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得莲 《甘肃科技》2015,31(3):147-148,90
通过对2例饮酒前使用头孢菌素所引发双硫仑样反应病例的临床表现、抢救治疗护理分析,提高医护人员对双硫仑样反应的高度认识和重视以及疾病的转归和预防护理,警惕引发心脏病。紧急抗过敏治疗,同时询问患者既往用药史及饮酒习惯,合理选用药物,给于必要的辅助检查,参考检查结果 ,进行针对性治疗及护理。2例患者经及时救护治疗后,双硫仑样反应症状明显缓解,引发的心肌梗死加重表现得到有效控制,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双硫仑样反应属药源性急症,又称戒酒硫样或双硫醒样反应,在临床上并非罕见,若对本症认识不透彻,可导致误诊误治,贻误患者病情。因而临床应强化健康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示应用头孢菌素、硝基咪唑及呋喃唑酮等抗菌药物后均不可饮酒,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相似文献   

2.
王冠军  林宏岳 《科技信息》2012,(11):487-487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和咪唑衍生物)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导致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现将我们收治的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纳洛酮治疗双硫仑-乙醇反应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纳络酮注射液治疗双硫仑-乙醇反应,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方法共接诊18例男性双硫仑-乙醇反应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轻重,分别给纳洛酮注射液0.4~0.8 mg,用25%葡萄糖注射液20~40 mL稀释后静脉注射,然后全部给纳洛酮注射液0.8~1.2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点滴,观察疗效.结果用药30 min后症状均明显缓解,1 h后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应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双硫仑-乙醇反应疗效好,缓解临床症状快.  相似文献   

4.
了解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戒酒硫样反应"的认知现状,有效地预防戒酒硫样反应的发生。488例医务人员和323例住院患者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戒酒硫样反应知识情况调查。有41.6%的医务人员和70%的患者对戒酒硫样反应的相关知识不了解,在医务人员中只有58.4%的医务人员掌握这一相关知识,30%的住院患者了解戒酒硫样反应的相关知识,提示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戒酒硫样反应相关知识认识不足。加强对医务人员新知识的培训,对患者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促进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戒酒硫样反应的认识,减少此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究甲醛的致癌机制和双硫仑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使用超弱生物光子成像系统观察甲醛诱导的小鼠离体肝脏组织生物光子辐射特征改变以及不同浓度双硫仑(1, 5, 25μmol/L)的干预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甲醛(5, 50, 500 mmol/L)能明显增强肝组织生物光子辐射强度且具有浓度依赖性,25μmol/L双硫仑对甲醛引起的生物光子辐射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该发现为进一步研究甲醛的致癌和双硫仑的抗癌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二甲双胍对白塞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记录15例活动期白塞病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入院时、出院时临床症状、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肝肾功能、血糖水平,作历史对照;并随访3月,记录疾病控制情况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出院时临床症状均得到控制,口腔溃疡评分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00 0),每月复发次数,较入院前明显下降(P=0.000 1).患者治疗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和Ig A明显下降(P0.05).患者出院时,未发现二甲双胍对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明显影响,未发现对肝肾功能及血糖影响.同时发现患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治疗后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升高(P0.05).6例(40%)患者出现腹泻,4例(27%)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2例(13.3%)患者出现乏力,尚可耐受.结论:二甲双胍可降低白塞病皮肤黏膜病变复发率,降低活动期血沉、C-反应蛋白,可能是白塞病治疗可供选择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探讨甲型H1N1流感肺部影像特点及与临床对照;回顾性分析了确诊的56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轻症组(49例),重症组(5例),危重症组(2例)。所有患者均行床旁CR摄影,其中5例行CT扫描;56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中,轻症组49例,37例肺部未见明显异常,12例支气管感染,其中1例右肺门增大,经抗病毒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小于14d,平均7.7d;重症病例组5例,其中肺部呈支气管肺炎样表现2例,多叶多段肺实变3例,双侧胸腔积液1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痊愈出院,住院时间小于14d,平均9.4d;危重症组2例,1例双肺磨玻璃样变,右下肺实变并双侧胸腔积液,1例胸部CR及CT均未见明显异常,均行呼吸机通气,对症支持治疗后20~26d出院;轻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仅表现为肺纹理增重或无明显异常;重症、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肺部感染影像学以渗出性病变为主,影像表现出现早,呈沿支气管分布的小片状影,多叶多段肺实变影,双肺磨玻璃样阴影,可并有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临床症状改善早于肺部影像学表现变化,与临床症状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化学定胺法分析了硫双灭多威。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及时提供硫双灭多威的反应动力学数据,不受其它物质的干扰。根据分析结果可知,反应进行到3h后可得到80%硫双灭多威(单程收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合成有机导体“桥式”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方法。方法以6,7-二(2'-氰乙硫基)-2,3-二甲硫基四硫富瓦烯为原料,在醇钠的作用下分两次消去氰乙基生成硫负离子。第一次生成的硫负离子与对二氯甲苯反应生成一种新的“一桥”-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该衍生物再分别与醇钠和对二氯甲苯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的“二桥”-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结果“一桥”和“二桥”- 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有特殊的电化学性质和很强的紫外吸收。结论为“桥式”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合成提出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丙泊酚联和咪达唑仑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和组)35例和对照组(咪达唑仑组)34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有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观察组出现恶心2例,对照组6例;观察组出现血压下降6例,对照组5例。结论: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联用有着很好的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少,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ICU机械通气的镇静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丁继侠  尚伟 《科技信息》2009,(26):375-375
戒酒硫样反应是药源性急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以及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头孢类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不良反应也日渐增多,现将两例饮酒致头孢哌酮戒酒硫样反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评价口服头孢妥仑匹酯片治疗呼吸系统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26例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给与头孢妥仑匹酯片0.2g,口服,每日2次,疗程(7-14)天,治疗前后行血常规、胸片、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学等检查.结果:临床治愈率73%,有效率92%,细菌清除率90%,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4%.头孢妥仑匹酯片是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口服应用方便,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3.
高秀峰  李春芳 《科技信息》2013,(18):453-453,455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采取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结果:21例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1例转院,全部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急性肺栓塞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的溶栓治疗和精心护理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底物对亚铁硫杆菌生物氧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表明T.ferrooxidans对FeSO4和硫等单或双底物利用的难易程度次序为单底物培养基中FeSO4最易利用,Na2S2O3其次,单质硫最难利用;双底物培养基中,T.Ferrooxidans首先利用Fe2+,然后利用硫,此外培养液中还伴随发生化学氧化反应、中和沉淀、生物氧化等反应,以上反应使培养液中亚铁的浓度在培养中期上下波动直至铁氧化酶抑制被解除.  相似文献   

