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数字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加,盗版产品越来越多.研究了垄断企业在存在版权保护成本的情况下,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对数字内容产品版权的最优决策(版权保护强度以及产品定价).提出了一个版权保护成本函数,并且具体刻画了版权保护成本与版权保护强度及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按照市场消费者情况,将市场分为两种:无盗版市场及盗版市场.研究结果表明,版权保护强度并不是越高越好;且对于垄断企业来说:当消费者盗版厌恶度较低时,盗版市场与无盗版市场最终利润几乎无差异;当消费者盗版厌恶度较高时,不采取版权保护措施反而更有利.  相似文献   

2.
<正>当微软的黑屏计划浮出水面之后,立刻引起了喧嚣:对微软自称的打击盗版的"正当防卫"之说有赞成者,也有反对的;对微软涉嫌"十年放纵盗版,今日一网打尽"的行为有声讨者,也有同情的;对微软利用其垄断地位蔑视中国消费者权益的有愤怒者,也有哀叹的;  相似文献   

3.
对于软件产业来说,盗版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尽管反盗版的声音越来越高,但盗版仍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前后左右,甚至就在你眼前的计算机中“隐身”。反盗版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它跟反垄断同时存在。许多消费者甚至认为:只要垄断存在,盗版就会存在。但无论如何,正版化才是软件产业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4.
建筑市场电子招投标平台的推广,优化了建筑市场的资源配置,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有效防止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但建筑市场电子招投标平台存在着市场响应机制缺乏的短板,其在招投标中并未对最终用户的建筑质量要求等诉求进行全面响应,使得最终用户满意度越来越低。该文结合建筑产品的特点及建筑市场对多属性电子招投标的需求,从建筑市场最终用户的角度,以施工招投标为例,建立了两阶段拍卖模型,即网上逆向多属性拍卖模型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无限回合的合同降价谈判模型,扩展了投标者的成本函数,分析了其均衡策略,得到第1阶段模型的Bayes-Nash均衡策略,并推导了第2阶段模型招投标方的期望效用。结果表明:模型的建立响应了最终用户的相关诉求,降低了建筑产业供应链的总成本,从整体上提高了建筑产业供应链的竞争力,具有一定的指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有关盗版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盗版现象的形成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以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对政府、盗版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在理性经济人和风险中性假设下建立三方博弈模型,通过求解,得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然后给出各个参数变量的政策意义,进而给出有关盗版问题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图书发行渠道的开放与文献载体的多样化,盗版图书真伪难辨。从选择图书批发商、核对出版信息、比较外观颜色、查看图书纸张、辨别印刷质量、校对图书内容等环节对识别盗版图书的方法进行了综合论述,为图书采编部门和消费者识别盗版图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是预测消费者行为的有力工具之一,不同目的消费者行为差异的研究对于制订旅游营销策略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老街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引入消费者购物的EBM模型,对不同目的旅游者在购物各个阶段上的行为差异进行了研究.所用数据来自实地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购物行为差异的分析,验证了目的可以作为预测旅游购物行为的工具,同时针对不同目的旅游者购物行为的特点提出了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8.
网购环境下,图文介绍与商品实物之间存在差异容易导致退货,因此退货政策会对消费者的网购行为产生影响。基于SOR(stimulus organism response)模型与消费者行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分析网购退货政策对服装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机理,并构建退货政策、消费者感知和网购行为的逻辑模型;通过问卷调研获取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发现:退货政策将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其中,退货操作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最大,其次为退货费用及退货时限;消费者心理感知在退货政策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其中,感知风险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感知公平、感知质量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从退货政策3个维度和消费者心理感知的3个维度提出管理建议,以促进服装消费者的网购行为。  相似文献   

