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在她的小说《枸杞子的惶惑》中,表达了一位现代哈萨克知识女性对本民族在现代境遇中的前途的深层忧虑。主人公拜克尔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处境的艰难、思想观念的更迭、谋求幸福的努力,实际上是作家对哈萨克民族现代生存状况的审视与反思。作家的“惶惑”还通过枸杞子这个隐喻性的意象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在叶尔克西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明显的散文与小说跨界相通的情况,这一策略与方式的选择,一者与作家细腻敏感、多思的个人性情有关,二者与她想将散文小说混着写的创作观念相关,三者也与民族生活、文化长期的熏染有关。散文、小说两种文体的跨界相融,成就叶尔克西创作独特的艺术效果,使得她的作品既是小说的,又是散文的,同时又充满诗意。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文学30年的发展历程中,象征诗艺始终贯穿于现代小说的创作之中。对于这一文学史现象,新时期以来尽管有研究者开始关注到象征对现代小说的渗透,但未能对象征与中国现代小说关系的进行系统梳理和探索,因而不可能对中国现代小说象征的生成背景、艺术形态以及由此带来的小说艺术的变化等问题构成切实有效的回答。基于这样一种学术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4.
《杨克诗歌集》触及了20世纪90年代社会和经济空间的诗意转换、“新的城市经验”、新的诗歌意象等,其中的一些诗作具有显著的诗学价值,诗人那些表现城市商业形态之下人的精神与情态的诗作,弥补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诗歌整体面目中存在的某些缺损,其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掘。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女作家哈依霞·塔巴热克和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是运用双语创作、双语思维、具有多元文化视角的优秀哈萨克女作家。在本民族与汉民族文化心理态势交汇的创作过程中,她们既有融合、认同,又有矛盾、困惑;既充分展示了哈萨克民族文化的神韵和个性,又广采博收,汲取人类多元文化的有益养分,具有超越民族界限的哲理思考;她们的创作实绩证明了多元文化视角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她们文本的解读和创作实绩的充分肯定,阐释少数民族作家多元视角的文化优势。  相似文献   

6.
民国初年,伴随着社会转型,作家的主体意识发生变化,无论是自觉承担启蒙济世的的重任,还是对小说使命的认知,均与传统迥异。这种变化影响到小说创作,既产生了新的形象,也促使内蕴更新,凸显出人本意识;同时导致小说叙事特征的变革,限知叙事视角的引入、“革命+恋爱”叙事模式的产生以及心理描写等叙事特征的嬗变,凸现出中国小说现代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7.
民国初年,伴随着社会转型,作家的主体意识发生变化,无论是自觉承担启蒙济世的的重任,还是对小说使命的认知,均与传统迥异。这种变化影响到小说创作,既产生了新的形象,也促使内蕴更新,凸显出人本意识;同时导致小说叙事特征的变革,限知叙事视角的引入、"革命﹢恋爱"叙事模式的产生以及心理描写等叙事特征的嬗变,凸现出中国小说现代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季桂起的《中国小说创作模式的现代转型:论“五四”小说“心理化”的精神艺术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以其独特的切入视角、全面的概括总结、深入精到的文本分析,把一段“心理化”的“五四”小说史呈现在读者面前,为现代小说研究开拓了一条新的“心理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哈萨克女作家哈依霞.塔巴热克和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是运用双语创作、双语思维、具有多元文化视角的优秀哈萨克女作家。在本民族与汉民族文化心理态势重铸的选择中,她们的创作既有融合、认同,又有矛盾、困惑;既充分展示了哈萨克民族文化的神韵和个性,又广采博收,汲取人类多元文化的有益养分,具有超越民族界限的哲理思考;她们的创作实绩证明了多元文化视角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学有着重要意义。在对她们文学创作多元视角文化优势的充分肯定的基础上(见上篇),本文着重通过对她们文本的解读,阐释少数民族作家双语创作的文化困惑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说最深刻的艺术魅力在于它能超越具象,传递丰富的审美内涵及深刻的哲理思考,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小说诗意化创造。小说诗意化创造,并不在于对诗歌意境的移植,而在于能否把这种移植融化在小说独具的写人叙事特长之中。小说诗意化创造主要表现为虚实相生、化情节为情趣、淡化人物、进行意象追求。  相似文献   

11.
若用后现代哲学解读卫慧作品,身体不过是前意识层面现象学意义上的身体,性行为体现了一种特别的性欲意向,一种爱欲知觉。从存在论意义上来说,性关系是一个身体寻找另一个身体、以确认人与人的共在关系。卫慧的身体叙事文本,完成了新时期文学由“宏大叙事”到“个体叙事”再到“身体叙事”的叙事革命,在100年内实现了中国女性由个性解放到身体解放的现代神话。但由于远离我国当下的文化语境,不可避免地遭到主流意识形态和精英文化的围剿与唾弃。  相似文献   

12.
马纳瓦卡系列小说中的互文性是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刻画人物、展现主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五部马纳瓦卡小说中人物、情节和故事主题的分析得出互文性是文本的内在属性。在互文性视野下,劳伦斯的民族观和人文主义思想得到全面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王小波的小说从问世起就有争议,是久置编辑案头的热山芋。《黄金时代》是王小波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以敏锐的触觉发现并解剖着革时期社会生活当中的荒谬。以男女主人公的性爱纠葛和遭际,批判了生活中的荒诞不经,揭示了一批人的灵魂丑态,引发读对人生的深层思索。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诗意载体、精神境界和审美风格之西部具有丰富的现代诗学内涵,体现出撼人心魄的诗性之美。其诗性之美乃在其诗意栖居的家园意识、灵魂与生命交融的西部体验以及独特的西部精神。中美西部诗人的西部体验成为一种超越时空的诗性体验,他们将这种体验融入诗歌的艺术形式之中,揭开西部厚重而神秘的面纱,重新发现人类诗意栖居之新大陆,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超越地域意义的现代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虽然人们对世界荒诞性有意识、自觉地表现开始于20世纪的现代社会,但是早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作家爱伦·坡即在他的小说中,通过表现人格的分裂、人性的孤独和死亡的恐怖等主题,深刻表达了人与世界的疏离和现实的荒诞这一主题,并对世界现代文学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对比我国古典诗观和西方现代派诗观的基础上,以片论的形式推出了新生代诗歌的诗观、诗话语的思考。其中有诗的表层话语与深层话语,诗的类型,外感诗与内省诗、心态诗与心源诗、诗的线性方程与非线性方程的思考,工具心态与内容心态的思考,诗如何进入悖论和跳出悖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华兹华斯完全摒弃了英国诗歌中追求理性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传统,而代之以一种清新自然的新诗风。虽然这只是他诗歌风格的一个方面,但它是确立他在英国文学史上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主要表现为:在语言上,擅长选用自然素净的口头语言;在描写的物象上,擅长于选取大自然中清纯的物象;在表达情感上,基本上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本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分析它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并简要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但丁《新生》所谓“清新之体”的艺术特色,评价了但丁在作品中经常阐释自我的现象,并指出但丁自己强调诗歌的朴素自然,更注重诗歌的寓义;本文认为《新生》的寓义主要体现为基督教文化的神秘性与前基督教文化的哲理性的融合,它象征着新旧交替时代人类向往的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19.
神话是小说的原始雏形,它的变迁对古今小说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神话的形成、发展及变迁入手,可以发现神话文学对后期长篇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