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瓦那情思     
初到哈瓦那,我便为这座花园式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的美丽而惊叹。后来,随着对它了解得越深,也越加陶醉。古巴素有“加勒比明珠”、“百港之国”、“墨西哥湾的钥匙”、“加勒比海的绿色鳄鱼”、“世界糖罐”和“雪茄之乡”等美称,恐怕很难再找到一个国家拥有这么多的华丽桂冠。古巴首都哈瓦那更是个极富色彩和个性的城市。它的名称源于两个传说,一说是哈瓦那  相似文献   

2.
11月的哈瓦那,海风习习,阳光和煦,没有一丝冬意。一天下午,我们在古巴友人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老哈瓦那,瞻仰了哈瓦那的象征——富恩特·德拉因迪亚(意即印第安女人泉)雕像。富恩特·德拉因迪亚雕像位于老哈瓦那(哈瓦那的一个区)的中心,四周是一个面积不大的街心花园,一片片美人蕉正在争芳吐艳;花园周围的大街小巷,车水马龙,行人接踵。  相似文献   

3.
在哈瓦那寻找海明威的故居,他居住过的酒店,还有他喜欢的酒。海明威的第二故乡29岁那年,欧内斯特·海明威第一次来到古巴,随后,他断断续续地在这里居住了二十多年。海明威在哈瓦那城外的住所被称为“瞭望山庄”(Finca Vigia),他1939年买下这里,这几乎可以说是海明威一生中居住过的最舒适的住所。  相似文献   

4.
天南地北     
兄以弟贵人们常说的古巴“卡氏兄弟”,通常是指执掌大权的菲德尔·卡斯特罗和他的弟弟劳尔·卡斯特罗。然而,他们还有一位哥哥拉蒙·卡斯特罗,这位兄长本是种甘蔗的,也仗着两位弟弟的权势,平步青云了。拉蒙·卡斯特罗在革命胜利后,由农村搬到首都哈瓦那,当上了哈瓦那附近一个畜牧场的场长。随即成为古巴政界名流之一,曾多次率代表团出国访问,还作为他弟弟的特别代表访问苏联,并在国内接待外国代表团。遇有外国文艺团体或体育队来访,如果菲德尔不出  相似文献   

5.
“一加一等于一”一个星期天,我們走訪了位于哈瓦那海灣进口处左岸的摩洛堡。陪同我們前往的有古巴革命电視台文艺部的負責人托倫特·戴尔·瓦耶先生。他正在編写一个介紹摩洛堡的电視片脚本,所以对这个地方很熟悉。加上他那風趣横生的言談,正好成了我們的出色的响导。摩洛堡建于1632年,比哈瓦那城晚一百一十七年。最初原是作为防备海盜用的。1762年,英国派兵攻打哈瓦那,就在摩洛堡前的“水地”遭到古巴历史上第一支人民武裝——貝貝·安东尼奥率領的农民自卫队的英勇抗击。当英軍在古巴  相似文献   

6.
阔别21年后,笔者于今夏来到古巴。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感慨。温故的幽思交织着知新的渴望,令我深叹访期之匆匆。记得60年代在哈瓦那求学,正是古巴革命胜利初期,何等的如火如茶,何等的壮怀激烈。曾记否,吉隆滩上72小时挫败美国雇佣军入侵;哈瓦那百万斗士集会示威;导弹危机令举国敌忾同仇,“誓死保卫祖国,我们必胜!”声震寰宇……如今想来,这一切的一切已经非常遥远。记忆和变化的蒙太奇久违了,古巴!久违了,哈瓦那! 记忆中的古巴人民因为获得了解放,显得那么开朗、奔放、热情,尤其是那些“姆拉托”(黑白混血),一谈起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便手舞足  相似文献   

