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野马南山地区位于中祁连西段,区内最古老的地层为古元古代北大河岩群,由于变质程度较深,原岩特征难以识别。通过岩石地球化学方法,对北大河岩群一岩组变质岩系及原岩进行研究,其中斜长角闪岩原岩为玄武岩,花岗片麻岩原岩为酸性火山岩。该套火山岩整体缺少Si O253%~66%之间的中性火山岩部分,基性火山岩来源为幔源部分融入的玄武岩,上升过程中混染了部分壳源物质,酸性火山岩来自壳源熔融,整体具双峰式火山岩特征,类似于大陆裂谷火山岩组合,可能为原始壳幔形成初期陆核—陆块转变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白银地区火山岩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缘,通过对该地区震旦纪中基性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北祁连造山带东缘火山岩的构造背景和地幔属性.研究表明:中基性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粗面玄武岩和玄武质粗面安山岩,火山岩表现出高碱、低Ti、富集LREE、LILE、具有明显的Nb的负异常、低εNd的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源区为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形成于大洋岛弧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北祁连造山带北与阿拉善地块相接,南与中祁连地块相隔,西北被阿尔金走滑断层相切.北祁连洋从新元古代到早古生代晚期经历了裂解、扩张、俯冲、闭合、弧陆碰撞及陆内造山的构造演化过程~([1-10]).在朱龙关群熬油沟组中发现一套呈整合产出的洋岛玄武岩(图1),对深入研究北祁连西段中元古代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永全 《甘肃科技》2009,25(19):48-50
发育在肃南县大河峡—水关河一带的早志留世肮脏沟组火山岩,是北祁连志留纪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肮脏沟组火山岩为大陆型岩石共生组合和独特的岛弧钙碱性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构造,笔者认为大河峡一带的火山岩形成于陆弧环境,其形成与先期已俯冲下插尚未完全消减掉的大洋板片后继性俯冲所引发的"滞后"型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5.
祁连山火山岩及火山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祁连山为欧亚最大山系之一,其构造单元由北而南可分为:(1)河西走廊边缘地槽褶皱带;(2)北祁连山优地槽褶皱带(有蛇绿岩);(3)中祁连山隆起带;(4)拉脊山断陷地槽褶皱带(有蛇绿岩);(5)南祁连山冒地槽褶皱带。火山岩主要集中分布于北祁连山,有五次古蛇绿岩套(Z_c—Z_j、∈_2、O_1、O_2、O_3)被认识。中晚寒武世蛇绿岩套仅见于拉脊山区,而南祁连山没有。祁连山的火山活动多为火山中心式爆发及一些裂隙喷发。整个火山岩可划分为三个大的类型即:1、细碧岩——角斑岩系,如北祁连山火山岩(从基——酸)。2、粗面岩——似长石岩系,仅分布北祁连山的永登及白银地带,岩石的特点是富钾.3、英安岩——玄武岩系,如前寒武纪火山岩以及拉脊山和南祁连山等的火山岩,形成钠长或更长安山岩——玄武岩建造。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北祁连尕大坂铜铅锌矿田地质特征、矿体、矿石、围岩蚀变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简要论述,该矿体均产于酸性火山岩与基性火山岩的接触部位,且靠近酸性火山岩的一侧,具有"双岩石组合"特征。通过对早中寒武世黑刺沟组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性质的分析,探讨了矿床形成环境,认为该矿床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黑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是岛弧环境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扬子陆块北缘毛堂群记录了Rodinia裂解事件的重要地质信息。从四个方面分析论证了毛堂群火山岩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晚期大陆板内裂谷环境:(1)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通过稀土及多元素配分模式体现;(2)火山岩的成岩年龄;(3)火山碎屑岩的特点;(4)基性火山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毛堂群裂谷火山活动是一次全球性的由地幔柱活动引发的裂谷火山事件群的组成部分,是南秦岭前寒武纪大陆裂解的先兆。  相似文献   

