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中条山林区药用蕨类植物丰富.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和查阅相关资料,初步发现药用蕨类植物46种,隶属于14科23属.该林区药用蕨类植物具有热带、亚热带性质,并明显受到温带区系成分的影响.介绍了该林区主要药用蕨类植物的药用功效,并对该林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汤欢  薛跃规  伍明凤 《广西科学》2014,21(5):534-540,549
【目的】广西老虎跳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本底还不清楚,旨在通过研究,进一步丰富该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资料,促进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该保护区的植物资源。【方法】通过野外标本采集、调查,室内整理、鉴定,对该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保护区蕨类植物共有37科,69属170种。热带科与温带科比例为12∶1,热带属与温带属比例为3∶1。属于东亚分布及其变型的属共有8属,其中,4属为中国-喜马拉雅变型,1属为中国-日本变型。【结论】该保护区少种科、属数量多,区系热带性质明显,蕨类植物区系具有亚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3.
采取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得知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束植物137科346属582种(包括种以下单位),其中蕨类植物15科18属25种,裸子植物4科9属12种,被子植物118科318属545种,水生维管束植物27科43属56种。蕨类植物科的地理成分中热带、亚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被子植物科的地理成分也是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优势,世界广布成分也很多。水生维管束植物地理成分复杂,世界广布成分多。  相似文献   

4.
对云南热带、亚热带生长的256种蕨类植物的VA菌根状况进行了调查,从不同分类群、不同演化阶段的蕨类植物的VA菌根状况看,VA菌根是一个起源古老的生物学性状,在蕨类植物的系统演化过程中,就VA菌根营养而言,真蕨类植物具有由VA菌根营养向着兼性菌根营养到最后摆脱VA菌根营养而行自养的进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贵州与日本蕨类植物区系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筱英  王培善 《贵州科学》1997,15(2):142-150
中国贵州与日本基本上具有相同科、属的蕨类植物,两地的大科完全一致,日本比贵州有较多的热带与温带属,反映了其温和海洋性气候有南伸北延的岛屿跨越纬度范围较大,贵州则因地处大陆及亚热带气候而有不同的蕨类植物。  相似文献   

6.
吉首市维管植物科的区系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首市地处云贵高原东缘, 境内有维管植物186 科, 662 属, 1 534 种. 从科的等级水平对其区系分析表明, 这些维管植物中有蕨类植物 29科, 区系成分为世界分布 9 科、 热带分布 8 科、 热带至亚热带分布 11科、 温带分布 1 科, 以热带至亚热带分布比重最大,占 37. 93%; 裸子植物 5科, 除 1科为世界分布外,其余 4 科都是亚热带区系的代表;被子植物 152 科,其中世界分布 33科、 热带分布 8科、 热带至亚热带分布 40 科、 热带至温带分布 38 科、 亚热带至温带分布 10科、 温带分布 16科、 亚洲特有科 7 科,以热带至亚热带、 热带至温带比重较大, 两者合计占 51. 32%. 从被子植物的优势科和表征科分析, 38个优势科中除了 13个为世界分布外,另外 25 个也是以热带至亚热带( 9 科)和热带至温带( 11科) 比重较大,两者合计占 52.64%;表征科 14 科,热带至亚热带( 4科) 、 热带至温带( 7科) 占主导, 二者合计占 78. 57%. 以上结果表明该地区维管束植物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为热带向温带区系过渡的类型.  相似文献   

7.
论蕨类植物生态类型的划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生态因子对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进行了划分.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可划分为5大类:光照生态类型、温度生态类型、水分生态类型、土壤生态类型和生境生态类型.光照生态类型包括阳性蕨类植物、阴性蕨类植物和耐荫蕨类植物3类.温度生态类型包括热带蕨类植物、亚热带蕨类植物、暖温带蕨类植物、温带蕨类植物和寒温带蕨类植物5类.水分生态类型包括旱生蕨类植物、中生蕨类植物、湿生蕨类植物和水生蕨类植物4类.土壤生态类型包括酸性土蕨类植物和钙质土蕨类植物2类.生境生态类型分为土生蕨类植物和附生蕨类植物两大类,附生蕨类植物又分为树上附生和石上附生2类.最终得出结论:蕨类植物生态类型的多样性与生态适应的多样性密切相关,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能指示生态环境的质量,也能反映植物区系间的地理亲缘关系.文中附有生态类型图片.  相似文献   

