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山丹杞调血脂水煎剂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方法 104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口服单一瑞舒伐他汀和山丹杞调血脂水煎剂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在治疗结束次日及2个月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TG,TC,LDL和HDL水平,对比分析两组用药方法对血脂异常的治疗效果.结果 给药结束后,观察组血脂异常患者TG,TC和LDL水平均显著降低,HDL水平明显升高,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给药结束后2个月,观察组血脂异常患者TG,TC和LDL水平均显著降低,HDL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血脂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山丹杞调血脂水煎剂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疗效优于单一瑞舒伐他汀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58例合并有高脂血症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连用12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时,检测患者的血脂,炎性因子。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12个月时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TC、LDL水平,提高HDL,降低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收集常熟市中医院老年康复中心2004年3月至2005年10月住院病人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共77例,从本中心健康体检者中选取3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Ⅲ组),测定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Ⅰ组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组血浆甘油三酯(TG)、血浆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显著降低,与Ⅱ组无心肌梗死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与Ⅲ组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血TG水平升高,HDL降低(P<0.01)。结论TG升高及HDL的降低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盐酸吡格列酮片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9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单独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同时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与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20个月后观察患者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等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各组组内比较,对照组TC及LDL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C,LDL,TG及FPG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组间比较HDL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PG,TG,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比较,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与盐酸吡格列酮片能进一步降低TG,IMT及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显著升高HD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标准剂量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d)40例,B组(口服辛伐他汀片40 mg/d)40例,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心绞痛缓解有效率及调节血脂效果差异。结果:(1)A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2.5%)高于B组(86.7%)(P<0.05)。(2)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A组患者TC和LDL-C值分别较B组降低(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收集常熟市中医院老年康复中心2004年3月至2005年10月住院病人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共77例,从本中心健康体检者中选取3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Ⅲ组),测定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Ⅰ组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组血浆甘油三酯(TG)、血浆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显著降低,与Ⅱ组无心肌梗死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与Ⅲ组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血TG水平升高,HDL降低(P<0.01).结论 TG升高及HDL的降低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将甘肃医学院收治的2016年2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35例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B组35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进行分析。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A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对冠心病患者分别实施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其中瑞舒伐他汀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文本观察了降脂口服液治疗333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并与口服维生素E进行比较.结果:用药12周时治疗组TC、TG、TC—HDL—ch/HDL—ch下降及HDL—ch上升值,与服药前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且疗效维持至少4周.各项显效与总有效率分别在59%与92%以上,除HDL—ch外,其余项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服药期间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术前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方法:119名拟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n=67)术前12h予阿托伐他汀80mg,术前即刻予阿托伐他汀40mg。一组(n=52)术前12h予阿托伐他汀20mg,术前即刻予阿托伐他汀20mg。术后均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20-40mg/d。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测Crea、Glu、ALT、AST、TC、TG、HDL-C、LDL-C等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Crea,ALT,TC,TG和LDL-C含量、不同时间点水平间以及所有检测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无差别(p0.05);两组GLU,AST和HDL-C在不同时间点水平间有差别(p0.015);随检测点时间延长,两组GLU和ALT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两组HDL-C的含量先下降,而后上升。结论:各生化指标在两组间无差别,变化趋势相当,说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PCI围手术期的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叶武  毛威 《今日科技》1997,(11):35-36
