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影响氯氟氰菊酯-β-环糊精包合效果的主要因素:主客体摩尔比、搅拌时间、搅拌速度以及包合温度,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设计成四因素三水平的方案进行实验.用饱和溶液法制得氯氟氰菊酯-β-环糊精包合物,即以丙酮为溶剂溶解氯氟氰菊酯,然后把氧氟氰菊酯的丙酮溶液加到β—CD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包合一定时间,减压过滤得包合物,再分别用丙酮和蒸馏水洗涤,干燥.最后用红外、紫外、热差分析、核磁共振等方法来表征包合效果,包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特效灭害灵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高效、低毒环境卫生杀虫剂,气味芳香,对蚊、蝇、蟑螂、虱、蚤等有强烈杀灭能力,对花卉上的蚜虫、青虫,果树上的铃虫、蛾类、毛虫等亦有良好防治效果。现将其配制方法介绍如下。一、配方原料名称规格重量比苄氯菊酯工业级 0.0035 胺菊酯工业级 0.0015 香精工业级 0.0015 乙醇(95%) 工业级 1.0 本配方是以乙醇为标准,乙醇1份,苄氯菊酯用0.0035份,其余类推。  相似文献   

3.
2,2-二甲基-3-异丁烯基环丙基羧酸对甲氧基节酯(简称甲苄菊酯或甲醚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1974年日本松尾浩首次发表了该化合物的合成之后,国内也对其进行了合成,生物测试等方面的工作.甲苄菊酯的挥发性接近烯丙菊酯,具有一定的杀虫工作,对人畜低毒,且结构较为简单,容易合成,因此适用于作卫生害虫杀虫剂.目前国内已有批量生产.由于甲苄菊酯的菊酸部分有2个手性中心(C_1和C_3),因而它有4种光学异构体.一般市售的甲节菊酯都是这4种光学异构体的混合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拟除虫菊素是一类高效、低毒、低残毒的新农药,使用后不污染环境,从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目前国外已有十多个品种投入工业生产。主要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仓库害虫和农业害虫。(±)一顺、反除虫菊酸乙酯是合成丙烯菊酯(Allethrin)、胺菊酯(Phthalthrin)、苄呋菊酯(Rermethrin)、炔呋菊酯(Prothrin)、甲基炔呋菊酯(Proparthrin)等拟除虫菊  相似文献   

5.
2,2-二甲基-3-异丁烯基环丙基羧酸对甲氧基苄酯(简称甲苄菊酯或甲醚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1974年日本松尾浩首次发表了该化合物的合成之后,国内也对其进行了合成,生物测试等方面的工作。甲苄菊酯的挥发性接近烯丙菊酯,具有一定的杀虫工作,对人畜低毒,且结构较为简单,容易合成,因此适用于作卫生害虫杀虫剂。目前国内已有批量生产。由于甲苄菊酯的菊酸部分有2  相似文献   