8.
佛坪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地理分布和区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佛坪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水平分布与这一地区的森林分布格局是一致的,垂直分布分为4个带谱。该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共95种,隶属于20科43属。在区系结构上表现出3个特征:①种系密度大,成分多样;②属的地理成分多样,以温带成分为主,兼具热带、亚热带性质;③该区属于“耳蕨—鳞毛蕨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9.
浙江磐安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野外调查和已有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磐安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并与国内其他8个地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现知磐安有蕨类植物34科60属112种(包括各种变种和变型),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复叶耳蕨属.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属的分布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暖温带性质,无特有属;种的分布以东亚类型为主,特别是中国-日本分布类型最多,亚热带至暖温带性质显著,表明该区应置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范围内.磐安的蕨类植物丰富程度不大,区系与天目山、庐山、黄山、金华北山等区系关系最密切,可以归入同一自然区,而与太白山、长白山等区系关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10.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井冈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调查研究表明,井冈山共有药用蕨类植物134种(包括变种和变型),隶属于37科63属,占江西药用蕨类植物种数的68.7%,区系分析显示该地药用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和丰富的温带成分.功能研究表明药用蕨类植物功能多样,并对该地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井冈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调查研究表明,井冈山共有药用蕨类植物134种(包括变种和变型),隶属于37科63属,占江西药用蕨类植物种数的68.7%,区系分析显示该地药用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和丰富的温带成分.功能研究表明药用蕨类植物功能多样,并对该地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浙江药用蕨类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区系特征,浙西南、浙东南及浙西北的分布种类较多,热带、亚热带分布属的成分占优势,省内以地生型为主;为常用中药或民间草药,除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外,亦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作者近年来实地调查研究表明,海南岛石灰岩地区共有蕨类植物181种,隶属于37科,70属.科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性质为主,主要的科是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三叉蕨科Aspidi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其种类占总数的57.9%;主要的属是凤尾蕨属Pteris、卷柏属Selaginella、铁角蕨属Asplenium、毛蕨属Cyclosorus、铁线蕨属Adiantum等.种的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种为主,共有131种,占总种数的72.4%,其中属于热带亚洲性质类型最多,共有79种,占总种数的43.6%,温带成分在海南岛石灰岩蕨类植物区系中占14.5%.可见海南岛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但同时也具有一定比例的温带成分.最后,对海南岛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性质及其生态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前言蕨类植物(Pteridophyta)又称羊齿植物,在植物界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植物。蕨类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和亚热带最为丰富。我国的蕨类植物约有2600种,广布于全国各地,而以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尤为丰富,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大都喜生于温暖、阴湿的林下或溪边石缝中,常常成为森林植被中草本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蕨类植物遗体在地层中形成了煤,是我们现在开发煤层的主要来源之一,它对人  相似文献   

15.
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对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九龙山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由35科74属222种(含变种)组成,主要的科是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它们包含的种数占总种数的64.41%;主要的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复叶耳蕨属、卷柏属和瓦韦属。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属的分布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种的地理成分以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最为突出,共占79.73%,表现出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与邻近6个山地比较,与九龙山蕨类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浙江凤阳山。九龙山有80种中国特有分布蕨类植物。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作者近年来实地调查研究表明,海南岛石灰岩地区共有蕨类植物181种,隶属于37科,70属。科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性质为主,主要的科是金星蕨科Thebpterid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三叉蕨科Aspidi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其种类占总数的57.9%;主要的属是凤尾蕨属Pteris、卷柏属SelagineUa、铁角蕨属Asplenium、毛蕨属Cyclosorus、铁线蕨属Adinnt“m等。种的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种为主,共有131种,占总种数的72.4%,其中属于热带亚洲性质类型最多,共有79种,占总种数的43.6%,温带成分在海南岛石灰岩蕨类植物区系中占14.5%。可见海南岛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但同时也具有一定比例的温带成分。最后,对海南岛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性质及其生态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山西省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蕨类植物共有16科23属46种,区系属于泛北极蕨类植物区,种类稀少,以卷柏科Lycopodi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等科属所含种数相对较多;从种的区系成分看,山西省蕨类植物区系可以划归为6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世界分布和热带分布构成了该区系的主体,反映了东亚和热带蕨类植物区系的统一性和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8.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生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样方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对安徽升金湖水生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发现升金湖水生维管束植物37科63属94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被子植物33科58属90种.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dies(L.) Brongn、水茫草Limosella aquatica L.、裸柱菊Soliva anthemifolia R,Br.是安徽新记录种.区系分析表明,升金湖水生植物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区系组成同时具有热带、亚热带、北温带和旧世界温带的成分,但以亚热带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19.
香港属于亚热带气候,位处丘陵地带,地势多山,山区约占全港总面积的四分之三。香港的原生植被应为热带或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樟科和壳斗科的乔木为主。但经过数百年来的耕种开垦和放牧活动,原生植被备受破坏,只能零星地散布。香港的面积虽小,但植物的种类仍相当丰富。这里生长有2500多种原生植物(包括显花植物约2000种、裸子植物7种、蕨类植物约220种、苔藓约300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秦岭蕨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归类和分析。结果根据蕨类植物的性质和用途,将秦岭蕨类植物资源划分为4类:药用蕨类植物资源、食用蕨类植物资源、工业用蕨类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环境蕨类植物资源,并简要描述其利用价值。结论秦岭蕨类植物资源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提出要合理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