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血清TC、LDL—C增高,HDL—C降低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试验证明,降低血清TC和LDL—C能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而HDL—C则被认为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故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选择不同类型的调脂药,能更有效地减缓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进展,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对冠心病患者提供确切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高脂血症食蟹猴模型。方法 采用高脂膳食饲料诱导食蟹猴,分别在4、8、12、18个月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脂(TG)指标,对其血脂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模型组在饲喂高脂膳食饲料4个月后,TC、HDL、LDL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TG在饲喂高脂膳食饲料8个月后明显升高,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造模后,高脂饲料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C、HDL、LDL、T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在本实验中,模型组TC、HDL、LDL、TG均呈现递增趋势,尤其是TC、LDL明显高于食蟹猴正常参考值水平,说明模型组食蟹猴具有高胆固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的特征,初步建立了食蟹猴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鹌鹑血清中脂类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方法饲养40只鹌鹑(5周龄,体质量150~200 g,雌雄各半),动态观察其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变化,其中TG采用终点法/GPO-PAP Method检测,TC采用终点法检测,HDL和LDL采用直接测定法检测。结果雄性和雌性鹌鹑血清中TG、TC、HDL和LDL值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取血时间,雄性鹌鹑血清中脂类代谢指标比较稳定,确定其参考值范围,TG为1.15~1.55 mmol/L、TC为4.18~5.30 mmol/L、HDL为2.38~3.90 mmol/L、LDL为0.63~2.07 mmol/L。结论初步建立了雄性鹌鹑血清中脂类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8年6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病区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3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均行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总疗程26周.治疗前后检测血脂全套、左室射血分数(LVEF)、C反应蛋白(CRP),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两年的住院次数、住院总日数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6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LVEF明显提高,治疗后两年的住院次数和总日数相对减少,差异无显著性;病死率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改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半乳糖凝集素-3与冠心病的关系以及瑞舒伐他汀对半乳糖凝集素-3的影响.方法将15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或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组,另设40例正常对照组,测定每组Gal-3,c Tn I,BNP,TC,TG,LDL-C,HDL-C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3组的Gal-3,c Tn I,BNP水平均升高(P0.05);UAP/NSTEMI组Gal-3,c Tn I,BNP水平高于SA组(P0.05),STEMI组的Gal-3,c Tn I,BNP水平高于UAP/NSTEMI组(P0.05);经瑞舒伐他汀治疗后,Gal-3,TC,TG,LDL-C水平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Gal-3水平与其斑块的稳定性及危险分层密切相关,可作为急性心肌损伤标志进行检测;瑞舒伐他汀在调脂治疗的同时也可降低Gal-3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比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9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46例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不良反应。①治疗后研究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研究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与对照组6.5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P=0.646)。将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分别用于治疗冠心病,则前者降脂效果更明显,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减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观察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患者的实际抗炎作用,探讨该用药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康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n=29)及对照组(n=29),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干预方案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血脂、C反应蛋白(CRP)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炎性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血压与血脂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学生血压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对21名中学生进行了血压、身高、体重的测量及高血压家族史的调查.对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作了测定.结果血压偏高组的中学生TC,TG,LDL均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而HDL低于血压正常组(P<0.05).中学生血压与血脂相关分析中,TC和LDL与舒张压(DBP)呈正相关(P<0.05),TG与收缩压(SBP)呈正相关(P<0.05),HDL与SBP呈负相关(P<0.05).结论中学生时期即存在高血压伴高脂血症,因此,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应当从青少年时期开始.  相似文献   

18.
徐凤丹  邓文龙 《科技信息》2009,(3):390-390,327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ACS早期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90例ACS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组(30例)、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测定治疗前后血清hs—CRP及血脂、肝功等指标。结果:①3组病例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④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组和20mg/d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③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组血清hs—CRP治疗后下降更明显,与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CS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可迅速、明显地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具有抑制炎症和稳定斑块作用,且剂量偏大可能获得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9.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47例予以常规治疗+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服阿托伐他汀。比较2组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血脂情况。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心绞痛持续时间均少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心绞痛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可联合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血脂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不同他汀类药物后对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56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其中78例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作为甲组,其他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作为乙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血脂和hs-CRP变化情况.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相关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后,甲组hs-CRP,TC,LDL-C水平均明显优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FMD,LVEF,IMT和HDL-C水平在接受治疗前后与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给药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提高,甲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比较,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改善方面效果相近,而在降脂和减轻炎性反应效果方面前者更佳,不良心血管事件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