8.
祁连地块东段北缘中元古代陆缘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晓龙 《甘肃科技》2005,21(10):106-108
分布于祁连造山带中祁连地块东端北缘的中元古代皋兰岩群火山岩为一套以基性-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组合的浅变质岩,通过岩石组合、岩石化学、稀土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套火山岩产于陆缘弧及弧后活动盆地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
中祁连地块东段元古宙基底湟源群沉积构造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中祁连地块东段元古宙基底湟源群原岩建造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湟源群主要由各种千枚岩、片岩、变粒岩、大理岩、石英岩和斜长角闪岩等组成的中浅变质的表壳岩组合;其原岩为一套由陆源碎屑岩、不纯碳酸盐岩、中基性大山岩等组成的火山岩沉积岩组合;湟源群中变质沉积岩系中沉积韵律、沉积条带构造的广泛发育以及浊积层的存在等,指示了其原岩建造具有复理石或类复理石建造的特征;其中变质杂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大陆岛弧或安底斯岛弧型杂砂岩的特征;湟源群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钙碱性火山岩的特征。经综合分析得出,湟源群沉积构造环境可能为陆缘弧后盆地且靠近大陆一侧。  相似文献   

10.
阿中地块南缘晚元古代火山岩地质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中地块南缘晚元古代索尔库里群基性火山岩与滨浅海相细粒陆源碎屑岩、成熟度较高的石英砾岩和碳酸盐岩共生,这套火山-沉积岩发生浅变质强变形作用改造,其形成于大陆裂谷构造环境,基性火山岩为大陆裂谷拉斑玄武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上覆岩系--碳酸盐岩中含大量小型叠层石,通过区域对比证明该套地层时代为晚元古代青白口纪,其沉积建造、岩相古地理环境与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同时代地层特征相似,说明青白口纪时南、北塔里木就有了统一的盖层.  相似文献   

11.
在沉积建造及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石炭纪构造单元进行划分。重点解剖了柴达木-华北板块,其二级构造单元自北而南可划分为北部活动大陆边缘带、中部祁连-阿拉善类克拉涌及南部宗务隆裂陷槽。北部活动大陆边缘带的三级构造单元有沙拉扎山-宗乃山火山岛弧、查干础鲁-霍尔森弧后盆地及图克木大陆边缘块断区。祁连-阿拉善类克拉通进一步划分为阿拉善隆起区、祁连-走廊-贺兰坳陷区及中南祁连隆起区等三个三级构  相似文献   

12.
北祁连在泥盆纪经俯冲碰撞造山作用使得古祁连山体整体抬升,并沿造山带北麓及山间盆地形成了巨厚碎屑沉积。本文以北祁连泥盆纪老君山群出露点碎屑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碎屑岩的碎屑组分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讨其物源区特征和盆地类型。研究认为,北祁连西部剖面砂岩的石英含量4.2%~27.8%,长石含量4.9%~36.2%,岩屑含量非常高,达44.3%~90.3%,砂岩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岩屑类型以基性-酸性火山岩屑为主,说明西部剖面碎屑岩具有岛弧火山岩特征;东部剖面砂岩的石英含量6.58%~76.12%,长石含量5.32%~24.12%,岩屑含量16.23%~75.45%,岩屑组分为沉积岩岩屑、火山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说明东部碎屑岩的源岩复杂,符合碰撞造山带性质。老君山群碎屑岩化学特征指标为:Al2O3/SiO2值为0.115 2~0.243,K2O/Al2O3值为0.072 5~0.229 4,K2O/Na2O值为0.179~1.8105,LREE/HREE值为2.33~4.92,Eu/Eu*值为0.46~0.82,各项地化参数分布范围均较广,由物源判别图分析可知,研究区西部物源来自于岛弧,而东部物源来自造山带。因此,由碎屑岩物质组分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可知,泥盆纪北祁连造山带西部老君山群的盆地类型是与俯冲岛弧相关的弧前盆地,而东部则是与碰撞造山有关的前陆盆地。  相似文献   

