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松山金矿床是一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且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沙阿其河断裂及其伴生的NWW、NEE、近EW向次级断裂构造是矿区内主要控矿构造,控制了矿区内金矿的产出。在构造控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矿区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浅谈邹家山—石洞断裂带成矿条件及其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家山—石洞断裂是相山地区主要的控矿断裂之一,全长约20 km.所控制的储量约占相山铀矿田总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研究该断裂带及其对铀矿床的控制作用,为相山矿田的重新评价及扩大外围找矿提供科学依据和成矿背景资料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6122矿床生产,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断裂带的成矿条件、控矿特征等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该断裂带具有的几个控矿特征,即该断裂带具有多期活动的历史、邹—石断裂带与岩性复合控矿、邹—石断裂带与火山塌陷构造复合控矿.同时分析了铀的来源、容矿空间和保矿等三个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3.
辽宁东五家子金矿控矿断裂及其构造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辽宁东五家子金矿控矿断裂的几何学、构造学与构造岩特征,指出NE向凌源-北票断裂与矿区东部的NW向二道营子断裂是金矿成矿的导矿断裂,二断裂旁侧的次级NW向与NE向断裂为金矿的容矿断裂.两组断裂均为长期多次活动断裂,早期活动具强烈韧性变形特征,晚期在韧性剪切带基础上再叠加脆性断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组断裂的控矿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陈国达教授的“地洼说成矿理论”来分析冀东北地区金矿床的控制矿条件及其找矿方向,文中介绍了金矿产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并说明了金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受层控、岩控、构控三个因素所制约。论证了金矿床的形成乃是大地构造多期演化的结果。最后指出,找矿方向应当根据前地槽、地槽构造层、燕山期地洼花岗岩及断裂构造发育特征来确定。  相似文献   

5.
粤北下庄矿田位于南岭纬向构造带第二亚带中段的大东山—贵东花岗岩带东部,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夏古陆西缘及闽赣后加里东隆起西南缘与湘、桂、粤北海西—印支坳陷的复合部位,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集区之一。本文通过对含矿岩性、控矿断裂以及放射性物化探等资料综合分析,结合近年来钻探成果,表明白水寨地区铀矿化严格受蚀变碎裂岩带及其上、下盘附近的蚀变碎裂花岗岩,以及花岗岩小岩体内、外接触带控制;认为区内岩浆活动多期多阶段、富铀热液活动多期次、含矿断裂构造带发育和围岩蚀变强烈,具备了铀成矿有利的地质条件,是下庄矿田内进一步开展铀矿找矿潜力较大的重要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雒增路 《甘肃科技》2014,(5):28-29,40
后驮阳沟金矿位于秦岭造山带西段北秦岭加里东构造带与中秦岭华力西褶皱带的接合部位,反"S"型构造的转折端,矿体主要赋存于下古生界丹凤群黑湾里组、大草坝组地层中,北东及近东西向断裂是区内主要控矿和容矿构造,均具多期活动特征。通过对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该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运用丰富的三维地震资料,通过断裂体系静态刻画和动态分析,对番禺4洼断裂发育的时空差异性及构造转型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控于滨(环)太平洋、特提斯-喜马拉雅两大构造域的区域演化背景,番禺4洼新生代断裂体系发育时空差异性明显;拉张裂陷期(E2w—E2e)经历了由NE向断裂控洼到NWW、近EW向断裂控洼的转变,裂后拗陷期(E3z—N1z—N1h)断裂活动减弱、消亡,构造活化期(N1y—Q)表现为先期发育的NWW向、近EW向断裂复活和新的近EW向断裂的产生,且走滑特征明显;现今断裂体系特征体现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8.
为了弄清莱州湾凹陷东缘走滑断裂带特征及其与沉积响应的关系,利用三维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通过统计断裂活动速率、派生断裂发育数量及延伸长度,定量分析了莱州湾凹陷东缘古近纪走滑活动特征,结合储层类型统计、砂体平面分布及古地貌特征,探讨了走滑断裂带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走滑活动在古近纪具有分期、分段活动特征。东三期走滑最强,沙一二期和沙三期次之。东三期不同位置断裂走滑活动具有差异性,从南到北走滑强度逐渐减弱,储层厚度逐渐减薄。分期走滑活动控制沉积体展布方向及规模大小,决定差异控砂模式。弱走滑期坡折控砂,富砂区相对固定,沉降中心及反向断槽等处砂体富集;强走滑期走滑活动使同期形成的沉降中心、沉积体随时间发生横向迁移,形成纵向多期发育、横向迁移叠覆的砂体分布样式,洼陷区沉降中心、斜坡区拉分沟槽为主富砂区发育位置。  相似文献   

