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斜腿刚构桥的内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能量原理推导了变截面梁单元的刚度矩阵,对一大跨度预应力斜腿刚构桥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  相似文献   

2.
斜波纹板沉降器是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结构尺寸设计对整个系统油水分离效率影响很大。本文通过流场分析,对斜波纹板沉降器内部结构的尺寸和角度提出了优化建议。计算出最优情况下入口构件开孔率、稳流板长度和聚结波纹板倾角这三个关键点的最优数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双向密肋楼盖的受力性能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分析了楼盖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密肋板和实心板受力性能的相似性,板区格数对密肋楼盖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以及与普通梁受力性能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的钢框架连接模型中,基于较适合结构分析的3参数力学模型,模拟了半刚性连接梁柱节点的弯矩—转角性能.从有限变形理论和虚功原理出发,详细地推导了半刚接梁单元在集中荷载作用下固端弯矩的计算公式与总刚度方程.在此基础上,考虑了半刚接钢框架的几何非线性和连接柔性的影响,利用杆件有限元方法进行实例验证,对刚接框架与半刚接框架的内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方法可靠,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格丑沟特大桥位于陕西境内红柳林至神木西新建铁路线上,主桥跨径136 m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针对其结构特点,应用有限元分析程序MIDAS进行了受力仿真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恒载和活载作用下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都满足规范要求,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自振特性和屈曲分析表明:该桥的面外稳定性要弱于面内稳定性,分析结果对该桥的设计、施工、监控以及维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隧道地震反应分析中几种边界条件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了粘弹性边界、粘性边界和固定边界条件的精度,根据不同边界条件,采用振动方法和波动方法,进行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反应分析,分析了无限地基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以及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隧道衬砌的薄弱部位。  相似文献   

7.
不同单元形式对悬索桥受力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限元方法对悬索桥进行受力分析时,可采用轴向拉力对刚度贡献的桁架单元或索单元来模拟主缆和吊杆,分别在ANSYS程序中用桁架单元和Midas/Civil结构分析程序中用受拉索单元来模拟主缆和吊杆对算例悬索桥进行静力分析,给出应用这两种单元模式进行悬索桥结构分析的差异,得出用桁架单元代替索单元并用Ernest公式修正弹性模量以考虑索的垂度效应的近似方法精度和适用条件,进而给出用非线性杆系有限元法进行悬索桥受力分析的结论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得到非规则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情况,建立了一致激励和多点激励情况下的运动方程,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动力分析模型,输入三向地震波,对比分析了一致激励和多点激励下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1)地震荷载作用下扭转效应比较明显,矮墩的弯矩与扭矩均较高墩大;(2)考虑多点激励时,桥梁的顺桥向振动有增加的趋势,对桥墩有不利影响;在顺桥向两桥墩位移时程曲线类似,在横桥向则没有明显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家用越野车车架的自重,首先根据家用越野车的性能要求,建立了车架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车架主梁在不同截面形状下的结构强度进行了分析计算:最后根据计算结果为车架主梁选择最佳的截面形状.  相似文献   

10.
步履式打桩架立柱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稳定性分析方程出发,通过对步履式桩架在悬挂长螺旋钻机时立柱的受力进行力学模型简化,研究了它的稳定性,并讨论了斜撑在不同支撑位置对整个力柱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了对具体问题的稳定性校核方法和算例。  相似文献   

11.
针对设计为两座单线的隧道,其围岩主要为V级围岩,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通过采用弹塑性理论及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实际工程铁路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过程进行三台阶开挖下的三维仿真模拟分析,并对软岩隧道的初期支护施工的优化提供了改进方案.对比模拟数据与各断面实际量测数据,均在15天左右趋于稳定,结果证明该模型的建立是可行的.所得结果对隧道初期支护施工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有限元软件ETABS,将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作为主动设计方法,利用其对某地区多层不规则中学建筑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找到结构薄弱部位,然后采用加大梁柱截面及加支撑两种方式进行结构方案的调整。将调整后的两种结构型式与原纯框架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层间最大位移较原结构分别减小了57.8%和73.6%;结构周期分别减少了10%和23.5%。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可以作为一种主动设计手段,指导设计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结构方案调整和性能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