7.
笑话三则     
奇迹一个美国兵走进了一个欧洲的国家的教堂里。他看到了一个银质的老鼠。于是他把教堂里的神父叫来问道:“请您告诉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鼠啊?”神父回答说:“在公元一千二百年的时候,我们城里老鼠多得成灾了。于是我们就祈祷圣乔治说,如果他能使这种动物绝迹的话,我们就献给他一只银鼠。老鼠真的消失了。我们就献了这么一只银鼠。从那时起,这只银鼠就一直摆在这里。”美国兵问道:“噢,而您……相信这个奇迹是真的吗?”神父连想都没想就立刻回答说:“不,如果我们相信的话,那我们早就给圣乔治做一个银质的美国兵了。”“懂礼貌”的美国人一个美国的政治活动家在巴黎的一个大厅里讲演。讲演完了,掌声很稀落。这位美国人非常生气。当他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时,有一个法国人上台了。美国人心想:我给你们看看什么叫有礼貌吧!  相似文献   

8.
周末,在一次工友聚会上,不知谁说起了“违章操作”这个话题。有人说:“违章操作肯定要出问题!”有人反驳说:“违章操作不一定会出问题,我上次巡检时开错了一个阀门,不也没事?”他还举了班里另外一个例子,说违章操作只要及时纠正,照样不会出事情。又有人说:“工作一辈子,天天要做到万无一失,难啊!”大家七最八舌,莫衷一是。因为我当过车间安全员,我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常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这说明在生产过程中违章操作确有“侥幸”不出事的可能,违章操作并不都会直接导致事故发生。持有这个观点的人还不在少数,特别是当我们意识到…  相似文献   

9.
古巴那崗区的新生一个晴朗明媚的星期天下午,我們参观了在哈瓦那的古巴那崗区的“艺术指导员学院”。古巴那崗区有哈瓦那最美丽寬敞的林蔭道,有許許多多精致舒适的住宅。革命胜利前,古巴那崗区是巴蒂斯塔独裁政府达官显宦和大地主、大资本家以及美国佬的住宅区。当时,沒有小汽車的劳动人民到不了这里,甚至有几条街还禁止他們通  相似文献   

10.
古巴必胜     
为了抗击笑帝国主义的俊略,古巴全国撼起了一个握常性的波栩壮阔的民兵军事刻练菌热潮。图为古巴工人民兵。哈瓦那的民兵日夜守卫在高射机枪旁,保卫若租国天空。哈瓦那民兵的互甘在班羚好演习,在古甲民宾的监夜斌:美钾枷妈大嫩的人员,翻地撤离哈瓦那。 从 之告6堵辣耽,古巴民兵列队来到茱国攀乍大使粉的人月擞离吩互抓盘砚若奖汉、(新华社稿)力却刀 厂 权 ‘汽r“一一‘口白_一一古巴必胜$新华社~~  相似文献   

11.
1959年7月25日黎明前,沿古巴北海岸由哈瓦那到瓦拉德罗海滨的布朗卡宽广公路上简直看不到一个人。一架飞机由海面飞来,飞到哈瓦那西四十公里的一个小海港——波卡·得·雅鲁柯。它继续在黑暗中飞行,接近海岸时飞得更低了。早就停在布朗卡公路上的一辆汽车,车灯一亮一灭了几次。飞机绕了一个小圈子就在公路上降落了。汽车中的人出来跑向飞机去。不到五十码以外的一片丛林中发出了喊声,“站住”。这是由爱非吉尼奥·阿尔梅海拉斯少校指挥的一  相似文献   

12.
周坚:主持人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答案也是多样多彩的。“入世对我们老百姓究竟意味着什么”,的确是一个“大”题,还是一个“难”题。说它“大”,在于入世陶坚:主持人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答案也是多样多彩的。  相似文献   

