种用混合底物测多种形式酯酶总活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用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和N-乙基丁二酰亚胺(NEM)分别对A.4041α-淀粉酶的主要组分α-Ⅲ的色氨酸(TrP)残基和巯基进行修饰.结果表明,50%的Trp残基被NBS修饰,可使酶活力完全丧失;Ca2+和底物可减少修饰酶的失活;加Ca2+或底物后修饰酶的荧光强度较对照修饰酶有显著提高.表明Trp是催化必需基团,并与结合底物和Ca2+有关.用过量NEM修饰巯基,酶活力改变不大,表明巯基不是酶的催化必需基因,并对酶的热稳定性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直接干燥丝兰叶表栅状组织获得粗酶。用硫酸铵分级盐析取得酶制剂,它的最适pH值为12。用有机汞作配基的琼脂糖凝胶4B柱分离出酶,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证明柱分离物为两个蛋白酶组分(YuccainⅠ、Yuc-cainⅡ),簿层等电聚焦电泳证实这两个组分等电点分别为pH值9.77和pH值9.61,SDS电泳两个酶仅看到1条染色带,测得分子量为3万。它们的活性均依赖于巯基。  相似文献   

7.
以简单原料葡醛内酯,经过3步反应,对伞形酮类显色底物4-甲基-7-氧香豆素-β-D-葡萄糖苷酸进行了合成,目标产物中涉及的各步中间体,均通过核磁(1H-NMR、13C-NMR)等方法进行了分析表征,确定了合成工艺的可靠性。同时,通过病原微生物的荧光显色实验显示,4-甲基-7-氧香豆素-β-D-葡萄糖苷酸与大肠杆菌代谢酶结合反应后,显色效果较好,能够快速精准的检测出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分辨的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对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CG)进行分析。第一向等电点聚焦电泳(IEF)后,在第二向SDS—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垂直板上电泳(SDS)—PAGE),电泳结束,用银染色法染色,电泳图谱上得到三条主要的蛋白区带,即A,B和C带,并测定了它们的pH值和分子量,A带分子量是36K为未裂解的~hCG,B带分子量是23K为~hCG的β—基亚,C带分子量是17K为~hCG的α—亚基,通过双向电泳的分析和鉴定,为~hCG的分子结构在双向电泳中的特性提供了初步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山西临猗东亚飞蝗普通酯酶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临猗地区东亚飞蝗雌雄共64个个体的酯酶动力学特征及体外抑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雌雄个体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不存在明显差异,蛋白含量雌性个体为雄性个体的1.04倍。但是以α—NA,β-NA和α-NB为底物,雌性个体的酯酶活性分别是雄性个体的1.40,1.30和1.39倍.体外抑制表明,雌雄个体的B型酯酶含量分别为78.81%和59.70%.  相似文献   

10.
雄烯二酮特征代谢物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1 G(d,p)//B3LYP/3-21G(d)水平上,对6α—羟基雄酮(6α)和6β—羟基雄酮(6β)分子进行了理论计算:优化得到了它们的平衡几何构型,并计算了它们的谐振动频率.结果表明:基态6β比基态的6α总能量低,较稳定;在PM3/CIS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电子光谱,得到了由基态到各激发态的垂直跃迁能和相应的振子强度,从理论上预测了该二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  相似文献   

1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高分辨率,氯化硝基四氮唑兰(NBT)和联大茴香胺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特异性染色,鉴定了不同生长期小鼠肝、脏、脑、再生肝、H22_α腹水型肝癌、荷癌鼠肝(匀浆后,20000×g离心的上清液)的SOD。实验结果表明:新生鼠肝,3月龄鼠肝和脑,8月龄鼠肝、再生肝、荷癌鼠肝均能泳出三条酶带,其中前一条为CuZn-SOD,后两条均为Mn-SOD。但SOD的含量随年龄变化有明显的差别(3月龄>8月龄>新生鼠)。在同样条件下新生鼠脑泳出一条酶带,3月龄鼠脑泳出三条酶带,八月龄鼠脑泳出两条酶带。H22_α腹水型肝癌,泳出两条酶带(Mn-SOD)。我们也用生化法测定了SOD活力,所得结果与电泳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2.
从DNA水平上鉴定猴B病毒,并区别人单纯疱疹病毒(HSV-1);用PCR技术对猴B病毒和HSV-1进行扩增,并用限制性内切酶技术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对PCR扩增产物和酶切产物进行电泳;电泳结果显示猴B病毒和HSV-1的PCR扩增产物为128bp,酶切后,B病毒能产生72bp和56bp片段,而HSV-1不能产生酶切产物;该方法能较好地鉴定猴B病毒,同时也将有密切抗原关系的HSV-l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3.
研究β-葡聚糖酶对β-1,3-葡聚糖酶解的最佳条件.采用DNS显色法分别测定底物质量浓度、酶质量浓度、酶解的温度、pH值对酶解产物还原性糖质量分数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做正交优化试验,再对酶解时间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糖质量浓度1.4 mg/mL,酶质量浓度14 mg/mL,温度55℃,反应pH值为5.5,...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产核苷磷酸化酶大肠杆菌的摇瓶培养和发酵罐培养特征以及乙酸盐和底物诱导对核苷磷酸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摇瓶培养时,延长菌体培养时间,菌体部分自溶时酶的转化率最高;发酵培养基中加入10g/L乙酸钠可使底物转化率提高7.7%,0.001g/L的底物dU诱导可使酶活力提高11.0%;流加底物dU对酶反应转化率无显著影响,表明该酶促反应为非2'-脱氧尿苷底物抑制型;反应过程存在扩散控制,酶反应的最  相似文献   