9.
体育消费者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体育经营单位的利益,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体育经济,对影响体育消费者行为的因素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体育消费者的自身因素考虑,分析了体育消费者不同的性格、爱好、文化水平、职业特点、经济状况等等特征在体育消费过程中的影响,为体育经营单位更好的进行营销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0.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零售模式在实体购物之外产生了网购,其后随着线上线下同步技术和需求的发展,新零售应运而生。关于未来各类零售模式的存续性存在诸多争议,为了能够较为清晰地对该问题进行判断,从消费者视角入手,通过调查,分析影响3种零售业态的消费者购物行为要素,建立要素结构方程模型,形成要素指标体系,并从泛函分析角度构建三维欧氏空间模型进行消费者购物行为偏好判断及零售模式选择。要素模型能够反映消费者购物行为的主要特征,空间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对消费者购物行为偏好进行判别,有效处理了多变量条件下的对象识别问题。研究结果能够为区域零售业态发展布局提供目标消费者群体购物行为偏好判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身份认证技术是电子商务系统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电子商务系统用户的特点,将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思想引入用户身份验证,提出了基于用户行为模型的身份验证方案。该方案选择用户消费习惯、用户浏览时间以及用户键盘输入特性作为数据源,根据综合验证算法计算值与阈值对照,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本文全面阐述了该身份验证方案的基本思想、测量点的选择和取值、以及综合验证算法等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基于AHP方法的用户消费习惯模型的建立过程,以及利用该模型计算某种商品和用户期望值向量的相似度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扩展词与用户查询在语义层面上的关联,解决歧义扩展问题。方法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语义查询扩展技术先利用领域本体提供的领域背景知识来获取候选扩展词集,然后通过分析用户日志来获取用户检索偏好信息,最后利用差分进化算法确定同用户检索意图最相符的扩展词集。结果比起前沿的局部上下文分析方法,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语义查询扩展技术能够确定更高质量的扩展词集。结论利用用户日志和本体中概念间的语义关系作为背景数据来过滤无关的扩展词可以有效提高后续语义扩展过程的效率,差分进化算法能够有效排除同用户检索意图无关的词集并确定高质量的扩展词集。  相似文献   

13.
结合用户行为时间序列和操作频次,融合FP-GROWTH算法设计了用户特征挖掘算法,建立网络形式的用户行为特征表达方法,设计了相应的用户行为采集系统,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框架和存储结构。并以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相应的数据对系统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捕捉和分析用户行为,并对用户的习惯行为进行表达,进而揭示用户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加入时间因素的个性化信息过滤技术.在建立用户模型时,根据用户行为动态确定用户兴趣类别的数量并建立(调整)相应兴趣类别的特征向量.通过在表示用户兴趣类别的特征向量中添加时间因素,可以兼顾用户的短期和长期兴趣,跟踪用户的兴趣变迁.在信息过滤时,首先计算文档与用户兴趣类别的相似度,并根据时间参数调整最终得分.本系统每秒钟能学习文档267篇,为402篇文档评分;在召回率为70%时,精确率为57%.  相似文献   

15.
为使用户在手持设备上提取用户兴趣是重要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用户隐式反馈的方法。该方法从网页中提取兴趣块(用户感兴趣的网页内容),假设用户的浏览行为如在块上的停留时间、滚动次数、滚动速度、进入链接的次数等与用户是否对块感兴趣相关。从手持设备上的浏览行为中提取了34种隐式反馈特征,通过分析18个用户在608个网页的9474个块上的浏览行为,验证了其中29种特征与兴趣块的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能用于跨用户、跨网站的兴趣块提取。该文的研究成果可用于建立个性化的用户偏好模型,应用在手持设备上的自适应网页浏览中。  相似文献   

16.
姚青山  张春霞 《河南科学》2008,26(3):329-332
通过分析Web日志记录来发现用户访问行为等,进而识别电子商务中的潜在客户,提高网络信息服务的质量,优化站点结构以及得到对于个性化系统有用的信息.提出一个Web使用挖掘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结构及每个功能点的详细设计.为Web使用系统开发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P2P网络的搜索性能,提出应用马尔可夫链预测用户兴趣集合的方法.根据用户的历史查询行为,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得到相关的兴趣类;应用马尔可夫链,建立用户行为模型,描述用户兴趣的时序变化;根据极限概率,预测用户达到平稳状态时的兴趣集合;给出根据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实验表明,模型的命中率受查询序列分布的影响较大,增加兴...  相似文献   

18.
从Web数据中挖掘频繁访问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新的用户浏览行为模型,通过在Web日志挖掘中引入页面信息量参数,以Web页面文件大小与用户浏览时间的比值作为对页面关心程度的度量,将页面引用划分为导航目的与内容目的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定义并实现了对应的内容事务识别方法。实际数据的挖掘结果证明了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韩娟  王小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15):2277-22802285
在倡导人性化设计的今天,产品的易用性已受到了广泛重视,并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热点。研究易用性是减少用户错误率,减少培训,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应用可用性工程的方法论,通过分析工业设计领域软件用户的个体特征和任务,总结了影响用户使用的因素及提高软件易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韩炜 《山西科技》2005,(4):30-34
盗版问题在我国已不是新问题。在众多DVD产品中,影视类DVD的盗版率居高不下。文章试图通过对盗版商、购买者的利益和需求及对市场法律环境的深入分析,揭示DVD影碟盗版的原因及内幕,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抵制DVD盗版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