6.
以氧化石墨烯为吸附剂, 建立一种固相萃取方法, 从花旗参茶饮料中萃取氟氯氰菊酯、 七氟菊酯、 氯戊菊酯、 氯菊酯和联苯菊酯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 考察氧化石墨烯用量、 洗脱剂种类、 洗脱剂体积和萃取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最佳萃取条件下,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富集效果较好, 氟氯氰菊酯、 七氟菊酯、 氯戊菊酯、 氯菊酯和联苯菊酯的回收率分别为10598%,6593%,105.17%,93.69%,89.46%.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农药敌杀死、杀灭菊酯对槟榔害虫红脉穗螟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敌杀死50、100mg/L,杀灭菊酯200、400mg/L对刚开放的槟榔花穗均无药害;在点滴法试验中敌杀死的毒力(LD50)比杀灭菊酯大12X;药膜法实验中敌杀死浓度为2 mg/L时,死亡率为85.5%,杀灭菊酯浓度为85 mg/L时,死亡率为92%,敌杀死的LD50比杀灭菊酯大82X;田间药效表明敌杀死6.25、12.5 mg/L和杀灭菊酯62.5、125、250 mg/L均有较高药效,喷后第3d的杀虫率均达90%以上,且残效期较长,无药害产生.研究表明两种农药均可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种非离子型的可聚合乳化剂衣康酸十二醇聚氧乙烯醚-3,并将其与阴离子型衣康酸单十二酯丙基磺酸钠复配应用于细乳液聚合法制备氯菊酯纳米胶囊.采用1H-NMR、FT-IR、TEM等手段对可聚合乳化剂、氯菊酯纳米胶囊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衣康酸聚氧乙烯醚含量占油相的质量百分数为1%;农药和单体比例为1∶1时所得到的纳米胶囊包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拟菊酯是80年代国际上广泛使用的高效低毒杀虫剂。为深入研究拟菊酯分子与受体结合过程,首先应对其在溶液中的构象有足够的了解.Owen等报道了部分拟菊酯的晶体结构,但拟菊酯分子很柔软,它在溶液中的构象是否与晶体结构相同,近来,Hopfinger等通过分子力学的计算认为两者有差异,本文根据NMR数据探讨溟氰菊酯在深液中的构象和性质。  相似文献   

10.
溴氟菊酯     
溴氟菊酯是我国在国际上首先创制的一个新型结构的拟除虫菊酯类的农药新品种。按国家规定做了完整的药效、毒性、残留抗性等生物试验,并经国家权威单位检测认定。经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在全国8省7种农作物、33种害虫的5年大田试验,证明溴氟菊酯药效超过灭扫利、尼索郎、双甲脒、三氯杀螨醇等,不仅具有突出的杀虫杀螨活性,且具有高效、  相似文献   

11.
<正>20%杀灭神乳剂是一种综合性广谱杀虫剂,为探索其在新疆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对棉叶螨、棉蚜、棉铃虫等害虫的药效进行不同浓度的小区试验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示范提供科学依据。现将93年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供试药剂:①20%杀灭神乳剂,江苏昆山农药厂生产提供。②10%中西溴氟菊酯,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丙烯菊酯和胺菊酯与单双链DNA、鸟嘌呤及鸟嘌呤核苷之间的相互作用.拟除虫菊酯农药可使DNA溶液的吸收光谱出现减色效应,但最大吸收波长无明显位移;不同浓度的DNA可导致农药荧光猝灭.还分别考察了离子强度、KI对农药-DNA体系的影响及农药对中性红-DNA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菊酯与ssDNA之间存在静电和沟槽两种作用方式,而胺菊酯与ssDNA之间主要是静电作用.鸟嘌呤和鸟嘌呤核苷与农药作用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它们与农药之间主要以氢键相互作用,且鸟嘌呤核苷与农药的作用比鸟嘌呤与农药的作用要强.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氯菊酯在土壤中的光降解规律,更好地为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光降解提供理论依据,以沙土做基质,通过控制几个典型的环境因素,探讨氯菊酯在沙土表面光降解的规律.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降解中间产物进行分析,以便探讨氯菊酯在沙土中可能的降解过程.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选择了以下几种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样品与光源的距离、氯菊酯含量、沙土厚度、光源类型、pH及含水量、腐殖酸和几种土壤中常见的无机盐含量.结果表明:靠近光源,减少厚度,使用紫外光源和添加含铁无机盐均有利于氯菊酯在土壤表面降解.  相似文献   