9.
川西北地区控矿断裂的分形特征及其预测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断裂构造是控制川西北地区金矿形成与分布的主导因素。运用分形方法定量计算了该区金矿化异常和控矿断裂体系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地球化学数据二维空间序列的R/S分形方法可以较为精确有效地厘定金矿化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数维D值的大小能表征控矿断裂体系的复杂性。金矿化带整体上受NW向断裂控制,但放体则产出于NW向断裂与NE向断裂的复合部位。根据对三个矿化区断裂体系分维特征与金矿发育特征关系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作业确定望天沟金矿赋存于下古生界丹凤群木其滩组片岩中,岩浆热源和含矿热液沿断裂裂隙运行,在有利部位成矿富集,该金矿属中低温热液蚀变型矿床特征。勘查区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其中北西向断裂为矿区主要的控矿构造;构造带中金属硫化物、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蚀变明显,并且大理岩与控矿断裂近乎呈平行出现,均为本区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6条区域地震大剖面的研究,揭示了川中地区基底断裂在剖面上和平面上的发育特征。指出基底断层以高角度的逆断层、下正上逆断层和正断层为主。它们在震旦纪已开始发育,在历次构造运动中都有活动。在前中生代主要处于张扭应力背景之下,在中、新生代转化为压扭应为背景。基底断裂在剖面上和平面上都成带发育,构成网格状断裂系统。它们对盖层断裂和褶皱的发育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石炭系断裂十分发育,断裂样式有逆冲、背冲、对冲断裂类型,断裂平面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定向性,断裂主要沿NE—SW向、NWW—NEE向、NEE—SWW向、NW—SE向、近EW向5个方向展布。断裂发育时期特征明显, 各期构造运动对石炭系断裂发育及分布的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别。现今石炭系断裂应是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的产物,在地震剖面上通过分析断裂及其相邻地层所具有的反射特征的差别,根据断裂上下地层的变形特征、厚度变化和断裂切割地层年代的差异来判别断裂发育的时期和持续的时段,将石炭系断裂按发育时期进行分离,再现各个主要构造运动期石炭系断裂的平面分布特征。盆地石炭系断裂按主要发育时期可分为海西期断裂、印支期断裂和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断裂。海西期断裂是石炭系发育的主要断裂,海西期发育的断裂多数在后期又继续活动,仅在海西期发育而后期不再活动的石炭系断裂主要分布在盆地腹部地区;印支期发育而后期不再活动的石炭系断裂主要分布在盆地东北缘地区;仅在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发育的石炭系断裂主要分布在盆地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鲁西一些主要构造的实际资料分析,综合研究了鲁西构造格局,探讨了鲁西构造的性质和成因。作者认为,鲁西构造是多次运动形成的,每次运动都受特定的力学作用控制,因此,不可能用一个模式来解释现今构造的全部特点。  相似文献   

14.
华丰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一簸箕状倾伏向斜,内部次级褶皱及断裂均较发育。本文依据勘探及矿井生产揭露资料,分析了井田的构造形态,研究了构造发育的基本规律,阐明了井田构造的基本特征,对煤矿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卫星图片显示穿过大泉断裂的水系有被左行扭曲的特征,结合野外断层面上擦痕、断裂带中劈理观测统计和室内对断层岩显微构造的分析,确定了大泉断裂是以左行为主的走滑断裂带。对断层泥的ESR年代学测定,确定了大泉断裂开始活动时间为早更新世1.2~1.5Ma,其分支断层的活动时间在晚更新世300ka左右。大泉断裂活动时间与青藏高原在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开始强烈隆升时间一致,表明大泉断裂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密切相关,是晚新生代印度和欧亚两大板块持续碰撞挤压和青藏高原隆升的远程效应。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近10年来的男子体操评分规则和第35、3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各个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体操规则的发展呈现出多变性,发展难度和难度间的连接成为竞技体操各个项目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协庄井田中、小型地质构造特征,研究了煤层断裂构造展开规律,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煤层(2、4、6和11层煤)小断层(1177条)的发育密度、出现频率,并就煤层小断裂的落差、倾角及其与主断层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对井田深部和西部未采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根椐黄县组含煤岩系的岩石学特征和古生物学特征,并且参考区域地质资料,认定黄县组属陆相含煤岩系。黄县组具有清晰的旋回结构,可以划分为三个山麓型旋回。黄县组含煤岩系沉积在断陷湖盆之中,靠近盆缘断裂是冲积扇沉积环境,远离盆缘断裂为湖泊沉积环境。含煤岩系的这种古地理类型我们命名为“内陆山前湖盆型”。  相似文献   

19.
泌阳断陷沉积了巨厚的老第三系稳定的湖相水下沉积,深凹区是主要的生油区,地层极平缓。核桃园组以页岩、白云岩及砂岩薄互层为主,储层的孔渗性变差。该文在研究泌阳断陷深凹区区域构造背景和油气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老第三系内隐伏断层进行了研究,指出油气勘探有利地区和提出建议井位。  相似文献   

20.
新疆西天山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地层中产有众多的金矿体。通过对昭苏水磨沟铜金矿床矿化特征的研究 ,总结出这类矿床的成矿规律是 :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中酸性火山岩是矿源层 ;区域性大断裂是矿质运移通道 ,其中的低级别、低序次构造为容矿空间 ;华力西期钾长花岗岩是形成铜金矿的能量来源 ;绿片岩相以下的动力变质作用是矿化富集的条件。矿床成因应属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