15.
4,5-(2′-氰乙基硫基)-6,7-二丁硫基四硫富瓦烯在甲醇钠的作用下消除一个氰乙基生成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单钠盐,此单钠盐再与9,10-二(氯甲基)蒽反应生成新型U型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U型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与C60之间产生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使其荧光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肺泡蛋白沉积症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分析近9年来收治患者的临床特征,肺部影像学表现,总结诊治经验,分析误诊、误治原因.结果:患者多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咳嗽.胸部高分辨CT主要征象: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6例,呈地图样分布5例,铺路石征3例,支气管充气征2例.仅凭胸部CT,误诊率高,入院前3例误诊肺炎,1例误诊肺结核,1例误诊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6例患者入院后经肺泡灌洗液、支气管肺活检确诊.肺泡灌洗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有一定困难,仅凭胸部高分辨CT检查,误诊、误治普遍.当患者有活动后气促,胸部HRCT呈地图样、铺路石样改变时,需考虑PAP.肺泡灌洗是最有效治疗方法.诊断不清时避免盲目治疗.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引导下微创治疗颅内血肿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下微创治疗颅内血肿的价值.方法 86例颅内血肿患者经螺旋CT下直接定位,后经颅骨钻孔、引流,行尿激酶溶解术.86例患者中,外伤性硬膜外血肿9例,外伤性硬膜下血肿16例,高血压脑出血61例.结果术后1~4周进行CT复查,血肿消失或大部分消失.结论螺旋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治疗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对提高颅内血肿患者的生存率及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的血糖控制及相关护理干预。方法:对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该院)自2010年10月~2013年10月的3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采用单泵法和双泵法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并积极进行心理护理、血糖监测、胰岛素用量调整和低血糖处理等护理干预。结果:3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无1例出现高血糖,2例术后并发胰漏,后经治疗后痊愈出院,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患者的血糖水平与术后并发症存在很高的相关性。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在4.4~8.3mmol/L的范围内、加强心理护理、及时监测血糖并调整胰岛素用量、在发生低血糖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可以维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患者血糖的稳定,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用环硫氯丙烷分别与硫脲,氨基硫脲,对-亚苯基双硫脲和间-亚苯基双硫脲反应了四种新的硫脲型螯合树脂。由于硫脲及其衍生物分子中的硫酰氨基碱性较弱,上述反应要较高温度下才能顺利进行。研究了这类树脂对贵金属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诊断小儿腺样体肥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儿童患者进行鼻咽部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检查。最终以CT扫描或手术病理为参考标准。结果在43例患者中,对于腺样体肥大的显示效果数字化X线摄影常规图像组清晰显示32例,双能量减影组清晰显示40例(x2=5.46,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于鼻咽腔的显示效果数字化X线摄常规图像组清晰显示35例,双能量减影组清晰显示42例(X2=4.4,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字化x线摄双能量减影软组织图像能清晰显示肥大的腺样体与狭窄的鼻咽部气道,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对病灶显示明显优于常规数字化X线摄图像。结论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能有效去除周围骨组织影像对气道重叠,使气道显示更为清晰,对气道狭窄情况的诊断更为准确,便于进行鼻咽部气道测量.对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