13.
石炭纪期间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作为相对独立的增生楔盆地进行富火山岩化充填演化,早石炭世晚期陆东地区进入碰撞后应力松驰期,发育区域性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通过井间对比和野外露头观察、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识别认为:陆东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为一套低钾富钠碱性—亚碱性系火山岩,巴山组内部发育5个火山喷发旋回,自下向上火山活动逐渐减弱,并且在火山机构不同位置形成不同岩相组合方式;火山机构区带控制火山岩岩相分布,主火山机构以西发育中—基性安山岩和玄武岩;而火山中心以东发育有喷发相火山角砾岩和溢流相玄武岩或流纹岩;火山喷发时序内的火山间歇停滞期,有利于发育局部烃源岩和巴山组内幕火山岩风化壳储层,为陆东地区石炭系"自生自储"油气藏提供必要的生储条件。  相似文献   

14.
杨文敏 《甘肃科技》2008,24(8):42-44
北祁连造山带是我国蛇绿岩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空间分布有南北两个带,南带西自鹰嘴山经川刺沟至白银,发育寒武纪末—早奥陶世洋脊环境蛇绿岩,北带自昌马经民乐童子坝至景泰老虎山,以奥陶世蛇绿岩为主。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北祁连中段皇城南直河一带发育的蛇绿岩地质特征、火山岩组合及其成矿特征提出初步认识,以引起对该区地质研究和勘查找矿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在沉积建造及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 ,对研究区石炭纪构造单元进行划分 .重点解剖了柴达木 华北板块 ,其二级构造单元自北而南可划分为北部活动大陆边缘带、中部祁连 阿拉善类克拉通及南部宗务隆裂陷槽 .北部活动大陆边缘带的三级构造单元有沙拉扎山 宗乃山火山岛弧、查干础鲁 霍尔森弧后盆地及图克木大陆边缘块断区 .祁连 阿拉善类克拉通进一步划分为阿拉善隆起区、祁连 走廊 贺兰坳陷区及中南祁连隆起区等三个三级构造单元 .在详细论述各单元沉积及构造特征的基础上 ,指出石炭系油气勘探有利区块 .  相似文献   

16.
大别造山带北缘(北淮阳)古生代各构造-地层岩片变火山岩、变沉积岩显示了具有高放射性和低放射性成因的两类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块体效应明显,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秦岭造山带主要构造单元特征的铅同位素组成对比表明,定远组构造岩片可能是南秦岭构造单元或扬子陆块北缘的成分;龟山组、南湾组-佛子岭群、石炭系岩片则属于北秦岭构造单元,它们是北秦岭构造带的东延部分.结合地质体之间的分布关系判断,在大别造山带,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在古生代的俯冲消减带应当位于南湾组-佛子岭群岩片的的北界或它们所覆盖地段之下的某个位置.  相似文献   

17.
川西元古代蛇绿岩与扬子板块西缘元古代造山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盐边、石棉两地的基性超基性杂岩和火山岩系为世界上少见的元古代高钛到蛇绿岩,这意味着该区曾经历过海洋化过程和板块运动。故康定至攀枝花一线的“康滇地轴”应为原始扬子板块西缘的元古代造山带。文章评述了该区蛇绿岩及有关基性超基性杂岩的研究现状,提出重建该造山带地质历史的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大通县大黑山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大通县大黑山钨矿地处西域板块中祁连陆块,隶属中祁连南尕日岛-花石峡加里东期钨、稀有(钛、锑、金)成矿亚带,属矽卡岩型白钨矿。通过对大黑山钨矿矿区地质特征的系统研究,对该区的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得出该区具有良好的钨矿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9.
对分布于西藏改则地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早白垩世去申拉组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大地构造研究。该区火山岩为一套低-中钾的中-基性钙碱性岩石,其中玄武岩原始岩浆来源于不均一地幔,安山岩岩浆由玄武岩岩浆结晶分异形成,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未发生地壳混染作用;该区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大陆板内裂谷构造背景下。  相似文献   

20.
正北祁连造山带呈NW-SE向展布于阿拉善地块与祁连一柴达木地块之间,与秦岭、昆仑一起构成了中国大陆内部巨型中央造山带.近半个世纪以来,作为大陆板块构造研究摇篮的北祁连造山带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内最早报道的蛇绿岩就发现于此.以往发现的北祁连蛇绿岩主要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