14.
<正> 为了配合二氯苯醚菊酯合成的研究工作,我们采用了气相色谱对合成产品及其中间体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973年英国首先合成了二氯苯醚菊酯(又称S-3151)后,早在1976年加拿大的I.H.williams 在《Pest Science》上发表用电子捕获检定器测定马铃薯中S—3151的残留量,1977年3月日本的梅索雷巴(Masao IIoriba)等人在《Agric Bial Chem》杂志上发表测定S—3151异构体的含量及工业产品中的杂质报导,1978年2月南京药学院等单位在《农药工业》上发表测定S—3151残留量的报导,我们对二氯苯醚菊酯的常量气相色谱分析及合成二氯笨醚菊酯的过程中,对成品及其中间体含量控制分析,做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5.
黑翅土白蚁和黑胸散白蚁对药剂传毒效率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和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Snyder)]为研究对象,采用传毒效率法比较了这两种白蚁对9种药剂传毒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黑胸散白蚁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哒螨灵和三唑磷的传毒效率要高于黑翅土白蚁的;黑翅土白蚁对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啶虫脒和灭多威的传毒效率比黑胸散白蚁的高;两种白蚁对联苯菊酯的传毒效率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6.
敌杀死和杀灭菊酯对红脉穗螟毒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新农药敌杀死、杀灭菊酯对槟榔害虫红脉穗螟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敌杀死50、100mg/L,杀灭菊酯200、400mg/L对刚开放的槟榔花穗均无药害;在点滴法试验中敌杀死的毒力(LD50)比杀灭菊酯大12X;药膜法实验中敌杀死浓度为2mg/L时,死亡率为85.5%,杀灭菊酯浓度为85mg/L时,死亡率为92%,敌杀死的LD50比杀灭菊酯大82X;田间药效表明敌杀死6.25、12.5mg/L和杀灭菊酯62.5、125、250mg/L均有较高药效,喷后第3d的杀虫率均达90%以上,且残效期较长,无药害产生。研究表明:两种农药均可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南淝河水体中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SPE-GC-MS方法,分析了南淝河水体中12种有机磷农药(OPs)和12种菊酯类农药(SPs)的残留,并探讨了敌敌畏和苄氯菊酯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南淝河水体中OPs和SPs质量浓度分别为(7.02±5.22)ng/L和(5.59±3.83)ng/L,它们最主要成分分别为敌敌畏和苄氯菊酯;与国内外一些其他河流相比较,南淝河水体中OPs质量浓度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在我国河流水体中存在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通过物种敏感性分布模型评估,发现南淝河水体中敌敌畏和苄氯菊酯均处于较低的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73年英国罗氏实验站(Rothamstad Experimental Station)Elliott.M.等首先合成了一种新的拟除虫菊酯。叫二氯苯醚菊酯(Permethrin),其实验代号为 NRDC_(143)。据当时的报导,二氯苯醚菊酯对昆虫的活性比狄氏剂高30倍,比 D.D.T.高100倍,残效比其他的拟除虫菊酯长,并能防治多种农业害虫。对空气和日光较为稳定,对温血动物的毒性较低。据Elliott.M.等的研究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19.
1973年英国罗氏实验站(Rothamstad Experimental Station)Elliott.M.等首先合成了一种新的拟除虫菊酯。叫二氯苯醚菊酯(Permethrin),其实验代号为NRDC_(143)。据当时的报导,二氯苯醚菊酯对昆虫的活性比狄氏剂高30倍,比D.D.T.高100倍,残效比其他的拟除虫菊酯长,并能防治多种农业害虫。对空气和日光较为稳定,对温血动物的毒性较低。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丙炔菊酯对映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炔菊酯 (商品名 :益多克 Etoc)是由菊酸和丙炔酮醇 ( parallethroionic alcohol)反应生成 ,菊酸有四种立体异构体 ( d-顺式、L-顺式、d-反式、L -反式 ) ,丙炔酮醇有 d-、L-丙炔酮醇和 L-丙炔酮醇两种对映体 ,其中 d-丙炔酮醇的 d-反式菊酸酯是生物活性最强的组分 .对丙炔菊酯及其手性中间体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1~ 4] ,文 [4 ]发展了合成几种手性醇和酸的有效生化过程 ,我们联合利用有精密选择性的水解酶催化反应和对映体手性中心反演或外消旋化反应两种过程 ,提高了高生物活性异构体的产率 .由于丙炔菊酯不同异构体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