15.
藜科12种盐生植物SOD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藜科10属12种盐生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了活性测定和同工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盐生植物的SOD活性均较高,普遍高于中生植物;幼嫩组织和生长量大的器官中的SOD活性高于衰老组织和生长量小的器官;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供试藜科植物的SOD同工酶主要集中在B区和C区,且相对活性较高,B9带为多数植物共有,活性最高,并根据SOD谱带的相似性进行了聚类分析,初步探讨了各属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提法从海藻中提取多糖,脱色,以胰α-淀粉酶为靶酶,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测定其降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率为7.8%;与多糖浓度为12mg/mL时的抑制率相比较,抑制率为59.38%,IC50为2.850mg/mL。  相似文献   

17.
地衣芽孢杆菌A.4041(Bacillus,licheniformisA.4041)耐高温α-淀粉酶,经硫铁沉淀和垂直板制备凝胶电泳纯化,得到三种电泳均一的组分,α-Ⅰ,α-Ⅱ和α-Ⅲ.其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14.7%,32.2%和52.9%;等电点为5.2,5.4和5.5;相对分子质量为48000,55000和60000.酶作用于可溶性淀粉的米氏常数分别为4.5mg/mL,3.4mg/mL和2.6mg/mL.最适作用温度皆为90℃;最适pH为6.0~6.5;稳定pH范围皆为4~11.5在温度高于70℃,保温30min条件下,三组分的活力开始下降,但α-Ⅱ和α-Ⅲ在100℃,保温30min时仍分别保持15%和20%的残余活力,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良好.Ca2+,Mg2+,K+对酶明显激活;Cu2+,Fe3+,Zn2+,Al3+,EDTA、甲醛、戊二醛对酶强烈抑制.  相似文献   

18.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蛭形巨吻棘头虫体液分离乳酸脱氢酶同工酶,雄虫体液有4条酶带,第二条酶带相对活力为73.7%;雌虫体液出现了3条酶带,第二条酶带相对活力为83.3%,宿主血清分离出5条酶带,相对活力依次是LDH1〉LDH2〉LDH3〉LDH5〉LDH4。  相似文献   

19.
以α-单硬脂酸甘油酯为底物研究油包水(W/O)微乳液介质中脂肪酶的水解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由AOT/水/正庚烷构成的ω/O微乳液体系的w0值、pH值、缓冲液离子浓度、AOT浓度等参数对脂肪酶催化活性有影响,最佳酶活力对应的微乳液组成为:w0=8;pH=7.17(67mmol/L的KH2PO4-Na2HPO4缓冲液);[AOT]=0.10mmol/L。研究还表明,微乳液介质中,脂肪酶催化α-单硬脂酸甘油酯水解反应动力学与水介质中相类似;当酶浓度恒定时,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最大反应速率vmax(用脂肪酶活力表示)约为156u,米氏常数Km约为5.6mmol/L;当底物浓度恒定时,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20.
辣根过氧化物酶经不同强度工频电场处理,用圆二色光谱研究不同强度工频电场对辣根过氧化物酶二级结构的影响,并分析酶的二级结构与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0.5~5.5 kV/cm范围内,不同强度的工频电场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及无规卷曲的质量分数的影响程度不同.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α-螺旋的质量分数在场强为1.0,2.0,3.0,4.0,4.5 kV/cm时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幅度为3.3%~9.4%,其余场强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范围为0.9~10.0%;β-折叠的质量分数在场强为0.5,1.5,3.5,5.0,5.5 kV/cm时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幅为0.8%~20.0%,其余场强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为0.8%~32.8%;β-转角的质量分数在场强为1.0和3.5kV/cm时,分别增加2.4%和0.5%,其余场强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幅度为0.5%~2.9%;无规卷曲的质量分数在电场强度为1.5,3.0,4.0,5.0kV/cm时增加,增幅分别为2.1%,0.5%,0.8%,1.1%,其他处理组的无规卷曲的质量分数均有降低,降幅为0.5%~4.0%.工频电场具有使辣根过氧化物酶的二级结构各单元之间转化的作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与蛋白酶二级结构单元中的α-螺旋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