13.
正“加勒比海的明珠”,扼守着墨西哥湾通往大西洋的大门。11月的哈瓦那,海风十分凉爽,气温不到30℃,这个热带海岛,开始进入一年中的旅游旺季。我们住的哈瓦那国民饭店是一家老牌五星级酒店,第二天一早,几辆老爷车停在酒店门口,非常惹眼,等到了大街上,我不禁揉揉眼睛,满大街的老爷车,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美国。乘坐老爷车游览是哈瓦那的特包旅游项目,我拉开一辆红色敞篷车的车门,后座沙发太软,整个人一下子陷进去,车子开起来,带着巨大的轰鸣声,喷着黑烟驶向街道。第一站便是革命广场(原名公民广  相似文献   

14.
1993年国内经济理论界评价“陈金义现象”。于光远先生说:“‘陈金义现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力证。”厉以宁说:“经济的动力来源于公平的竞争,这就是‘陈金义现象’对我们的启示。”吴敬琏说:“陈金义现象的可贵之处还在于陈金义对实业的热情。”  相似文献   

15.
半月谈     
和平和革命的最强音当1963年刚刚迈开前进步伐的时候,全世界人民又一次听到了从哈瓦那发出的和平和革命的最强音:“我们要和平,但决不会不干革命,决不放弃革命。”古巴人民的伟大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在美洲妇女代表大会的闭幕会上,就古巴形势和国际形势,发表了一篇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演说。他讲到了古巴人民反对美  相似文献   

16.
时间产生美     
十九世纪德国美学家费歇尔曾说:“我们只能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看到美,距离本身能够美化一切。”所以,文艺理论中就有了“距离产生美”一说。 我们现在可以把这句话更改一个主语,将“距离”替换成“时间”,就变作了“时间产生美”,其实这“时间”和“距离”的意义相似,都是一种尺度,无非后者丈量的对象是空间罢了。  相似文献   

17.
笔者目睹了格瓦拉尸骨运回古巴并为其举行国葬的那一幕,场面撼动人心,惊天地,泣鬼神。有一则美国电视广告的台词说:“有人提到过麦当劳吗?”在古巴,不仅没有人提到麦当劳,就连知道比尔·盖茨的人也不多。但古巴人常常提到埃内斯托·切·格瓦拉,并亲切地称这位大英雄为“切”。他的画像、语录牌、雕像在古巴岛上随处可见,其形象覆盖了哈瓦那革命广场一侧一座14层大楼朝向广场中心的整面墙。  相似文献   

18.
最近,美帝国主义者加紧对古巴进行武装挑衅。8月24日夜晚,由美国政府武装的炮舰轰击了哈瓦那濱海地区的居民住宅,这又一次暴露出美帝国主义典型的海盜本性。第二天,美国国务院还发表声明,妄图抵賴罪責,说什么在迈阿密的古巴流亡反革命集团要对炮击哈瓦那負責;国务院发言人麦克洛斯基无耻地断言,美国同此事“无关”。  相似文献   

19.
我们认为自主创新就是在成功之前所有的事情都是失败的。政府说“慢”,股东说“急”,行业说“傻”,员工说“吃力不讨好”。但我们的民族是一个非常有自尊的民族,也是一个相当聪明的民族,我相信我国的自主创新事业一定能迎来自己的春天。  相似文献   

20.
古巴——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太熟悉,这个国度又总是显得那么神秘!动听的歌曲《美丽的哈瓦那》、传奇般的大胡子游击队员和他们的领袖们、中国各地千百万群众抗议美国雇佣军入侵吉隆滩的集会……今天的读者也许已对这些往事不太熟悉,但古巴人所写的历史已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亿里。物换星移,如今的古巴正努力消除世事变迁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美国人持续不断的“制裁”和施压,汹涌的“筏民潮”和有家难回的埃连,也在牵动着人们对这个长期处在险恶环境中的小国的关注。……4月12日-14日,哈瓦那张开双臂迎接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客人,首次南方首脑会议在这里召开。借此机会,我们一道去了解一下这个创造了顽强生存奇迹的国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